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方便门诊患者就医的几点做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患者到医院就诊全过程包括挂号、候诊、就诊、交费、检查、取药及治疗。目前的门诊就诊过程是多年沿袭下来的 ,没有从患者的角度安排就诊过程 ,而是让患者自己去适应门诊流程各个环节 ,从而带给患者许多不便[1] 。1 门诊拥挤原因①由于患者来诊的时间取决于患者的主观意向 ,因此就诊时间多集中于上午 8时至 11时 ,出现门诊高峰现象[2 ] 。②患者在门诊停留的无效时间长 ,与患者对医院环境不熟悉和医院的就诊流程安排不尽合理有关。约一半以上患者提出 :“①到哪里挂号 ?②到哪去就诊 ?③到哪里做检查 ?”等之类的问题 ,这说明“现代门诊”…  相似文献   

2.
医院的候诊厅主要为就医者候诊使用,功能单一,如果从就医者分流和减少就医者迂回路线及等候时间上考虑,可以将挂号这一环节与各候诊厅护士站相结合。目前,已有将急诊部及肠道门诊分设挂号口的先例,有些医院从就医者的角度出发,将挂号口分散到各个科室部门。由于挂号收费面值固定,不像划价收费那样需要专门的人员,  相似文献   

3.
实行门诊分时段预约挂号[1],病人可根据自己的时间预约就诊的确切时间,届时只要按照约定的时间点提前30 分钟到门诊相应的分诊台确认候诊即可;分时段预约挂号就诊流程十分便捷,大大缩短了候诊时间,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看病难、看病烦"的问题;我院每天门诊量约7 千人次,笔者结合医院近年来对专家预约挂号的推广实施情况,认为门诊分时段预约挂号是合理分流门诊病人就诊最有效方法之一;通过不断优化流程和实践,证明分时段预约挂号已逐渐被广大患者所接受.  相似文献   

4.
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门诊预约诊疗服务,可优化门诊诊疗服务流程,节省患者排除挂号、交费及候诊时间,方便患者就医。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结合医院门诊的实际,启用分时段预约模式,采用多通道终端载体的预约挂号技术,实现医院门诊流程的优化,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5.
徐慧 《中国卫生》2020,(1):111-111
与其他综合性医院一样,挂号、检查、现场排队、停车难、候诊时间长,成为潍坊市人民医院患者反映最多的问题。为了回应和解决患者的诉求,医院推出两大举措,一是对门诊流程进行升级改造,二是推出预约挂号、预约检查服务。近年来,医院以改善人民群众看病就医感受为出发点,深入拓展服务体验新内涵,制订和开展了一系列便民、惠民措施,做出了卓有成效的尝试,患者就医满意度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6.
针对门诊预约挂号率低、退号频繁、诊室秩序差等现象,某三甲医院门诊通过完善实名制就诊,运用多平台预约挂号方式,缩短放号时间段,进行多渠道宣传,采用自助报到机分时段取号候诊,落实分诊护士诊室职责等一系列改造措施,使预约挂号率明显提高,患者候诊时间缩短,就诊更加准时,爽约率降低,诊室秩序明显好转,患者和医护人员满意度提高.  相似文献   

7.
综合医院优化门诊流程的思路   总被引:85,自引:18,他引:67  
门诊流程指患者到医院就诊的全过程 ,从挂号、候诊、就诊到检查、交费、取药、治疗整个过程。优化门诊流程旨在不增加医院资源的情况下 ,合理安排患者就诊过程 ,减少患者在门诊过程中不必要的等候时间 ,以提高门诊整体服务水平。一、门诊流程现状医院中典型的门诊流程如图 1所示 :挂号候诊就诊交费检查取药治疗图 1 现行的门诊流程示意图目前的门诊流程是多年沿袭下来的一种自然过程 ,这种自然流程存在的问题是没有从患者的角度安排就诊过程 ,而是让患者自己去适应门诊流程的各个环节 ,从而带给患者许多不便 ,也使医院某些工作处于无计划状…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门诊患者对医院门诊医疗服务的满意度,为改进医院服务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深圳市某所医院的门诊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对调查项目的满意度情况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患者对门诊医疗服务总体满意度为83.74分,推荐度为71.3%。患者对医务人员的满意度依次为超声人员80.8%,护士79.7%,医生78.9%,导医75.3%,检验人员77.1%,药房人员72.9%,保安72.7%,收费员63.4%。患者对诊治过程的满意度依次为尊重患者隐私81%,技术水平77.5%,聆听病情75.8%,解释说明74.4%,导诊服务73.8%。患者对医院候诊时间满意度依次为放射检查72.7%,门诊输液63.7%,药房取药67%,化验检查67.9%,挂号收费40.3%,专家候诊41.7%,超声检查30.2%。结论门诊患者对该院门诊服务总体评价较高,尤其在医(技)护人员服务态度、医疗技术水平、诊治过程方面得到较高的满意评分。但在洗手间卫生、后勤人员服务态度、候诊时间方面满意度还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9.
改进预约门诊挂号模式,建立统一的预约服务平台,为患者提供了方便、快捷的预约服务,减少了患者候诊时间、优化了服务流程、改善了就医秩序,缓解了"看病难、看病贵"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深入挖掘影响儿科门诊候诊时间过长的影响因素,为改善门诊候诊状况提供方法学上的借鉴.方法收集某三级甲等医院2018年儿科门诊的就诊信息,采用方差分析及多元线性回归筛选候诊时间过长的影响因素.结果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年龄、病人来源、民族、医保类型、月份、星期、预约方式、挂号类别对候诊时间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对影响候诊时间主要因素的分析,提示医院管理部门针对主要的影响因素实施弹性排班、分时段预约等措施,减少患者的候诊时间.  相似文献   

