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5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25篇
神经病学   43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25篇
预防医学   10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总结并分析30例利用数字化三维颅骨成形技术行Ⅰ期颅骨修补的病例的随访结果。方法对2010~2011年收治的30例颅骨肿瘤患者,用数字化三维颅骨成形技术行颅骨修补。术后利用直观类比量表等工具对患者进行随访和客观评价,了解患者的术后并发症以及对疼痛、外观的满意度等,并对结果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随访时间3。22个月,平均12.5个月。30例患者随访期间未发生感染以及局部头皮损伤和钛板外露。术后对总体效果的评价患者自己认为极满意的占73.3%(家属为80.0%),认为满意的占20.0%(家属为16.7%),认为一般的占0%(家属为3.3%),认为不满意的占6.7%(家属为O%)。术后27例(90.0%)的病人无疼痛,28例(93.3%)的病人对修补后的外观感到满意。随访还显示,29例(96.7%)的患者感到术后生活质量提高。但是,术后如果进行MR随访,会影响影像质量,但对CT检查无影响。结论对颅骨肿瘤手术造成的缺损,利用数字化三维颅骨成形技术行Ⅰ期修补,方法可行,临床效果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颅内动脉瘤栓塞治疗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随访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栓塞术后再通、出血等问题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随访的必要性。方法选择用GDC或EDC、MDS、Matrix微弹簧圈行血管内栓塞的颅内动脉瘤患者102例,共114个动脉瘤,112个动脉瘤行血管内栓塞,2例多发性动脉瘤患者各有1个小动脉瘤未行栓塞。随访时间为术后1个月至6.5年,平均10.5个月。随访方法为DSA,将随访时的DSA资料与栓塞术后即刻DSA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初始治疗的动脉瘤闭塞率为100%的58个(51.79%),≥95%的37个(33.04%),〈95%的17个(15.17%)。栓塞治疗后弹簧圈稳定的动脉瘤87个(77.68%),残腔体积缩小6个(5.36%),再通19个(16.96%)。采用GDC或EDC栓塞的90个动脉瘤中,14个再通(15.56%)。闭塞100%、≥95%和〈95%的动脉瘤,再通率分别为4.08%、26.67%和36.36%,三者之间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对术后再通的动脉瘤,9个及时补充GDC栓塞后均未发生再出血,而继续观察的5个动脉瘤中,有1个不全闭塞者发生迟发性再出血。随访结果,经MDS栓塞治疗的18个动脉瘤中,5个再通。采用Matrix微弹簧圈或Neuroform支架+Matrix微弹簧圈治疗的4个动脉瘤,无论是近乎完全闭塞还是不完全闭塞,DSA均显示动脉瘤完全闭塞。结论颅内动脉瘤栓塞术后再通与初始治疗的闭塞程度、栓塞材料等因素有关。对闭塞不完全的动脉瘤,应通过DSA进行随访,若明显再通,需及时补充栓塞。  相似文献   
3.
颅内动静脉畸形血管构筑特征与出血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颅内动静脉畸形(AVM)首次出血相关的血管构筑特征。方法回顾性研究277例颅内AVM患暂(281个颅内畸形团)的临床表现,其中出血组畸形团167个(59.4%),非出血组114个(40.6%),分析、比较两组患者脑血管造影的血管构筑特征,采用单因素和多闪素分析模式对其进仃统计学分析。结果单因素统计分析表明,小畸形团(〈30mm)、幕下畸形、深部畸形、单支深静脉引流、单支静脉引流、引流静脉直径/供血动脉直径r≤2与出血表现具有卡相性;引流静脉扩张、狭窄及合并颅内动脉瘤与畸形出血无关。当采用多因素回归分析时,只有小畸形团(OR:3.72;95%CI:1.76~7.85)、幕下畸形(OR:6.54;95%CI:2.07~20.72)、r≤2(OR:2.55;95%CI:1.32~4.94)与出血表现相关(P〈0.01),当r≤1.5时,OR为7.08(95%CI:2.90~17.27,P〈0.001)。结论位于幕下、小畸形团、引流静脉直径/供血动脉直径r≤2是颅内AVM出血的高危因素,当r≤1.5时,颅内AVM出血的风险更大。  相似文献   
4.
