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癫痫发作对成年女性患者体质量及血清瘦素水平的影响。方法检测35例新诊断的成年女性原发性癫痫患者(癫痫组)和35名健康对照者(正常对照组)入组时及6个月后的体质量、身高及血清瘦素水平,并进行比较。观察癫痫患者的发作频率,对癫痫患者体质量与年龄、BMI和血清瘦素水平的关系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6个月后,癫痫组BMI及血清瘦素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均P<0.05),并且体质量、BMI及血清瘦素水平显著高于入组时(均P<0.05)。6个月中,癫痫患者癫痫发作(2.57±3.73)次/月。癫痫患者的体质量与癫痫发作频率、血清瘦素水平呈正相关(r=0.42,P=0.013;r=0.54,P=0.001)。结论女性癫痫患者的体质量和血清瘦素水平明显增高,并且其体质量增加与癫痫发作频率、血清瘦素水平高有关。  相似文献   

2.
性激素水平与脑梗塞及相关因素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研究性激素水平与脑梗塞(cerebral infarction CD、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 TC)、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HDL-CD)、载脂蛋白(apolipeprotein Apo)之间的相关关系。方法:用磁颗粒酶联免疫定量测定法检测脑梗塞患者24小时、第15天、中枢神经系统其它疾病及正常对照组之间的性激素水平,并测定所有被检者的血脂,将所得检测值进行统计学分析,找出差异与相关关系。结果:男性血清孕激素(2.319±0.660)、催乳素(245.478±77.607)在病后24小时明显升高,与疾病对照组(1.411±0.577,1.438±0.775)及正常对照组(210.364±53.745,209.935±44.493)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男性雌激素、睾酮在四组中比较均无显著差异。女性雌激素水平在脑梗塞组低于于对照组,P<0.05.其他性激素水平在四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男性脑梗塞组总胆固醇明星升高,P<0.05,且与孕酮、催乳素呈零相关。女性雌激素与总胆固醇呈负相关。结论:性激素水平与脑梗塞间存在着密切关系,且与形成脑梗塞的血脂间存在着相关关系。女性雌激素水平的下降,可能是导致血脂升高、血栓形成的一个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癫痫患者血清孕酮及海马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与癫痫发作的关系.方法 用化学发光法测定男性、女性顽同性癫痫患者血清孕酮水平,用免疫绀化方法检测其海马CA3区孕激素受体的表达水平,与正常组进行对比.结果 癫痫患者血清孕酮水平显著低于正常人,伴有经期性癫痫者孕酮水平更低.女性癫痫患者海马内孕激素受体过度表达.结论 血清孕酮水平下降是癫痫发作的原因之一,女性癫痫患者海马内PR的过度表达可能由长期癫痫发作诱发,对海马神经元可能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索抑郁症患者性激素水平和治疗后的变化与治疗效果的关系.方法 收集抑郁症患者60例作为观察组,健康体检的志愿者6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雌二醇、孕酮及睾酮的水平,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对抑郁患者进行评分,分析抑郁程度与性激素水平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治疗前观察组男性和女性的血清雌二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男性的孕酮及睾酮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的孕酮和睾酮水平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男性和女性患者的血清雌二醇水平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患者的睾酮水平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男性和女性患者孕酮水平及女性患者的睾酮水平与治疗前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男性和女性患者的孕酮及睾酮水平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女性患者的血清雌二醇水平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男性患者血清雌二醇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AMD减分率与血清雌二醇水平之间呈正相关(r=0.561,P=0.007);而与血清孕酮及睾酮之间无相关性(P>0.05).结论 抑郁症患者血清雌二醇与抑郁症之间呈负相关,睾酮水平的变化可能仅是男性抑郁症患者的一个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脑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及其预后评估价值。方法选取开封市妇产医院产科61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作为研究组,其中轻度18例,中度26例,重度17例;并选取同期健康新生儿35例为对照组。检测、对比2组出生后24h、72h大脑前、中、后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结果出生后24h,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大脑前、中、后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平均流速、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期峰值流速均较低,阻力指数较高(P0.05);出生后24h、72h,重度患儿阻力指数较中度患儿高,而中度患儿较轻度患儿高(P0.05)。