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长春花内生真菌的分离及其发酵产生药用成分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首次报道从长春花 Catharanthus roseus (L.) G. Don茎的韧皮部中分离出尖孢镰刀菌Fusariumoxysporum, 为该植物的一种内生真菌, 并用 TLC和 HPLC对该菌的97CG3菌株培养物进行了分析, 初步结果表明该真菌能产生抗癌药长春新碱成分。  相似文献   

2.
刘羽  孙备  王贺  李姜晖 《中国药学杂志》2011,46(15):1173-1178
 目的 采用乳化固体分散技术制备非诺贝特缓释胶囊栓。并以非诺贝特为模型药物来说明制剂方法及原理。方法 混合存在极性差异的低熔点原辅料,加热使混合物液化,在乳化剂的作用下,使原本分离的两相混合,形成分散相和连续相,所形成的乳液灌装胶囊,冷却后形成乳化固体分散体胶囊栓。考察该胶囊栓的溶出及所形成的微粒粒径。并与市售缓释品种进行生物利用度比较。并探讨该制剂方法的制剂原理。结果 该胶囊栓具有缓释特征;电镜检查结果显示,该胶囊栓中所形成的微粒粒径可达到1 μm左右;与市售产品相比,生物利用度有了大幅度提高。结论 该制剂方法可以以低成本制备高生物利用度的非诺贝特缓释胶囊栓。  相似文献   

3.
金鸣 《中国中药杂志》1994,19(11):680-683
细胞色素C氧化法证明,桃红四物汤可明显清除·OH;TBA比色法证明,该方可明显抑制大鼠肝匀浆脂质过氧化;粘度法测得该方可抑制透明质酸解聚;SDS-PAGE法发现,此方可抑制·OH诱导的胶原蛋白交联。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冠心病血瘀证分子生物学进行文献计量学研究,以分析其研究现状、热点及发展趋势,对冠心病血瘀证分子生物学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相关文献,利用Excel、NoteExpress3.2.0、CiteSpace5.5.R2软件对文献的年份、作者、机构、关键词做出文献计量学及可视化分析。结果 纳入294篇文献,年发文量整体呈上升趋势;王阶及其团队对该领域的贡献较大,王伟和郑景辉的文献为该领域的重要转折点;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是该领域的热门机构;代谢组学、DNA甲基化、中医证候是该领域的热点及前沿。结论 学者们对该领域的研究在不断增加,研究方向呈多样化,但仍需更深入的研究与验证,促使冠心病血瘀证分子生物学领域的发展更加科学化。  相似文献   

5.
"海藻玉壶汤"中海藻与甘草同用属中医"相反"之配伍禁忌,但该方在临床应用并无发生不良反应的记载。现从传统中医药理论及现代科研方法分析论证海藻与甘草配伍在该方中应用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6.
利咽颗粒的定性定量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为了测定利咽颗粒剂中苦参碱的含量以及对几个主要成分进行定性检查。方法 :采用薄层扫描法测定该制剂中苦参碱的含量 ,并用薄层色谱法对该制剂中的牛蒡子、黄芩、射干和山豆根进行定性检查。结果 :薄层色谱中斑点清晰 ,易于识别 ;苦参碱在 1.15~9.20μg呈线性关系 ,回归方程Y=130 868.5X +1 854.99,r=0.9992 ;加样回收率为 100.1% ,RSD=3.1%。结论 :本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 ,可用作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7.
庞军  唐宏亮  廖文彦 《河南中医》2011,31(8):837-839
目前对脏腑相关理论的研究和探讨,主要集中在对中医文献的挖掘整理和临床经验的总结方面.<内经>、<难经>、<金匮要略>等中医经典以及后世一些著作都对脏腑相关理论有专门的精辟论述,足见古代医家对于该理论的重视,也可见该理论在中医学中的重要性.临床方面,运用该理论为治疗打开了新思路,提高了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中药制剂中绿原酸测定样品预处理方法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介绍一种分析绿原酸时对样品预处理的方法,即D101柱分离沉淀法。该法除杂质性能好。绿原酸分离完全,操作简便,经对3个剂型4个样品的测定验证说明该预处理法的可靠性、适用性都很好。  相似文献   

