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EnsiteNavX标测系统指导下环肺静脉左房线性消融电隔离治疗心房颤动的疗效.方法 阵发性心房颤动14例和持续性心房颤动3例,采用EnsiteNavX标测系统进行环肺静脉左房线性消融.消融终点为肺静脉电隔离.结果 17例患者均达到消融终点;手术时间(226.1±36.2)min、X线曝光时间(41.3 ±12.8)min、放电时间(61.9±15.4)min.术后2例复发,1例再次消融成功,1例拒绝再次手术;随访3~26个月,14例(82.3%)无心房颤动发作;3例(17.7%)有心房颤动复发,但发作次数及时间均较术前明显减少,用胺碘酮治疗可控制(术前胺碘酮治疗无效).术中及随访期间无任何与操作相关的并发症.结论 Ensite NavX标测系统指导下环肺静脉左房线性消融治疗心房颤动有效、安全.  相似文献   

2.
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与CT影像融合指导心房颤动导管消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目前通常采用的肺静脉前庭定位方法主要有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指导(CARTO)或与CT/核磁共振影像融合定位(CARTO-Merge)两种方法.理论上讲CARTO-Merge技术提供了更多的解剖细节,导航精确度更高,但其是否有利于提高房颤导管消融治疗的成功率及安全性仍有待临床观察评价.目的:验证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联合CT影像融合在指导房颤导管消融中的作用.设计、时间及地点:对比观察,于2005-10/2007-05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完成.对象:选择进行环肺静脉前庭线性消融治疗的阵发性房颤患者93例.方法:试验分为2组,CARTO组50例,CARTO-Merge组43例,分别于CARTO系统及CARTO-Merge指导下行环肺静脉前庭线性消融,消融终点为肺静脉隔离.主要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操作时间,X射线照射时间,手术成功率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实现消融终点,随访时间(12.6±2.9)个月,73例(78.5%)患者消融后3个月无房性心律失常复发.CARTO组X射线照射时间显著长于CARTO-Merge组(P<0.05),两组操作时间、消融时间、消融成功率及并发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采用单纯CARTO或联合CT影像融合技术指导的环肺静脉前庭消融均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但CT影像融合技术可更清楚展示心脏解剖,有利于肺静脉的准确定位,并显著缩短X射线透视时间.  相似文献   

3.
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 简称房颤)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效果往往不理想,房颤的经导管射频消融是目前研究的热点.CARTO系统是心脏的非X线电解剖标测系统,200O年,Pappone等[1]首创CARTO系统标测指导下环肺静脉口消融治疗房颤取得成功,该方法已成为射频消融治疗房颤的主要术式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CARTO电解剖标测系统指导消融频发室性早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15例药物治疗无效的频发室性早搏患者,应用CARTO电解剖标测系统在相应心腔进行标测,构建三维电激动图并指导消融,观察消融即刻成功率、手术时间、消融时间和x线曝光时间及并发症情况,并通过随访评价导管消融后的远期疗效.结果 15例患者均完成CARTO指导下电解剖重建,右心室流出道室性早搏13例,左冠窦室性早搏1例,左后分支起源室性早搏1例.消融放电(2.3±1.1)次,累计放电时间(120.O±22.8)s;手术时间(1.50±O.42)h,x线曝光时间(8.0±2.7)min,所有患者术中即刻均达到消融终点.随访3~6个月,无复发病例.结论 CARTO三维电解剖标测指导下消融频发室性早搏安全有效,同时消融手术时间短,曝光时间少,远期疗效好.  相似文献   

5.
