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MRI在剖宫产瘢痕妊娠诊断与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35例瘢痕妊娠患者MRI表现。结果:35例均清楚显示孕囊,孕囊附着于子宫前下壁峡部剖宫产瘢痕部位,病灶内及其周围见多发血管信号,T2WI表现为迂曲流空信号,动态增强扫描动脉期明显不均匀强化。其中13例孕囊胎盘完全植入肌层,子宫前下壁菲薄膨出;22例孕囊胎盘向子宫肌层浸润同时又向宫腔内生长,子宫前下壁不同程度变薄。孕囊呈圆形或卵圆形25例,形态不规则10例,在TWI上以等低信号为主,部分孕囊内夹杂斑片高信号,在T2WI上呈高信号,周围可见低信号包膜,其中22例包膜完整,13例不完整。手术瘢痕MRI表现为子宫肌层信号连续性中断,局部肌层信号变薄或凹陷,呈条状长T1、短T2信号,增强扫描无强化。结论:子宫瘢痕妊娠具有独特的MRI影像学表现,可为诊断及治疗方案选择提供有价值信息。  相似文献   

2.
MRI观察剖宫产切口瘢痕处早期妊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利用MRI对早期剖宫产切口瘢痕处妊娠(CSP)结构进行观察。方法 对29例经阴道超声拟诊为剖宫产切口瘢痕处早期妊娠的患者行MR检查,分析其切口瘢痕、妊娠囊及两者间蜕膜层的MRI特征。结果 25例切口瘢痕表现为薄壁囊状瘢痕憩室,4例仍保持非妊娠状态时的瘢痕形态。29例切口瘢痕均呈等T1短或较短T2信号。仅2例切口瘢痕与妊娠囊间无完整蜕膜层。切口瘢痕处早期妊娠分型:Ⅰa型9例、Ⅰb型2例、Ⅱa型10例、Ⅱb型4例、Ⅲ型4例。结论 MRI显示的切口瘢痕厚度与范围、妊娠囊大小对剖宫产切口瘢痕处早期妊娠的风险判断与治疗具有重要意义。MRI可为CSP的诊治提供更为直观详细的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MRI联合经阴道超声对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CSP)的诊治指导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6~2018年32例经手术或及病理证实的CSP患者的MRI和经阴道超声的影像学特征并综合判断,并对临床治疗方式的选择分析。结果:32例患者术前MRI和阴道超声正确诊断为CSP分别为30例(准确率90.6%)和27例(84.3%)。①MRI和阴道超声检查均清楚显示妊娠囊位于子宫腔下段剖宫产瘢痕处,可分为单纯妊娠囊型23例(切口处孕囊完全和切口处及宫腔下段部分植入型分别7例、16例)和混合团块型9例,单纯妊娠囊型超声表现为孕囊回声,部分呈"双环征"或"鸟嘴样"改变;MRI表现为孕囊包膜T1WI稍等信号、T2WI稍高信号,囊内容物T1WI、T2WI分别为低信号、T2WI高/高低混合信号,增强扫描显示囊壁部位出现均匀强化,囊腔不强化或部分为不均强化。混合团块型超声表现为杂乱中、低回声,MRI表现为T1WI等、稍低或稍高混杂信号,T2WI不均高低混杂信号,增强扫描为明显不均强化。②妊娠囊向子宫肌层内种植生长MRI和阴道超声分别诊断15例、10例;根据切口处妊娠物生长方式及邻近肌层血供判断种植程度:切口处肌层及妊娠物的血供MRI表现为强化程度和方式不同,超声CDFI示血流信号丰富程度不同;宫腔内积血MRI通常表现为T1WI高信号T2WI混杂信号,超声表现为不均质出血回声。③临床治疗方式:32例中7例采取药物+超声引导下行清宫术,16例行腹式子宫瘢痕妊娠物切除术+子宫修补术,其中5例行药流后清宫术后出血不止行腹式子宫瘢痕妊娠物切除术;9例行超声引导下宫腔镜瘢痕妊娠物切除术。