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脑室-腹腔分流术后腹水一例陈宝诚患儿男,5岁。因头痛、呕吐于1988年9月13日入院。诊断:颅咽管瘤、梗阻性脑积水。行右侧脑室-腹腔分流术,术后头痛、呕吐症状消失,住院8天于9月21日出院。3个月后患儿又出现恶心,呕吐症状同时伴有腹部增大膨隆,食欲减...  相似文献   

2.
侧脑室串联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双侧脑室积水症孙万凯张学新张立臣罗延伟苏君杨忠旭周友林一、临床资料一般资料:男3例,女2例。发病年龄最小8岁,最大26岁。病程最短者6个月,最长者2年。颅咽管瘤术后复发3例,第三脑室前部胶质瘤2例。主要临床及CT表现:本...  相似文献   

3.
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外伤性脑积水26例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外伤性脑积水的适应证及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对26例外伤性脑积水脑室腹腔分流术后的病人进行临床总结,并结合文献复习。结果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外伤性脑积水26例,无直接手术死亡者,81%的病人获得较好的疗效。分流装置的阻塞及术后感染是最常见的并发症。结论脑室腹腔分流术是治疗外伤性脑积水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对脑室-腹腔分流术后颅内感染病例的分析,探讨其治疗方法。方法 对16例脑室-腹腔分流术后颅内感染病人,采用侧脑室外引流、脑室内注药并结合腰穿放液。结果 16例病人中除1例因高龄合并肺功能衰竭死亡,其余15例感染症状消失。结论 脑室外引流并脑室内注药,结合腰穿放液,是治疗脑室-腹腔分流术后颅内感染的重要手段,疗法确切可靠,取得良好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同期行颅骨修补术及侧脑室前角置管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颅脑外伤标准大骨瓣减压后,大面积颅骨缺损并发慢性脑积水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颅骨缺损并慢性脑积水病人的临床资料、手术方法及预后。结果本组均在伤后2-4个月内手术,术后1个月GCS评分、3个月GOS评分明显提高,神经功能障碍得到不同程度改善,CT显示脑室不同程度缩小。结论同期颅骨修补术及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慢性脑积水手术损伤小,可明显改善病人神经功能障碍,提高预后。  相似文献   

6.
侧脑室一腹腔分流术后常见并发症的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脑室一腹腔分流术后常见并发症的原因及防治办法。方法 对我院30例脑室一腹腔分流术后出现并发症的患针对不同原因给于相应的防治办法。结果 经相应处理后并发症消失,脑积水症状缓解或消失。结论 预防应用抗生素,注意术中无菌操作,改进手术技巧可减少脑室一腹腔分流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脑积水治愈率。  相似文献   

7.
女,39岁,2001年5月因头昏、双眼胀痛做颅脑CT,示双侧侧脑室、第三脑室中度扩大.在外院行左侧脑室-腹腔分流术,术后症状缓解。2003年再次出现头昏、双眼胀痛,经保守治疗,效果不佳。2006年11月在外院行右侧脑室-腹腔分流术,术后症状缓解。一个月后出现头痛、双眼视力下降、行走不稳而入院。查体:神志清楚,双眼垂直凝视障碍.汇聚性眼球震颤,四肢震颤,  相似文献   

8.
重型颅脑损伤性脑积水26例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科自1998—08—2004—03共收治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并发脑积水26例,占同期重型颅脑损伤的5%,均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脑积水是指由于脑脊液的产生和吸收平衡障碍引起的脑室系统的扩张。小儿脑积水大多采用脑室一腹腔分流术,我科近三年对14例小儿脑积水施行脑室一腹腔分流术,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现将护理经验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lop年9月至lop年间月,我科对小儿脑积水行脑室一腹腔分流术14例,年龄1岁一12岁,其中2岁以上婴儿6例,2岁一四岁的儿童8例,经过我们采取以下的护理措施,术后恢复良好,均治愈出院,并对6例病儿进行口一周个月的随访,无一例并发症发生。2术前护理11加强心理护理医院环境对病儿的心理干扰较大,对治疗措施更会感到恐惧不安…  相似文献   

