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自制纳米级超顺磁性氧化铁(superparamagnetic iron oxide,SPIO),观察其对小鼠的急性毒性作用,为进一步研究其长期毒性及将其作为载体应用于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MR)基因成像奠定基础.方法:采用共沉淀法制备纳米级SPIO,应用透射电镜、原子力显微镜及1.5 T超导型MR仪等测定其相关理化指标.90只小鼠按纳米级SPIO给药方式和剂量随机分为口服灌胃、静脉注射、腹腔注射组(n=30),分别按总剂量2 104.8 mg/kg、给药容积40 ml/kg口服灌胃;总剂量438.5 mg/kg、给药容积25 ml/kg静脉注射;以及总剂量1 578.6 mg/kg,给药容积30 ml/kg腹腔注射;各组另设10只小鼠按相应方式给予等量生理盐水作为对照(n=10).给药后饲养14 d,观察饲养期间小鼠的一般情况,检测小鼠血清主要生化指标;观察主要脏器的病理学改变.结果:成功制备纳米级SPIO,其核心颗粒为Fe3O4 晶体,颗粒大小20~35 nm,T2弛豫率0.155×106 mol-1·s-1,比饱和磁化强度68.395 68 emu/g,剩磁21.463 74 Gs.观察期间各组小鼠均未见死亡;各组小鼠血清生化指标无显著差异;H-E染色及Wright骨髓染色见各组小鼠肝、脾、肾、心、肺和骨髓细胞均无水肿、变性、坏死等改变;普鲁士蓝染色见给药组小鼠肝、脾内分布少许铁蓝色颗粒,而对照组未见.结论:自制的纳米级SPIO符合作为MR成像对比剂的要求,对小鼠无明显急性毒性,值得进一步研究以用于磁共振基因成像.  相似文献   

2.
目的制备超顺磁性Fe3O4纳米粒(superparamagnetic Fe3O4 nanoparticle,SPFN),探讨其对小鼠的急性毒性作用。方法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SPFN,应用透射电镜和振动样品磁场计等对SPFN进行形态观察和结构表征测定。取60只小鼠按不同的给药方式和剂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n=20):口服灌胃组(总剂量:2 104.8 mg/kg、容积:25 ml/kg)、腹腔注射组(总剂量:1 578.6 mg/kg、容积:20 ml/kg)、尾静脉注射组(总剂量:438.5 mg/kg、容积:10 ml/kg);每组另取10只小鼠予生理盐水作为对照(n=10)。观察小鼠的一般情况;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小鼠主要血生化指标;HE染色观察主要脏器的病理改变;瑞氏染色观察骨髓组织。结果制成粒径为15~20 nm,饱和磁化强度为21.431 emu/g,剩余磁化强度为0.102 emu/g的SPFN。予SPFN 2周后,各组小鼠均未死亡,血生化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主要脏器和骨髓均未见炎症、水肿、变性、坏死等改变。结论成功制备超顺磁性Fe3O4纳米粒,自制超顺磁性Fe3O4纳米粒对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SPIO标记的c-erbB2反义寡脱氧核苷酸探针用于活体荷瘤裸鼠MRI的最佳扫描浓度。方法BALB/c荷瘤裸
鼠30 只,随机分为5 组并每组注射不同浓度反义探针(含Fe 6.0 、9.0、12.0、15.0、18.0 mg/kg),每组裸鼠于既定的时间点(注射
前、注射后360 min)同步行MRI扫描。在完成MR扫描后,立即处死荷瘤裸鼠,取出肿瘤组织,行HE及普鲁士蓝染色,光学显微