心房颤动为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可导致血流动力学障碍以及动脉系统栓塞,其人群发生率在1%左右,随年龄增长而发病率有增高之势,并有一定的致残率和致死率[1].近年来发现左房肺静脉肌袖产生的心房期前收缩是诱发心房颤动的关键因素,因此,射频消融造成肺静脉与左心房的电隔离可有效治愈心房颤动.2000年CARTO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指导下环肺静脉口消融,治疗心房颤动取得成功[2].该方法极大地提高了心房颤动消融的成功率[3],已成为射频消融治疗心房颤动的主要方法.我科2010年4月起,采用"CARTO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指导下环肺静脉口消融术"治疗心房颤动病人21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背景:目前常用的肺静脉前庭定位手段主要是通过三维电解剖标测(CARTO)结合X射线影像或CT影像融合等完成,这些方法均是通过解剖指导进行肿静脉前庭定位、消融,消融是否命中心房颤动(房颤)赖以维持的关键部位不得而知.目的:验证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结合肺静脉前庭电位指导房颤经导管消融治疗的可行性.设计、时间及地点:验证性临床试验,于2007-03/2009-06在济南市第四医院及河北省人民医院心内科完成.对象:纳入药物治疗无效的症状性阵发性房颤患者51例.方法:于CARTO标测系统结合肺静脉前庭电位标测指导下行环肺静脉前庭线性消融,消融终点为肺静脉隔离,观察操作相关参数及消融成功率.主要观察指标:观察手术操作时间、X射线照射时间、手术成功率及并发症等操作相关参数.结果:51例患者均实现消融终点.平均操作时间(207±36.7)min,透视时间(38.2±14.3)min,消融时间(56.4±15.7)min.经过(17.5±3.8)个月的随访,累计40例(78.4%)无房颤、心房扑动及房性心动过速等心律失常发生.无严重操作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肺静脉前庭电位标测有助于肺静脉前庭的解剖定位,结合三维电解剖系统指导房颤消融效果好,安全性高,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以选择性射频消融形成心室肌电隔离区域,分析其电生理效应、室颤诱导能力,并判断该区域是否为维系心律失常、室颤存在的必要条件。方法:以单管法制备离体兔心脏逆行Langendorff灌流模型计20例。按射频消融部位分为4组(n=5),经导管作V型线性消融以形成心室肌电隔离。心室肌射频消融前后分别记录分析室颤的电生理特征和心室肌电隔离区域内外的诱导能力。结果:各组离体心脏心室肌射频消融厚度与环射频消融区域范围所占心脏表面积百分比相似(P>0.05)。仅第4组3例形成环消融区内完全电隔离;其余形成环消融区内部分电隔离。3例完全电隔离者中,均不能在环消融区内诱发出室颤(与基线相比P<0.05);而除1例外,其余均可在环消融隔离区外起搏刺激诱发出室颤(与基线相比P>0.05)。在部分电隔离者中,环消融区内只诱发出非持续性室颤;环消融隔离区外均可起搏刺激诱发出室颤(与基线相比P>0.05)。结论:离体兔心脏Langendorff灌流模型选择性心肌电隔离试验显示完全或部分电隔离可以避免在这些区域内诱导室颤或持续性室颤,但不能避免在残留心肌中诱导室颤。实验所选各心肌区域不是维系室颤存在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8.
刘华芬  杨新红  余姣荣 《现代护理》2007,13(11):1017-1018
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简称房颤)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效果往往不理想,房颤的经导管射频消融是目前研究的热点。CARTO系统是心脏的非X线电解剖标测系统,2000年,Pappone等[1]首创CARTO系统标测指导下环肺静脉口消融治疗房颤取得成功,该方法已成为射频消融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三维电生理导航系统(Carto3)指导下导管射频消融术(RFA)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4例PSVT患者按手术方案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参照组,各32例。研究组给予Carto3指导下导管RFA,参照组给予X线透视下常规消融法。比较两组的消融成功率、临床相关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消融成功率为96.88%,高于参照组的81.25%(P<0.05);研究组的肺静脉定口时间、环肺静脉消融时间、X线辐射时间均短于参照组(P<0.05)。两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arto3指导下导管RFA治疗PSVT患者可提高消融成功率,缩短肺静脉定口时间、环肺静脉消融时间、X线辐射时间。  相似文献   

10.