结论:MRI和经阴道超声正确诊断CSP的准确率均较高。CSP的阴道超声和MRI表现均具有各自影像学特点,联合二者诊断将为临床快速诊断CSP提供更全面详细的信息,并对临床治疗方式选择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子宫切口瘢痕妊娠的MRI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子宫切口瘢痕妊娠患者的MRI表现,总结其MRI特点。结果:65例子宫切口瘢痕妊娠MRI均清楚显示孕囊,位于子宫峡部前壁切口瘢痕处,其中1例绒毛与子宫肌层有粘连。47例为内生型,15例为外生型。孕囊为圆形或椭圆形,呈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囊壁光滑。3例呈肿块样改变,边界欠清,形态欠规则,T1WI、T2WI呈混杂信号,其中1例穿透子宫肌层,肿块周围见血管流空信号。DWI囊壁及胚芽呈高信号。增强扫描囊壁呈环形强化。结论:子宫切口瘢痕妊娠MRI能准确显示孕囊部位、生长方式和信号特征,为临床早期明确诊断及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提供了重要的影像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二维及三维超声诊断剖宫产瘢痕妊娠(CSP)与宫腔下段非瘢痕妊娠的价值。方法 收集67例CSP患者(CSP组)和29例宫腔下段非瘢痕妊娠患者(宫腔下段非瘢痕妊娠组),以二维及三维超声观察孕囊种植部位、与剖宫产瘢痕关系和滋养血流主要来源部位,并测量剖宫产瘢痕处残余肌层厚度;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以ROC曲线评价其诊断效能。结果 CSP组与宫腔下段非瘢痕组间孕囊与瘢痕关系、滋养血流来源部位及瘢痕处残余肌层厚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ROC曲线下面积为0.878(P<0.001)。以预测概率=0.680为临界值,该模型预测CSP的准确率为86.46%,敏感度为89.55%,特异度为79.31%。以孕囊植入瘢痕和滋养血流来源于子宫前壁下段为诊断CSP的标准,二维与三维超声诊断CSP和宫腔下段非瘢痕妊娠的Kappa值分别为0.699和0.711。结论 通过Logistic回归模型综合分析孕囊与瘢痕关系、滋养血流来源部位和瘢痕处残余肌层厚度,可提高对CSP与宫腔下段非瘢痕妊娠的鉴别效能。  相似文献   

6.
剖宫产瘢痕妊娠的MRI特点及MRI对其诊治指导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剖宫产瘢痕妊娠(CSP)的MRI特点及MRI对其临床诊治的指导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7月~2010年4月MRI确诊或怀疑CSP术后证实为CSP患者33例MRI特点及临床治疗过程,并对手术术式的选择进行分析。结果:①妊娠囊特点:22例妊娠囊包膜完整,表现为等T1或稍长T1、长T2环形信号影;囊内容物表现为长T1长T2信号;增强扫描囊壁强化明显、均匀,内容物强化不明显。12例妊娠囊包膜不完整,表现为T1WI图像等T1或稍长T1信号,T2WI图像稍长T2、等T2、稍短T2信号;囊内容物为稍长T1长T2、长T1长T2、长T1等T2、等T1等T2混杂信号。