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虹  杨翠芳 《天津护理》2011,19(2):77-78
颅内-外血管搭桥主要有两种手术方式。一种是低流量(15~25 mL/min)血管搭桥,这种低流量的颅内外动脉搭桥,不能满足脑局部正常供血(50~55 mL/min),并且在末支小动脉吻合搭桥术后,血管开通率不高,因而手术效果欠佳。另外一种是高流量(70~140 mL/min)血管搭桥,利用桡动脉或大隐静脉进行搭桥,这种高流量脑血管重建技术治疗效果良好,我院神经外科利用桡动脉作为搭桥血管,行高流量颅内-外血管搭桥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颅内复杂动脉瘤,疗效满意。现将手术护理配合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血管搭桥颅内巨大动脉瘤孤立术病人的术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丽 《护理研究》2010,(3):750-751
血管搭桥技术是处理颅内复杂动脉瘤的重要手段。目前常用的移植血管有大隐静脉、桡动脉、颞浅动脉、枕动脉等。根据它们提供的血流量,大隐静脉为高流量搭桥,桡动脉为中流量,颞浅动脉、枕动脉为低流量。颅内动脉累及颈内动脉或椎基底动脉需行载瘤动脉闭塞者行高流量搭桥治疗。对血流量需求相对较少部位的动脉瘤可行低流量或原位搭桥。因此,加强颅内外血管搭桥手术的术后护理,能够保证手术治疗效果,提高手术成功率。我科2009年2月-7月采用自体大隐静脉或桡动脉移植、颅内外血管搭桥、动脉瘤孤立技术治疗巨大动脉瘤3例,效果良好。现将有关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颅内外血管搭桥治疗颅内复杂动脉瘤围手术期的观察与护理。方法:17例行颅内外血管搭桥手术的颅内复杂动脉病人根据其具体情况,在围手术期给予严密的观察和精心的护理。结果:病人均顺利手术。手术治疗后痊愈12例,症状明显好转5例,术后未出现明显并发症,均顺利出院。结论:颅内外血管搭桥虽然手术方式复杂,手术时间较长,但通过围手术期细致、耐心的健康宣教、心理护理、基础护理以及严密监测等综合措施,可提高手术效果,确保病人得到良好的康复。  相似文献   

4.
非急性期颅内大动脉闭塞可引起严重的神经功能障碍,而且有较高的卒中复发率,目前尚无明确的指南推荐治疗方案。传统的治疗方式有药物治疗、颅内外动脉搭桥治疗以及微创介入血管内再通治疗等。近年来,随着显微吻合技术、神经介入技术的进步及材料学发展,非急性颅内大动脉闭塞的治疗成为了业界广泛关注的热点。现简要综述国内外有关非急性颅内大动脉闭塞的概念、药物治疗、颅内外动脉搭桥治疗以及血管内介入治疗的相关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颅内外高流量搭桥治疗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动脉瘤的术后护理。方法对2例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动脉瘤患者,采用自体大隐静脉移植、颅内外血管搭桥、建立颅内外高流量分流后,再行动脉瘤孤立术后的护理。术后严密观察意识、瞳孔及生命体征,严防颅内出血;注意有无偏瘫、失语等缺血性脑损害的表现,及早采取有效预防措施;加强抗凝治疗护理,防止吻合血管血栓形成;预防应激性溃疡的发生。结果未发生护理并发症。结论加强颅内外高流量搭桥的术后护理,能够保证手术治疗效果,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6.
烟雾病(moyamoyadiease,MMD)又称脑底异常血管网病,是以双侧颈内动脉末端及(或)大脑前、中动脉起始段狭窄或闭塞,颅底小血管代偿增生形成异常血管网为特征的一种慢性进展性脑血管病[ ],病因目前仍不清楚,临床分型为缺血型和出血型。烟雾病的外科治疗主要是颅内外血管搭桥术(extracranial-intracranial bypass,EC-IC bypass),目的是将颅外动脉的血液引向颅内动脉的分支,改善颅内缺血部位血供,降低再次发生脑梗死、脑出血的概率,从而改善患者预后[2]。现最常用术式为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STA-MCA),颞浅动脉为颈外动脉的分支,颅内外血管搭桥术要求颈动脉血管无阻塞通畅,而颈动脉内膜增厚使管腔狭窄≥50%就可能发生血流动力学的改变[3],因此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arotid endarteretomy,CEA)是治疗管腔狭窄的标准手术,也是血管搭桥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2016年5月我院手术室对一例烟雾病合并颈外动脉狭窄患者成功实施颈外动脉内膜剥脱术联合颅内外学管搭桥术,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血管搭桥技术是处理颅内复杂动脉瘤的重要手段.目前常用的移植血管有大隐静脉、桡动脉、颞浅动脉、枕动脉等.根据它们提供的血流量,大隐静脉为高流量搭桥,桡动脉为中流量,颞浅动脉、枕动脉为低流量.颅内动脉累及颈内动脉或椎基底动脉需行载瘤动脉闭塞者行高流量搭桥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前手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方法中,显微外科手术夹闭、血管内介入、颅内外动脉搭桥占主要地位。笔者根据颅内动脉瘤的解剖位置、大小、形状、数量、病理(血栓及钙化情况)、患者身体状况临床分级及对手术的要求,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来实现对患者的最佳治疗。本文重点探讨颅内动脉瘤3种手术手术方法的适应症、手术方式、预后等。  相似文献   