9.
甘麦大枣汤的药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侧重研究了甘麦大枣汤对中枢神经系统的药理作用。结果,该方能明显提高激怒小鼠的电压阈值;延长小鼠的格斗潜伏期和减少格斗发生率;抑制小鼠自发活动;减少回苏灵和士的宁诱发的小鼠惊厥发生率;延长戊巴比妥钠诱导的小鼠睡眠时间,表明具有中枢镇静、催眠及抗惊厥作用。该方对幼鼠子宫重量、去卵巢小鼠阴道上皮细胞无明显影响,无雌激素样作用。此外,该方对家兔血压、呼吸、心率、心电图均无明显影响。毒性小。  相似文献   

10.
系统地论述了"诸病黄家,但利其小便"的源流及发展,化湿邪,利小便即为该法的具体体现,临证应用及现代研究结果均佐证该法有其科学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β-谷甾醇替代胆固醇制备槲皮素脂质体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喻樊  杨锦明 《中草药》2013,44(23):3303-3308
目的 探讨用β-谷甾醇替代胆固醇制备槲皮素脂质体的可行性,并筛选最佳制备工艺与处方。方法 以卵磷脂和β-谷甾醇为膜材制备不含胆固醇的槲皮素脂质体;以离心沉淀法测定脂质体的包封率;以包封率和载药量为评定指标,筛选该新型槲皮素脂质体的最佳制备方法;用正交设计优化该脂质体的制备工艺;用粒径、Zeta电位、AFM电镜、体外释放表征该新型槲皮素脂质体。结果 该新型脂质体的最佳制备方法为薄膜分散法,通过正交设计得最佳工艺为槲皮素与卵磷脂的质量比为1∶5,卵磷脂与β-谷甾醇的质量比为6∶1,PBS缓冲溶液pH值为6.0,水化时间为2 h。制备的槲皮素脂质体的包封率为(82.55±1.10)%,载药量为(11.40±1.14)%,粒径为(194.60±4.38)nm,Zeta电位为(?30.45±0.42)mV;AFM电镜验证表明该新型脂质体呈规则球形,粒径均一;新型脂质体体外释放与普通脂质体无差异。结论 用β-谷甾醇替代胆固醇制备槲皮素脂质体方法可行,采用最佳工艺制备的槲皮素脂质体包封率高,形态和粒径均较好,重现性好,可应用于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2.
炙甘草药材指纹图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Agilent TC-C18(2)色谱柱(4.6 mm×250 mm,5 μm),以乙腈-水(含0.2%甲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建立了炙甘草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并采用HPLC-MS/MS对19个共有峰中的6个色谱峰进行了定性鉴别。采用该方法测定了10批不同产地的炙甘草药材,其相似度在0.72~0.99。该方法精密度、稳定性和重复性良好,该研究为炙甘草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制备鞣酸高乌甲素化合物,考察该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并进行评价。 方法: 利用鞣酸对生物碱的沉降作用制备鞣酸高乌甲素,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紫外光谱、傅里叶红外光谱对该化合物进行鉴定。通过紫外分光光度法确定高乌甲素和鞣酸的摩尔比,在模拟人工胃液、小肠和结肠液环境中测定化合物对等量蛋白质的沉降能力。在考察该化合物对血液凝结能力的基础上,建立体表创伤模型测定该化合物对Wistar大鼠的伤口愈合能力。 结果: 鞣酸与高乌甲素按摩尔比1 :1形成新化合物。在人工胃液、小肠和结肠液环境中,鞣酸高乌甲素化合物对等量蛋白的沉降量分别为0.63,0.46,0.92 mg。化合物组对伤口愈合能力极显著高于空白组,鞣酸阳性组也具有伤口愈合能力,但效果不及新化合物组。 结论: 高乌甲素与鞣酸通过氢键作用形成了新化合物。该药物在弱碱性环境中通过沉降血液中蛋白而达到凝集血液效果,可促进伤口愈合、止血、消炎,提高了药物的生物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建立单胺氧化酶(MAO)活性筛选模型,以该模型指导鳖甲活性肽的分离,并检验分离单体活性。 方法: 参照MAO试剂盒方法,以优降宁为阳性药进行MAO活性筛选模型;对鳖甲水提液依次调节乙醇体积分数为20%,40%,60%,80%,90%,得到各醇沉部位,再以该模型筛选各醇沉部位,选取活性最优部分继续分离,然后将分得的单体以该模型检验活性。 结果: 该MAO活性筛选模型中,阳性药优降宁质量浓度在1.0 g·L-1时,抑制率为98.30%~103.05%;各部位质量浓度为1.0 g·L-1时,鳖甲水提液部位MAO抑制率为(23.34±9.66)%,20%醇沉部位(28.16±5.78)%,40%醇沉部位(30.69±7.17)%,60%醇沉部位(41.60±8.03)%,80%醇沉部位(64.91±2.94)%,90%醇沉部位(53.34±7.76)%;在80%醇沉部位分得鳖甲七肽(GAGPHGG),质量浓度在0.1~1.6 g·L-1时,鳖甲七肽MAO抑制率为15.30%~54.84%。 结论: 发现MAO活性筛选模型优降宁抑制效果显著,提示该模型成功;以该模型成功指导了鳖甲七肽的分离,且鳖甲七肽具有较明显MAO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从当归[Angelica sinensis(Oliv)Diels]中分离纯化获得的均一多糖ASDII-3-3的结构。方法采用糖组成分析、甲基化分析以及NMR确定该多糖的结构。结果该均一多糖相对分子质量为44000,主要由阿拉伯糖和半乳糖组成,此外尚含有少量的鼠李糖、甘露糖和木糖;其中阿拉伯糖的连接方式为端基和1,5连接;半乳糖的连接方式为1,4和1,4,6连接;鼠李糖为1,2连接,甘露糖为端基,木糖为1,4连接。结论该均一多糖为首次从当归中分离获得的一种新的杂多糖。  相似文献   