镜下观察;测量肿瘤组织在注射不同浓度反义探针前后的信号强度变化。结果成功建立荷瘤裸鼠模型,成瘤率100%。6.0、9.0
及12.0 mg组裸鼠注射探针后均存活,但15.0 mg组及18.0 mg组注射探针及扫描完成后存在部分裸鼠死亡;对比荷瘤裸鼠肿瘤
组织在不同浓度反义探针注射前后的信号强度变化,发现12.0、15.0及18.0 mg组裸鼠在注射探针后,肿瘤组织信号强度变化
更具显著性(P<0.001);肿瘤组织信号强度均明显变化并可达到明显肉眼辨识水平,在MR扫描图像上能够清楚显示,并且
12.0 mg组、15.0 mg组及18.0 mg组的统计学差异无显著性(P>0.05)。HE染色发现肿瘤组织结构紊乱,存在大量异性肿瘤细胞,
排列呈“癌巢”状,在各浓度组表现相似;而普鲁士蓝染色发现各浓度组的肿瘤组织标本中均散在分布斑点状蓝色铁颗粒,
12.0 mg组、15.0 mg组及18.0 mg组分布均密集明显。结论SPIO标记的c-erbB2反义寡脱氧核苷酸探针能靶向于肿瘤组织,用
于BALB/c裸鼠MRI的最佳扫描浓度为含Fe 12.0 mg/kg。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磁共振成像(MR成像)能否示踪超顺磁性氧化铁(superparamagnetic iron oxide,SPIO)-shRNA分子探针在活体动物主要脏器的生物分布。方法 6只新西兰大白兔,注射SPIO-shRNA分子探针(含铁量为9.6 mg/kg),原子吸收光谱法(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AAS)测量注射前30 min及注射后1 min、3 min、5 min、10 min、15 min、30 min、1 h、2 h、3 h、6 h、12 h、24 h的血浆铁质量浓度以分析其药代动力学。6只昆明(KM)小鼠于尾静脉注射含铁量为4.8 mg/kg的SPIO-shRNA分子探针,MR成像活体示踪探针在小鼠体内主要脏器的生物分布。96只KM小鼠于未给药及给药后1 d、3 d、5 d、7 d、9 d、11 d、14 d,取肝、脾、肾、脑及肌肉组织,AAS测定各脏器组织探针铁含量,同时行普鲁士蓝染色并与MR结果对照分析。结果 本探针的药代动力学符合二室模型,半衰期为(3.692±0.196) h。MR显示探针在正常小鼠体内主要分布于肝脏与脾脏,代谢缓慢,于2 周左右完全从肝、脾代谢清除;AAS对脏器探针铁含量的测定与普鲁士蓝染色证实了MR成像结果。结论 本研究明确了MR成像可用于活体示踪SPIO-shRNA分子探针在动物体内主要脏器的生物分布,为进一步利用MR无创监测探针在动物体内的治疗作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趋化素样因子1(CKLF1)的多肽CKLF1-C19对昆明小鼠的急性毒性作用。方法以25m L/kg的CKLF1-C19(100μg/m L、1 mg/m L、10 mg/m L三种浓度)剂量注射实验组小鼠,对照组则给予同等体积生理盐水,给药后隔天记录小鼠的体重变化,密切观察实验组小鼠的一般状况。结束实验后留取小鼠腹主动脉血检测肝肾功能;留取肝、肾、脾、肺组织观察外观、做HE染色及常规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两组小鼠一般状况良好,体重缓慢增长,两组小鼠体重变化差异无显著性(P0.05),14 d后均无死亡情况;两组小鼠肝肾功能相关的血液生化结果差异无显著性(P0.05);肉眼观察两组小鼠心脏、肝、肾、脾、肺等脏器正常,肝、肾、脾、肺组织HE染色后结构清晰,未见异常。结论 CKLF1-C19对小鼠无急性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6.