9.
刘苗  董薪  赵悦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0,16(19):2266-2267
目的 探讨搭桥血管重建技术在颅内复杂动脉瘤手术治疗中的护理对策.方法 对16例颅内复杂动脉瘤经血管搭桥、血管重建手术,采用动脉瘤孤立加大隐静脉高流量搭桥的方式处理动脉瘤.对动脉瘤手术术前充分准备、术中熟练配合,并提高应对紧急情况的有效处理能力,以提高手术配合质量.结果 16例行大隐静脉高流量血管搭桥术的病人,术中应用有效的护理对策,均达到满意的护理结果.结论 搭桥血管重建手术,手术时间长、配合质量要求高.所以要求护士要有对一般动脉瘤手术配合熟练的基础、术前充分有效的准备、对于术中出现出血等突发情况,能快速、有效地采取相应的护理应急对策,使病人在手术期间获得满意的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10.
随着显微血管外科技术的发展,我国在开展颅内-外动脉搭桥治疗闭塞性脑血管病方面已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我院于1978年9月开展这项手术,先后对60例儿童缺血性脑血管病施行了颅内-外动脉搭桥治疗,效果满意。本文对小儿颅内-外动脉搭桥手术前后的护理工作特殊性作以介绍。术前护理 1.防止跌跤,坠床。小儿闭塞性脑血管病以肢体功能障碍多见,偏瘫,行动不便,个别患儿还有四肢瘫痪及癫痫发作等,加之患儿有爱玩及好动的特点,故防止患儿的跌跤、坠床是很重要的。我们曾有一偏瘫、跛行的患儿与另一患儿互相追赶致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复合手术内联合颅内外血管搭桥及介入方式治疗巨大蛇形动脉瘤的手术配合。 方法对 3 例复杂动脉瘤通过颅内外动脉搭桥及介入治疗,回顾性分析总结术前准备、术中配合、复合手术室内配合情况。 结果3 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效果良好,术后无感染并发症。患者出院时 GOS 评分 5 分 2 例,4 分 1 例。 结论复合手术治疗是复杂动脉瘤的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但对术中护理配合要求高。术前充分的护理准备、术中高效的器械配合、复合手术室内合理的器材布局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管重建治疗颅内复杂动脉瘤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总结15例颅内外行搭桥血管重建技术治疗复杂颅内动脉瘤临床治疗围手术期护理资料。结果患者手术均顺利,手术治疗后痊愈8例,症状明显好转3例,术后未发生护理并发症,均顺利出院;死亡4例。结论血管重建治疗颅内复杂动脉瘤创伤大、手术难度高,围手术期的精心护理以及严密监控能为手术顺利进行提供保障,提高了手术成功率,促进患者健康恢复,提高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王秀东 《天津护理》2012,(5):339-340
颅内动脉瘤是脑动脉局部的异常膨出,常发生破裂,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有较高的致死率和致残率。治疗动脉瘤最为理想的方法是手术直接夹闭动脉瘤颈或采用栓塞材料栓塞瘤体,同时保持载瘤动脉的通畅[1]。我科于2011年7月收治1例大脑中动脉梭形动脉瘤患者,予以移植桡动脉颅内外血管搭桥并动脉瘤闭  相似文献   

