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目的 :观察自拟头风愈痛汤治疗偏头痛的疗效。方法 :将 6 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 30例 ,予头风愈痛汤治疗。对照组 30例 ,予西比灵治疗。观察疼痛程度、持续时间、发作频度 ,计算其头痛指数和头痛疗效。结果 :治疗组的临床基本恢复、总有效率、头痛指数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 0 1、P < 0 5 )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自拟搜风通天丸治疗头风的疗效.方法对168例患者采用自拟搜风通天丸口服治疗,1日3次,每次12丸,15天为1疗程,治疗2疗程.结果治愈132例,好转25例,未愈11例,总有效率为93.5%.结论自拟搜风通天丸治疗头风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3.
雍胜海 《华夏医学》2006,19(1):119-121
目的:观察头风灵煎剂治疗血虚、肝阳上亢型紧张性头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血虚、肝阳上亢型紧张性头痛10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0例,给予头风灵煎剂,1剂/d;对照组50例,给予西比灵5m g,每晚1次。7d为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少。结论:头风灵煎剂对血虚、肝阳上亢型紧张性头痛的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降糖清治疗 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及其与 4种证型的关系。方法  2 0 3例 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 119例、对照组 84例 ,治疗组服用降糖清胶囊 ,对照组服用降糖舒胶囊 ,观察临床综合疗效、治疗前后血糖下降率、各证型的疗效及治疗前后主要症状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临床综合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 .0 1) ,治疗组各证型间的显效率、有效率及总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但对于疲倦乏力、腰膝酸软、便秘以及便溏这 4种症状 ,治疗组的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降糖清治疗 2型糖尿病有较好的疗效 ,适用于临床多种证型 ,对降低血糖和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黄容胜 《广东医学》1997,18(12):864-864
天麻头风灵胶囊是由名贵中药天麻原粉配以其他中药用现代科学方法精制而成的纯中药制剂,近年经临床用于治疗头风症49例,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l组方:本品由天麻、地黄、栅寄生虫、当归、钩藤、杜仲、川芎、牛膝等组成。1.2中医诊断标准1.2.l主要临床表现:反复发作或持续性头痛;疼痛部位在额颞、前额、巅顶、后枕,或左或右辗转不定;疼痛的性质多为跳痛、刺痛、胀痛、昏痛、隐痛或头痛如裂;头痛发作和持续时间长短不一,可以数分钟到数月不等。1.2.2发病特点:急性。亚急性或慢性起病,病发可有诱因,未发前…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123例头风痛患者进行临床干预,其中研究组93例,对照组30例。结果显示:研究组应用川芎有饮治疗,其近其职效与组相比,无明显差异,但远期疗效及证候的“度”有显著差异。提示头风病的病因病机为虚实夹杂,以实为主;风、痰湿、火热、气郁及血瘀是构成头风病病机错综复杂、临床证候繁杂多样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推拿治疗肝阳上亢型头风的疗效。方法:115例符合肝阳上亢型头风诊断的患者采用随机对照方法进行观察。治疗组58例给予针刺百会、风池、率谷、合谷、太冲、行间、肝俞、阿是穴,配合推拿手法治疗;对照组57例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两组疗程均为4周,主要观察指标包括头痛程度、频率和持续时间,以及其他伴随症状和体征。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4%,对照组为71.9%,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头痛程度、频率和持续时间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其他伴随症状和体征如头部压痛、急躁易怒、失眠多梦、口苦咽干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配合推拿治疗肝阳上亢型头风能有效改善患者头痛程度、频率和持续时间,以及伴随症状和体征。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灭湿搜风痛胶囊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之正虚寒湿痹阻证的疗效。方法:将12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用灭湿搜风痛胶囊治疗,对照组用追风透骨丸治疗,疗程6个月。结果:观察组疾病疗效总有效率85.00%,证候疗效总有效率93.30%;对照组疾病疗效总有效率68.33%,证候疗效总有效率75.00%。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灭湿搜风痛胶囊对类风湿性关节炎具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9.