结论动态监测HIE患儿脑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可准确显示患儿脑部血流变化,指导临床早期诊治HIE,准确评估患儿病情及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小针刀结合推拿手法对椎动脉型颈椎病(CSA )患者椎动脉、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为提高CSA患者的治疗质量提供指导。方法对我院2013‐01—2014‐07收治的100例CSA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50例与观察组50例,分别进行常规药物治疗与小针刀结合推拿手法治疗,对比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椎动脉、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2.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左侧及右侧椎动脉、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TMFV)、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均显著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治疗后左侧及右侧椎动脉、基底动脉的TMFV及PSV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左侧及右侧椎动脉、基底动脉TMFV及PSV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小针刀结合推拿手法治疗CSA患者,可提高临床效果,显著改善椎动脉、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首次发作抑郁症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性激素(睾酮、雌二醇、孕酮)对首次发作抑郁症患者的药物治疗疗效的影响。方法:对93例住院抑郁症患者给予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治疗4周,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血清性激素。按治疗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减分率分为痊愈组(减分率≥75%)和未愈组(减分率<75%),分析两组性激素水平。结果:男性患者中,治疗后睾酮及雌二醇水平均比治疗前有显著提高,孕酮水平较治疗前有明显降低,痊愈组治疗后睾酮及雌二醇水平均高于未愈组,孕酮的差异无显著性,睾酮及雌二醇增加率与HAMD减分率存在显著正相关,而孕酮的减少率则与HAMD无显著相关。女性患者中,治疗前后及两组间睾酮水平的差异无显著性,治疗后雌二醇有显著性增高,但痊愈组与未愈组治疗前后差异无显著性,雌二醇的增加率与HAMD减分率之间未发现显著相关;同时治疗后孕酮显著降低,且治疗后两组间孕酮水平差异显著,孕酮的减少率与HAMD减分率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结论:血清睾酮、雌二醇水平的升高对首次发病的男性抑郁症患者药物疗效有影响,而女性患者的治疗效果与孕酮降低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8.
女性肝豆状核变性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女性肝豆状核变性(HLD)患者下丘脑-垂体-卵巢轴激素分泌功能。方法 放免法测定13例HLD患者(HLD组)和15名正常对照组血清垂体、性激素水平。结果 HLD患者卵泡刺激素(FSH)显著低于正常组(P〈0.05),孕酮(P)、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亦显著降低(P〈0.01),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则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10例患者行促性激素释放激素(GnRH)试验,发现患者腺垂体对外源性GnRH的刺激反应迟钝。结论 HLD患者垂体、性腺细胞中部分酶的活性降低,使激素分泌功能降低;同时肝的铜沉积扰乱了蛋白代谢,使SHBG升高,进一步降低了性激素的生物效应。  相似文献   

9.
脑梗死患者性激素水平的测定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性激素水平与脑梗死之间的相关关系。方法 本课题用磁颗粒酶联免疫定量测定法检测脑梗死患者、其他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对照组(主要包括脑出血和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及正常对照组之间的性激素水半,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脑梗死组男性血清孕激素(2.32±0.66)pg/mL、催乳素(245±77)μIU/mL,在病后24小时明显升高,与疾病对照组(1.411±0.577,210±53)及正常对照组(1.438±0.775,209±44)相比有显著差异。男性雌激素、睾酮在3组中比较均无显著差异。女性雌激素水半在脑梗死组低于对照组(P<0.05),其他性激素水平在3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性激素水平与脑梗死间存在着一定关系,女性雌激素水平的下降,可能是导致血栓形成的一个因素。  相似文献   

10.
利培酮对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神经内分泌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 探讨利培酮对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神经内分泌的影响。方法 对58例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利培酮治疗至少6个月后,检测性激素水平及利培酮血药浓度。并与30名健康女性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研究组催乳素(PRL)、睾酮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雌二醇、孕酮水平则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溢乳组PRL水平显著高于无溢乳组(P<0.01),ROC曲线显示,当PRL≥98.0μg/L时溢乳的危险性升高。