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 毫秒
1.
关俊辉  谭淑珍  邱剑鸣 《中医药学刊》2005,23(12):2205-2207
目的:评价促骨愈方汽化药热疗法促进骨折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5例新鲜股骨中下段、胫腓骨中下段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促骨愈方组(39例)、伤科接骨片组(40例)及对照组(36例),对照观察各组肿胀消退、骨折临床愈合时间及骨折愈合程度。结果:促骨愈方组临床愈合时问较对照组提前12.62天(P〈0.001),较伤科接骨片组提前10.11天(P〈0.01)。X线片观察骨痴表明:促骨愈方组骨折愈合程度优于对照组(P〈0.01);至28天,其疗效优于伤科接骨片组(P〈0.01)。结论:促骨愈方汽化药热疗法具有促进骨折愈合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三七跌打止痛胶囊促进骨折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0例不需手术治疗的新鲜闭合性四肢管状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小夹板或石膏托外固定的基础上,治疗组100例采用三七跌打止痛胶囊治疗,对照组50例采用伤科接骨片治疗.对两组进行5周的治疗观察.结果: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在骨痂X线评分比较方面,14 d两组的骨痂改变没有明显差异(P>0.05);21 d、28 d、35 d两组的骨痂改变均有明显差异(P<0.05, P<0.01).结论:三七跌打止痛胶囊能明显促进骨折愈合,疗效优于伤科接骨片.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跌打接骨片对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80例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跌打接骨片组、伤科接骨片组和空白对照组,观察3组间骨折临床愈合时间及骨痂生长情况的差异。结果:跌打接骨片组骨痂出现早,而且质量高,骨折临床愈合时间比空白对照组平均提前7.4天。结论:跌打接骨片具有明显促进骨折愈合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愈骨胶囊Ⅰ、Ⅱ、Ⅲ号序贯疗法促进胫骨中下段骨折愈合的疗效及愈后.方法:将72例胫骨中下段骨折患者按就诊顺序编号,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应用愈骨胶囊Ⅰ、Ⅱ、Ⅲ号序贯疗法,对照组应用市售骨折挫伤散,直至骨折愈合.以临床实际用药时间比同类骨折愈合时间提前多少为疗效评定标准.同时观察骨痂生长情况,骨折提前愈合率及膝踝关节活动情况.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骨折临床愈合时间明显减少.治疗组骨痂生长情况、骨折提前愈合率、膝踝关节活动情况均优于对照组.结论:表明愈骨胶囊Ⅰ、Ⅱ、Ⅲ号序贯疗法对胫骨中下段骨折愈合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可缩短治疗时间. 法促进胫骨中下段骨折愈合的疗效及愈后.方法:将72例胫骨中下段骨折患者按就诊顺序编号,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应用愈骨胶囊Ⅰ、Ⅱ、Ⅲ号序贯疗法,对照组应用市售骨折挫伤散,直至骨折愈合.以临床实际用药时间比同类骨折愈合时间提前多少为疗效评定标准.同时观察骨痂生长情况,骨折提前愈合率及膝踝关节活动情况.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骨折临床愈合时间明显减少.治疗组骨痂生长情况、骨折提前愈合率、膝踝关节活动情况均优于对照组.结论:表明愈骨胶囊Ⅰ、Ⅱ、Ⅲ号序贯疗法对胫骨中下段骨折愈合 明显的促进作用,可缩短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观察伤科接骨片对家兔骨折模型骨形态计量学静态学参数的影响,探讨该药促进骨折愈合的机理.方法将36只雄性新西兰家兔制成右侧桡骨中上1/3标准骨折模型后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和伤科接骨片组,每组18只.每组实验动物又分3个亚组,即11天处死组(Ⅰ组)、21天处死组(Ⅱ组)和35天处死组(Ⅲ组),每亚组6只.术后第2天开始给药,于术后第11、21、35天分别处死各亚组动物,取骨痂上下共1 cm的骨组织进行不脱钙骨切片,用计算机半自动图像数字化分析仪测量骨组织形态计量学参数.