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调查新疆自治区PICC专科护士多点执业的认知与意愿,旨在为PICC专科护士多点执业的推行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PICC专科护士多点执业认知与意愿问卷,对新疆158名PICC专科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PICC专科护士对护士多点执业认知总得分为(33.11±7.62)分,护士能级、聘用类别、月收入、从事PICC护理工作为PICC专科护士多点执业认知的影响因素,可共同解释PICC专科护士多点执业认知得分总变异的45.00%。PICC专科护士多点执业意愿总得分为(84.93±9.27)分,年龄、工作年限、学历、聘用类别、能级为PICC专科护士多点执业意愿的影响因素,可共同解释PICC专科护士多点执业意愿得分总变异的23.60%。45.39%护士认为多点执业首先考虑的因素是法律保障;91.45%认为多点执业可以发挥自身专业特长;82.89%护士认为通过多点执业,可提高自身职业价值;88.16%护士认为,通过多点执业可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和增强职业认同感。结论新疆自治区PICC专科护士多点执业认知处于中等水平,多点执业意愿强烈。加强对低年资、学历及低能级护士的教育,提高她们护士多点执业认知,同时完善相关法律和多点执业监督体系,明确多点护士的职责,以稳步推进PICC专科护士多点执业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了解南充三级医院护士对多点执业的知晓度、意愿以及相关因素,为有关部门推行护士多点执业的政策提供参考性意见。方法:采用微信方式于2019年1月-2月对南充部分三级医院的部分护士推出问卷表。结果:回收有效问卷475份,223(46.94%)名不知道国家试行护士多点执业政策。384(80.84%)名护士支持多点执业政策推行,其中专科护士对多点执业的意愿更为强烈,主要认为能增加收入和提高医疗护理资源的利用率。结论:大部分护士愿意多点执业政策推行,护士多点执业虽然顺应我国当前护理服务改革及人民群众多元化的健康服务需求。国家及医院等相关的卫生管理部门在提高护士收入的同时,还需加快完善管理机制、健全法律、法规,保障护士与患者的合法权益,鼓励大量专科护理人才合理有序的开展多点执业,加强医疗护理资源的有效利用,方便患者就医,以促进我国护理和医疗事业的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护理专业学生对护士多点执业的认知和意愿。方法采用自制的护理专业学生对护士多点执业的认知及意愿问卷对上海市5所护理院校的342名护理专业学生进行调查,并对10名学生进行半结构式访谈。结果调查结果显示,275名(80.4%)学生支持多点执业,201名(58.8%)学生有多点执业的意愿,192名(56.1%)学生对护士多点执业的前景表示乐观或非常乐观,但仅84(24.6%)名学生表示非常了解或了解护士多点执业。访谈结果显示,学生了解多点执业的途径缺乏系统性,法律法规不完善是护理专业学生产生顾虑的最主要原因。结论护理专业学生对护士多点执业支持度高,但对护士多点执业的了解程度尚存在不足;建议学校、实习医院等相关主管部门在教学过程中增加有关护士多点执业的内容和政策的介绍,提升护理专业学生在此方面的认识,以利于其更好地进行职业规划,进一步推动护理事业向多元化发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广州市护士多点执业开展的现状、广州市护理人员对护士多点执业的态度和意愿、护士多点执业的益处以及广州市在开展护士多点执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方法于2016年10月便利选取广州市4所综合医院、1所专科医院和2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护理人员进行半结构式访谈,以现场录音和笔录的形式记录访谈资料,资料转成文本后采用定量分析法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研究对象55名,其中护理管理人员24名,临床护理人员31名。54名(98.18%)研究对象对护士多点执业持支持态度,20名(36.36%)研究对象有进行多点执业的意愿。研究对象认为护士多点执业带来的益处主要是促进护理人员的成长与发展、促进护理人力资源的流动和合理配置、增加护理人员的收入;主要存在的问题是增加医疗机构管理的难度和影响护理质量、可能会使第一执业单位卷入医疗纠纷中。研究对象认为影响护士多点执业顺利开展的因素主要有相关法规制度不健全、护理服务质量难以控制、对多点执业护士的培训与管理不到位等。结论护理人员虽对护士多点执业支持度较高,但因相关政策、制度及相应保障措施不健全等原因,护士多点执业意愿较低。今后应继续探讨护士多点执业面临的问题,改进相关制度和完善保障措施,进一步推进护士多点执业的实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东莞市手术室护理人员对护士多点执业意愿及认知情况。