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1 毫秒
1.
电针夹脊穴疗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康复效果观察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目的:观察电针夹脊穴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康复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63例患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并进行治疗前后及两组间对比观察,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前后及两组间对比统计处理均有明显差别(P<0.05)。结论:电针齐刺夹脊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明显,治疗时间短,患易于接受。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夹脊平衡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镇痛时效。方法: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32例,观察组采用双侧夹脊穴及远端循经取穴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患侧针刺治疗。结果:治疗20 d后,观察组镇痛起效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疗效维持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1),镇痛效果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夹脊平衡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良好的即时和远期镇痛效应,且维持时间长。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电针夹脊穴联合药饼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电针夹脊穴联合药饼灸治疗,对照组采用牵引+口服药物治疗。观察治疗4周,疗程结束后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疗效分析。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3%,治疗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针夹脊穴联合药饼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显著,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缓解对神经根的压迫,疏通经络,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疼痛,且费用低廉易于操作,值得基层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6):1019-1021
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内热针腰夹脊穴治疗的临床效果。选取住院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48例为研究对象,按1:1随机分为内热针组与电针组各24例,回顾性分析治疗方法,并比较两组治疗后腰椎JOA评分、VAS视觉评分和LFR。内热针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明显高于电针组的87.5%(21/24),差异显著(P0.05);随访3~12个月,治疗后两组JOA评分显著提高,内热针组明显高于电针组,差异显著,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上,内热针腰夹脊穴效果优于电针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中药薰蒸与夹脊穴齐刺两种不同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止痛效果进行对比,观察其止痛效果,起效时间及疗效。方法采用统一标准随机分组治疗进行对比观察,以2组患者治疗15d及随机分组治疗进行疗效评定。结果针刺组的止痛效果与中药薰蒸组有显著的差别(P<0.01)。并且针刺组的止痛时间与中药薰蒸组的止痛时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夹脊穴齐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止痛作用明显,起效快,而中药薰蒸的疗效稳定,无复发。  相似文献   

6.
夹脊电针配合短杠杆微调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观察夹脊电针配合短杠杆微调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1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60例,综合组采用夹脊电针与短杠杆微调手法治疗;对照组采用三维电脑牵引。结果治疗3周后综合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夹脊电针配合短杠杆微调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探讨银质针腰夹脊穴深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1年4月~2013年4月我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毫针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银质针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7%,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银质针腰夹脊穴深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能够明显改善患者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疼痛感,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电针夹脊穴治疗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血浆β-内啡肽的影响及其疗效观察。 方法将6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2例,2组均采用电针治疗,其中治疗组选取腰部夹脊穴,对照组常规取穴,分别于治疗前、后测定患者血浆β-内啡肽的含量,采用杨氏评分法评定疗效。 结果治疗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β-内啡肽含量均明显增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治疗组β-内啡肽含量增高更为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电针夹脊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并可提高患者血浆β-内啡肽活性,这可能是电针镇痛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
中药薰蒸与夹脊穴齐剂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止痛效果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志明 《中国临床康复》2002,6(16):2458-2459
目的:对中药薰蒸与夹脊穴齐刺两种不同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止痛效果进行对比,观察其止痛效果,起效时间及疗效。方法:采用统一标准随机分组治疗进行对比观察,以2组患治疗15d及随机分组治疗进行疗效评定。结果:针刺组的止痛效果与中药薰蒸组有显的差别(P<0.01)。并且针刺的止痛时间与中药薰蒸组的止痛时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夹脊穴齐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止痛作用明显,起效快,而中药薰蒸的疗效稳定,无复发。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深刺夹脊穴配合麦肯基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及联合组各40例,均根据腰椎病变部位行深刺夹脊穴治疗。联合组同时配合麦肯基疗法治疗。治疗前后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下腰痛评定表(JOA)评定临床症状,体征及ADL变化;临床疗效评定治疗效果。结果:治疗14次后,2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JOA评分明显提高,联合组JOA评分更高于针刺组(均P〈0.01)。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联合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针刺组(95%与80%,P〈0.05)。结论:深刺夹脊穴配合麦肯基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显著促进临床治疗效果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分析电针疗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和治疗机制。方法采用分组治疗对比观察,治疗组以足太阳膀胱经为主穴电针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结果经一两个疗程治疗,并经6个月~5年的随访,两组间的效果有明显差别(P20.05)。结论循经取穴为主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证疗效显著,操作方便,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对比电针夹脊穴与颈椎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并探讨电针夹脊穴的作用机制。方法120例神经根型患者,随机分为两个治疗组,60例采用电针夹脊穴治疗,60例采用颈椎牵引治疗。进行疗效对比分析。结果电针夹脊穴治疗相对颈椎牵引治疗来说,有更好的治疗效果和较短的治疗时间。结论电针夹脊穴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显著,安全可靠,操作简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电针疗法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疼痛:随机对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何永淮  胡栋 《中国临床康复》2002,6(18):2730-2730
目的:观察分析电针疗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和治疗机制。方法:采用分组治疗对比观察。治疗组以足太阳膀胱经为主穴电针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结果:经一两个疗程治疗,并经6个月-5年的随访,两组间的效果有明显差别(P20.05)。结论:循经取穴为主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证疗效显,操作方便,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4.
电针夹脊穴对腰椎间盘突出症镇痛作用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电针夹脊穴在治疗腰椎间盘引起的根性坐骨神经痛中的镇痛作用.方法:将122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60例取腰夹脊,配环跳、阳陵泉、委中,并用G-6805电针治疗仪治疗;对照组62例取大肠俞、关元俞、秩边、环跳、承扶、阳陵泉、承山等穴行体针治疗;并观察治疗前后的疼痛指标和体征变化.结果:2组治愈率、有效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治疗组镇痛作用强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针夹脊穴治疗腰椎间盘引起的根性坐骨神经痛,镇痛效果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夹脊穴齐刺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及机制。方法采用齐刺法与普通针法分组治疗,并进行结果对比分析。结果采用齐刺法的止痛效果,治疗效果都明显优于普通针法(P<0.05)。结论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针法中齐刺法止痛效果明显,疗程短,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6.
穴位注射、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对比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电针两种治疗方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7例腰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5例,采用穴位注射弥可保和当归液;对照组42例采用电针法.观察两组间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的疼痛积分疗效相当,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穴注组的腰椎功能评分疗效及治愈率、总有效率均优于电针组,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穴位注射弥可保和当归液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优于电针法。  相似文献   