结论 ①利培酮治疗后可见血催乳素、睾酮水平升高,雌二醇、孕酮水平降低;②催乳素≥98.0μg/L时发生溢乳的危险性升高。探讨利培酮对神经内分泌的影响还需进一步做前瞻性研究。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癫对雌性大鼠生殖内分泌的影响。方法将动情周期规律的成年雌性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每组各15只。模型组大鼠腹腔注射氯化锂-匹罗卡品建立癫模型,对照组大鼠腹腔注射生理盐水,通过阴道脱落细胞涂片判定两组大鼠动情周期的变化,用在四周后在动情间期处死、采血,采用放免法测定血清性激素水平,分离子宫、卵巢组织,检测大鼠体质量、子宫、卵巢重量及子宫、卵巢组织学结构。结果对照组15只大鼠无癫发作,无死亡,动情周期稳定,模型组有3只死亡,其余12只大鼠造模成功,表现为动情周期紊乱,血清性激素中黄体生成素及孕酮水平下降,体质量减轻,子宫和卵巢重量下降,光镜检查子宫腺体数量变少,卵泡变少,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癫对雌性Wistar大鼠生殖发育有损害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孤独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患者在治疗后症状改善的情况下,血清卵泡刺激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FSH)、黄体生成素(luteotropic hormone,LH)、雌二醇(estradiol,E2)、孕酮和睾酮水平的变化情况。方法入组21例月龄为(62.19±18.84)月的ASD患者和30名月龄为(64.40±7.48)月的正常发育儿童(对照组)。孤独谱系障碍患者入组后用心理教育评定量表中文修订版(Chinese version of psycho-education profile-revised,C-PEP)评估其发育水平,并测定血清性激素水平,所有患者均接受康复训练,同时合并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 TMS)治疗,6个月后复查C-PEP和血清性激素水平。对照组进行一次性激素检测。结果 ASD组患者在治疗后C-PEP总分的提高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前,ASD组与对照组血清FSH、LH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ASD组E2、孕酮和睾酮水平较高(P0.001);治疗6个月后,ASD组与对照组血清FSH、LH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ASD组E2、孕酮和睾酮水平较对照组高(P0.001)。与治疗前相比较,ASD组在治疗后血清各性激素浓度的改变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ASD患者的血清E2、孕酮、睾酮浓度升高,且不随症状改变而变化,提示ASD患者血清E2、孕酮、睾酮水平可能具有状态独立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癫痫发作频率、抗癫痫单药/联合用药治疗及围经期癫痫对女性癫痫患者性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测定入组的87例女性癫痫患者血清泌乳素、雌激素、孕激素、睾酮水平,根据发作频率、单药/联合用药治疗及是否围经期癫痫分组,并比较不同组间性激素的变化。结果高发作频率组泌乳素升高率及发病年龄明显高于低发作频率组和无癫痫发作组;其孕激素下降率高于低发作频率组(P均0.05)。联合用药治疗组睾酮升高率明显高于单药治疗组(P0.05)。围经期癫痫组泌乳素升高率、孕激素下降率及雌/孕比值明显高于非围经期癫痫组(P均0.05)。结论泌乳素升高与近期癫痫发作有关;孕激素下降与癫痫发作严重性有关;抗癫痫药物影响性激素水平,尤以联合应用丙戊酸钠对睾酮作用显著。孕激素、雌/孕比与围经期癫痫密切相关,孕激素补充疗法可能是治疗围经期癫痫的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脑血管病变的状况和程度。方法 对 38例 AMI患者行 TCD检查 ,观察大脑中动脉 (MCA)、大脑前动脉、大脑后动脉、椎基底动脉和颈内动脉颅外段的收缩期峰速、平均峰流速、舒张期末峰流速及脉动指数的改变。结果  AMI组无论有无心脏并发症与对照组相比各脑动脉 Vm值均显著减慢 (P<0 .0 5或 P<0 .0 1) ,PI值均较对照组显著增加 (P<0 .0 1) ;心梗后有心脏并发症组与无心脏并发症组相比 ,除 MCA的 Vm有差异外 ,其余血管均无显著性差异 (P>0 .0 5 )。AMI组有近一半患者 (47.4 % )存在不同程度脑动脉狭窄 ,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P<0 .0 1) ;心梗后有心脏并发症组与无心脏并发症组脑动脉狭窄无显著性差异 (P>0 .0 5 )。结论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常同时存在脑血管病变 ,且伴有较严重的脑动脉狭窄 ,TCD作为一种简单无创性的检查方法有助于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癫痫患者血浆D-二聚体(D-D)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金标方法测定76例癫痫患者(隐源性癫痫组13例,症状性癫痫组63例)和65名正常对照组的血浆D-D含量,并对症状性癫痫组中3组不同发作频率患者的血浆D-D水平进行比较.结果 (1)隐源性癫痫组血浆D-D值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2)症状性癫痫组血浆D-D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3)癫痫非频发(NFE)组血浆D-D值与癫痫频发(FE)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4)癫痫持续状态(SE)组血浆D-D值显著高于NFE和FE组(均P<0.01).结论血浆D-D水平对区别症状性癫痫和隐源性癫痫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并可帮助判断癫痫患者的脑损伤程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测定脑囊虫病患者血清和脑脊液IL-6和SIL-2R水平,并探讨其与癫痫发作的关系。