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随机抽取东莞市一、二、三级医院手术室护理人员300名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年龄、受教育程度、职称、工龄、医院级别越高的护士对多点执业的知晓情况越好(P0.05),不同聘用类别护士对多点执业的知晓总分依次为正式在编、人事代理、合同制、临时聘用(P0.05);护士多点执业所带来的益处前3位依次是可增加工作的自主性和灵活性、可增加工作收入、可缓解医院护理人力短缺的压力,护士多点执业的弊端前3位依次是会增加医院的管理难度、会影响护理质量、可能会助长护士的趋利行为;235名(78.33%)护士愿意多点执业,65名(21.67%)护士不愿意或没有多点执业的想法或冲动,年龄、工龄、受教育程度越高的护士其多点执业意愿越强(P0.05);护士愿意多点执业的主要动机前3位依次是可增加个人经济收入、工作具有更多的自主性和灵活性、体现自我价值;护士不愿意多点执业的动机前3位依次是护理本职工作负担重、执业风险和安全问题、担心在受聘医院的社保和薪酬福利及晋升等受影响。结论:护士对多点执业持乐观态度,在其有足够的时间与精力以及相对完善的法律、政策保障的前提下,护士多点执业可行性较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 梳理国外及中国大陆专科护士多点执业的资质要求、培训内容、执业范畴及权限、执业管理与安全,为国内护理管理者和政策制定者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国内外相关组织、学校网站以及专科护士多点执业的相关文献,从资质要求、培训内容、执业范畴及权限、执业管理与安全4个角度进行综述。结果 国外专科护士多点执业体系完善;资质要求严格标准;培训内容及方式与专科护士多点执业相匹配;执业权限灵活自由;执业管理及安全设备完善。结论 结合中国国情,借鉴国外经验,探讨适合我国专科护士多点执业发展的模式,以期为国内专科护士多点执业的推广提供建议,为管理者制订相关政策提供一定程度的参考,进而推动国内专科护士多点执业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专科护士对护士多点执业的认知及准备度现状,以便为推行护士多点执业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专科护士多点执业认知问卷、专科护士多点执业准备度问卷对146名专科护士进行调查。结果专科护士对多点执业有较好的认知,专科护士多点执业的准备度得分为(118.76±18.11)分;职称为副主任护师及以上、专科护士资格类型为伤口造口师的专科护士准备度更好(P0.05)。结论管理部门应健全相关制度,明确护士准入标准,最大限度保障其安全,以鼓励其参与多点执业。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临床护士对医护到家服务的参与意愿及其影响因素,为开展延伸护理服务、落实护士多点执业提供实证依据。方法选取淄博市6所医院的712名临床护士对医护到家服务参与意愿及影响因素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结果临床护士对医护到家服务参与意愿得分为(3.85±1.16)。66.85%的临床护士赞成医护到家服务形式。职称、是否为专科护士是影响临床护士参与意愿的主要因素。结论临床护士对医护到家服务参与意愿较高,仍需相关部门出台有效的法律/政策支持,对医护到家服务进一步的引导,激发高职称护士、高难度护理技术下沉,切实满足患者需求。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护士对护士多点执业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 ,对1 010名注册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78.5%的护士赞成多点执业,因护士年龄和工作年限的不同,多点执业的意愿也不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士多点执业所带来的好处,前3位依次是提高护士的合理收入、提升社区养老机构的护理质量、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率;护士多点执业的弊端,前3位依次是影响医疗/护理秩序、增加管理难度和政府的监督难度、增加医疗风险;制约护士多点执业推进的主要因素为医疗风险不清晰、护士利益得不到保障。结论护士对护士多点执业持积极乐观的态度,在相关法律法规的制约和护士权益得到保障的情况下,护士多点执业是一个较好的举措,可以提高优秀护士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调查护士多点执业平台的应用情况,为护理管理者制订相关政策提供参考。 方法 调查护士多点执业平台的发展现状,以“医护到家”平台为例,对2017年6月一12月的订单进行分析。 结果 全国目前共有18个护士多点执业平台。“医护到家”平台共有3229名护士完成接单服务,其中2015名(62.4%)护士来自于三级医院;1976名 (61.20%)护士接单不足5次;省会或直辖市的护士开展“上门”服务的次数多于其他城市;30274名下单用户中, 22 661名(74.85%)用户仅下单1次;女性、年龄>50岁以及为他人下单的用户二次下单的次数更多;输液、肌内注射、 静脉采血是服务次数最多的3个项目,总计8644次(77.40%))21555名(71.2%)用户订单实际服务对象为本人;为他人下单时,2876名(33.03%)为帮父母下单。 结论 护士多点执业服务内容亟待规范,开展多点执业的护士大部分来自三级医院,护士多点执业在东部地区、省会或直辖市城市开展较好,女性和中老年用户对居家护理服务需求较大,多点执业平台订单以输液、注射和采血为主,用户多为自己和父母下单。