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 了解广州市中等职业学校(中职)学生的HIV检测意愿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中职学生HIV检测认知水平和行动力采取针对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2020年10月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广州市4所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对其HIV检测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现场问卷调查,采用χ2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非条件二分类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参与调查的1 864名中职学生平均年龄为(16.27±1.20)岁,男女比为1∶2.43;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为52.90%(986/1 864);报告性行为发生率为5.63%(105/1 864);有性行为的学生HIV检测率为14.29%(15/105),73.28%(1 366人)的学生愿意在危险性行为后进行HIV检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生源地(OR=0.661)、艾滋病知晓情况(OR=0.445)、正确的性观念和性行为(OR=1.591)、是否听过HIV检测(OR=0.446)、是否接受过艾滋病防治宣传教育(OR=0.538、0.648)是影响中职学生HIV检测意愿的主要因素。结论 广州市中等职业学校学生HIV...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武汉市浴池男男性行为人群(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 MSM)HIV检测情况,分析相关影响因素,为推进艾滋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收集MSM的人口学特征、性行为、HIV检测情况、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风险感知情况等,采用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MSM近1年接受HIV检测的影响因素。结果 725名调查对象中,仅56.55%近1年接受过HIV检测。多因素回归结果显示,本地居住时间>2年(OR=2.320,95%CI:1.502~3.584)、参加过防艾活动(OR=7.859,95%CI:3.656~16.896)、知晓艾滋病知识(OR=4.752,95%CI:2.112~10.692)、信息来源途径的种类≥3种(OR=1.857,95%CI:1.009~3.418)、想过不安全性行为可能感染艾滋病(OR=2.484,95%CI:1.616~3.819)是MSM近1年接受HIV检测的促进因素。估计该市浴池每100名MSM中HIV感染数为3~5名(OR=0.237,95%CI:0.112~0.504)或者1~2名(...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武汉市高校低年级大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情况及行为影响因素,为开展青年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方法,以武汉市9所高校2014—2015年入学的908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利用问卷调查法收集数据,使用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武汉市高校低年级大学生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66.1%,对艾滋病感到恐惧的占66.6%,艾滋病反歧视与同情分值较低的占49.1%,赞成婚前性行为的占39.1%,性别(OR=1.662)、民族(OR=0.449)、恋爱经历(OR=2.224)、艾滋病恐惧感(OR=1.707)、婚前性行为态度(OR=3.739)是认为周围同学是否有婚前性行为的影响因素。居住地(OR=1.569)、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OR=0.407)、艾滋病距离感(OR=0.630)、婚前性行为态度(OR=0.664)是安全套使用意愿的影响因素。结论高校低年级大学生艾滋病知识知晓率较低,对艾滋病感染者存在一定程度歧视,赞成婚前性行为的大学生有更低的安全套使用意愿,更可能认为周围同学有婚前性行为的发生,且更可能发生艾滋病高危行为,需要整合性和艾滋病宣教开展形式多样的有效干预。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男男同性性行为人群(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 MSM)对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检测的需求,并分析影响该人群HIV检测意愿的相关因素。方法通过MSM社会组织以滚雪球的方式动员招募MSM,开展一对一的问卷调查。使用Epidata 3.1建立数据库,对所有数据进行双录入并进行核对。结果共调查344名MSM,90.70%的人群有HIV检测意愿。检测意愿与文化程度、月收入、性取向和是否接受过防治艾滋病宣传教育有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接受过防治艾滋病宣传教育者(OR=2.39,95%CI:1.08~5.30)和文化程度较高者(OR=2.33,95%CI:1.10~4.92)的HIV检测意愿更强。结论防治艾滋病教育对提升MSM检测意愿具有重要意义,应当注重向低文化水平人群延伸,通过借助新媒体平台和同伴教育等形式,向MSM传递针对性防治艾滋病信息。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成都市高校低年级大学生艾滋病病毒(HIV)自我检测意愿,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在大学生中探索适宜的HIV检测模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9-09/11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成都市3所高校1 537名大学生,通过网络问卷开展调查,使用SPSS 2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调查1 537名低年级大学生,男性646人(42.03%),女性891人(57.97%)。调查对象性行为发生率为15.42%(237/1 537),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84.97%,10.54%有HIV检测经历,62.46%愿意接受HIV自我检测。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大二年级、就读文学艺术类专业、知晓艾滋病知识、发生过性行为、感知到感染HIV风险及认知到HIV自我检测的益处是HIV自我检测意愿的促进因素(P0.05)。结论成都市高校低年级大学生既往HIV检测比例较低但HIV自我检测意愿较高,建议高校持续开展针对性宣传教育,提高青年学生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增强其HIV感染风险意识,探索适宜的检测模式,推动有需求的大学生群体通过HIV自检了解自身感染状况。