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比较微创经皮肾碎石与经尿道输尿管镜碎石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42例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2例采用微创经皮肾碎石术治疗,对照组20例采用经尿道输尿管镜碎石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手术成功率和一次结石清除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均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 微创经皮肾碎石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优于经尿道输尿管镜碎石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微创经皮肾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90例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试验组45例患者行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对照组45例患者行经尿道输尿管镜碎石术治疗,对比2组手术效果.结果 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试验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试验组(P<0.05);试验组一次性碎石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安全、 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经尿道输尿管软镜与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治疗肾盏结石的效果.方法 收集玉溪市人民医院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单发肾盏结石患者116例的临床诊疗资料,其中采用经尿道输尿管软镜碎石治疗的54例患者为输尿管软镜组,采用经皮肾镜取石治疗的患者62例为经皮肾镜组,观察2组患者手术时间、并发症及碎石成功率等.结果 对于直径≥2 cm的上、中、下肾盏结石,微创经皮肾镜组手术时间、碎石成功率均明显优于输尿管软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直径<2 cm的上、中肾盏结石,2组碎石成功率无明显差异(P>0.05),但输尿管软镜组手术时间短于微创经皮肾镜组(P<0.05);对于直径<2 cm的下肾盏结石,微创经皮肾镜组手术时间及碎石成功率明显优于输尿管软镜组(P<0.05).结论 肾盏结石直径≥2 cm时,无论结石位置均应首选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治疗;肾盏结石直径<2 cm时,结石位于上、中肾盏时推荐首选经尿道输尿管软镜碎石,结石位于下肾盏时,应首选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微创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组86例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均为我院2014年5月-2015年3月期间收治,将其按照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观察组实施微创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对照组患者采取经尿道输尿管镜取石术,对比2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观察组结石清除率为1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07%;同时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且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也都较对照组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微创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效果明显,可提升结石清除率,减少创伤,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输尿管钬激光碎石术和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研究。方法:选取我院90例经B超或输尿管造影检查诊断为输尿管上段结石。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实施输尿管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石清除率,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取石率达到95.6%,与对照组的64.4%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6.
刘功海  吴世东 《医学综述》2012,18(3):461-463
目的比较气压弹道碎石术与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临床疗效。方法共纳入输尿管上段结石187例,其中65例采用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122例使用经皮肾镜取石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血红蛋白下降值、住院天数、碎石成功率、结石排尽率和并发症等疗效指标。结果手术时间气压弹道组明显短于经皮肾镜组;血红蛋白下降量气压弹道组明显低于经皮肾镜组;住院天数气压弹道组明显短于经皮肾镜组;碎石成功率和结石排尽率经皮肾镜组与气压弹道组相比有明显优势;术后并发症经皮肾镜组并发症明显少于气压弹道组。结论临床上应根据结石的部位、大小、停留时间、输尿管解剖等实际情况来对微创治疗法进行选择。对于输尿管上段较大结石、结石停留时间较长者宜首选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并对比微创经皮肾镜碎石与输尿管镜碎石术治疗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78例进行分组治疗,研究组及对照组各39例,分组依据为信封法。研究组均采用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对照组患者均使用输尿管镜碎石术治疗。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3 d、术后1个月的结石清除率分别为94.9%、100.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则提示对照组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几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经皮肾镜碎石与输尿管镜碎石术治疗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各有优点,前者的结石清除率更高,后者康复速度更快,两种治疗效果的并发症发生几率均较低,临床选择具体术式时应综合考虑患者具体情况。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单侧输尿管嵌顿结石并重度肾积水患者的临床治疗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 选择2012年5月~2016年5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单侧输尿管嵌顿结石并重度肾积水患者86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方法 将其分为两组,即A组(44例)和B组(42例),A组患者采用经尿道输尿管镜碎石术治疗,B组患者采用微创经皮肾输尿管镜碎石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指标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与B组相比,A组手术时间明显较短,住院费用明显较低,不过术后住院时间较长,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后3 d和1个月的结石清除率均明显高于A组,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单侧输尿管嵌顿结石并重度肾积水结石治疗中,微创经皮肾输尿管镜碎石术治疗清除率显著高于经尿道输尿管镜碎石术治疗,且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势,不过其治疗费用较高,临床上可根据患者需求予以选择.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比经尿道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与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嵌顿结石的效果;方法选取114例输尿管上段嵌顿结石患者随机分为A、B组,A组给予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B组给予经尿道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指标、碎石成功率、术后辅助治疗使用率、术后3d、30d结石清除率、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A组患者手术时间显著低于B组,住院时间较B组患者显著延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碎石成功率较B组显著提高,术后辅助治疗使用率较B组显著降低,A组患者术后3d、30d结石清除率较B组显著提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发热、血尿、肾绞痛、血红蛋白下降、血培养阳性等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嵌顿结石可显著提高碎石成功率和结石清除率,减少手术时间,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未显著提高,治疗的安全性得到保证。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比分析经尿道输尿管软镜与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治疗肾盏结石的临床效果,为临床医生治疗不同位置、不同大小的肾盏结石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选择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新郑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肾盏结石患者134例,根据治疗方法分成输尿管镜组和经皮肾镜组,各67例。输尿管镜组采用经尿道输尿管软镜治疗,经皮肾镜组采用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在结石直径≥2 cm的上、中、下肾盏治疗中,经皮肾镜组手术时间均低于输尿管镜组;在结石直径<2 cm的上、中肾盏治疗中,经皮肾镜组手术时间均高于输尿管镜组;在结石直径<2 cm的下肾盏治疗中,经皮肾镜组手术时间低于输尿管镜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同大小的下肾盏结石治疗中,经皮肾镜组的碎石成功率明显高于输尿管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结石直径≥2 cm的上、中肾盏结石治疗中,经皮肾镜组的碎石成功率明显高于输尿管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经皮肾镜取石适合直径超过2 cm的肾盏结石及直径小于2 cm的下肾盏结石,经尿道输尿管软镜适合直径小于2 cm的上、中肾盏结石,临床医生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腱鞘巨细胞瘤(giant cell tumor of tendon sheath,GCTTS)的MRI影像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15例经手术和病理学检查确诊的GCTTS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病例均行MRI平扫,其中9例行增强扫描,总结其影像学特点.结果 15例GCTTS患者中,局限型12例,弥漫型3例,其中2例术后复发;肿瘤发生于关节周围,T1WI上13例为低或稍低信号,2例为中等信号,T2WI上6例为高低混杂信号,5例为低信号,2例为中等信号,2例为高或稍高信号.结论 GCTTS多发生于手、足等小关节,MRI信号呈多样性,在T1WI呈特征性低信号,在T2WI呈高低混杂信号,具有较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2.