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河北省三甲医院护士对多点执业的认知及从业意愿,为护士多点执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对河北省4所三甲医院的915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62.19%的护士有多点执业的意愿;对多点执业的了解渠道、认为外界对多点执业的评价、护士多点执业的前景认知不同,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点执业时,护士最担忧的是人身安全问题;护士的人身安全得不到保障是制约护士从业意愿的主要因素。结论多数三甲医院护士支持多点执业;建议相关部门健全相关政策制度,明确多点执业准入标准,完善医疗风险保障体系,改革医院管理模式,为护士多点执业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护士多点执业的认知意愿,为推行护士多点执业提供切实可行的参考方案。方法采用半结构式深度访谈对9名护士进行访谈,采用Colaizzi的分析程序进行分析、整理、提炼主题。结果三级甲等医院护士对多点执业认知意愿的4个主题:护士对多点执业持支持态度,临床护理经验丰富的资深护士及专科护士更适合多点执业,开展多点执业存在较多阻碍因素,护士多点执业存在较多不确定风险。结论护士多点执业可提高自身与社会价值,但存在较多风险。为符合护理事业的发展需求,国家及医院等卫生部门还需进一步完善管理机制,促进优秀护理资源共享。  相似文献   

13.
非试点省份护士对“互联网+护理服务”意愿调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分析非试点省份护士对“互联网+护理服务”的了解程度、参与意愿及影响因素,为“互联网+护理服务”发展提供参考。 方法 采取便利抽样法,2019年6月—7月采用自制问卷对全国非试点省份不同等级医院执业护士进行“互联网+护理服务”意愿问卷调查。 结果 来自华南、华北、华中、华东、东北、西北、西南地区127所医院的3 242名护士中,641名(19.8%)了解“互联网+护理服务”,1 541名(47.5%)愿意参与“互联网+护理服务”。390名(60.8%)对“互联网+护理服务”的了解主要来源于社交网络。护士认为参与“互联网+护理服务”的益处依次是,2 690名(82.9%)护士选择体现护理服务价值、2 557名(78.8%)护士选择提高收入、2 442名(75.3%)护士选择拓宽执业发展路径和促进护理学科发展,2 706名(83.4%)护士认为参与“互联网+护理服务”增大了医疗风险及纠纷的弊端,担忧执业安全无保障;3 045名(93.9%)护士希望能从国家层面明确立法,以保障执业安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已婚、学历高、职称高、有房贷压力、了解“互联网+护理服务”的护士愿意参与“互联网+护理服务”(P<0.05)。 结论 非试点省份护士对“互联网+护理服务”的了解程度较低,“互联网+护理服务”的了解程度影响参与“互联网+护理服务”的意愿。需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制度、普及相关政策的宣传及宣讲,提升护士参与“互联网+护理服务”的意愿。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病人对护士多点执业政策的认知和需求情况,以期为促进护士多点执业的实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温州、杭州各2所三级甲等公立医院和1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共1 027例门诊病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80. 7%的病人对护士多点执业政策持支持态度;不同医疗卫生机构、不同年龄阶段、是否患有慢性疾病病人对护士多点执业的支持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病人对4类护理项目的需要程度依次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项目、操作类护理项目、心理咨询项目、基础护理项目。[结论]病人对护士多点执业的态度积极,开展护士多点执业符合病人的健康需求,国家应进一步建立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落实相关配套政策,鼓励、引导高素质护理人才多点执业,为病人提供优质、高效、公平、可及的护理服务。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兼职新护士和兼职科室护士对新护士兼职护理岗位的态度和意愿,旨在为兼职护理岗位相关政策的制订提供参考。方法 :对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163名新护士和145名兼职科室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59名(36.2%)、78名(47.9%)新护士,62名(42.8%)、61名(42.1%)兼职科室护士分别表示非常支持和支持设置新护士兼职护理岗位。提高护理技能、增加工作收入、促进人力资源的有效利用是对新护士兼职护理岗位的益处认知,影响护理服务质量、增加工作负担是主要弊端认知。119名(73.0%)新护士表示有意愿参与兼职。