肺痨康对结核杆菌体内抑菌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肺痨康对结核杆菌体内抑菌作用。[方法]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组(RFP,灌胃150mg/kg),肺痨康高、中、低剂量组6组,空白组,模型组给予等容积的生理盐水。实验当天,将结核菌配制成1mg/ml生理盐水菌悬液,尾静脉注射0.2ml/只。于第二天灌胃药物。一周后死亡的动物作解剖记录;观察肝,脾,肺的重量指数及每个脏器的结核结节,脏器的病理形态学变化(HE染色)与结核菌数(Z-N染色)。观察并记录各组动物的存活时间。[结果]肺痨康高剂量对感染肺结核小鼠有明显的治疗效果,中剂量组有较明显的疗效。[结论]肺痨康高剂量、中剂量有较好的抗结核杆菌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对地衣抗癌活性部位AMH-T进行小鼠短期重复剂量给药试验研究,观察AMH-T对小鼠血液常规、脏器系数及脏器组织形态学的影响,为抗癌药物的开发提供安全性依据.方法 将雄性裸鼠随机分为DDP组,DMSO组,AMH-T(50 mg/kg,100 mg/kg,200 mg/kg)组.试验中每4天称量一次动物体重.实验结束时,采用自动血液生化及血细胞分析仪检测血液生化及血液常规指标.解剖并观察主要脏器病变,取心、肝、脾、肾、睾丸等脏器进行称量,计算脏器系数.结果 小鼠短期重复给药试验中,AMH-T能明显升高小鼠血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水平(P<0.01),其他血液生化、血常规指标无显著性改变;AMH-T对试验动物体重和心、肝、脾、肾、睾丸的发育无明显影响.结论 AMH-T皮下注射给药具有一定肝毒性,实验剂量范围内未见对小鼠骨髓造血功能具有毒性.  相似文献   

8.
解郁种玉丸40%浓度,16g/kg/次剂量,0.4ml/10gwt容量,每日2次小鼠灌胃给药。观察给药7日内小鼠无死亡,未出现急性毒性反应。7日后尸解肉眼观察主要脏器无病理性改变。表明灌胃给药未产生急性毒性。小白鼠灌胃最大给药剂量为32g/kg生药,相当于临床60/kg成人日用量的118倍。  相似文献   

9.
以滋肾种玉丸40%浓度,16g/kg/次剂量,0.4ml/10gwt容量,每日2次小鼠灌胃给药。观察给药7日内小鼠无死亡,未出现急性毒性反应。7日后尸解肉眼观察主要脏器无病理性改变。表明灌胃给药未产生急性毒性。小白鼠灌胃最大给药剂量为32g/kg生药,相当于临床60/kg成人日用量的118倍。  相似文献   

10.
的:探讨磁性c-erbB2反义寡脱氧核苷酸探针对SK-Br-3肿瘤细胞株形态及表达的影响,阐明该探针是否同时具有诊断与治疗功能。方法:磁性c-erbB2反义探针转染高表达c-erbB2的SK-Br-3肿瘤细胞作为实验组,磁性c-erbB2反义探针转染Fuda肿瘤细胞株、SPIO及ASODN转染SK-Br-3肿瘤细胞、未转染的SK-Br-3肿瘤细胞设置为4个对照组,普鲁士蓝染色光镜观察细胞内铁的分布,透射电镜观察其超微结构,并检测细胞cerbB2蛋白表达变化及铁含量,行体外MR成像。结果:光镜显示SK-Br-3肿瘤细胞胞浆内散在分布铁颗粒,透射电镜观察到SK-Br-3肿瘤细胞胞浆内铁颗粒、团状吞饮体,细胞出现胞膜空泡化、细胞固缩、核固缩及凋亡小体,而对照组细胞无上述改变;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SK-Br3细胞蛋白的表达抑制率明显升高,细胞铁含量增加(P<0.01),MR扫描显示信号减低(P<0.05)。结论:磁性c-erbB2反义探针能够顺利进入SK-Br-3肿瘤细胞,不仅能导致SK-Br-3细胞的凋亡,还能够被体外MR成像所检测,可能成为一种具有治疗与诊断意义的双功能探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端粒酶反义寡核苷酸(ASON)基因对裸鼠体内膀胱癌生长的抑制作用,阐明反义端粒酶基因对膀胱癌的治疗作用。