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探索有效治疗门静脉高压症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手术方法。方法 25例门静脉高压症患者施行食管下段上半胃切除,特别强调必须切除上半胃,去除胃体胃底病灶。结果 手术成功率100%,再出血率0%,其中急诊手术9例,肝功能Child’s分组C级8例,年龄〉70岁3例,无手术死亡。结论 联合断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比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更为合理、彻底和有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急诊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所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因门静脉高压症所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行急诊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42例的临床资料及治疗效果。结果急诊成功止血41例(97.6%),手术死亡4例(9.5%)。死亡原因分别为上消化道大出血、肝功能衰竭和术后胃穿孔,中毒性休克,多脏器功能衰竭。结论急诊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所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止血率高,操作简便,易在基层医院开展,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门脉高压症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急诊手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门静脉高压症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急诊手术治疗。方法 回顾性总结 47例门脉高压症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的急诊手术指征、手术方式及术后再出血治疗。结果 急诊手术后 44例达到了满意止血 ,术后 6天再出血死亡 1例 ,术后 15天内再次出血死亡 2例。 5年随访 2 8例 ,生存 15例 ,相继死于门脉高压性胃病再次出血 6例、复发 1例、肝功能衰竭 4例、肝癌 2例。结论 急诊手术是治疗门脉高压症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有效措施 ;手术主张行脾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断流术 ;门脉高压症性胃病是远期再出血的主要原因 ,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脾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效果。方法:回顾60例脾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临床资料,对手术前后的肝功能、脾亢症状、食管胃底曲张静脉及术后并发症等进行分析。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无脑病发生。术后半个月肝功能好转52例,无变化8例。脾亢症状均消失。术后2个月胃镜复查,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消失或明显好转46例,好转14例。术后随访48例(12~24个月),再出血率8.3%(4/48)。结论:脾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止血率高,脑病发生率低,操作简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分析脾切除加食管胃底切除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6例静脉高压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为肝炎后肝硬化并伴有较为严重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均有1次以上的出血史。患者均接受脾切除加食管胃底切除术实施治疗。结果:为期52个月的跟踪随访后,全部患者均无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复发出血的情况,且在围手术期中没有发生死亡的情况,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结论:门静脉高压症患者应用脾切除加食管胃底切除术的效果显著,不仅可达到有效止血的目的,而且有效降低了复发出血率的作用,可在门静脉高压症患者中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食管下段胃近端切除、横结肠间置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术后再出血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0年以来采用食管下段胃近端切除、横结肠间置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术后再出血6例。结果全部病人均获得随访,时间为6个月-5年,随访期间无食管静脉曲张,无复发出血。无术后死亡、并发症等。结论食管下段胃近端切除、横结肠间置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术后再出血止血确切,是一种理想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20例由于肝硬化引起的门静脉高压症所致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的手术经验。方法对20例由于肝硬化引起的门静脉高压症所致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的病人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结果止血率100%,术后并发症死亡率为5%,术后痊愈率95%。结论本方法的疗效是确切的,积极采取手术止血不但可以防止再出血的发生,而且是预防肝昏迷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8.
采用择期脾切除加食管下段胃底切除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出血 2 6例。 2 6例患者均为肝炎后肝硬化伴有比较严重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及 1次以上出血史者。结果 :全部病例均获随访 ,平均随访 5 2个月。随访中无食管曲张静脉复发出血 ,无围手术期死亡 ,效果满意。提示 :脾切除加食管下段胃底切除术能较易为患者所接受 ,疗效较好 ,复发出血率低 ,止血确切 ,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比较理想的一种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门静脉高压症(PHT)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治疗体会。方法对37例PHT并食管胃底静脉出血患者采取减流、断流-贲门胃底周围血管离断术。结果3例死亡,34例临床治愈。结论减流、断流-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是门静脉高压症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有效的治疗手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总结联合断流术治疗133例门静脉高压症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经验,探讨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距责门下5cm胃底浆肌层毯边缝合一周术式的安全性,适用性和有效性.方法 1997年9月~2007年8月连续应用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及胃底浆肌层毯边缝合113例.肝炎致肝内型门静脉高压症106倒.酒精性肝硬变5例,结节性肝硬变2例,其中92例胃底静脉重度曲张.结果 经术后随访,近期无1例出血.3年生存率93.81%,再出血率4.26%,肝功能好转率53.10%,减退者9.73%,无明显变化37.17%,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消失61例,减轻28例.结论 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胃底浆肌层毯边缝合一用术式安全有效,切实可行,特别适用于基层医院,适用于所有门静脉高压症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有手术指针的患者.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急诊胃镜下套扎术治疗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32例食管静脉曲张出血患者,均于入院后24 h内施行急诊胃镜检查并行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治疗.结果:31例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均成功止血,止血成功率达96.88%,1例术后再出血死亡.结论:急诊胃镜下套扎术对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止血方法,宜在...  相似文献   