10.
脑积水脑室-腹腔分流术后帕金森综合征三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脑积水脑室-腹腔分流术后帕金森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可能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方法与结果共3例脑积水患者均行脑室-腹腔分流术,1例于第2次术后1个月出现帕金森综合征,再次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后症状缓解不明显,予左旋多巴和苄丝肼;1例于术后17年出现颈部僵直、动作迟缓,予舒必利后短期内症状明显加重,停药后无改善;1例于术后5个月出现言语减少、动作迟缓,予奥氮平后症状明显加重。3例患者头部CT和(或)MRI均显示侧脑室呈扩大-缩小波动性变化,临床诊断为帕金森综合征(脑室-腹腔分流术后),予左旋多巴和苄丝肼后症状明显缓解。结论帕金森综合征是脑积水脑室-腹腔分流术后罕见并发症,可能是侧脑室扩大-缩小波动性变化引起黑质纹状体通路损害所致,予多巴胺D2受体阻断剂可因"双重打击"致短期内帕金森样症状加重。多数患者多巴胺能药物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内镜下第三脑室底造瘘术联合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外伤性脑积水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外伤性脑积水的临床资料,均采用内镜下第三脑室底造瘘术联合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结果 1例术后因颅内感染死亡;其余34例CT检查显示脑室情况改善。术后GCS评分[(12.5±1.9)分]较术前[(8.5±1.5)分]明显增高(P0.05)。34例术后随访4~18个月,2例发生分流管脑室段堵塞,但脑积水及症状未加重。结论内镜下第三脑室底造瘘术和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外伤性脑积水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2.
脑室镜辅助脑室-腹腔分流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介绍脑室镜辅助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脑积水的手术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病人的手术方法、优点及术中注意事项。结果术后随诊2~16个月,本组均获得成功。结论脑室镜辅助脑室-腹腔分流术是一种安全、有效,并发症较少的手术方式。可以明显改善手术疗效,降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3.
微创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脑积水34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总结微创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脑积水的临床经验及治疗效果。方法自1996-01~2010-01对收治的346例脑积水患者行微创脑室—腹腔分流术,并对其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随访0.5~14 a,有5例(1.4%)术后1~3周出现颅内感染,均为开颅术后脑积水患者,其中2例(0.6%)感染难以控制,予以终止分流。有2例(0.6%)出现慢性硬膜下血肿,均为本组早期患者。2例(0.6%)术后1~3个月出现脑室端引流管阻塞,均为开颅术后脑脊液混浊患者。结论开颅术后脑积水患者,分流术后感染几率、分流管阻塞几率相对较高。微创脑室-腹腔分流术简单易行,创伤小,并发症明显减少,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脑室—腹腔分流术后并发远隔部位硬膜外血肿罕见。现就我们诊治的二例结合文献报告如下: 例1:女,12岁。因头痛、呕吐、行走不稳二年以“梗阻性脑积水”住外院。于1992年4月7日行左侧脑室—颈外静脉分流术,因疗效不佳于1992年10月12日再次行脑室—腹腔分流术。症状缓解一年余,因再次出现头痛、呕吐、行走不稳及小便失禁15天于1994年3月8日收住湖南医科大学附属湘雅医院治疗。入院时查体:精神差,头围57厘米,视神经乳头水肿。于94年3月16日行脑室外流术。3月19日改行右侧脑室—腹腔分流术。3月21日出现躁动、嗜睡。次日手术发现  相似文献   

15.
脑室镜辅助与常规脑室腹腔分流术的生存分析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比常规脑室腹腔分流术与脑室镜辅助脑室腹腔分流术的生存曲线,并分析造成预后及生存曲线差异的原因。方法自2003年12月至2005年12月,共进行了102例次非脑室镜辅助脑室-腹腔分流术及33例次脑室镜辅助脑室-腹腔分流术。两组性别、年龄、病因构成比、手术入路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搜集术后随访资料,将分流系统有效作用时间以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对比两组的生存曲线。结果术后随访1-24个月,脑室镜辅助组分流装置平均生存时间为 569.2 d(95%可信区间为477.8-660.6 d),而非脑室镜辅助组平均生存时间为445.7 d(95%可信区间为 3853-506.0 d)。两组生存曲线有显著性差异(P=0.0441,脑室镜辅助组优于常规手术组。结论脑室镜辅助脑室腹腔分流术安全可靠,与常规手术相比降低了分流管脑室段梗阻的发生率,从而改善了预后,延长了分流管有效作用时间。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总结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脑积水的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的48例脑积水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后15 d行头颅CT检查示,脑室形态恢复正常32例,改善10例,无明显改善6例。术后出现分流管阻塞2例、分流过量1例。出院后随访6~24个月,临床症状明显好转26例,好转18例,无效4例。结论 合理选择手术适应症及合适的分流管,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脑积水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脑室-腹腔分流术联合颅骨修补术治疗颅脑外伤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我院2013-10—2014-10收治的66例颅脑外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入院后3个月内择期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术后3个月择期行颅骨修补术;观察组入院后3个月内择期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并同期实施颅骨修补术治疗。统计2组患者治疗后2周和末次随访时的GCS评分和GOS评分,记录并发症发生情况,随访6个月,观察2组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肢体功能恢复优良率90.9%显著优于对照组69.7%,并发症发生率18.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2.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观察组GCS评分(12.54±2.36)分和GOS评分(4.46±0.52)分均优于对照组(10.23±3.22)分和(3.73±0.76)分,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脑室-腹腔分流术联合颅骨修补术治疗颅脑外伤效果理想,术后并发症少,肢体功能恢复良好,适合于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无气腹单孔腹腔镜技术用于侧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交通性脑积水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开颅术后交通性脑积水病人的临床资料,采用无气腹单孔腹腔镜技术进行侧脑室-腹腔分流术,将分流管腹腔端置于右下腹。统计腹部手术操作时间,观察术后脑室缩小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手术的腹部操作时间平均8.5min。术后2-4周CT复查显示:脑室缩小,间质水肿减轻。病人临床症状均改善。随访10—12个月,平均10.8个月,未出现分流管堵塞、感染等并发症。结论无气腹单孔腹腔镜辅助侧脑室一腹腔分流术能简化腹部操作,缩短手术时间,有利于减少术后感染、堵管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各种脑积水的效果。方法对107例各种原因脑积水患者行脑室-腹腔分流术的病例结合文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总有效率95%以上,出现各种并发症者21例,其中以分流管堵塞最多9例,其次为感染4例,出血4例。结论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脑积水效果较好,重视预防并发症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目的脑室腹腔分流术后继发迟发性颅内血肿是临床上较为罕见但严重影响患者预后的并发症。本研究旨在探讨脑室腹腔分流术后继发迟发性颅内血肿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两家医院2007年5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278例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患者,采用单因素及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明确脑室腹腔分流术后继发迟发性颅内血肿的相关因素。结果共有9例患者于术后3 ~14天发生迟发性颅内血肿。单因素分析提示年龄,吸烟,高血压既往史,术后CT征象等与脑室腹腔分流术后继发迟发性颅内血肿相关(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术后CT征象是脑室腹腔分流术后继发迟发性颅内血肿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正确认识并重视影响脑室腹腔分流术后继发迟发性颅内血肿的相关因素,实施相应的临床干预措施,对于改善患者预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