结果骨折愈合过程中膜内成骨的计量学静态参数在11天时,伤科接骨片组骨小梁数量(Tb*N)较空白对照组高(P<0.05),而骨小梁分离度(Tb.Sp)较空白对照组低(P<0.05);21和35天时,伤科接骨片组骨计量学静态参数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伤科接骨片是通过增加骨折愈合早期膜内成骨过程中骨小梁的数量和使骨小梁结构变得致密,而促进骨折愈合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骨折速愈颗粒促进骨折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86例骨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10例、对照组176例。对照组口服活性钙片与伤科接骨片;治疗组服用自拟骨折速愈颗粒。两组均服药8周后评价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100%,对照组为82.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骨折速愈颗粒有较好的促进骨折愈合的作用,且吸收快、简便易行,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骨碎补对骨折愈合中TGF-β_1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骨碎补是骨伤科常用的一味中药 ,为了进一步探讨其促进骨折愈合的机理 ,设计了该实验以期为临床运用骨碎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将 3 6只 SD大鼠随机分成三组 :生理盐水组 (A)、骨碎补组 (B)、伤科接骨片组 (C)。按标准骨折模型方法造模 ,不作任何外固定 ,分笼饲养。从手术后第二天开始灌胃给药 ,骨碎补组每天以骨碎补水煎液分早晚 2次灌胃 ,伤科接骨片组每天给药 2次 ,对照组同时给予等量生理盐水。于术后第 7天、1 4天、2 1天每组分别处死动物 4只 ,取出骨标本。骨标本制成切片测量骨痂厚度及 TGF-β1 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骨碎补组骨痂组织形成丰富 ,厚度明显优于对照组 (P<0 .0 1 ) ;骨碎补组骨痂组织中 TGF-β1表达量及阳性定位与伤科接骨片组相同 ,均明显强于对照组。结论 :实验结果表明骨碎补能增加骨痂厚度 ,提高骨折愈合质量。增加 TGF-β1 在骨痂组织中的表达 ,可能是骨碎补促进骨折愈合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
跌打接骨片促进实验性骨折愈合的骨组织形态计量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跌打接骨片对实验性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将56只8月龄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模型组、跌打接骨片高剂量组、跌打接骨片低剂量组和伤科接骨片对照组4组,每组14只,所有家兔均行双侧桡骨骨缺损手术。术后第2天开始给药,连续用药至术后第22天和42天时处死动物,测定桡骨骨折端的骨组织形态计量学指标。结果:用药22天时,跌打接骨片高、低剂量组和伤科接骨片组的矿化骨痂面积、骨质面积、活性成骨面%及成骨细胞指数值均大于模型组(P<0.05),而矿化表面积则小于模型组(P<0.05)。用药42天时,上述3组的成骨细胞活性和矿化延迟时间时间则分别大于和短于模型组,而其它骨计量动力学参数值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跌打接骨片能明显促进家兔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9.
骨碎补对骨折愈合中TGF—β1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23,自引:4,他引:19  
目的:骨碎补是骨伤科常用的一味中药,为了进一步探讨其促进骨折愈合的机理,设计了该实验以期为临床运用骨碎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36只SD大鼠随机分成三组:生理盐水组(A)、骨碎补组(B)、伤科接骨片组(C)。按标准骨折模型方法造模,不作任何外固定,分笼饲养,从手术后第二天开始灌胃给药,骨碎补组每天以骨碎补水煎液分早晚2次灌胃,伤科接骨片组每天给药2次,对照组同时给予等量生理盐水。于术后第7天、14天、21天每组分别处死动物4只,取出骨标本。骨标本制成切片测量骨痂厚度及TGF-β1免疫组化染色。结果:骨碎补组骨痂组织形成丰富,厚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0;骨碎补组骨痂组织中TGF-β1表达量及阳性定位与伤科接骨片组相同,均明显强于对照组。结论:实验结果表明骨碎补能增加骨痂厚度,提高骨折愈合质量。增加TGF-β1在骨痂组织中的表达,可能是骨碎补促进骨折愈合的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0.