刘中文  李钢  陈智勇  张杨  胡鹏  陈强 《海南医学》2012,23(20):69-70
目的 探讨经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和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在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08年12月至201 1年12月在我院泌尿外科住院治疗的108例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行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观察组行经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碎石成功率、结石排尽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等疗效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并发症、碎石成功及结石排尽率明显少于/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明显短于/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临床上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应根据结石的部位、大小、停留时间及输尿管解剖等实际情况来选择具有的手术方案.对输尿管上段较大结石、结石停留时间较长的患者优先选择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分析微创经皮肾镜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选取49例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输尿管镜取石术治疗,观察组给予微创经皮肾镜治疗,分析其一般资料、手术方法,观察手术时间、手术成功率及结石清除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手术Ⅰ期成功率及结石清除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经皮。肾镜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手术方法简单有效,结石清除率较高,对于肾积水及位置较高、距肾盂较近的结石清除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李宏 《医学综述》2014,20(20):3839-3840
目的探究微创经皮输尿管镜与逆行输尿管镜治疗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疗效。方法将2010年3月至2013年3月来简阳市人民医院就诊的98例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选择微创经皮输尿管镜治疗的患者作为微创经皮输尿管镜组,采用逆行输尿管镜治疗的患者作为输尿管镜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碎石成功率、术后3 d及术后1个月的碎石清除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结果经皮输尿管镜组患者的碎石率、术后3 d及术后1个月的碎石清除率均显著高于逆行输尿管镜组(P<0.05),其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逆行输尿管镜组(P<0.05),但两者住院费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经皮输尿管镜治疗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效果较逆行输尿管镜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刘卫中  吴孔生  周玉琼 《河北医学》2008,14(9):1086-1087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钬激光经皮肾穿刺微造瘘对31例肾结石,11例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实施治疗。结果:肾结石一期粉碎排净23例,输尿管结石均一期排净。结石一期粉碎排净率81%(34/42),患者术后均恢复顺利,无严重并发症。结论:微创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是治疗肾及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曾科 《吉林医学》2011,(19):3883-3884
目的:探讨等离子电切镜下钬激光碎石法(A组)、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法(B组)及经尿道碎石钳碎石法(C组)在治疗膀胱结石方面的疗效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145例膀胱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A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最短,术中出血量最少,手术成功率最高,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患者术后均未发生膀胱损伤,有少数患者发生结石残余和尿道狭窄,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等离子电切镜下钬激光碎石法和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法与经尿道碎石钳碎石法比较,更为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肾造瘘输尿管镜取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微创经皮肾造瘘通道,对176例肾结石,42例输尿管上段结石实施气压弹道碎石取石术。结果:218例患者中,单通道治疗197例(90.3%),双通道治疗21例(9.7%),一期取石189例(86.7%),二期取石29例(13.3%)。结石取尽率为92.6%(202/218)。除1例结肠损伤改行开放手术,1例术后严重出血经超选择肾动脉栓塞治愈外,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微创经皮肾造瘘输尿管镜取石术创伤小,结石清除率高,并发症少,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比分析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联合经皮肾穿刺碎石术与开放手术治疗肾囊肿合并肾或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效果,探讨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联合经皮肾穿刺碎石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80例来三家医院就诊的肾囊肿合并肾或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行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联合经皮肾穿刺碎石术)和对照组(40例,行开放手术治疗);统计并分析两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 VAS )评分、结石清除率、囊肿及结石复发率、并发症发生情况,对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联合经皮肾穿刺碎石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作出评价。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术后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石清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囊肿复发率、结石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其余各项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腔镜肾囊肿去顶联合经皮肾穿刺碎石术治疗肾囊肿合并肾或输尿管上段结石具有手术出血少、创伤小、术后疼痛轻、结石清除率高和囊肿及结石复发率低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借鉴。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研究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66例输尿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输尿管上段结石26例,中、下段40例。结石大小0.6~1.9 cm,结石周围合并息肉14例。均经过尿道、膀胱置入输尿管镜,到达结石处后,将连接钬激光机的光纤进行碎石治疗,设定碎石功率15~30 W,频率10~20 Hz。观察研究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66例患者中有63例一次性碎石成功,总成功率为95.45%,结石排净率为98.48%(65/66),其中2例患者改行经皮肾镜碎石术,1例患者改留置双J管后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术。结论: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具有微创、安全、效果好、恢复快等优点,可作为首选治疗方法,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