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4 毫秒
1.
目的 分析屈光参差性弱视和斜视性弱视的视觉诱发电位(VEP)与对比敏感度(CS)的特征性变化,并探讨2 种弱视不同的致病机制。方法 采用德国罗兰公司RETI scan 3.15 系统对20 例屈光参差性弱视、9 例斜视性弱视和18 例非弱视性儿童的双眼行VEP 和CS 检查,进行弱视眼、对侧眼及非弱视眼之间的对比研究。结果 与对侧眼或非弱视眼相比,屈光参差性弱视眼在高空间频率条件下潜时延长,而斜视性弱视眼在全空间频率条件下潜时延长。2 种弱视眼的振幅在低频时均下降。屈光参差性弱视对侧眼与非弱视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而斜视性弱视对侧眼的潜时在低频下较非弱视眼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屈光参差性弱视眼和对侧眼的CS 与非弱视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斜视性弱视眼表现为全空间频率上的CS 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其对侧眼的CS 则优于非弱视眼。结论 本研究结果支持斜视性弱视与屈光参差性弱视拥有不同神经机制的观点。斜视性弱视的对侧眼并非“健眼”。VEP 与CS 检查对弱视诊断具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视觉诱发电位(VEP)、视网膜电图(ERG)、振荡电位(OPS)在眼挫伤鉴定中的应用意义.方法 应用眼电生理检查仪对98例无屈光间质病变的眼挫伤患者除行常规眼科检查外,分别行闪光-ERG(F-ERG)、图形-VEP(P-VEP)、闪光-VEP(F-VEP)、OPS检查.结果 记录VEP的P100峰潜时和振幅,EBG的a、b波峰时和振幅,以及OPS峰时和振幅.其中22例(22.45%)VEP100波峰值及峰潜时无明显异常,F-ERG a、b波峰值无明显降低,OPS振幅值无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后经证实为伪盲.76例(77.55%)F-VEP或P-VEP P100波峰潜时延长,波峰值明显降低,F-EBG a、b波明显下降,OPS振幅值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其中43例(56.58%)经治疗后视力均有所提高,其余33例(43.42%)合并不同程度的视网膜病变或视神经萎缩.结论 眼电生理检查为医学鉴定提供了具有参考价值的客观依据.但在视力鉴定及伪盲鉴定中应谨慎.  相似文献   

3.
视觉诱发电位及脊髓传导速度对多发性硬化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恋  陈璇  黄红娥 《广东医学》2005,26(6):811-812
目的探讨视觉诱发电位(VEP)、脊髓传导速度(SCCV)在多发性硬化(multiplesclerosis,MS)中的诊断价值。方法用Nicolet-VikingIV型肌电图/诱发电位仪对30例多发性硬化患者(MS组)及年龄、性别与之匹配的正常人30例(对照组)进行视觉诱发电位的检测,应用SPSS统计软件采用t检验,比较两组间VEP各项参数的差异;其中10例MS患者同时行VEP,SCCV检查。结果①MS组中23例(76.67%)VEP有异常,表现为P100潜伏期延长及波幅下降。②比较对照组,MS组P100潜伏期明显延长(P<0.01),P100波幅下降(P<0.01)。③其中10例MS患者同时行VEP,SCCV检测,VEP异常5例(5/10),SCCV异常7例(7/10)。结论VEP,SCCV对多发性硬化的诊断均有重要价值;SCCV比VEP异常率更高。  相似文献   

4.
对同一家系13例遗传性运动-感觉性神经病患者进行了BAEP、SEP、VEP测定。结果发现:BAEP共有65个指标参数,其中56个指标异常(占86.2%);SEP:13例患者有12例异常(占92.3%),显示周围神经通路与中枢神经通路同时受累;VEP:13例患者有10例异常(占76.9%)。3种电位与正常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01)。  相似文献   