②妊娠囊与瘢痕、宫腔、宫颈管及邻近子宫壁关系:18例妊娠囊种植于瘢痕上,植入子宫壁较浅,与瘢痕及相邻子肌层分界较清晰。子宫壁最薄处约3~10mm。15例妊娠囊位于瘢痕深部,向子宫肌层生长或向子宫肌层及宫腔同时生长,子宫壁最薄处约2~4mm,其中4例压迫膀胱。③临床治疗过程:33例中3例采取超声检测下行刮宫术;3例行开腹病灶切除术,其中1例由宫腔镜探查后改行开腹病灶切除术;3例行阴式病灶切除术;1例行阴式剖宫取胎术,术中出血不止行阴式全子宫切除术;16例行超声检测下宫腔镜CSP病灶切除术。结论:CSP的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异性征象,结合临床能很好的指导临床诊治,对手术术式选择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单发婴儿型肝脏血管内皮细胞瘤(IHE)的CT与MRI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12例单发IHE,其中3例同时接受CT、MR平扫及增强扫描,5例仅接受CT平扫及增强扫描,4例仅接受MR平扫及增强检查。结果 12例单发IHE中,9例病灶在肝右叶,2例在肝左叶,1例累及肝脏右前叶及左内叶;CT平扫8例病灶均呈低密度,边界清晰,其中4例病灶内可见钙化;增强扫描5例病灶动脉期明显环形强化,3例边缘结节条索样强化;2例病灶由肝动脉供血,增强各期强化程度逐渐下降,以向心性强化为主。MR平扫7例中,6例病灶T1WI呈低信号,1例低信号内混杂高信号,T2WI均为高信号内斑片条索样低信号,T2抑脂明显高信号;增强后均以环形向心性强化为主。结论 单发IHE的特征性CT、MRI表现有助于提高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8.
子宫腺肌瘤与子宫平滑肌瘤3.0T MRI征象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3.0T MRI对子宫平滑肌瘤与子宫腺肌瘤的鉴别诊断价值. 方法 回顾性比较分析经临床或病理证实的26例子宫平滑肌瘤与25例子宫腺肌瘤患者的3.0T MRI特征。 结果 肌壁间子宫平滑肌瘤26例, 共36个病灶,边界清晰,T2WI及T1WI显示均匀低信号32个; 4个肌瘤变性,T2WI信号不均匀;11例增强扫描见均匀或不均匀强化,11例DWI呈等、低信号。子宫腺肌瘤25例,共28个病灶,呈T2WI低信号、T1WI等信号,边界不清。所有肿块内见到斑点状长T2信号;6例行增强扫描见病灶均匀强化,内散在点状低信号;6例行DWI示病灶呈低信号,内见散在点状高信号。结论 3.0T MRI对于精确鉴别子宫腺肌瘤与子宫平滑肌瘤具有很高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胸腺瘤的MRI表现。方法 收集经病理证实并有完整影像学资料的29例胸腺瘤患者,分析平扫、DWI及增强扫描MRI表现,并根据病理结果分为低危组(n=18)和高危组(n=11),分析其影像学表现的差异。结果 肿瘤均为单发,28例病灶位于前纵隔,1例位于左锁骨上窝;21例肿瘤形态不规则,21例与邻近结构分界清楚。24例病灶T2WI呈高/稍高信号;20例T1WI呈低—中等信号;9例病变内有囊变坏死,7例可见分隔,1例可见液平;全部病灶DWI呈均匀或混杂信号。9例病灶增强扫描轻度强化,11例中度强化,9例明显强化。低危组与高危组AD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2)。结论 胸腺瘤常规MRI及DWI表现有一定特征性,有助于术前诊断胸腺瘤。  相似文献   

10.