通心络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探讨通心络胶囊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与机制。方法 :在有效控制血糖的基础上 ,观察服用通心络胶囊 31例患者与服用甲钴胺片 30例患者 ,临床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指标、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临床显效率 5 8.0 6 % ,总有效率 87.0 9% ;血液流变学指标明显下降 ;神经传导速度明显提高 ,均优于对照组 (P <0 .0 1)。结论 :通心络对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运用透穴法穴位埋线治疗头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头风患者采用透穴法穴位埋线治疗,主穴取丝竹空透率谷,配穴:痰疼互结者配丰隆透飞扬,浊邪上犯者配外关透内关、阴虚阳亢者配太冲透涌采。结果痊愈86例(71.7%),显效30例(25%),无效4例(3.3%),总有效率96.7%。结论透穴法穴位埋线治疗头风疗效确切、安全方便、不易复发。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希臣通舒胶囊治疗脑梗死恢复期的疗效。方法:选择83例既符合中医中风病之中经络证(瘀血痹阻脑脉型),又符合西医诊断、病程在恢复期内(即发病≥2~4周)的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不伴意识障碍者,观察希臣通舒胶囊对其的临床疗效。结果:希臣通舒胶囊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2%,显效率为49.1%。心脑舒通胶囊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67%,显效率为40.00%。两组疗效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言謇或不语,偏身麻木为主症的显效率,治疗组为58.49%,对照组为46.67%。结论:希臣通舒胶囊治疗中风病(瘀血痹阻脑脉型)主症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龙克栓胶囊治疗中风病气虚血瘀证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龙克栓胶囊治疗中风病气虚血瘀证的疗效。方法:采用龙克栓胶囊治疗中风病气虚血瘀证30例,并与消栓口服液30例进行疗效比较。结果:2组药物对血脂影响不大;在改善血液流变学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在改善临床症状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气虚血瘀证仅用活血化瘀药是不够的,应在此基础上注重补气,说明辨证论治的科学性与重要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脂必妥胶囊联合疏肝健脾、化痰祛瘀中药治疗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5例脂肪肝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5例,使用脂必妥胶囊联合疏肝健脾、化痰祛瘀中药治疗3月;对照组20例,单用脂必妥胶囊治疗3月,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甘油三酯(TG)、血清总胆固醇(TC)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4.0%,而对照组仅70.0%;治疗组TG、TC治疗后下降明显;治疗后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也下降明显。[结论]脂必妥胶囊联合疏肝健脾、化痰祛瘀中药治疗脂肪肝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中药灌肠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气滞血瘀型)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效果.方法:治疗组65例以左氧氟沙星胶囊加行气活血化瘀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对照组40例用左氧氟沙星胶囊治疗.结果:两组治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期间两组病人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银丹心脑通软胶囊对无严重器质性疾病的中老年人常见不适的改善作用.方法 挑选中医诊断为血瘀症、接受中药治疗且体检无严重器质性疾病患者46例,给予银丹心脑通软胶囊口服,4粒/次,3次/d,共服用4周.用药前后观察各种不适、血尿常规、肝肾功能、血脂、心电图的变化.结果 银丹心脑通软胶囊能明显降低中老年血瘀症所致不适症状的发生;治疗后血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银丹心脑通软胶囊对中老年血瘀导致的多种不适有改善和安慰作用,适宜社区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慢性胆囊炎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方法对急慢性胆囊炎的疗效。方法:将门诊病例400例按就诊顺序分为治疗组200例和对照组200例。两组均应用头孢他啶加入0.9%生理盐水50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治疗组同时应用清肝利胆消毒饮加减,对照组口服苯丙醇胶丸。结果:有效率治疗组95.0%,对照组82.0%。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慢性胆囊炎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7.
七叶皂苷素治疗血瘀风燥型皮肤瘙痒症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活血化瘀药物七叶皂苷素对血瘀风燥型皮肤瘙痒症的临床疗效 ,以期验证中医学“治风先治血 ,血行风自灭”的传统理论。方法 :将辨证属于血瘀风燥型的皮肤瘙痒症患者 5 1例 ,按照随机对照方法分组。治疗组 30例 ,予口服七叶皂苷素片 ,30 0mg/次 ,2次 /d ;对照组 2 1例 ,予口服抗组胺药物氯雷他啶 ,10mg/次 ,1次 /d。两组均以 2周为 1个疗程 ,用药2个疗程后按症状积分下降指数 (symptomscorereducingindex ,SSRI)分别从瘙痒值、皮损分布面积、皮损形态三方面计算各组皮肤瘙痒的控制程度。结果 :治疗组用药 2周临床总有效率为 6 3.3% ,4周为 86 .7% ;对照组 2周临床总有效率为 6 7.0 % ,4周为 80 .0 % ,两者疗效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分类积分显示 ,瘙痒值、皮损形态两组无统计学差异 ;而皮损分布面积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七叶皂苷素对血瘀风燥型皮肤瘙痒症疗效肯定 ,并印证了中医“治风先治血 ,血行风自灭”的理论。  相似文献   

18.
温肾化瘀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的治则,寻求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有效而副作用小,复发率低的方药,方法用桂苓消异汤及西药丹那唑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观察2组病例总疗效、临床症状、体征的改善度及抗子宫内膜抗体、CA125值的变化;观察2种药物的副作用情况;随访受孕率及停药后的复发率。结果中药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3.87%和72.00%;在改善临床症状方面,中药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在体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总结中西医结合治疗盆腔炎性疾病的应用效果.方法:盆腔炎性疾病患者共108例,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及单纯西医治疗组,中西医结合治疗组72例采用西药加扶正化瘀中药治疗,采用经期抗炎及经间期中药治疗;单纯西医对照组36例单用西药治疗,采用经期抗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83%,与对照组总有效率91.67%比较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盆腔炎性疾病既减少了西药治疗剂量大、副作用多、复发率高的弊端,又弥补了中药治疗见效慢的不足,明显提高了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51例黄褐斑患者被随机两组,对照组单纯应用西医治疗方法:口服维生素E胶囊0.1g,维生素C片0.3g,均每天3次;治疗组在采用上述方法的同时,服用以活血化瘀功能为主的中药。结果治疗组痊愈14例(53.85%),总有效率为96.15%;对照组治愈10例(40%),总有效率为8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黄褐斑疗效较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