11.
浅谈综合医院优化门诊流程矛盾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俊智 《工企医刊》2003,16(2):92-92
门诊流程是指患者到医院就诊的全过程,从挂号、候诊、就诊到检查、交费、取药、治疗的整个过程。优化门诊流程旨在不增加医院资源的情况下,合理安排患者就诊过程。减少患者在门诊过程中不必要的等候时间。以提高门诊整体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缩短患者挂号及候诊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提高医疗资源利用率。方法将实施分时段预约后与实施之前患者挂号及候诊时间、满意度等进行比较。结果开展分时段预约后,患者挂号、候诊时间明显缩短(P <0.01),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P <0.01)。结论分时段预约可缩短患者挂号、候诊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提高医疗资源利用率,提升医院的品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运用上海某综合性医院门诊数据,建立该院心血管内科普通门诊实行分时段预约挂号时不同叫号规则下候诊排队仿真模型,分析不同队列的特点.方法 通过HIS系统提取心血管内科某月普通门诊相关数据确定排队模型参数,利用Matlab建立仿真模型,制定混合队列和分立队列两种候诊叫号方案,观察分析不同出诊医生数量、单位时段内不同预约数量时各类型患者的候诊时间变化.结果 以周一上午为例,在两种不同的候诊叫号规则、不同出诊医生数量、单位时段不同预约数量等情况下,模拟预约就诊患者和非预约就诊患者的候诊时间.结论 实行分时段预约挂号,可以有效缩短各类患者的候诊时间;应根据科室的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候诊排队方案;仿真模型需在实践中进一步验证和优化.  相似文献   

14.
构建门诊区域挂号、候诊排队一体化的设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想在分析了医院的现状的前提下 ,利用现代的电子技术 ,结合医院的计算机系统 ,发挥各自所长 ,整合医院门诊的挂号和候诊 ,使病人在医院享受真正意义上的服务。  相似文献   

15.
林睿颖 《现代医院》2004,4(2):82-82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是一所大型综合性三甲医院,日门诊量达5000~6000人次。随着市场经济不断完善,医院服务功能不断增强,医院和病患者对信息管理要求的不断提高,原有的门诊管理系统已不能满足医院发展的需求。为此,我院决定升级门诊管理系统。新门诊系统由挂号/发卡、医生诊室、门诊收费、药房发药、标本采集、中心注射6个子系统组成。是以诊疗卡或病历本上的条型码为枢纽,以医生工作站为流程中心环节,实行患者选择医生和电子屏幕叫号,既往“诊室如超市”、“三长一短”的现象不见了,代之以患者在休息处候诊和取药,整个就诊时间较以前明显缩…  相似文献   

16.
文章分析在门诊就医流程过程使用微信公众号的临床效果。通过医院门诊就诊的患者使用微信公众平台,实现微信的预约挂号、诊室候诊及诊后各类服务的一体化门诊就医流程的体验。通过门诊微信公众平台可以给患者带来便捷快速的就医体验,减少排队等候时间,有效缓解看病难的问题,缩短患者整体就医等候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以及医护和谐度。  相似文献   

17.
医院门诊一站式服务探索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1概述医院就医通常分门诊、急诊、住院3种方式,而急诊和住院病人由于病重病急,常会得到院方重视,其服务质量要比门诊好得多。然而对于大多数门诊病人来说,就不那么幸运了,去医院看病成了一件“痛苦”的事:自己要先是半个医生,凭症状能够判断去哪个科室挂号;候诊时间过长、环境嘈杂、没有隐私;由于医院门诊挂号、看病、检查、划价、取药等窗口设置不合理,科室太分散、流程繁杂,病人常常是一个上午要楼上楼下往返奔波于诊室、化验室及药房之间,而和医生交流的时间仅仅是几分钟而已。另外,随着科技的发展,医疗辅助检查手段也越来越多,但由于许…  相似文献   

18.
专科化门诊服务流程再造及应用案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医院门诊是全院医疗工作的第一线。门诊医疗服务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个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声誉。针对目前大型综合性医院门诊"三长一短"现象(即挂号时间长、候诊时间长、检查处置取药时间长、诊疗时间短)仍然较普遍的现象,我们以业务流程再造方法为指导,系统分析现有就诊服务流程,通过消除浪费、简化和整合任务,以及自动化适当的活动完成就诊服务流程的重新设计工作,  相似文献   

19.
为了优化预约挂号流程,减少病人候诊时间,采用预约到时间点的“选号预约”模式,使预约挂号在方便病人方面又进了一步,提高了医院门诊服务质量,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0.
上海市级医院门诊预约现状及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海作为一个特大型城市.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老龄化.对医疗资源的需求呈逐年上升趋势。上海把建设“亚洲医学中心”写入了城市发展规划.对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逐年增加.但是老百姓对“看病难、看病贵”的反映依然比较普遍。一定程度上说.老百姓的抱怨来自于对门诊候诊时间长、收费等待时间长和检验、检查等候时间长及医生接诊时间短的不满。本市一项调查显示.挂号后只有15-26%的患者在10分钟内可以就诊.61.10%的患者在30分钟内可以就诊:而专家门诊的平均候诊时间都在1小时以上.造成这种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患者看病时间过于集中.医院资源在一定时段供需矛盾较为突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