12.
42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采用胃镜套扎止血治疗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的疗效。方法:对42例肝硬化患者进行常规的胃镜检查,确诊食管静脉曲张,随后在胃镜下对曲张静脉进行急诊、择期单次或多次套扎,其中20例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进行急诊胃镜检查并行胃镜下套扎术,22例进行择期胃镜下套扎术。结果:42例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患者中38例(90.48%)在术后2~3周复查胃镜,静脉曲张程度均明显减轻,部分患者静脉曲张完全消失,急诊抢救及择期胃镜下套扎术止血成功率均在90%以上。结论:胃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是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及预防出血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3.
华军  李海良  刘立新  周士军  刘春华  林森 《医学综述》2013,19(13):2490-2491
目的探讨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行非手术治疗的方法和注意事项。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宝应县人民医院收治的40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总结,统计患者6、12、24、48、72 h的止血率。结果 40例患者中2例因72 h后再次出血转外科手术治疗,1例发生肝性脑病死亡。38例患者在6 h内止血成功率达52.5%,12 h内止血成功率达77.5%,24 h内止血成功率达80.5%,48 h内止血成功率达90.5%,72 h内止血成功率高达92.5%。结论非手术治疗胃底食管静脉曲张疗效肯定、再出血率低,仍是目前积极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内镜下胃底静脉曲张结扎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俊超  杨景林  王一平  林世富 《四川医学》2001,22(12):1095-1096
目的 研究结扎法治疗胃底静脉曲张的疗效和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 31例胃底静脉曲张患者,其中食管静脉曲张合并胃底静脉曲张23例,单纯胃底静脉曲张8例,年龄32-63岁,其中男24例,女7例,结扎器采用连发结扎器(Wilson-Cook公司产品)和气动单发结扎器(日本秋田公司产品),结扎个数为4-12个,结果 14例胃底静脉曲张经过1次治疗后消失,16例经过2-4次结扎后消失,1例经过4次治疗后效差改为手术治疗,5例活动性出血均得到控制,术后2周内再出血3例(9.7%),1月内再出血5/31例(16%),1例因再发大出血死亡,1例死于自发性腹膜炎。结论 (1)结扎术是一有效的胃底静脉曲张治疗方法,其单次结扎后静脉曲张消失率(45%)优于食管静脉曲张(17%)。(2)并发症与食管曲张静脉结扎术相似。(3)气动结扎器用于胃底静脉结扎,橡皮圈释放可靠性优于连发结扎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对比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硬化与结扎治疗效果。方法:162倒肝硬变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病人分为两组,食管曲张静脉硬化治疗(EVS)组66例,食管曲张静脉结扎治疗(EVL)组96例。结果:在EVS组和EVL组中急诊止血率分别为92.4%和95.8%,两组无显著差异。曲张静脉消失率分别为60.6%和91.7%,两者有显著差异(P〈0.05)。再出血率分别为6%和无。结论:在急诊治疗食管静脉曲张出血中EVL优于EVS。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采用内镜套扎术治疗肝硬化合并食管静脉曲张患者的短期疗效及术后并发症。方法:63例肝硬化患者经过常规胃镜检查已确诊食管静脉曲张,随后在胃镜下对食管静脉曲张进行急诊、择期套扎,其中12例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行急诊胃镜检查并于胃镜下行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治疗,51例择期行内镜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治疗。63例患者均于术后4周复查胃镜,并评价套扎术后并发症。结果:54例(85.7%)食管静脉曲张程度均明显减轻,其中9例(14.3%)患者食管静脉曲张完全消失。术后出现胸骨后疼痛49例(77.8%),吞咽困难12例(19.0%),发热8例(12.7%),术后出血5例(7.9%)。63例患者术后4周均未发生死亡。结论:内镜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是一种临床上治疗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有效和安全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肝硬化并消化道出血病因及预防.方法:分析近5年收治202例确诊肝硬化并消化道出血患者.结果: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114例(56.44%)占首位.其他原因出血88例占43.56%.结论:肝硬化者除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引起的消化道出血外,非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引起的消化道出血应引起重视,急诊胃镜检查是找到消化道出血病因的首要方法.  相似文献   

18.
熊锦华  陈力强  范公忍 《医学综述》2013,(24):4555-4556
目的探讨急诊胃镜注射组织胶治疗肝硬化合并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9月至2012年3月由北京军区总医院肝病治疗中心收治的57例肝硬化合并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出血后24 h内接受胃镜下注射组织胶治疗。57例患者共接受76点组织胶注射,累计注射组织胶109 mL。结果①76点组织胶注射均取得成功,成功率为100%。②57例患者均为活动性出血,注射组织胶后均即时止血,随访期间未发现再出血病例。24例患者复查了胃镜,10例患者胃底曲张静脉明显缩小,14例患者胃底曲张静脉未见明显变化。近期死亡3例,病死率为5.3%,死亡原因均为肝性脑病。③所有患者术后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14例患者出现低热,9例患者出现上腹饱胀不适感。结论急诊胃镜注射组织胶治疗肝硬化合并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确切,具有止血效果好、止血速度快、再出血发生率低、不良反应较轻等优点。  相似文献   

19.
邓睿  贾蓬勃  王华 《陕西医学杂志》2010,39(9):1188-1189,1201
目的:探讨胃周血管离断及胃底环扎术在治疗门静脉高压症并发消化道大出血中的效果。方法:对门静脉高压症并发消化道大出血32例患者行胃周血管离断及胃底环扎手术,其中ChildA级者4例,B级12例C级16例。结果:经随访1~7年,31例中26例无并发症发生,生存质量较高;1例术后近期死于肾功能衰竭;1例手术后1年死于肝衰;1例术后3年死于消化道出血;2例在随访中出现腹水。本组出血控制31例,出血控制率为96.88%,3~5年生存率为90.63%。结论:胃周血管离断及胃底环扎术对治疗门静脉高压症并发大出血有较好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组织粘合剂注射治疗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对内镜确诊的18例肝硬化合并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患者进行组织粘合剂注射治疗,观察止血成功率、早期再出血率、静脉曲张消退情况以及不良反应。结果急诊止血成功率为100%(5/5),早期再出血率为0(0/18);静脉曲张消退显效13例(72.22%),有效3例(16.67%),无效2例(11.11%);3例出现术后低热,1例出现产碱假单胞菌败血症;11例注射部位出现糜烂,4例注射部位形成溃疡;1例术中出血。结论经内镜注射组织粘合剂治疗胃底静脉曲张出血是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