方法:膀胱癌EJ细胞株分别采用换液培养和用硫代磷酸修饰的反义寡核苷酸(PS-ASON)处理,将换液培养及PS-ASON处理的EJ细胞分别接种BALB/c裸鼠(对照组24只和PS-ASON处理组12只),观察致瘤率;肿瘤形成至20mm后将对照组裸鼠随机分为3组(n=8),隔日注射生理盐水(空白对照组)、PS-ASON(PS-ASON注射组)及化疗药物表阿霉素(表阿霉素组)。观察各组裸鼠致瘤时间、裸鼠体质量及肿瘤体积的变化,计算各组裸鼠生存率;光镜下观察肿瘤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PS-ASON处理组裸鼠致瘤率低于对照组(P<0.01),致瘤时间长于对照组(P<0.01),裸鼠平均体质量高于对照组(P<0.01)。按照不同分组,裸鼠注射不同药物治疗12d后,PS-ASON注射组和表阿霉素组裸鼠肿瘤体积均小于空白对照组(P<0.01);PS-ASON注射组与表阿霉素组裸鼠肿瘤体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空白对照组裸鼠体质量持续下降;接种16d后,PS-ASON注射组裸鼠体质量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接种肿瘤8d后,表阿霉素组裸鼠体质量低于PS-ASON注射组(P<0.01);空白对照组裸鼠体质量与表阿霉素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光镜下观察,PS-ASON注射组和表阿霉素组肿瘤细胞出现大量凋亡和坏死。PS-ASON注射组裸鼠生存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01)和表阿霉素组(P<0.01)。结论:反义端粒酶基因对体内膀胱癌形成及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抑制程度与化疗药表阿霉素相当,可以用于膀胱癌治疗的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Zhao W  Chen H  Peng ZY  Li WG  Xi HL  Xu XY 《中华医学杂志》2005,85(49):3486-3490
目的探讨针对乙型肝炎病毒(HBV) X、P双靶区反义RNA对乙型肝炎转基因小鼠HBV复制和表达的影响.方法构建表达HBV X、P双靶区正、反义RNA的重组载体质粒,与脂质体混合,经尾静脉注入小鼠体内,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HBsAg;用荧光聚合酶链反应定量法检测血清HBV DNA含量;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肝细胞HBsAg、HBcAg的表达;小鼠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常规病理切片,观察反义RNA对小鼠脏器的影响.结果小鼠血清HBsAg表达,pLXSN-asX组和pLXSN-asXP组均于第四周明显低于给药前,最高抑制率分别达24%、27%;其余组未出现明显变化.与给药前相比,小鼠血清HBV DNA的复制,在pLXSN-asX组和pLXSN-asP组分别于第2周、第8周达到抑制高峰,抑制率均为58%;在pLXSN-asXP组于第1周、第8周出现两次抑制高峰,抑制率分别为66%、77%;其余组未出现明显变化.8周后,pLXSN-asX组、pLXSN-asP组和pLXSN-asXP组小鼠肝细胞HBsAg、HBcAg的表达显著低于其他组.小鼠脏器组织学观察未见异常.结论 HBV X、P双靶区反义RNA对乙型肝炎病毒转基因鼠有显著抗HBV作用,且在作用效率和作用时间上优于单靶区反义RNA.  相似文献   

13.