5.
屈光不正性弱视儿童总和视觉诱发电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志斌  张春莲 《右江医学》2000,28(4):278-280
目的 :探讨屈光不正性弱视对儿童双眼视及视觉诱发电位 (VEP)双眼总和的影响。方法 :对 2 0例正常儿童及 34例屈光不正性弱视儿童 (分有、无立体视两组 )进行全视野刺激视觉诱发电位的研究。结果 :双眼刺激视觉诱发电位总和VEP和单眼刺激视觉诱发电位AP10 0 :无立体视组明显低于正常组及有立体视组 (P <0 .0 1) ;有立体视组低于正常组 ,但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单眼刺激视觉诱发电位LP10 0 :屈光不正性弱视组较正常组明显延长 (P <0 .0 1) ,有、无立体视两组之间无差异 (P >0 .0 5 )。结论 :视觉诱发电位比行为或心理物理方法更为优越 ,能定量准确地客观反映视功能状态 ,视觉诱发电位双眼总和能客观评价屈光不正性弱视儿童双眼视。  相似文献   

6.
用平面均匀闪光和棋盘格图形翻转刺激 ,研究了 17只正常猫的多导程视觉诱发电位 (VEPs) ,主要结果 :(1)图形刺激引起的P VEP波形为两个正相成分 (P1和P2 )夹着一个负相成分 (N1)组成“W”型的波复合 ;而平面均匀闪光引起的F VEP则为两个负相成分 (N1和N1)夹着一个正相成分 (P1)构成“M”型的波复合。这两种VEP均表现出明显的双眼总和现象 ,而且P VEP的总和率大于F VEP的。 (2 )P VEP在头颅表面的分布是左右对称的 ,以在枕中线部位电极记录到的电位最大 ,距离中线越远 ,其电位越小。而F VEP则在中线的电位最小 ,而两侧电极记录到的电位反而更高 ,分布也是左右对称的。 (3)随刺激的空间频率增加 ,P VEP的峰潜伏期逐渐延长 ;振幅则以 0 .1c/deg的刺激所引起的为最高 ,然后随刺激空间频率的升高而下降。 (4 )以半视野图形进行刺激 ,各导程的P VEP仍为“W”型 ,但振幅明显低于全视野刺激 ,并且当鼻侧视网膜受刺激时 ,其反应均大于颞侧受刺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VEP联合F-ERG在眼挫伤诊治中的作用.方法:对无屈光间质障碍的眼挫伤患者102例102眼,除行视力(裸视及矫正视力),眼压,裂隙灯,眼底检查外,行VEP,F-ERG检查.结果:对伤后视力下降,矫正不佳,常规检查又未见有明显异常者,VEP和/或F-ERG均有异常.结论:VEP与F-ERG联合应用可作为眼挫伤后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客观评价视功能的有效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8.
ConA 和 PHA 均能激发 Ly—CL。在同等剂量下,ConA 引起的 Ly—CL 峰值较 PHA 高,峰时较 PHA 短。PHA 激发 Ly—CL 的最佳条件是:PHA200μg/ml,淋巴细胞1×10~6个/ml,Luminol 浓度1×10~(-4)mol/L。随着淋巴细胞在4℃存放时间的延长,LY—CY 峰值下降,峰时延长,均和存放时间呈线性关系(P<0.0005)。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在眼科和神经科临床诊断中广泛应用了图形翻转皮层视觉诱发电位(VEP)的测定。常用的诊断参数是P_(100)波的振幅和潜伏期(亦称P_1波)。其中潜伏期在视路疾患诊断中是一项敏感指标。P_(100)波的振幅和潜伏期受年龄、电极位置、刺激参数、屈光状态和刺激野等诸多为素的影响。其中屈光状态的影响往往不被重视,因而造成假阳性。本文通过给予不同屈光负荷测定VEP、P_(100)波振幅和潜伏期的变化,证实矫正屈光对获得正确VEP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测糖尿病大鼠视觉诱发电位(VEP)的改变以及神经生长因子(NGF)和氨基胍(AG)对其的影响.方法:用链脲佐菌素(STZ)制作糖尿病大鼠动物模型,分为正常对照组(CON组)、糖尿病对照组(DM组)、糖尿病NGF治疗组(D N组)、糖尿病AG治疗组(D A组).分别于病程3、6、9、12个月进行各组大鼠的VEP测定.结果:与CON组相比,其他各组大鼠在各实验时点的VEP潜伏期延长、波幅下降(P<0.01);6个月及9个月时,D N组及D A组的潜伏期均较DM组缩短,且差异显著(P<0.05),而波幅仅见6个月时部分回升;12个月时.除D A组波幅较DM组略有回升外,其余改变与9个月时类似.结论:NGF和AG能够改善DM导致的大鼠VEP潜伏期延长及波幅下降.  相似文献   