原发性肝透明细胞癌的CT、MRI表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分析原发性肝透明细胞癌(PCCCL)的CT、MRI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29例经病理、免疫组化证实的单发PCCCL患者的临床特征、CT及MRI表现。结果 29例PCCCL均有乙肝病史,均无HCV感染史,19例伴有肝硬化,AFP阳性19例。29例PCCCL均为单发病灶,位于肝右叶者19例,多呈圆形、类圆形或分叶状。23例患者接受CT扫描,平扫19例呈低密度,2例呈低、等混杂密度,2例呈低、高混杂密度;增强扫描19例具有普通型肝细胞癌(HCC)的典型"快进快出"强化特征,10例病灶有假包膜。7例接受MR扫描(其中1例先后接受CT、MR检查),平扫T1WI 中PCCCL呈稍高/稍低信号,T2WI中以高/更高信号多见,增强扫描均呈普通型HCC"快进快出"的典型强化特征,均可见假包膜。结论 PCCCL的影像学表现与普通型HCC相似,动态增强扫描具有早期快速强化,门静脉期、延迟期迅速廓清的特点,且易于形成假包膜结构。MR平扫T1WI呈稍高/稍低信号、T2WI信号明显增高对诊断PCCCL有提示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粒细胞肉瘤(GS)的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经病理证实的GS患者的影像学资料,11例接受CT检查,其中4例接受增强扫描;9例接受MR平扫,其中7例接受动态增强扫描;6例接受超声检查;4例接受FDG PET/CT检查。结果 27例GS中,14例为白血病性GS,5例孤立性GS,8例未知分型;15例多发,12例单发,共计40个病灶,其中软组织GS 13个,淋巴结GS 12个,胸腹膜及胃肠道GS 5个,生殖系统GS 4个,中枢神经系统GS 3个,骨及骨膜GS 3个。40个病灶中,29个形态不规则,27个边界不清;CT扫描11例,呈等或略低密度,病灶中心CT值均较外周稍低,4例增强后均明显强化;MR扫描9例,DWI显示均明显弥散受限,8例呈等T1等T2信号,T2WI上病灶中心信号强度较外周稍低,7例动态增强中6例呈速升缓降型。PET/CT检查4例,病灶均代谢活跃,2例见全身骨髓弥漫性代谢活跃;超声检查6例,均呈低回声,2例可见血流信号。结论 GS的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结合临床病史有助于做出初步诊断。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儿童粒细胞肉瘤(GS)的MRI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确诊的4例GS患儿的MRI资料,观察肿瘤的位置、大小、形态、信号特点、骨质破坏情况及强化特点。结果 4例GS,3例为多发病变,1例单发。1例病灶位于T3~T7椎体水平椎管内硬膜外及椎旁、双侧上颌窦及蝶窦窦壁、眶周;1例位于L1~L2椎体水平椎管内硬膜外及椎旁;1例位于T2~T4、T10~T11椎体水平椎管内硬膜外及椎旁;1例位于T11~T12、L4~S2椎体水平椎管内硬膜外及椎旁、左侧眼眶、蝶骨及右侧额窦窦壁;均在局部形成软组织肿块或经椎间孔达椎管外形成椎旁肿块。3例骨髓信号受到弥漫性抑制。所有病灶的T1WI信号均较周围正常肌肉稍高,脂肪抑制T2WI均呈稍高信号,增强扫描后均呈轻中度均匀强化。2例椎体骨质破坏,表现为T1WI明显低信号,脂肪抑制T2WI明显高信号,增强扫描后明显均匀强化。结论 儿童GS的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有助于本病诊断。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产后胎盘残留的MRI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14例经病理证实的产后胎盘残留的MRI表现,评价和测量残留胎盘大小、T1和T2信号强度、强化特点、子宫肌层受累程度、胎盘附着处子宫肌层的厚度及对侧子宫肌层厚度、子宫大小及位置。 结果 手术病理证实2例正常胎盘残留,4例残留胎盘粘连,8例残留胎盘植入。术前MRI拟诊正常胎盘残留3例,胎盘残留粘连3例,胎盘残留植入8例;残留胎盘大小为35.92 mm×29.05 mm×33.43 mm~97.24 mm×68.37 mm×130.67 mm;T1WI高信号5例,T1WI等信号6例,T1WI等-高信号3例;T2WI高信号10例,等信号1例,混杂信号3例。2例接受MR增强扫描,胎盘组织均明显强化;胎盘附着处子宫肌层较对侧薄。 结论 MRI可评价胎盘形态,清晰显示残留胎盘组织与子宫肌层关系,是评价产后胎盘残留的良好工具。