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观察电针“百会”“太溪”对复合应激致慢性疲劳大鼠脑组织中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及行为学的影响。方法:选取二级Wistar雄性大鼠36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电针组,采用慢性复合应激法建立慢性疲劳大鼠模型,电针“百会”“太溪”,测定大鼠行为学、下丘脑组织中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的变化及针灸的治疗作用。结果:模型组下丘脑组织中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降低,大鼠行为学的改变支持慢性疲劳的情况;电针治疗可使以上指标趋于正常。结论:复合应激致慢性疲劳大鼠脑组织中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减少可能参与复合应激所致的慢性疲劳的发生与发展,电针治疗有良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六味地黄丸对脑瘫模型大鼠脑组织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探讨其治疗脑瘫的作用机理。方法:采用孕鼠腹腔注射脂多糖(LPS)合并缺氧方法制作脑瘫动物模型,通过对模型大鼠脑组织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的检测,观察六味地黄丸的影响。结果:六味地黄丸能明显提高脑瘫模型大鼠脑组织中NE、DA、5-HT的含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六味地黄丸能够改善脑瘫模型大鼠运动功能、感知觉障碍,其机理可能与调节脑组织单胺类神经递质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自拟解郁方对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应激(CUMS)致抑郁症大鼠行为学及脑组织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四组,分别为对照组、模型组、氟西汀组和解郁方组,每组10只。采用CUMS构建抑郁症大鼠模型,同时每天分别用生理盐水、氟西汀、自拟解郁方灌胃,连续治疗21天。用敞箱实验及糖水偏好实验评价大鼠抑郁状况,并检测脑组织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含量。结果:氟西汀和解郁方明显改善了大鼠的抑郁症状,增高了脑组织单胺类神经递质(NE、DA、5-HT)的含量(P0.01)。结论:自拟解郁方可通过增高脑组织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含量产生抗抑郁作用。  相似文献   

4.
电针对抑郁大鼠中枢及外周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观察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中枢及外周单胺类神经递质的改变,以及电针对它们的影响.方法:选用SD雄性大鼠3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电针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系统加电化学检测器检测脑及血液中5-HT、NE、DA及其代谢产物5-HIAA、HVA、DIOAC的含量.结果:抑郁模型大鼠血浆中NE和5-HT含量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抑郁模型大鼠大脑前额皮层NE、5-HT、DOPAC,海马5-HT与5-HIAA,下丘脑DA含量较正常组显著下降.电针治疗可降低血浆中升高的NE、5-HT水平同时升高脑内不同部位的单胺类神经递质水平.结论:电针可调整中枢及外周单胺递类质水平,这可能是电针治疗抑郁症的又一作用途径.  相似文献   

5.
电针对抑郁大鼠中枢及外周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观察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中枢及外周单胺类神经递质的改变,以及电针对它们的影响。方法:选用SD雄性大鼠3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电针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系统加电化学检测器检测脑及血液中5-HT、NE、DA及其代谢产物5-HIAA、HVA、DIOAC的含量。结果:抑郁模型大鼠血浆中NE和5-HT含量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抑郁模型大鼠大脑前额皮层NE、5-HT、DOPAC,海马5-HT与5-HIAA,下丘脑DA含量较正常组显著下降。电针治疗可降低血浆中升高的NE、5-HT水平同时升高脑内不同部位的单胺类神经递质水平。结论:电针可调整中枢及外周单胺递类质水平,这可能是电针治疗抑郁症的又一作用途径。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慢性应激抑郁动物模型,观察解郁胶囊对其行为学和脑组织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探讨其抗抑郁作用机理。方法: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刺激制备抑郁大鼠模型。通过体重增长变化、糖水消耗量和敞箱实验,评定解郁胶囊对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的行为学改变,并用酶联免疫法大鼠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含量。结果:模型大鼠出现了明显的行为学异常,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明显降低,解郁胶囊高剂量组可显著提高抑郁大鼠的糖水消耗量、敞箱实验评定、脑内单胺递质含量,其疗效与中药蒲郁胶囊相当。结论:慢性不可预见性的温和刺激可制备比较理想的抑郁症模型,解郁胶囊可显著改善抑郁模型大鼠的行为学异常,增加脑内单胺递质含量。