新护士和兼职科室护士对新护士兼职护理岗位的现状及前景评分的平均分均 8分。结论 :兼职相关护理人员对新护士兼职护理岗位普遍持积极态度。明确兼职护士的服务范畴、准入资质、评价标准、薪酬制度,建立动态评估考核机制,可促进新护士兼职护理岗位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手术室专科护士工作嵌入、留职意愿现状,探讨二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抽取黑龙江省手术室专科护士126名进行问卷调查。采用专科护士一般资料调查表、工作嵌入量表、护士留职意愿量表进行调查。结果专科护士工作嵌入总均分为(3.68±0.38)分,以社区联结维度得分最高,组织牺牲维度得分最低。留职意愿总均分为(3.67±0.65)分。手术室专科护士工作嵌入与留职意愿呈正相关性。学历和社区匹配可以作为预测专科护士留职意愿的主要因素。结论专科护士留职意愿处于中等水平,护理管理者应重视专科护士需求,有针对性制订专科护士留职措施,以提高专科护士工作嵌入水平,提高其留职意愿。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调查分析护理实习生对护士流动执业的认知,探索提升护理实习生对护士流动执业认知度的措施。[方法]采用随机分层抽样法,调查全日制本科、专科、中专护理院校838名护理实习生对护士流动执业的关注度、接受度、前景态度、接受形式的认知。[结果]护理实习生对护士流动执业的关注度较低,没听过和不在意的比例为63.25%;没有接触过网约护士软件的比例为75.06%;愿意参与流动执业的护理实习生中,倾向接受由医院介绍、以医院护士身份参与的相对稳定的流动执业。[结论]护理实习生对护士流动执业的认知低下和对医院护理岗位的依恋反映了护理实习生职业规划较传统,有必要通过改变传统护理教育理念,加强护理学生对护士流动执业的职业教育,以适应"互联网+护理服务"政策带来的护士就业形势的变化。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注册护士对“互联网+护理服务”的意愿水平,分析其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关的对策,以期为我国互联网移动护理平台的完善和推广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于2020年10月—11月在湖南省8所医院进行问卷调查,自行设计一般资料问卷、注册护士对“互联网+护理服务”意愿问卷进行调查。结果回收有效问卷1521份,其中1134(74.6%)名护士知晓该政策,愿意参与“互联网+护理服务”的护士为889(58.4%)名。护士最愿意提供的前三项项目是:生命体征监测(79.3%,1206/1521)、心理护理(69.1%,1051/1521)、留置/更换导尿管护理(59.8%,909/1521);最不愿意提供的三项项目是失禁性皮炎的预防与护理(64.8%,985/1521)、造口护理(64.6%,982/1521)、压疮伤口换药(48.9%,744/1521)。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越大、学历越高、职称越高、工作年限越长的护士,其参与“互联网+护理服务”的意愿越强(P<0.05)。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显示,婚姻状况、政策知晓情况、对“互联网+护理服务”模式认可情况、曾经是否参与过该服务、病人或家属是否提出服务需求、对本职工作影响情况、报酬、费用收取方式均是注册护士参与“互联网+护理服务”意愿的重要影响因素。结论湖南省注册护士对于上门服务的意愿较高,但该服务仍然存在费用定价、护理质量控制等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临床专科护士核心自我评价与留职意愿的现状,并探讨其两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一般资料问卷、核心自我评价量表、留职意愿量表对220名临床专科护士进行调查。结果临床专科护士核心自我评价总分(36.42±5.86)分,均分(3.62±0.59)分;留职意愿总分(19.87±4.42)分,均分(3.31±0.72)分;临床专科护士核心自我评价与留职意愿呈正相关(r=0.673,P=0.001)。结论临床专科护士留职意愿处于中等水平;核心自我评价处于中等偏上水平;核心自我评价越高其留职意愿越强烈。护理管理者应采取积极的措施提升专科护士核心自我评价,以提高其留职意愿,稳定护理队伍。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临床专科护士工作嵌入、留职意愿现状,探讨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工作嵌入量表、留职意愿量表对200名临床专科护士进行调查。结果临床专科护士工作嵌入得分为(3.40±0.46)分,社区联结维度得分(3.68±0.67)分,组织牺牲维度得分(3.12±0.53)分;留职意愿得分为(3.69±0.80)分。临床专科护士工作嵌入及其社区匹配、社区牺牲维度与留职意愿呈正相关(P0.05或P0.01)。社区匹配可以作为预测专科护士留职意愿的主要因素。结论临床专科护士留职意愿和工作嵌入处于中等偏上水平,护理管理者应重视专科护士需求,提供专科护士相互交流的平台等,以提高专科护士工作嵌入水平,从而提高其留职意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