16.
<正>我们采用"单证组方法"对福建省泉州地区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急性期患者进行干预,观察该治法对该地区ICH急性期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通过N+注入和紫外诱变选育拆分环氧氯丙烷的菌株。方法 从污泥中筛选得到一株拆分环氧氯丙烷的菌株并诱变选育。结果 该菌株生理生化鉴定为巨大芽孢杆菌,最适生长盐度为20 g·L-1。经过N+注入和紫外诱变,该菌株的目标产物含量达到 99.2%, 产率达到42%。结论 海洋巨大芽孢杆菌具有较好的工业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8.
穆二廷  周建理 《中国中药杂志》2013,38(21):3795-3796
通过实地踏查,走访调查和文献研究相结合对黄淮平原野生半夏资源进行调查,分析该地区野生半夏变迁原因;调查发现黄淮平原野生半夏资源匮乏,近于绝迹;黄淮平原长期以来的化学耕作导致该地区野生半夏的濒危。  相似文献   

19.
光茎大黄化学成分研究(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对光茎大黄根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重结晶等方法进行分离,利用现代波谱技术(MS,1H-NMR,13C-NMR)及理化性质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该植物根中分离并鉴定了5个化合物,分别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Ⅰ),大黄素-8-O-β-D-葡萄糖苷(Ⅱ),芦荟大黄素-3-(羟甲基)-O-β-D-葡萄糖苷(Ⅲ),β-谷甾醇-3-O-β-D-(6′-十七碳酰基)葡萄糖苷(Ⅳ),山柰酚(Ⅴ)。结论该5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20.
致作者     
<正>本刊已加入多家数据库,凡不同意在本刊发表者,请注明。未注明者视为接受以下条款:来稿一经刊用,该论文的专有使用权即归《陕西中医》所有;《陕西中医》有权以电子期刊、光盘版、网络出版等其他方式出版该论文;未经本刊同意,该论文的任何部分不得转载他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