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急性颅脑损伤并脑疝患者,手术减压后所出现低血容量休克的诊断、预防及处理。方法:分析总结10例急性颅脑损伤脑疝患者手术减压后低血容量性休克的临床诊治体会。结果:痊愈4例,生活基本自理1例,重残1例,植物生存1例,死亡3例。结论:适量应用脱水降颅压药物,必要的液体输入,尽早使颅压呈渐进性的降低是预防和处理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326例急性闭合性重型颅脑创伤早期死亡分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目的 通过对颅脑创伤早期死亡资料的分析和讨论,为以后有针对性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对326例死亡(1周内)病例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导致急性期死亡的主要原因.结果 在所有1周内死亡的病例中,顽固性高颅压脑疝居首位,占82%;其他全身合并症8%;原发脑干损伤6%;急性失血性休克4%.而由顽固性高颅压脑疝导致的死亡病例数主要集中在伤后前2 d内,占58%.133例急救手术减压后的死亡均因术后二次出现顽固性高颅压所致.结论 由多种因素导致的顽固性高颅压是急性期死亡的主要原因,及时准确地发现顽固性高颅压的原因,早期预防是降低重型颅脑创伤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重型或特重型颅脑损伤併脑疝患者的死亡率很高,如弥漫性脑肿胀或弥漫性轴索损伤併脑疝者.如按传统的双侧颞顶部减压,术中可能遇到急剧的难以处理的脑膨出.为提高生存率,本文报告了1998年6月至2004年6月间以冠状加双侧改良翼点去骨瓣减压替代双侧颞顶部减压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并脑疝患者64例,收到了较理想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控制性阶梯式减压手术治疗重型、特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方法将186例重型、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96例)和对照组(90例)。对照组采用标准大骨瓣减压手术,观察组在标准大骨瓣减压的基础上术中采用控制性阶梯式降颅压手术。结果观察组术中急性脑膨出发生率、术后迟发性颅内血肿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随访6个月,根据GOS评分评估患者预后,观察组预后良好率(GOS评分4~5分)显著增高(P<0.05)。结论在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基础上,术中采用控制性阶梯式减压手术,能有效降低重型、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手术中急性脑膨出的围麻醉期处理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6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围麻醉期处理资料.对60例重型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采取过度换气、控制性降压等一系列脑保护措施.结果 45例急性脑膨出得到明显改善,10例无效,切除脑组织减压,5例抢救无效死亡.结论 合理选择麻醉药物,采取脑保护措施,可有效改善及预防重型颅脑手术中急性脑膨出.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紧急钻颅和顺序硬脑膜剪开术治疗特重型颅脑损伤伴颅内血肿、脑挫裂伤及脑疝的效果。方法对21例特重型颅脑损伤伴脑疝的患者行紧急钻颅和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术中硬脑膜顺序剪开,逐渐彻底减压(A组)。以标准大骨瓣减压和一次性硬脑膜剪开术治疗的19例同样的颅脑损伤伴脑疝患者作为对照(B组)。结果术中发生急性脑膨出A组5例(23.8%),B组14例(73.7%),两组术中急性脑膨出发生率相差显著(P<0.05)。术中瞳孔恢复正常或缩小A组19例(90.5%),B组8例(42.1%);无变化A组2例,B组11例。A组术中瞳孔恢复正常、缩小率明显高于B组(P<0.01)。术后6个月预后按GOS,A组预后良好或中残15例(71.4%),B组5例(26.3%);A组重残、植物生存和死亡6例(28.6%),B组14例(73.7%)。两组预后良好及中残者的百分比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紧急钻颅和顺序硬脑膜剪开逐渐彻底减压的联合应用,在特重型颅脑损伤伴脑疝的抢救中是一种有效的方法,能明显地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了致残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的形成原因与防治对策。方法回顾8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术中急性脑膨出的原因,总结临床工作中防治急性脑膨出的有效方法。结果患者出院时以GOS评定预后:良好8例,中残14例,重残11例,植物生存15例,死亡38例,病死率44.2%。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术中运用控制性减压措施,对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进行技术改良,采用大骨窗减压,双侧开颅减压等措施,排除增高颅压的因素,能明显降低术中急性脑膨出的发生率,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双侧大骨瓣减压在迟发性颅高压中的作用。 方法选取自武警江西总队医院神经外科自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7例出现脑疝的迟发性颅高压患者,采用双侧大骨瓣减压手术治疗。 结果根据GOS分级标准,5分3例,4分4例,3分1例。 结论双侧大骨瓣减压手术治疗可有效的降低患者颅压,一旦发现病情变化应尽早手术治疗,提高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讨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脑疝的疗效。方法将33例符合手术治疗的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脑疝的患者行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术后随访6~10个月。采用GOS评判预后。结果 33例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脑疝病人,行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后,经随访恢复良好15例(45.5%),中残6例(18.2%),重残3例(9.1%),植物生存2例(6.1%),死亡7例(21.2%)。结论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减压术,具有暴露广泛,颅骨减压窗大,压力容易分散,最大限度地增加有效容积,减压充分,脑疝易复位,能明显降低脑疝病人的死亡率和病残率。  相似文献   

10.