17.
电针夹脊穴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邵萍  裘敏苗 《中国临床康复》2002,6(18):2767-2767
目的:观察对比电针夹脊穴与颈椎牵引治疗神经根型根病的临床疗效。并探讨电针夹脊穴的作用机制。方法:120例神经根型患,随机分为两个治疗组,60例采用电针夹脊穴治疗,60例采用颈椎牵引治疗。进行疗效对比分析,结果:电针夹脊穴治疗相对颈椎治疗来说,有更好的治疗效果和较短的治疗时间。结论:电针夹脊穴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显。安全可靠,操作简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电针治疗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及神经电生理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电针对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以及对下肢体感诱发电位的影响。方法:将60例急性腰椎间盘突出患者随机分为电针治疗组30例和常规治疗组30例,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3天、1周及疗程结束后应用目测类比定级法(VAS)对疼痛进行评估,治疗前后行双下肢体感诱发电位检查,治疗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电针治疗组与常规治疗组优良率分别为83.4%和76.7%,电针治疗组可明显缩短疗程,治疗后3天疼痛已明显减轻,活动能力改善。两组患者治疗前患侧下肢体感诱发电位潜伏期延长、神经传导速度减慢,治疗后均有改善,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电针治疗对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体感诱发电位可作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病情及疗效评定的电生理指标。  相似文献   

19.
夹脊穴齐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治国  陈锋 《中国临床康复》2002,6(10):1491-1491
目的 探讨夹脊穴齐刺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及机制。方法 采用齐刺法与普通针法分组治疗,并进行结果对比分析。结果 采用齐刺法的止痛效果,治疗效果都明显优于普通针法(P<0.05)。结论 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针法中齐刺法止痛效果明显,疗程短,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电针配合偏振光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腿疼痛的镇痛效果,以及对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含量的影响。方法:将9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为电针配合偏振光组(观察组)31例、电针组(对照1组)30例和偏振光组(对照2组)32例。观察组取肾俞、大肠俞、环跳、委中、承山、昆仑穴,行电针治疗,并配合偏振光照射;对照1组行电针治疗,取穴同观察组;对照2组行偏振光照射治疗。观察3组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MMP-3)含量变化情况。结果:治疗15d后,3组VAS及血清MMP-3含量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更低于对照1组及对照2组(P<0.05),对照1组与对照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电针配合偏振光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较理想的方法,其机制可能与治疗后病变部位血清MMP-3的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