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辽宁省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HIV和梅毒感染情况及影响因素,为艾滋病和性病防制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国家艾滋病哨点监测数据系统收集2013—2018年辽宁省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人口学特征、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性行为特征、接受干预服务情况、HIV和梅毒检测资料,分析HIV和梅毒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 2013—2018年共纳入36 072名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HIV感染率从2013年的0.56%升至2018年的1.87%,梅毒感染率从2013年的13.32%降到2018年的9.99%(均P0.05)。年龄、婚姻状况、最近3个月是否与暗娼发生过性行为、最近3个月是否与临时性伴发生过性行为、是否与同性发生过性行为、是否注射过毒品、最近1年是否患过性病、是否梅毒感染均与HIV感染存在统计学关联(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OR=1.312,95%CI:1.028~1.674)、少数民族(OR=1.174,95%CI:1.027~1.342)、最近3个月与暗娼发生过性行为(OR=1.456,95%CI:1.354~1.566)、最近1年患过性病(OR=3.318,95%CI:3.087~3.566)、未接受过干预服务(OR=1.568,95%CI:1.465~1.678)和HIV感染(OR=5.021,95%CI:4.109~6.134)是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梅毒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是HIV和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年龄、高危性行为和最近一年患过性病是HIV和梅毒感染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了解广州市大学生对学生同伴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oluntary counseling and testing,VCT)的接受意愿及其影响因素,为高校校园艾滋病防控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自编问卷于2016年10-12月对广州市12所高等院校3 079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分别采用x2检验和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学生对同伴VCT接受意愿的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90.8%(2 795名)的学生表示在需要接受VCT服务时不会拒绝同伴VCT服务.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对同伴VCT持接受态度与无所谓态度相比,男生(OR=1.548)、理工类专业(OR=1.324)、不确定性取向(OR=1.755)、不知晓本地学生疫情(OR=1.738)、不担心自己感染HIV(OR=1.589)、没有接受过同伴教育(OR=1.649)及动员检测(OR=1.655)倾向于无所谓态度(P值均<0.05).接受与不接受态度相比,男生(OR=1.514)、不担心自己感染HIV(OR=1.358)、没有接受过同伴教育(OR=1.954)、发生性行为时有物质滥用(OR=3.372)倾向于不接受同伴VCT(P值均<0.05).结论 学生对同伴VCT接受意愿较好,同伴VCT可促进需要的女生接受检测.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山东省某高校大学生HIV主动检测艾滋病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制定促进大学生HIV主动检测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于2022年3—5月在山东省潍坊市某高校抽取调查对象共670名,利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在校大学生艾滋病主动检测意愿及影响因素开展调查。结果 共发放问卷670份,回收有效问卷666份,问卷有效率为99.40%。被调查大学生中有56.31%(375/666)报告有HIV检测意愿,在不同性别(χ2=10.543,P=0.001)、有无性行为经历(χ2=57.280,P<0.001)等因素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为女性(OR=2.932,95%CI:1.803~4.770)、医学专业(OR=5.562,95%CI:3.491~8.860)、有性行为经历(OR=3.547,95%CI:2.160~5.824)、基础知识认知情况优秀(OR=2.751,95%CI:1.257~6.021)、对艾滋病人接纳程度中(OR=12.195,95%CI:6...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广西地区南宁、柳州、北海市女性性工作者(FSWs)对暴露前药物预防(PrEP)HIV感染的接受意愿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横断面设计,方便抽样的方法选取3市405名FSWs进行问卷调查,了解FSWs的AIDS相关危险行为、对PrEP的知晓情况及其接受意愿.结果 在了解PrEP后,对于“如果PrEP预防HIV感染安全、有效且免费提供”,405人中有85.9%表示愿意接受.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PrEP接受意愿有关的因素为:工作场所(OR=2.256,P=0.009)、月经济收入(OR=0.257,P=0.004)、与家人的关系(OR=0.338,P=0.012)、AIDS知晓情况(OR=2.802,P=0.028)、认为HIV感染危险来自陌生性伴(OR=0.363,P=0.049)、老板是否规定使用安全套(OR=0.432,P=0.01 0)、商业性行为时是否全程使用安全套(OR=3.010,P=0.002)、是否使用过药物预防性病(OR=3.570,P=0.049).结论 对HIV/AIDS相关知识的知晓程度及自我保护意识的高低可能是影响FSWs接受PrEP的主要因素.以健康教育的形式宣传PrEP是提高其接受意愿的较好方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四川省某医学院校低年级大学生HIV检测情况及影响因素,为制定在校大学生艾滋病防控教育措施,提高HIV检测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21年3月,在四川省泸州市某医学院校对4门选修课共11个班级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情况、艾滋病自评感染风险、性态度、HIV检测情况、恋爱及性行为经历等。采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进行单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本次调查共纳入大一、大二学生862例。6.4%(55/853)的调查对象有过HIV检测史。89.8%(767/854)的调查对象表示愿意在每次高危行为后都主动进行HIV检测。年龄>18岁(OR=1.990,95%CI:1.021~3.878)、自评有HIV感染风险(OR=1.940,95%CI:1.073~3.509)、知道HIV检测可快速实现(OR=2.401,95%CI:1.329~4.337)、发生过性行为(OR=2.591,95%CI:1.208~5.560)是HIV检测的促进因素。结论 应在大学生群体中加强HIV检测知识和可及性的宣传,同时加强艾滋病防控教育,提高大学生的HIV感染风险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