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儿童颅内占位伴中枢性性早熟(CPP)MRI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8例颅内占位伴CPP患儿,包括下丘脑错构瘤(HH)4例、鞍上蛛网膜囊肿 2例、松果体区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及鞍上颅咽管瘤各1例;观察其平扫、增强MRI,弥散加权成像(DWI)、动脉自旋标记(ASL)及MR波谱(MRS)表现。结果 4例HH表现为下丘脑区结节或肿块,其中3例呈T1WI、T2WI等信号,增强后均未见强化;1例较大病灶偏左侧呈不规则T1WI低信号及T2WI高信号,增强后为无强化低信号区;4例DWI均呈等信号;3例接受ASL检查,均表现为等或低灌注;2例接受MRS检查,均见N-乙酰天门冬氨酸峰降低。2例鞍上蛛网膜囊肿表现为鞍上池区囊状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伴幕上脑积水。1例松果体区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表现为松果体区混杂信号肿块伴脑积水,增强后不均匀强化,DWI呈等或高信号,ASL呈等或高灌注。1例鞍上颅咽管瘤表现为鞍上肿块T1WI及T2WI呈稍高信号,囊壁见等信号结节,增强后囊壁及结节均明显强化;DWI呈低信号、ASL呈低灌注。结论 儿童颅内占位伴CPP的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鼻腔鼻窦神经鞘瘤CT及MRI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13例经病理证实的鼻腔鼻窦神经鞘瘤患者,包括12例良性、1例恶性病变;13例均接受平扫、2例接受增强CT扫描;10例接受平扫、6例接受平扫及增强MR扫描;观察病灶CT及MRI表现。结果 13例均为单发病灶,平扫CT呈不均匀软组织密度(n=11)或稍低密度(n=2),5个病灶内见不规则低密度区;8例累及鼻腔及鼻窦,邻近骨质受压变形、吸收,5例局限于鼻腔内;增强CT显示2个病灶(2/2)均呈轻度不均匀强化。10例平扫MRI显示病灶信号不均匀,8个呈等T1WI、T2WI信号,2个呈低T1WI及稍高T2WI信号;9个病灶内见混杂斑片状低T1WI、高T2WI信号,其中5个内见斑点状、条状T1WI及低T2WI信号,6个病灶边缘见不连续T2WI低信号;增强MRI显示6个病灶(6/6)均呈渐进性不均匀强化,其内散在异常信号区呈轻度强化或无强化,4个病灶边缘轻度强化、1个明显强化、1个未强化。结论 鼻腔鼻窦神经鞘瘤CT无明显特异性表现,其MRI表现则具有一定特征性。  相似文献   

16.
鼻腔鼻窦横纹肌肉瘤的CT和MRI诊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鼻腔鼻窦横纹肌肉瘤的CT和MRI表现,提高其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组织学证实的18例鼻腔鼻窦横纹肌肉瘤患者的影像学资料。结果15例病变中心位于蝶筛区,3例位于上颌窦。CT表现:病变形态均不规则,边界不清楚,密度与邻近肌肉相近,相对比较均匀,邻近骨质呈溶骨性骨质破坏;增强后病变不均匀强化。MRI表现:与脑实质比较,病变T1WI呈略低信号7例,呈等信号3例;T2WI呈略高信号8例,呈等信号2例。病变信号欠均匀,7例病变内部可见小条状或小片状长T1长T2信号影,4例可见短T1长T2信号影。增强扫描,病变均呈中度不均匀强化。15例病变广泛侵犯周围结构,MRI可清楚显示病变侵犯的范围,其中眼眶受累8例,颅内受累8例,海绵窦受累5例,翼腭窝受累6例,鼻咽部受累3例。结论横纹肌肉瘤典型的MRI表现为稍长T1稍长T2信号,增强后中度强化。CT可以较好地显示骨质破坏,MRI能更清楚地显示病变的侵犯范围,两者结合可为该病诊断和临床治疗提供更全面的影像信息。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胎盘植入的产前MRI表现及其病理基础。 方法 收集临床诊断为前置胎盘的孕妇118例,于产前1周以MRI筛查是否并发胎盘植入;其中40例经剖宫产病理证实并发胎盘植入,回顾分析该40例患者的产前MRI表现。 结果 前置胎盘中,胎盘植入的发生率为33.90%(40/118);7例胎盘粘连型,产前MRI均未能明确诊断;22例胎盘植入型,T2WI显示植入部位子宫肌层不同程度变薄,胎盘基底面不规则,低信号的子宫肌层内可见结节状、锯齿状、不规则形高信号,其中7例T2WI胎盘内可见多量粗大的流空信号和低信号带;11例胎盘穿通型,T2WI显示胎盘穿通部位肌层信号中断,胎盘基底面与子宫壁融合,对应子宫壁外侧面完整光滑或中断毛糙,其中8例穿通部位子宫壁局部膨出,且T2WI显示胎盘内大量流空信号和粗大的低信号条带。 结论 MRI产前能明确诊断胎盘植入型、穿通型,但对粘连型胎盘植入诊断困难。  相似文献   

18.