11.
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性电位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性电位(CEP)特征以及治疗缓散后CEP变化,方法 应用美国CA-1000型电生理仪,建立光和声2种成对刺激方法的关联性负变(CNV)以及声,光,触3种刺激方法的长潜时电位(AEP,VEP,SEP),对31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CNV,AEP,VEP和SEP测定,并对其中25例患者作了CEP随访。结果 患者组与对照组比较,在CNV潜伏期A点及PINV,上明显延迟,分别为(  相似文献   

12.
边缘性人格障碍与焦虑症的诱发电位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边缘性人格障碍(BPD)和焦虑症(AN)在诱发电位中的特点。方法 收集27例BPD组,34例AN及52名正常成人对照组(NC),应用美国仪器以及光、声触刺激,完成视觉诱发电位(VEP)、听觉诱发电位(AEP)和体感诱发电位(要与NC相比,BPD组潜伏期VEP/P1、P2,AEP/P1,N2前移,波幅VEP/N1-P2,P3,AEP/P3,SEP/P3,P3增高但波幅VEP/P2-N2、P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视觉诱发电位(visual evoked potential,VEP)在眼外伤胜视神经挫伤中的诊治应用价值。方法对80例(80眼)外伤性视神经挫伤患者进行VEP测定,并与自身健侧眼进行对照。结果80例(80眼)VEP检测正常16眼(20.0%),异常64眼(80.0%)(X^2=3.95,P〈0.05);VEP异常表现为:VEP波形完全消失10只眼,单纯P100波幅降低40只,P100潜伏期延长30只眼;轻度眼受伤波幅、潜伏期与重度眼受伤比较有显著性差异(t=-3.614,t=3.518,P均〈0.05);两组伤后检查时间与P100潜伏时间和波幅的改变均无相关性((r=0.039和r=0.015,P均〉0.05)。结论VEP检查能准确客观地反映出伤眼的视功能,是临床诊断治疗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索图形视网膜电图(pattern electroretinogram PERG)和图形视觉诱发电位(pattem visnal evoked potential,P-VEP)对慢性青光眼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67例慢性青光眼采用P-ERG和V-VEP检测,观察指标:P-ERG的b波波幅(AB50)及其潜伏时(LB50),P-VEP的P100波幅(AP100)及其潜伏时(LP100),定量中心视野的总灰度值。结果:(1)AB50、LB50、AP100和LP100对慢性青光眼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91.04%、38.06%、67.16%和76.12%。(2)中心视野总灰度值为AB50和AP100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与LB50和LP100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结论 P-ERG和P-VEP可以为慢性青光眼的早期诊断提供客观的临床依据,P-ERG和P-VEP与青光眼视功能的损害程度密切相关,可对对青光眼的定量诊断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急性甲醇中毒患者的视觉诱发电位(VEP)波形的异常变化及其与血甲醇浓度的相关性。方法对26例(52眼)甲醇中毒患者进行VEP检查及血甲醇浓度的测定。结果病程第一阶段共观察26人(52眼),其中未引出VEP波形的有29只眼,波幅减低的有20只眼,波形P100潜伏期延长的有7只眼;病程第二阶段共观察17人(34眼),其中未引出VEP波形的有10只眼,波幅减低的有22只眼,波形P100潜伏期延长的有11只眼;病程第三阶段共观察9人(18眼),其中未引出VEP波形的有7只眼,波幅减低的有8只眼,波形P100潜伏期延长的有4只眼。未见血甲醇浓度与双眼P100潜伏期均值之间有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VEP检查可以对甲醇中毒患者视神经功能损害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急性甲醇中毒引起的视神经损害相对于异常甲醇浓度的降低以及其他临床症状消失具有滞后性与持续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视觉诱发电位(VEP)在外伤性视神经挫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69例临床诊断为外伤性视神经挫伤的患者行VEP检测,并与自体健侧眼和正常对照组对比。