14.
王海静 《天津护理》2014,22(5):461-462
<正>颅内梭形动脉瘤是脑动脉局部的异常膨出,常发生破裂,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导致高的致死率和致残率。近年来迅速发展的显微外科手术或介入栓塞治疗已成为治疗颅内动脉瘤的重要手段,但梭形动脉瘤的手术治疗仍十分困难,威胁到动脉瘤患者的生命和生存质量[1]。我院于2013年7月收治1例大脑中动脉梭形动脉瘤患者。予以移植桡动脉行颅内外血管搭桥孤立术,手术过程顺利,现将护理配合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徐萍 《全科护理》2013,(33):3087-3087
[目的]总结颅内外血管搭桥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36例行颅内外血管搭桥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病人的有效护理措施,从而保证手术治疗效果,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减少住院费用.[结果]36例病人在手术后均未由于护理不当产生严重的并发症,平均住院13 d顺利出院.[结论]积极的护理配合有利于颅内外血管搭桥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病人顺利度过手术危险期、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6.
微侵袭神经外科(一)颅内动脉瘤的血管内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颅内动脉瘤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 ,主要临床表现是蛛网膜下腔出血 ,占 80 %~ 90 % ,其它多为头痛、头晕和视、动眼、滑车、三叉、外展等颅神经被压迫受损症状。一般认为 ,颅内动脉瘤的发生率占人口的 1%~ 2 % ,其中一半左右会破裂出血 ,而破裂出血的早期病死率约为 30 %~ 40 %。颅内动脉瘤的血管内治疗主要有载瘤动脉的闭塞和动脉瘤的囊内栓塞两类。对于梭形动脉瘤和巨大型、部分大型宽颈动脉瘤 ,如果侧支代偿良好或通过颅内外动脉搭桥建立良好的旁路代偿血流 ,可以闭塞载瘤动脉。一般半年后动脉瘤可逐渐皱缩吸收 ,其压迫症状减轻或消失…  相似文献   

17.
急诊颅内-颅外动脉搭桥术的护理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显微外科手术和血管吻合技术是颅内-颅外搭桥手术治疗的主要手段[1],由于该手术所涉及仪器设备复杂,对医生操作技能及手术护理配合要求高,故目前开展仍较少.我院于2010年11月为1例在外院行颈动脉体瘤切除术致颈总动脉损伤患者,急诊施行了颈总动脉-大隐静脉-大脑中动脉的搭桥术,获得成功,现将手术配合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张丽  孟蕾蕾王宏 《现代护理》2007,13(33):3275-3276
治疗颅内动脉瘤最理想的方法是通过直接手术夹闭或血管内栓塞的方法闭塞动脉瘤,同时保留截瘤动脉的通畅。但对于特殊位置、形状或宽颈等不能直接夹闭或栓塞的动脉瘤,行血管搭桥手术、血流重建之后孤立动脉瘤是另一理想的治疗方法[1-3]。但此手术风险较高,特别是对于老年患者,术  相似文献   

19.
治疗动脉瘤最为理想的方法是手术直接夹闭动脉瘤颈或采用栓塞材料栓塞瘤体,同时保持载瘤动脉的通畅.但仍有一部分复杂动脉瘤,如颅内巨大动脉瘤、梭形动脉瘤、蛇形动脉瘤、夹层动脉瘤等,由于动脉瘤体积大、瘤颈宽,载瘤动脉常扩张成为动脉瘤体的一部分,穿支和分支的动脉也常直接从动脉瘤体发出,瘤内充满新鲜或分层状血栓和假道形成等原因不通过过单纯开颅直接手术夹闭或介入栓塞治愈,则需要应用颅内一外血管搭桥联合闭塞载瘤动脉或行动脉瘤孤立术治疗复杂性动脉瘤[1].  相似文献   

20.
脑血管重建术治疗难治性颅内动脉瘤的手术配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显微手术夹闭和血管内介入栓塞是目前治疗脑动脉瘤的主要方法,但仍有部分巨大动脉瘤或梭形动脉瘤,因瘤颈宽或瘤壁伴粥样斑块或钙化、脑血管侧支代偿差等,而无法直接夹闭瘤颈或栓塞,相对于现在的治疗手段属于难治性动脉瘤[1]。闭塞载瘤动脉可成为部分难治性患者的治疗方法,但部分患者在载瘤动脉闭塞后出现脑缺血症状。颅内外血管搭桥重建脑血管循环可作为有效的方法来解决脑血流代偿不足。我院神经外科自2000年开始采用桡动脉作为移植血管治疗了9例难治性脑动脉瘤,并取得了满意的效果[1]。现将手术护理配合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2001年8月至2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