陈海波  杨胜武 《新中医》2015,47(8):108-109
目的:观察伤科接骨片联合西医药治疗胫腓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将胫腓骨骨折患者88例随机分为2组各44例,所有患者均行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对照组术后行常规无菌换药及营养支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伤科接骨片治疗。观察2组患者术后2、4、6天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骨折消肿时间、住院时间、骨痂生长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临床疗效。结果:术后4、6天,观察组VAS评分均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观察组消肿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胫骨骨折、腓骨骨折、胫腓骨骨折的骨痂生长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7.92%,对照组为86.6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伤科接骨片可以有效消除术后患者的肿痛、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加快骨痂生长和缩短骨折愈合时间,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跌打生骨颗粒治疗外伤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0例骨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00例与对照组50例,治疗组予口服跌打生骨颗粒治疗,对照组予口服伤科接骨片治疗,分析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临床总疗效比较,经统计学处理,2组无显著性差异;临床症状疗效结果表明,治疗组肿痛减轻、消失时间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平均3天以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跌打生骨颗粒是治疗外伤性骨折较好的中药制剂,具有快速消肿止痛、活血祛瘀、促进骨折愈合的功效,值得更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自拟中药方接骨续断汤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的疗效。方法:对72例胫骨中下段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6例,观察组应用接骨续断汤内服,对照组予以伤科接骨片口服,观察两组骨痂出现时间,骨折临床愈合的时间,术后随访1年。结果:观察组骨痂出现时间平均为5.4周,临床愈合时间平均为6.8周;对照组骨痂出现时间平均为7.1周。临床愈合时间平均为9.6周。对比2组骨痂出现时间、临床愈合时间有显著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接骨续断汤内服能促进骨痂形成,促进骨折愈合,避免骨折不愈合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伤科接骨片治疗克雷氏骨折6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伤科接骨片对消肿、止痛及骨折愈合情况的疗效。方法:将120例克雷氏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口服伤科接骨片治疗,对照组60例口服跌打丸治疗,两组患者均整复加夹板固定后用药,进行为期1个月的对照观察。结果:在消肿止痛、骨痂形成方面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伤科接骨片是促进骨折愈合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三七活血接骨胶囊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60例。治疗组采用三七活血接骨胶囊治疗,对照组采用伤科接骨片治疗。结果:2组120例均治愈,Dienst腕关节功能评估均达优。2组骨折愈合时间及治疗后第7、10、14天肿胀评分比较,第5、7天疼痛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疗效方面,三七活血接骨胶囊及伤科接骨片组均优。结论:三七活血接骨胶囊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观察仙茅乙醇提取物对大鼠胫骨骨缺损愈合过程中骨痂形成、血清钙(Ca)、血清磷(P)浓度及碱性磷酸酶(AKP)活性的影响,研究仙茅乙醇提取物对大鼠骨折修复的影响。方法对大鼠实施胫骨骨缺损形成术,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仙茅组、伤科接骨片组,各组再按照不同给药时间点分为3组(第2、4、8周组)。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仙茅组给予仙茅乙醇提取物灌胃干预,伤科接骨片组给予伤科接骨片灌胃。分别于灌胃后第2、4、8周X射线观察骨痂形成,并测定血清Ca、P浓度及AKP活性。结果仙茅组大鼠胫骨骨缺损接近消失,骨痂量高于模型组和伤科接骨片组;血清Ca浓度、AKP的活性在各时间点均高于模型组和伤科接骨片组(P0.05);仙茅组大鼠血清P浓度在各时间点均低于模型组和伤科接骨片组(P0.05)。结论仙茅乙醇提取物对大鼠胫骨骨缺损愈合有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骨碎补对骨折愈合中血生化指标及TGF—β1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39,自引:2,他引:37  
为了进一步探讨骨碎补促进骨折愈合的机理。将36只SD大鼠随机分成生理盐水组(A)、骨碎补组(B)和伤科接骨片组(C)3组,造成骨折模型后,分别给于生理盐水、骨碎补水煎液、伤科接骨片混悬液。术后第7、14和21天每组各处死动物4只,取血并取出骨标本,进行血生化指标检测及骨切片TGF-β1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骨折愈合过程中,骨碎补组血钙、磷浓度乘积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血清ALP活性始终高于对照组(P<0.01)。骨碎补组骨痂组织中TGF-β1免疫组化染色明显强于对照组。根据实验结果,推测骨碎补促进骨折愈合的机理可能有以下几方面:①提高血钙、磷的浓度乘积 ,促进钙磷沉积;②增强机体内成骨活动,提高血清ALP的活性;③增加TGF-β1在骨痂组织中的表达,促进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17.