采用乙二胺化学修饰法制备生物素bcr基因探针,探针的检测敏感性达1pg,接近同位素标记探针的敏感性。该标记方法操作方便,标记效果稳定,探针可长期保存,试剂价格较低廉,为bcr基因探针的临床应用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碘-131(131I)标记短肽酪氨酸修饰的血管靶向肽(Tyr-GX1)在荷结肠癌与胃 癌裸鼠体内的显影特征。方法 采用Iodogen 碘标法标记Tyr-GX1,检测其标记率和稳定性。建立荷结肠 癌、胃癌裸鼠模型(分别设置为结肠癌组和胃癌组),均注射131I 标记短肽Tyr-GX1,观察24 h 后显影特 征。结果 纸层析法结果表明,131I 标记短肽Tyr-GX1 的标记率较高,为(95.67±0.79)% ;放射化学纯度为 (96.68±1.68)%。24 h 稳定性测试显示,131I 标记短肽分别与人血清、乙二胺四乙酸、生理盐水、半胱氨酸混 合后标记率仍然维持在90% 以上。结肠癌组、胃癌组裸鼠尾静脉注射131I 标记的短肽Tyr-GX1 后8 h 开始裸 鼠右后肢背侧荷瘤部位放射性浓聚较心血池本底升高,并随着时间延长而升高;结肠癌组16 h 时达峰值随后 稍有降低,荷瘤部位和心血池本底放射性摄取比值(T/NT)均>1。结肠癌组与胃癌组T/NT 比值在不同时 间、不同组间及变化趋势上有差异(P <0.05)。随着时间延长,结肠癌组和荷胃癌组裸鼠心、肺、肝、肾、胃、 肌肉、肿瘤、血液和甲状腺组织中Tyr-GX1 摄取率逐渐降低(P <0.05),其中肝、肾组织均具有较高的放射 性。结肠癌组和胃癌组1、6、12 和24 h 肿瘤组织的摄取率均高于心脏、甲状腺、胃和肌肉组织(P <0.05)。 结论 131I 标记短肽Tyr-GX1 对结肠癌和胃癌裸鼠肿瘤血管靶向性较好,与恶性肿瘤组织有较高的结合率, 而结肠癌与胃癌的放射性浓聚和达峰时间有所不同;131I 标记短肽Tyr-GX1 可能在消化道恶性肿瘤血管靶向 诊断和治疗方面具有潜在价值。  相似文献   

15.
对含HPV16和HPV18DNA质粒的大肠杆菌进行培养、扩增,提取大量质粒DNA,纯化、酶切、回收HPVDNA片段,用国产生物素交联补骨脂素标记,再经纯化鉴定。制备的HPVDNA探针用亲合素辣根过氧化物酶显色,敏感性可达lpg。检测靶核苷酸的敏感性可达5pg。该探针用于原位杂交检测10例食管癌组织及相应癌旁粘膜组织中的HPVDNA,也取得良好结果。结果提示:用生物素交联补骨脂素标记基因探针是一种简单的方法,且效果良好,适于研究和临床检测。  相似文献   

16.
Sui Y  He F  Chen Z 《中华医学杂志》1998,78(7):537-539
目的研究131Ⅰ标记肝癌单克隆抗体HAb18Fab片段体内放射免疫显像效果。方法以木瓜蛋白酶切割肝癌单克隆抗体HAb18制备HAb18Fab,应用高效碘标记法将131Ⅰ标记于HAb18Fab,再以131Ⅰ-HAb18Fab偶合物进行荷肝癌裸鼠及肝癌病人体内放射免疫显像。结果10只荷肝癌裸鼠全部明确显像,其中2只鼠4.5小时即出现瘤区放射性浓聚,8只鼠在8~12小时清晰显像,对照组鼠瘤区未出现放射性浓聚。131Ⅰ-HAb18Fab的瘤/肝比值24小时为21.07±0.05,明显高于131Ⅰ-HAb18组最佳显像168小时的5.83±0.05。肝癌病人131Ⅰ-HAb18Fab的最佳显像时间为16~24小时。结论131Ⅰ-HAb18Fab放免显像集中肝癌定位诊断、定性诊断和及时诊断三方面优点于一体,可能成为肝癌诊断的一项重要技术。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99)Tc~m标记VEGFR-3高亲和融合肽(phage-SHSWHWLPNLRHYAS)在荷人卵巢癌裸鼠体内分布和放射免疫定位显像.方法 用NHS-MAG3为双功能鳌合剂,固相法合成多肽.~(99)Tc~m预亚锡直接标记法进行标记,纸层析法测定标记率.经尾静脉注射于荷瘤鼠体内,取不同时相进行SPECT显像,测定标记物在体内的分布情况并进行分析.