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类型之一,人群中总患病率为0.5%~1%。近年来随着对房颤发病机制的进一步认识,应用导管消融治疗房颤成为研究热点,目前CartoMerge指导的环肺静脉电隔离术(CPVI)是治疗阵发性房颤的主流术式。但最近新出现了一种名为重叠参考图像(overlay ref)的技术,这种技术能更好指导导管消融操作。我科于2008年7月—2009年12月对129例阵发性房颤患者运用此项技术进行消融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简称房颤)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发病率为0.5%左右.房颤已经成为危害国人健康的重要疾病.由于三维标测指导下肺静脉前庭电隔离消融治疗成功率高于普通导管消融,因此已成为房颤的主要消融策略.2005年12月-2007年11月,我院心内科采用三维标测指导下肺静脉前庭电隔离术治疗29例房颤患者,在护理方面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环肺静脉导管射频消融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时以完全肺静脉电隔离作为消融终点的意义。方法:将83例有症状的阵发性房颤患者分为两组,在CARTO指导下,行环肺静脉的线型消融一组(CPVA Lasso组)43例,消融终点:肺静脉传入、传出阻滞,肺静脉完全电隔离。另一组(CPVA组)40例,消融终点为两侧环肺静脉消融线完整,局部双极电位振幅减低>80%或振幅<0.1 mv;随访3~6个月,对部分药物无效的复发房颤或房速的患者行第2次消融治疗,采用CPVA Lasso方案。结果:第1次消融结束后,两组患者经过3~6个月随访,CPVA组有24例(60%),CPVA Lasso组32例(74%),在停服抗心律失常药物后无房颤或房速的发作。对两组中20例药物无效的复发房颤或房速的患者行第2次消融手术,再次消融术中所有患者均采用CPVA Lasso方案,术后随访3~9个月,停服抗心律失常药物后,症状性房颤或房速不再发作者18例(90%)。结论:环肺静脉导管射频消融治疗有症状的阵发性房颤患者时,以完全肺静脉电隔离为消融终点可有效防止房颤的复发。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在Ensite NavX三维标测指导下行环肺静脉左心房线性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心房颤动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对26例心房颤动患者在三维标测系统下行环肺静脉左心房线性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并给予精心围术期护理。结果:本组26例心房颤动患者均成功完成环肺静脉电隔离,无一例死亡。其中9例阵发性房颤患者在消融过程中出现房颤,随消融线径完成,8例房颤即刻终止,1例转变成左心房房扑,消融二尖瓣峡部达电位双向阻滞后恢复窦性心律。阵发性房颤手术时间为133~180 min,持续性房颤手术时间为150~265 min,平均手术时间(146.8±27.9)min,X线曝光时间(31.6±11.5)min,放电时间(61.9±15.4)min。1例术中发作TIA,经积极治疗后症状缓解。术后随访6个月,6例复发,其中4例再次消融通过有效放电实现肺静脉电隔离,2例拒绝再次手术。结论:Ensite NavX三维标测指导下行环肺静脉左心房线性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心房颤动安全有效,准确、恰当、及时的围术期护理措施是取得良好疗效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比较环肺静脉电隔离单环消融和双环消融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简称房颤)的疗效.方法 将40例抗心律失常药治疗无效或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的阵发性房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单环消融组和双环消融组,每组20例.单环消融组距肺静脉口0.5 cm作肺静脉单环电隔离线;双环消融组距肺静脉口0.5 cm和1 cm处,分别作肺静脉单环电隔离线.对2组患者手术时间、X线曝光时间,术后6、12个月治愈情况及肺静脉狭窄并发症的发生进行比较.结果 术前2组年龄,房颤发病时间、发作频率,左房内径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手术时间、术中X线曝光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6个月,双环消融组的一次手术治愈率为90%,高于单环消融组的80%(P<0.05);术后12个月,双环消融组二次手术治愈率为95%,明显高于单环消融组的二次手术治愈率的90% (P<0.05).术后6个月2组均未发生肺静脉狭窄.结论 环肺静脉电隔离双环消融治疗阵发性房颤较单环消融效果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三维标测系统指导下特发性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PVB/IVT)导管消融临床疗效及电生理特征。