解郁胶囊的抗抑郁作用可能与增加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加味酸枣仁汤对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及5-羟色胺(5-HT)的影响。方法:采用孤养法结合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应激制备大鼠抑郁模型,用荧光法测定大鼠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含量,运用统计学方法比较组间差异,说明加味酸枣仁汤对抑郁动物模型的影响。结果:模型对照组大鼠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与正常对照组有显著差异,加味酸枣仁汤高剂量组可显著提高抑郁大鼠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结论:加味酸枣仁汤可增加抑郁模型大鼠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加味酸枣仁汤的抗抑郁作用机理可能与增加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抗颤宁方对帕金森病模型大鼠纹状体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方法 建立6-羟多巴胺(6-OHDA)帕金森病模型大鼠32只,随机分为4组,即假手术组、模型组、中药组和美多巴组,每组8只.中药组和美多巴组分别给予中药抗颤宁方33.5 g/(kg·d)、美多巴0.125 g/(kg·d);假手术组、模型组均给予等量蒸馏水.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各组大鼠纹状体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含量.结果 模型组与假手术组纹状体多巴胺(DA)、多巴克(DOPAC)和高香草酸(HVA)的含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与中药组和美多巴组DA、DOPAC、HVA的含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与美多巴组DA、DOPAC、HVA的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抗颤宁方能够提高纹状体下降的DA、DOPAC、HVA含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脑血管病缺血前期电针对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单胺类神经递质和一氧化氮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理,从而探索一种安全、有效、方便,可用于早期治疗缺血性中风的方法。方法:选用实验SD大鼠45只,随机分为假缺血组、模型组、缺血前期电针组,于术后12h处死并检测大脑皮层患侧单胺类神经递质和血清一氧化氮。结果:和模型组相比,缺血前期电针组大脑皮层NE明显升高,血清中NO的水平提升。结论:缺血前期电针通过对单胺类神经递质的调节,血管活性物质的改善等,在不同的环节阻断脑缺血再灌注后的瀑布性损害反应,具有防治缺血性中风及保护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提示临床早期电针防治中风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针刺苍白球内侧部(Gpi)对帕金森病(PD)模型大鼠纹状体内一氧化氮合酶(NOS)的影响。以探讨针刺Gpi对PD模型大鼠的神经元保护作用。方法:应用偏侧纹状体立体定向注射6-羟基多巴胺(6-OHDA)的方法制备PD模型大鼠,借助脑立体定向技术将改制的针灸针垂直刺入PD模型大鼠患侧Gpi,并应用电针进行治疗。观察空白对照组、模型组、治疗组三组大鼠纹状体内NOS含量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大鼠纹状体NOS含量较模型组大鼠明显降低(P<0.01)。结论:针刺可降低PD模型大鼠纹状体NOS含量。  相似文献   

11.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对抑郁模型大鼠脑内单胺递质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探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抗抑郁作用的机理。方法:雄性SD大鼠用孤养加慢性应激造成抑郁模型,用高效液相-电化学法测定大鼠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及其主要代谢产物的含量。结果:模型组大鼠下丘脑、纹状体、边缘区和大脑皮层单胺类神经递质及其代谢产物的含量明显减少,而柴胡龙牡汤可使抑郁大鼠下丘脑、纹状体、边缘区和大脑皮层NA、DA、DOPAC、5-HTT含量普遍增加,纹状体和边缘区5-HT水平显升高。结论:柴胡龙牡汤的抗抑郁作用可能与增加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测电针风池穴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纹状体内单胺类递质更新率的影响.方法 将5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假手术+电针组、模型组、模型+电针组,通过微透析动态采样以及高效液相-电化学检测法(HPLC-ED),观察电针风池穴对大鼠纹状体内单胺类递质更新率的影响.结果 假手术及假手术+电针对大鼠纹状体内NE/DA、DOPAC/DA、HVA/DA和5-HIAA/5-HT的比值没有显著影响.手术造模可致NE/DA在缺血15 min、再灌注30 min及再灌注105 min显著下降.手术造模后DOPAC/DA在缺血60 min显著升高,并于再灌后30 min降至低点.HVA/DA的结果 与DOPAC/DA相似.电针治疗后,NE/DA、DOPAC/DA、HVA/DA于电针治疗结束后30 min达到顶峰.5-HIAA/5-HT在手术造模中迅速上升,并于缺血后30 min降至低点,再灌注后75 min达到顶峰,电针治疗对该比值没有显著影响.结论 电针可以特异性地提高脑缺血再灌注大鼠NE和DA的更新率,增强NE和DA能神经元活性,而对5-HT的代谢没有显著影响.提示电针治疗具有相对特异性.  相似文献   

13.