结果:169例患者(单眼155例,双眼14例)共183只眼,VEP检查结果均有不同程度异常。其中5例7眼VEP波幅明显降低(4%),125例133眼单纯波幅降低(73%),潜伏期延长者49例54眼(28%)。受伤眼均与自体健侧眼和正常对照组比较,P100波幅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49例P100峰潜伏期略延长,与正常值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VEP对外伤后视神经挫伤的检出敏感性较高,因此对外伤性视神经挫伤的早期诊断、预后评估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7.
阿尔茨海默病与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诱发电位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Chen X  Zhang M  Wang J 《中华医学杂志》1998,78(9):674-676
目的了解Alzheimer病(AD)与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SS)在感觉性诱发电位检查中的异同。方法共收集39例AD患者、34例SS患者及40名正常老年人(NC)对照。应用丹麦仪器以及光和声刺激,完成视觉诱发电位(VEP)和听觉诱发电位(AEP)检查。结果发现AD组波形变异大,VEP的N2、P3以及AEP的P1、N1、P2、N2、P3波潜伏期明显延迟,VEP主波P2平均波幅较SS组和NC组分别降低32%和57%。AEP主波P2平均波幅较SS组和NC组分别降低36%和70%。SS组VEP和AEP的N2、P3均比NC组明显延迟。SS组VEP和AEP/P2波平均波幅比NC组降低分别为16%和20%。结论VEP和AEP可作为AD患者和SS患者鉴别诊断的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阳性与阴性精神分裂症在感觉诱发电位检查中异同。方法:收集37例阳性、26例阴性精神分裂症及64名正常对照,应用脑诱发电位仪(美国)完成视觉诱发电位(VEP)、听觉诱发电位(AEP)和体感诱发电位(SEP)检查。结果:阳性、阴性及正常对照组在VEP、AEP潜伏期,VEP、AEP、SEP波幅上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阳性组VEP、AEP潜伏期前移,AEP潜伏期延迟,VEP、AEP、SEP波幅降低;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阴性组AEP潜伏期延迟,VEP、AEP、SEP波幅降低更甚;阳性与阴性组比较,VEP、AEP潜伏期及VEP、AEP波幅差异有显著性。结论:阳性与阴性精神分裂症诱发电位潜伏期和波幅变化有其特点,值得进一步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19.
陈莹 《中国现代医生》2013,(23):145-146
目的探讨多模式脑诱发电位对早期帕金森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52例早期帕金森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6例患者,采用多模式脑诱发电位的检测;对照组26例患者,采用常规的方法进行检测。结果观察组的SEP、BAEP、VEP诊断异常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模式脑诱发电位对早期帕金森病有重要的诊断价值,有利于早期帕金森综合征的诊断。  相似文献   

20.
王君婷  郝友娟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20):2774-2775
目的:探讨视觉诱发电位(VEP)在眼外伤疾病中的应用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通过对115例眼球钝挫伤(115眼)病例进行VEP、ERG等检查。结果:眼外伤视神经损伤患者VEPP波振幅和潜伏期有明显改变,且异常程度越明显,预后越差,VEP对视神经损伤程度反应灵敏。结论:VEP是一种客观、定量、定位评定视神经功能的方法,是目前视神经病变最敏感的客观检查方法,借此可以对眼外伤视神经损伤程度行进一步确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