方法 2010年1月至2011年11月在我院行CARTO指导下射频消融治疗的164例PVB/IVT患者的临床和电生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91例,女73例,年龄8~66岁,平均(38.6±11.2)岁。结果 (1)PVB/IVT的起源部位:100例为流出道PVB/IVT,其中右心室流出道74例,左心室流出道10例,主动脉窦内14例,肺动脉瓣上(主干)2例;43例为左心室分支性PVB/IVT,其中左后分支41例,左前分支2例;20例为房室瓣周PVB/IVT,其中3例起源于二尖瓣环下,15例起源于三尖瓣环上,2例位于His束附近;1例为心外膜PVB/IVT。(2)消融及随访结果:共计160例消融成功(成功率为97.5%),4例失败。随访1~23个月,复发6例(复发率为3.8%),均再次消融成功。合并心律失常性心肌病16例,多数在术后3~6个月恢复正常。结论流出道和左后间隔是PVB/IVT最常见的起源部位,CARTO三维标测下射频消融治疗PVB/IVT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60例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药物治疗无效且反复发作,采用节段性消融肺静脉电隔离术、CARTO和EnSite 3000三维空间标测系统指导下肺静脉电隔离术3种不同的方法进行肺静脉电位经导管射频消融隔离治疗,术后随访3~41个月.[结果]60例患者中42例(70.0%)经消融成功,10例(16.7%)有效,8例(13.3%)失败,无严重并发症;CARTO和EnSite 3000三维空间标测系统指导肺静脉电隔离术可明显减少X线曝光时间.[结论]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局灶性心房颤动是可行的,对大部分患者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聚焦超声经心外膜的环肺静脉消融(CPVa)和左房盒式消融(BOXa)对房颤的影响.方法 成年杂种犬20只,随机分为两组,建立肺静脉起源的阵发性房颤模型后,直视下分别行环肺静脉消融和左房盒式消融.消融前、后记录左房有效不应期(LA-ERP)、计算房颤诱发率、记录房颤持续时间,术毕行组织学检查.结果 所有犬均能诱发出肺静脉起源的阵发性房颤,房颤终止后的LA-ERP较基线水平显著缩短[CPVa组:(140±10)ms vs(102±10)ms,P<0.01;BOXa组:(139±11)ms vs(105±8)ms,P<0.01],但消融前后的LA-ERP并无显著性差异[CPVa组:(102±10)ms vs(110 8)ms,P=0.070;BOXa组:(106±7)ms vs(111±7)ms,P=0.225].消融后两组的房颤诱发率均较消融前显著降低[(98±4)%vs(28±10)%,P<0.01,(97±4)%vs(14±7)%,P<0.01],房颤持续时间均显著缩短[(233±40)s vs(70±29)s,P<0.01;(240±41)s vs(34±22)s,P<0.01];部分犬可见肺静脉一心房双向电传导阻滞;两组间消融前房颤诱发率、房颤持续时间无统计学差别,消融后BOXa组房颤诱发率和房颤持续时间低于/短于CPVa组(P<0.05).消融后焦域内的组织呈凝固性坏死.结论 经心外膜聚焦超声环肺静脉消融可显著降低房颤诱发率和缩短房颤持续时间,而左房盒式消融则可进一步提高成功率.  相似文献   

18.
汪丽琴  陈莉萍  冯震霞 《全科护理》2014,(16):1463-1465
[目的]探讨CARTO系统指导下行心房颤动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术病人的护理。[方法]对52例心房颤动病人行射频消融治疗,经穿刺房间隔,常规置管,在CARTO指导下构建左房电解剖图,所有病人均完成环肺静脉消融,部分病人加行左房顶部线,二尖瓣峡部线和(或)三尖瓣峡部线消融,同时加强护理。[结果]52例心房颤动病人成功接受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术;术后并发心包渗出1例,迷走神经反射5例,局部出血与血肿2例;18例病人术后因心房颤动发作出现明显的紧张、焦虑、抑郁、失望等心理问题。[结论]加强CARTO系统指导下行心房颤动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术的护理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19.
32例电生理检查确诊为希氏束旁旁路患者,其中22例显性旁路,10例隐性旁路.窦律下采用温控消融,从小功率20W短时间(5s)开始.结果32例患者除2例担心手术风险拒绝消融治疗外,余30例全部行射频消融治疗并获得成功.温度55~60℃功率20~40W,消融时间60s,重复诱发无心动过速,术后随访3~12月无复发.未发生并发症,随访至今,无1例复发.窦律下消融希氏束旁旁路安全有效.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有助于指导其消融.  相似文献   

20.
心房纤颤(房颤)是临床上常见的快速心律失常,在正常人群的发病率为0.15%~2.3%,其中6%~15%的房颤为“特发性“,多起源于肺静脉的异位激动.通过导管消融的方法隔离肺静脉与心房间的电连接能达到预防房颤的发生.作者自2003年2月~2004年3月对部分起源于肺静脉的阵发性房颤(PAF)采用环状电极(Lasso导管)标测指导下行肺静脉消融,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