骨碎补对骨折愈合中血生化指标及TGF-β_1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了进一步探讨骨碎补促进骨折愈合的机理。将 36只 SD大鼠随机分成生理盐水组 (A)、骨碎补组 (B)和伤科接骨片组(C) 3组 ,造成骨折模型后 ,分别给于生理盐水、骨碎补水煎液、伤科接骨片混悬液。术后第 7、14和 2 1天每组各处死动物 4只 ,取血并取出骨标本 ,进行血生化指标检测及骨切片 TGF-β1 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骨折愈合过程中 ,骨碎补组血钙、磷浓度乘积显著高于对照组 (P<0 .0 1) ,血清 AL P活性始终高于对照组 (P<0 .0 1)。骨碎补组骨痂组织中 TGF- β1 免疫组化染色明显强于对照组。根据实验结果 ,推测骨碎补促进骨折愈合的机理可能有以下几方面 :1提高血钙、磷的浓度乘积 ,促进钙磷沉积 ;2增强机体内成骨活动 ,提高血清 AL P的活性 ;3增加 TGF-β1 在骨痂组织中的表达 ,促进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伤科接骨片在下颌骨缺损修复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健康雄性新西兰兔72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24只)、模型对照组(24只)和伤科接骨片组(24只),建立下颌骨缺损模型。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动物给予正常饲料,伤科接骨片组动物给予伤科接骨片饲料。分别于建模后7、14、28、56天处死相同例数动物(n=6),收集下颌骨缺损处骨组织块。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OPG)、骨保护素配体(Osteoprotegerin ligand,OPGL)表达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OPG、OPGL表达分别于建模后第7、14天显著提高(P0.05),伤科接骨片组OPG表达于建模后第7、14、28、56天均显著提高(P0.05),OPGL表达则提高不明显(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伤科接骨片组OPG表达于建模后第14、28、56天均显著提高(P0.05),OPGL表达于建模后第14天显著降低(P0.05),OPG/OPGL比值在建模后第14、28、56天显著上升(P0.05)。结论:伤科接骨片可能通过影响OPG、OPGL的表达而促进下颌骨缺损修复。  相似文献   

19.
伤科接骨片对兔骨折骨痂骨矿和生物力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伤科接骨片促进骨折愈合的机制,方法:以兔作骨折模型,于造模物2.4周取骨痂,采用双能X线摄影吸收法进行分析检测其生物力学性能,结果:用药组骨痂骨矿密度高于对照组,P<0.05,有显著性差异,两组的骨矿含量和矿面积术后2周和4周,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骨痂矿化速率2周前用药组高于对照组,2周后用药组低于对照组,术后4周用药组的生物力学性能优于对照验,结论:伤科接骨片可以促进实验性骨折骨痂的矿化,提高骨生物力性能。  相似文献   

20.
复方接骨木胶囊促进股骨颈骨折愈合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敏  梅娇 《中国中医急症》2010,19(8):1306-1306,1336
目的观察复方接骨木胶囊对股骨颈骨折愈合相关临床指标的影响。方法将58例股骨颈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9例给服复方接骨木胶囊,对照组29例予以伤科接骨片;两组均以90d为1疗程。结果从骨痂X线评定、疼痛改善时间、骨折临床愈合时间、骨痂形成情况等几个方面进行比较,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复方接骨木胶囊促进股骨颈骨折愈合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