方法应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45例脑囊虫病患者和43例对照组患者血清和脑脊液IL-6利SIL-2R的水平,其中脑囊虫病组又分为癫痫组(23例)和非癫痫组(22例),分别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脑囊虫病组血清SIL-2R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IL-6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脑囊虫病组脑脊液SIL-2R和IL-6水平均较对照组低(P<0.01,P<0.05);脑囊虫病组血清SIL-2R和IL-6水平与脑脊液SIL-2R和IL-6水平均呈正相关(r=0.322,P<0.05;r=0.768,P<0.01)。脑囊虫病癫痫组血清SIL-2R和IL-6水平与非癫痫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脑脊液SIL-2R和IL-6水平癫痫组明显高于非癫痫组(P<0.01)。结论脑囊虫病患者外周血和中枢神经系统存在免疫激活,且SIL-2R和IL-6可能参与了癫痫发生过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脑出血患者肱动脉血流动力学改变。方法 :对 2 67例急性脑梗死、脑出血及健康对照组采用高分辨的血管外超声法 ,分别测量其肱动脉内径及血流速度。结果 :脑梗死组基础血管内径较健康对照组明显扩张 ,其血流速度较对照组降低 ;含化硝酸甘油后脑梗死、脑出血组血管扩张均明显差于健康对照组 (P <0 0 5 ) ;反应性充血时脑梗死组肱动脉血管扩张明显差于脑出血组及对照组 (P <0 0 5 ) ,脑出血组与对照组间无统计学差异 (P >0 0 5 )。结论 :急性脑梗死及脑出血患者均存在肱动脉血流动力学改变 ,且以脑梗死患者为重。脑卒中患者肱动脉血流动力学检测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癫痫患者血清亲环素A(CyPA)、纤维蛋白原样蛋白2(FGL2)、脑电图异常与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 选取本院2019年4月-2022年4月收治的癫痫患者116例为研究对象,另选取同期本院体检的健康对照者116例作为对照。并根据脑电图结果分为脑电图正常组和异常组,异常组再分为轻度组、中度组及重度组。检测血清FGL2、CyPA水平,分析血清FGL2、CyPA水平、脑电图异常程度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结果 癫痫组癫痫发作1 h、24 h血清FGL2、CyPA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癫痫发作24 h时患者血清FGL2、CyPA水平低于发作1 h时(P<0.05)。癫痫发作1 h、24 h异常组患者血清FGL2、CyPA水平高于癫痫发作1 h、24 h正常组(P<0.05)。癫痫发作1 h、24 h重度组血清FGL2、CyPA水平高于癫痫发作1 h、24 h中度组、轻度组,中度组亦高于轻度组(P<0.05)。癫痫组MoCA评分总分及各项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癫痫发作1 h、24 h血清FGL2、CyPA水平、脑电图异常程度均与癫痫患者MoC...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孤独症患儿与正常儿童血清性激素水平差异,以及其可能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按照《国际疾病和相关健康问题统计分类第十版》(ICD-10)诊断标准收集45例孤独症患儿(男38例/女7例),平均年龄(65.73±15.10)月和40例正常对照儿童(男27例/女13例),平均月龄(68.78±10.11)月。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清卵泡刺激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FSH)、促黄体生成素(Luteotropic hormone,LH)、雌二醇(Estradiol,E2)、孕酮(Progesterone,P)、睾酮(Testosterone,T)的水平。并进行统计分析,统计方法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孤独症患儿雌二醇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Z=-6.277;P0.001);孤独症患儿的孕酮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Z=-5.209;P0.001),孤独症患儿的睾酮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Z=-8.198;P0.001)。血清卵泡刺激素、促黄体生成素水平两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Z分别为-1.118,-1.215,均P0.05)。结论孤独症患儿雌二醇、孕酮及睾酮水平升高,提示其水平变化与孤独症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绝经后动脉粥样硬化血栓性脑梗死(atherothrombotic cerebral infarction,ATCI)患者血清性激素变化及其对血脂的影响。方法 选择43例绝经1年以上患有ATCI的妇女(A组),平均年龄65.5岁,41名绝经1年以上的健康妇女(B组),平均年龄63岁,以及47名健康育龄行经妇女(C组),平均年龄38岁,进行血清雌二醇、促卵泡刺激素、促黄体生成素及血脂谱测定。结果 A组患者血清雌二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较低,而血清促卵泡刺激素、促黄体生成素、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则较高,与B组和C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直线相关分析表明,血清雌二醇与促卵泡刺激素、促黄体生成素、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呈负相关,而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正相关。结论 绝经后动脉粥样硬化血栓性脑梗死患者存在严重的性激素失调及脂质代谢异常,其中血清雌二醇水平的降低可能是其发病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