子宫瘢痕妊娠患者的超声图像特点与治疗方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声像图表现与临床治疗方案的关系.方法 对超声诊断为瘢痕妊娠的32例患者进行回顾,分析其超声声像图表现、治疗方案及患者的预后情况.结果 按声像图表现可分孕囊型(14例)和包块型(18例);治疗方案与超声图像中孕囊或包块的血流情况及其与膀胱间子宫肌层厚度有关;所有患者均成功保留子宫.结论 瘢痕妊娠的声像图特点对治疗方案选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胸膜外孤立性纤维瘤(ESFT)的CT和MRI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1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ESFT的影像学资料,其中4例接受CT平扫加增强扫描,6例接受MRI平扫加增强扫描.结果 10例ESFT中,位于腹部3例,盆腔、枕骨大孔区SFT各2例,右侧颈根部、左眼眶、左颞部皮下SFT各1例;7例肿瘤呈圆形或卵圆形,3例呈分叶状;8例边界清楚,2例部分边界不清;肿瘤直径2.3~20.6cm,平均(7.78±6.82)cm.CT表现:1例呈囊实性,3例呈等密度实性,其中2例可见坏死、1例见多发钙化;增强后3例肿瘤实性部分渐进性强化,另1例为早期轻度强化.MRI表现:T1WI、T2WI均呈低信号1例,T1WI等信号、T2WI低信号1例,T1WI等信号、T2WI高信号3例,T1WI及T2WI均呈高信号1例;3例T2WI可见线样或片状低信号;增强后肿瘤均明显强化.结论 ESFT的影像学表现有一定特征;T2WI肿瘤主体呈低信号或肿瘤内部多发线样或片状低信号对诊断ESFT具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鼻腔鼻窦畸胎癌肉瘤(SNTCS)临床及影像学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6例经病理确诊SNTCS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均接受鼻窦MR平扫,其中5例接受增强MR检查,4例接受鼻窦CT平扫。结果 6例中,男5例、女1例,年龄34~59岁、中位年龄53岁;临床主要表现为鼻衄和进行性鼻塞。影像学上,6例SNTCS均为鼻腔鼻窦单发病灶,边界不清、形态不规则,5个病灶中心位于鼻腔及筛窦、1个位于颅底嗅沟;平扫CT均表现为等或稍低密度不规则软组织肿块,伴溶骨性骨质破坏区;T1WI上,5个病灶呈等或稍低信号、1个呈低信号,4个内见斑片状低信号,1个瘤周见不规则高信号;6个病灶T2WI均呈略高信号,4个内见条纹状低信号、3个伴小囊变;增强后5个病灶均呈明显不均质强化,3个内见条纹状强化,均侵犯周围组织。结论 SNTCS临床及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特异性,有助于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