醒脑开窍针法治疗卒中后抑郁症临床研究   总被引:42,自引:4,他引:42  
目的:探讨治疗卒中后抑郁症的有效方法.方法:随机将256例卒中后抑郁症患者分为口服西药对照组(76例)和醒脑开窍针法针刺组(180例),观察两组临床疗效;以卒中后抑郁症相关因素及血浆中相关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的变化为指标探讨治疗机制.结果:针刺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各种抑郁量表相关指标均得到改善,血液中相关单胺类递质含量提高,与西药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醒脑开窍针法可以通过改善疾病相关因素来治疗卒中后抑郁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舒郁胶囊对血管性抑郁模型大鼠行为学及脑组织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方法采用高脂饲养结合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应激刺激建立大鼠血管性抑郁模型。将实验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舒郁胶囊组、氟西汀组,并给予相应的干预措施。观察大鼠干预前后行为学评分及检测大鼠脑内5-HT、NE、DA含量变化。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舒郁胶囊组、氟西汀组大鼠的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显著减少、糖水偏嗜度明显下降(P0.01),脑组织内5-HT、NE、DA含量显著减少(P0.01)。与模型组比较,舒郁胶囊组和氟西汀组大鼠的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显著增加、糖水偏嗜度明显升高(P0.05,P0.01),脑组织内5-HT、NE、DA含量显著增加(P0.05,P0.01);但两组之间各项目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舒郁胶囊具有抗血管性抑郁作用,其作用机制与增加脑组织内神经递质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小柴胡汤及其各药对对抑郁模型大鼠脑组织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探讨小柴胡汤及其各药配伍抗抑郁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慢性束缚应激方法建立大鼠抑郁症模型,观察小柴胡汤对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的行为学改变,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鼠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含量,评定小柴胡汤及各药对对抑郁动物模型的影响。结果:模型组大鼠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全方组大鼠海马5-HT、NE、5-HIAA(5-HT的降解物)的含量明显升高;姜夏组、参草组大鼠海马NE含量显著升高;全方组、柴芩组、参草组大鼠海马5-HT含量显著提高;全方组、柴芩组、姜夏组大鼠海马5-HIAA含量极显著增高。结论:小柴胡汤治疗抑郁症有良好的疗效,各药对作用于模型大鼠脑组织神经递质的靶点有一定的偏向性。柴胡与黄芩配伍主要通过提高大鼠海马5-HT含量而发挥其抗抑郁作用;生姜与半夏配伍能显著提高大鼠海马NE含量,二者配伍虽然对抑郁大鼠海马5-HT的改变影响不显著,但能显著增加5-HT的降解物5-HIAA的含量;人参、甘草、大枣能显著提高抑郁大鼠脑内5-HT和NE含量。  相似文献   

16.