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的救治与预后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总结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的救治经验并分析其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手术方法、GCS评分与病情分别分析其预后情况。结果GCS评分3~5分患者的死亡率显著高于GCS评分6~8分患者(P<0.05),幕上去大骨瓣减压 颅内血肿清除 小脑幕切开手术方式治疗的患者死亡率明显低于单侧幕上去大骨瓣减压 颅内血肿清除手术方式治疗的患者(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的临床疗效与GCS评分和手术方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联合内外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的手术效果.方法 将95 例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7 例采用联合内外减压术治疗,对照组48 采用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结果 治疗组恢复良好23 例、中残9 例、重残6 例、植物生存3 例、死亡6 例;对照组恢复良好14 例、中残6 例、重残9 ...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治疗广泛额颞叶脑挫裂伤及脑疝的手术方式.方法68例广泛额颞叶脑挫裂伤及脑疝的重型颅脑损伤的患者分为两组.A组39例,采用开颅血肿清除及去骨瓣减压术,B组29例,均行双侧同时开颅去骨瓣减压术治疗.结果A组39例,恢复良好12例,重残3例,植物生存1例,死亡23例.B组29例,恢复良好18例,重残6例,植物生存2例,死亡3例.结论双侧同时开颅去骨瓣减压手术可提高广泛额颞叶脑挫裂伤及脑疝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重型颅脑损伤的发生率有逐年增多的趋势.有效地控制颅高压是阻止病情恶化和降低死亡率的关键,去骨瓣减压术是临床上处理急性进展性颅内压增高的常用术式,能有效减少患者的死亡率.外伤性脑积水虽是重度颅脑损伤后常见的继发性病变,但在去骨瓣减压术后的患者中发生率更高.且脑积水的产生是因颅脑损伤引起还是与该术式有关一直存在争议.本文逐一对重度颅脑损伤颅骨减压术后脑积水的发生机制、诊断、预防及治疗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影响急性颅脑损伤预后因素分析(附866例报告)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 探讨影响急性颅脑损伤预后的各种因素.方法 总结2001年6月至2005年5月入院治疗的866例急性脑损伤,分析损伤原因和类型,从GCS评分、手术时机、脑疝、脑肿胀、呼吸功能不全、高热、低血压、高血糖、肝功能异常等方面分析各因素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GCS评分越高,死亡率越低;出现脑疝患者死亡率高,迟发性脑疝比早期发生的脑疝危害更大;保守治疗失败及时手术并不影响患者预后;合并弥漫性脑肿胀的患者死亡率较普通脑疝高;合并呼吸功能不全、高热、低血压患者死亡率高;高血糖和肝功能异常的发生率与颅脑损伤严重程度有关,并且对预后产生影响.结论 GCS评分的高低直接影响颅脑损伤的预后,但手术时机、脑疝、脑肿胀、呼吸功能不全、高热、低血压、高血糖、肝功能异常等因素对颅脑损伤的预后也产生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外伤后急性弥漫性脑肿胀PADBS术中急性脑膨出相关危险因素。 方法对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神经外科自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58例PADBS开颅减压术中发生急性脑膨出(病例组)与47例同期术中未发生脑膨出(对照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受伤至手术时间,减速性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颅脑CT血肿厚度,脑疝,术前GCS评分,术中低血压,手术方式进行病例对照研究,通过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术中急性脑膨出相关危险因素。 结果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减速性颅脑损伤,术前GCS评分,脑疝,术中低血压与PADBS术中急性脑膨出发生密切相关。 