结果 融合多肽的~(99)Tc~m标记率为95.27%,放射化学纯度为96%,放射性浓度24.6 MBq/ml.经鼠尾静脉注射后1 h,植瘤部位开始出现放射性浓集,肾脏、肝脏及膀胱组织也可见显像;注射后3 h肿瘤显像最清晰,每克组织注射百分剂量率(%ID/g)为(30.20±6.89).其余大部分脏器的T/NT值均达最高,最高为肌肉(13.13);注射后4 h肿瘤部位显像逐渐消退.对照组裸鼠的肿瘤部位始终未见显像.结论 筛选获得的VEGFR-3高亲和融合肽能够靶向荷瘤鼠体内肿瘤组织,实现肿瘤的靶向受体显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三螺旋形成寡核苷酸(TFO)和反义寡核苷酸(ASO)对人前列腺癌裸鼠移植瘤雄激素受体(AR)表达和肿瘤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 32只荷LNCaP-CA-2前列腺癌移植瘤裸鼠随机分成4组:TFO治疗组、ASO治疗组、序列对照寡核苷酸(SCO)非特异性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采用瘤内注射给药,寡核苷酸用量25 mg/kg,隔天给药1次,共14次.观察裸鼠体重和肿瘤体积变化.测量移植瘤重量计算抑瘤率,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裸鼠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水平,RT-PCR方法检测肿瘤组织AR Mrna表达,免疫组化和放射配基结合分析方法检测AR蛋白表达.结果 TFO和ASO均能有效抑制移植瘤生长,抑瘤率分别为67.55%和41.06%,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TFO组的瘤重和肿瘤组织AR表达水平显著低于ASO组(均P<0.05),TFO组动物血清PSA水平[(6.6±1.0)ng/ml]也显著低于ASO组[(19.8±3.7)ng/ml,P<0.05].结论 TFO对前列腺癌裸鼠移植瘤AR表达和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强于ASO,具有较好的抗前列腺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注射SPIO-shRNA分子探针不同时间点的荷瘤裸鼠肿瘤区域组织信号强度变化情况,阐明分子探针活体磁共振成像(MRI)机制和最佳扫描时间。方法:探针注射剂量为18mg·kg-1;将30只BALB/c荷瘤裸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5只,分别于探针注射前和注射后12、24、27、30和36 h等6个时间点行MRI检查,并测量裸鼠肿瘤组织及对侧肌肉组织在各时间点的信号强度变化;每次检查完成后立即处死裸鼠,取出肿瘤组织及肌肉组织行HE及普鲁士蓝染色,并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裸鼠肿瘤组织的形态表现。结果:与注射前比较,探针注射后12、24和27 h裸鼠肿瘤组织T1WI信号强度均升高(P<0.05),12、24、27、30和36 h肿瘤组织T2WI和T2*GRE信号强度均降低(P < 0.05或P < 0.01);探针注射后27 h肿瘤组织T1WI信号强度最高;探针注射后27 h肿瘤组织T2WI和T2*GRE信号强度低于注射后12、24、30和36 h(P<0.01)。与注射前比较,注射后24 h时裸鼠对侧肌肉组织信号强度降低(P<0.05)。HE染色,裸鼠肿瘤组织结构紊乱,细胞核异型性较多;普鲁士蓝染色,在注射后各时间点上均存在蓝染的Fe颗粒,注射后27 h时蓝染Fe颗粒最多。结论:SPIO-shRNA分子探针能成功靶向裸鼠肿瘤组织,且MRI最佳的扫描时间为探针注射后27 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