针刺与埋线干预对抑郁大鼠中枢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针刺与埋线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差异和作用机制。方法:将32只成年雌雄各半的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针刺组和埋线组,每组8只。后3组采用孤养和长期不可预见的中等强度刺激应激造成抑郁大鼠模型,同时针刺组和埋线组开始治疗,周期21天。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系统——电化学检测器检测大鼠脑内去甲肾上腺素(NE)、5-羟色胺(5-HT)和多巴胺(DA)的含量。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大鼠下丘脑和海马的NE、5-HT和DA均有明显下降(P<0.05,P<0.01)。针刺与埋线均可使脑内的神经递质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埋线组在提高下丘脑的5-HT和DA以及海马的DA方面更具优势,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针刺与埋线对抑郁模型大鼠均有效,其作用机制具有相似性,均可通过调节中枢单胺类神经递质而发挥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比观察不同电针对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额叶和海马5-HT、DA和NE表达的影响,进一步研究音乐电针与脉冲电针干预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差异以及其生物学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百忧解组、音乐电针组、脉冲电针组,每组10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均采用慢性应激结合孤养的方式造模。采用开野实验、糖水消耗实验和体重检测进行各组的行为学评价;采用放射免疫法分别检测大鼠额叶和海马5-HT、DA和NE的表达。结果:实验第21天后,模型组大鼠行为学指标较正常对照组有明显降低(P<0.01);百忧解组、音乐电针组和脉冲电针组与模型组比较,大鼠活动度、糖水消耗量和体重明显升高(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额叶和海马组织5-HT、DA和NE的表达量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相比,百忧解组、脉冲电针组和音乐电针组能提高额叶和海马组织的5-HT、DA、NE的表达量(P<0.05);与脉冲电针组比较,音乐电针组海马和额叶组织的5-HT的表达量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百忧解、脉冲电针和音乐电针均可改善慢性应激抑郁大鼠的行为学症状,具有一定的抗抑郁作用;音乐电针在提高慢性应激模型大鼠中枢单胺类的神经水平方面优于百忧解和脉冲电针,这可能是音乐电针发挥抗抑郁治疗作用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针刺治疗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疗效及对神经营养状态、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郑州人民医院收治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78例,按照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9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针刺治疗,持续1个月。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病情评分、血清神经营养指标及单胺类神经递质水平的差异。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中国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CS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值,血清中神经营养指标及单胺类神经递质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CSS、HAMD评分值低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血清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生长因子(NGF)的水平高于对照组患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的水平低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血清中多巴胺(DA)、去甲肾上腺素(NE)、5-羟色胺(5-HT)的水平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接受针刺辅助治疗,可有效优化病情、改善神经营养状态、提升单胺类神经递质表达。  相似文献   

19.
电针对抑郁模型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目的 探究慢性应激能否造成细胞凋亡及电针对细胞凋亡的影响,以期从病理形态学角度探讨电针治疗抑郁症的机制。方法 将30只成年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电针组,应用分养和长期不可预见性中等强度应激建造大鼠抑郁模型,电针“百会”、“印堂”穴,以Open-field实验和糖水消耗实验等方法测定动物的行为变化,通过电镜观察大鼠海马神经元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及使用TUNEL检测技术观察大鼠海马CA3区神经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3组的行为学测定均有所变化,其中模型组大鼠的1%蔗糖水摄取量明显低于正常组和电针组,且有显著性差异。电镜观察发现电针组海马CA3区可见到异染色质聚集,内浆网轻度扩张,核轻度不规则;而模型组可见到不少细胞有凋亡小体存在。TUNEL检测发现3组的海马CA3区内均可见多少不等的TUNEL染色阳性细胞,模型组和电针组的细胞凋亡数明显高于正常组,且模型组和电针组之间的细胞凋亡数差异也极为显著。结论 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存在海马神经元凋亡现象,持续的电针刺激可抑制慢性应激造成的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对大鼠脑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电针对脾虚证大鼠侧脑室下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健康SD雄性大鼠96只,体重(50±5)g,鼠龄为4周龄,随机选取32只作为正常组,其余64只造模。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电针组,每组各32只。3组再分别随机分为7天组、14天组、28天组和49天组4个亚组,每亚组8只。用利血平腹腔注射联合大黄灌胃造SD雄性幼鼠脾虚证模型,造模期14天。造模结束后,电针组大鼠针刺双侧足三里和三阴交穴,以疏密波刺激20min,每天1次,治疗7、14、28、49天后处死,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侧脑室下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数量表达的变化。结果:电针治疗7天,针刺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数量明显较模型组和正常组升高(P0.01);电针治疗14天,其数量有所回落,与同期模型组相当,但仍比正常组高(P0.05),这一变化可持续至28天;电针治疗49天,针刺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数量仍较同期模型组和正常组高(P0.01)。结论:早期介入电针治疗可以更早地能对脾虚证所造成对脑功能损害起到保护作用。同时,持续的电针治疗可以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保持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数量有较高的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