结论减速性颅脑损伤,术前GCS评分,脑疝,术中低血压是PADBS发生术中急性脑膨出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前准确评估伤情及术中积极控制可降低PADBS术中急性脑膨出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颅脑损伤去骨板减压术中急性脑膨出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2月至2017年4去骨板减压术治疗的288例颅脑损伤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中发生急性脑膨出120例,未发生脑膨出168。膨出组病死率(53.33%,64/120)明显高于未膨出组(21.43%,36/168;P<0.01)。膨出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86.67%)明显高于未膨出组(23.81%;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40岁、脑干损伤、术前脑疝、迟发性颅内血肿、弥漫性脑肿胀、手术远隔部位颅骨骨折及术前颅内压>60 mmHg是颅脑损伤去骨板减压术中急性脑膨出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颅脑损伤去骨板减压术中发生急性脑膨出,增加病死率、并发症发生率,影响术中急性脑膨出的因素很多,临床应针对性进行预防。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中重度颅脑外伤患者继发急性外伤性脑梗死(PTCI)的危险因素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18例中重度颅脑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7例伤后1周内出现PTCI。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患者的性别、年龄、入院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是否合并脑疝、颅内压、血压、血气分析中CO2值、DIC评分、是否合并感染、有无实施去骨瓣减压术共10个因素与PTCI的关系,以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经过统计学分析,患者的入院GCS评分、合并脑疝、颅高压、低血压、DIC评分是发生PTCI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年龄、性别、CO2值、合并感染以及有无实施去骨瓣减压术与PTCI无明显相关性。入院GCS评分低(3~5分)、合并脑疝、低血压、DIC评分≥5分、合并感染、继发PTCI是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中重度颅脑外伤患者入院GCS评分、合并脑疝、颅高压、低血压、DIC评分是发生PTCI的独立危险因素;入院GCS评分低、合并脑疝、低血压、DIC评分≥5分、合并感染、继发PTCI的患者预后差,致残率高。  相似文献   

18.
颞肌切除术在重型颅脑损伤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术中颞肌切除的应用价值。方法24例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患者,术中采用去骨瓣减压并颞肌切除以扩大减压空间,增大颅腔内有效容积,避免脑组织切除。同期26例患者采用去骨瓣减压和/或部分脑叶切除之常规减压手术治疗。结果颞肌切除仅对咀嚼功能有所影响,而在手术死亡率、痊愈率、术后致残率方面,颞肌切除组明显优于常规减压组。结论颞肌切除术可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死亡率,提高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19.
复杂性颅眶损伤的手术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复杂性颅眶损伤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手术治疗10例复杂性颅眶损伤患者。均表现为伤后颅内血肿或脑挫裂伤,5例有脑脊液漏。早期手术治疗包括清除颅内血肿和挫伤坏死脑组织,矫正颅眶畸形及视神经管减压和修补脑脊液漏。结果:按颅脑损伤后恢复评价标准(GOS)和面部整形评价标准评定,5例脑脊液漏患者全部阻塞。结论:早期手术治疗复杂性颅眶损伤有利于颅神经功能恢复、颅眶畸形整复和防止脑脊液漏引起的颅内感染。  相似文献   

20.
随着颅脑损伤及高血压脑出血发病率的逐渐增多,脑疝发生的机会也增加,早期清除血肿,去骨瓣减压是缓解颅内高压及降低致死率的有效方法,可以明显的降低颅内压,提高脑灌注压,但手术后脑积水发生率较高,我们将8年内28例颅骨缺损伴脑积水在B超辅助技术下行脑室-腹腔分流术的手术体会报道如下。一、对象与方法1.一般资料:本组28例中男性19例,女性9例,年龄5~62岁。均系颅脑损伤及高血压脑出血开颅手术去骨瓣减压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