经静脉途径栓塞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附22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目的:探讨经静脉途径栓塞治疗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的疗效.方法:对22例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患者行经静脉途径栓塞治疗,通过脑血管造影及临床随访来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术后即刻造影示瘘口完全闭塞12例,瘘口处血流速度明显减慢10例.9例患者术后第2日出现眼球水肿一过性加重,经脱水等治疗后症状缓解.随访3个月~2年,临床症状消失14例,症状明显缓解8例.结论:经静脉途径栓塞治疗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对部分患者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Neuroform支架植入结合可脱性弹簧罔栓塞治疗破裂性巨型颅内宽颈动脉瘤的疗效、技术要点、安全性和防治并发症.方法 对诊断为破裂性巨型颅内动脉瘤10例患者,首先将Neuroform支架瘤颈成形,将微导管通过支架网眼植入动脉瘤内,填塞弹簧圈.结果 所有病例栓塞操作均顺利完成,无手术并发症;其中致密填塞9例,部分致密填塞1例,术后患者均恢复良好.8例栓塞后6~17个月进行造影随访,均无变化.结论 Neumform支架辅助可脱性弹簧圈栓塞治疗破裂性巨型颅内动脉瘤具有微创、安全、可靠、有效的优点,操作经验丰富的医师可将其并发症降到最低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基于不同单元结构的颅内动静脉畸形(AVMs)在行血管内介入治疗时栓塞剂的选择。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广东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行单纯血管内介入治疗的颅内AVMs患者163例,根据使用栓塞材料的不同,将其分为3组,即Onyx组(79例),为单独使用Onyx胶;Glubran 2组(55例),为单独使用Glubran 2胶;联合组(29例),为联合使用Onyx胶+Glubran 2胶。分析3组单元结构特点及治疗效果。结果 163例患者中男100例,女63例。AVMs的单元结构要素包括供血单元、引流单元和血管沟通。Onyx组、Glubran 2组及联合组栓塞治愈分别为33例(41.8%)、24例(43.6%)和10例(34.5%),栓塞治愈率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81,P=0.711)。总体栓塞治愈率41.1%(67/163),并发症发生率4.3%(7/163)。结论基于AVMs不同单元结构选择不同的栓塞剂均可获得较好的栓塞效果。  相似文献   
7.
正颅内动静脉畸形(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AVM)血管内栓塞治疗最早由Luessenhop和Spence~([1])在1960年报道。目前血管内栓塞作为一种重要的治疗方法,主要应用于以下五种情况:开颅前栓塞手术切除时难以阻断的供血动脉、放射治疗前减小畸形团体积、靶向栓塞、姑息性栓塞及治愈性栓塞~([2-3])。已有相关文献报道,对于经过严格选择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在指导颅内动静脉畸形(AVM)血管内介入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贯序交替选取2015年2月至5月广东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进行血管内介入治疗的AVM患者10例,其中5例为对照组,5例为进行3D打印模型试验组。对试验组5例AVM患者采用256层螺旋CT薄层增强扫描或3D-DSA旋转成像,提取检查结果的DICOM原始数据,应用薄层数据扫描获取5例AVM患者三维数据,通过Mimics 14.01软件进行数字化数据提取和重建,并按1∶1比例进行3D打印,获得实体模型。应用AVM实体模型指导与患者及其家属的术前谈话及手术方案设计,并与对照组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3D打印模型试验组术前谈话时间(10.2±0.8)min较对照组术前谈话时间(15.0±1.3)min显著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患者及其家属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9.3±0.6)分比(8.1±0.3)分,P0.01],试验组术中造影后至手术实施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5.7±0.4)min比(10.5±1.6)min,P0.01]。无一例手术相关并发症。结论 3D打印模型可以帮助术者更加直观地了解畸形团空间构筑学特征,指导术者进行手术方案的制定,同时应用3D打印实体模型可提高与AVM患者术前谈话效率及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蛇毒解聚素(CN)对裸鼠人脑胶质瘤动物模型的治疗可行性,探讨蛇毒解聚素抑制U87胶质瘤裸鼠移植瘤生长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BALB/c裸鼠U87胶质瘤移植瘤模型,将荷瘤裸鼠随机分为2组,采用间质内注射给药方法。蛇毒解聚素按40μg每次给药。定期观察肿瘤生长情况,测量肿瘤体积,绘制肿瘤生长曲线并计算抑瘤率。全部BALB/c裸鼠移植瘤石蜡标本用SP法免疫组化染色,检测移植瘤组织中的微血管计数(MVD),Ki-67标记指数以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结果与溶媒对照组相比,蛇毒解聚素组均能抑制肿瘤生长(P〈0.01),其体积抑瘤率为50%,并能明显降低肿瘤微血管密度、能下调移植瘤组织中bFGF的蛋白表达及Ki-67标记指数。结论蛇毒解聚素能明显抑制U87裸鼠移植瘤生长。  相似文献   
10.
经静脉途径治疗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经静脉途径栓塞治疗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的疗效. 方法 经全脑血管造影(DSA)确诊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9例.均经静脉途径予以栓塞治疗. 结果 本组9例中治愈8例,症状好转1例,无加重和死亡.随访2个月~3年,无复发及加重者. 结论 静脉途径栓塞治疗硬脑膜动静脉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