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3 毫秒
1.
马瑞彦  肖颖彬  钟前进  郝嘉 《重庆医学》2004,33(7):1051-1051
患者,男,4岁,因发现心脏杂音3年入院.查体:血压左上肢113/65mm Hg(1mm Hg=0.133kPa),左下肢95/38mm Hg,右上肢116/79mm Hg,右下肢98/40mm Hg.  相似文献   

2.
夏坤伟  邵永祥  孟桃   《四川医学》2018,39(3):362-363
<正>1临床资料患者,男,66岁,因"突发头痛、右侧肢体瘫痪1h"入院,查体:T36.0℃,P78次/min,R20次/min,BP170/105mm Hg,心肺腹查体未见明显异常。专科查体:神志清楚,右上肢肌3级,右下肢肌力4级,左侧肢体肌力5级。入院时CT见图1。予以保守治疗,入院后2h,患者突发意识障碍,呈昏睡状,头痛、呕吐,立即复查头颅CT提示出血较前明显增加,见图2。立即行显微镜下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68岁,因呕吐、谵妄8h于2000年11月23日入院。8h前患者口服复方降压片200片。既往诊断“高血压病”20年,一直服用“复方降压片”治疗,血压维持于130~160/90~100mm Hg(1mm Hg=0.133kPa);6年前诊断“糖尿病”,未治疗。 入院查体:体温36.7℃,脉搏115次/min,呼吸25次/min,血压70/50 mm Hg;谵妄,瞳孔等大等圆,直径1.5mm,对光反应迟钝;双肺无干湿啰音;心事115次/min,心律规整,  相似文献   

4.
老年人术中发生大面积脑梗死1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龚涛  聂戎剑 《重庆医学》2006,35(8):761-761
1临床资料患者,女,73岁,因转移性右下腹痛9h入院;既往高血压病史5年,无心脏病、糖尿病史。查体:BP130/75mm Hg(1mm Hg=0.133kPa),意识清楚,对答切题,步入;心界不大,心率74次/min,心律齐,无杂音;腹部软,右下腹麦氏点压痛、轻度反跳痛、肌紧张;神经系统(-)。辅助检查:WBC 11.9×1  相似文献   

5.
<正>例1男,50岁,有"高血压病3级、高脂血症"病史10年,2005年首次因腹主动脉夹层入院,经保守治疗后出院,2011年再发腹主动脉夹层并主动脉壁内血肿入院,第2次我院住院期间曾行腹主动脉夹层覆膜支架植入术,术后病情好转后出院。2014年10月因"突发意识丧失6 h"入院。当时查体:体温36.1℃,脉搏60次/min,心率18次/min,血压:左136/60 mm Hg(1 mm Hg=0.133 k Pa),右72/50 mm Hg。肺腹  相似文献   

6.
刘苏健  郭伟  尹太  贾鑫 《中华医学杂志》2009,89(43):3096-3096
患者男,64岁,2007年10月23日主因突发右下腹痛、腰痛13 h于解放军总医院就诊.外院急诊CT血管造影(CTA)提示腹主动脉瘤,左髂总动脉瘤,右髂总动脉瘤破裂,合并右髂动静脉瘘.入院查体:血压90/51 mm Hg(1 mm Hg=0.133 kPa),神志尚清楚.  相似文献   

7.
沈理宇 《吉林医学》2014,(21):4653-4653
<正>2008年以来在我院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因感冒口服复方氨酚烷胺胶囊7~8颗后出现药物性脑病,现报告如下。例1,陈XX,女性,48岁,维持性血液透析9个月,烦躁、肢体抖动3 d,于2008年12月4日入院。2008年3月因尿毒症在我院血液透析,2次/周,5 h/次。2008年12月1日因感冒咳嗽在药店购买复方氨酚烷胺胶囊口服,1粒/次,2次/d,共服7粒,3 d后出现烦躁,时乱语,神智模糊,四肢不自主抖动,双手明显。查体:T 37.6℃,BP 150/90 mm Hg(1 mm Hg=  相似文献   

8.
1临床资料 患者,男,53岁,因心悸、气促,于2007年10月12日人院.入院前3h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心悸、气促,面色苍白,伴右上肢麻小、无力,无黑蒙、晕厥,无胸闷、胸痛.否认高血压、冠心病病史及家族类似发作史.查体:左上肢BP 140/70mm Hg(1mm Hg=0.133kPa),右上肢90/80mm Hg,HR 56次/分,心律整齐,心音有力,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  相似文献   

9.
患者,女,56岁.因突发左侧腰痛、血尿、恶心呕吐2 h,于2008年4月20日入院.既往体健,无近期外伤史.查体:T 37℃,P 86/min,BP 130/50 mm Hg(1 mm Hg=0.133 kPa).  相似文献   

10.
唐宇 《吉林医学》2011,(20):4271-4272
<正>1病历摘要患者女,57岁,因头昏4 d,伴呕吐、发热2 d入院。半个月前右手无名指指沟被划伤,未行消毒处理,伤口曾出现红肿,未及时就医。1 d前右前臂皮肤烫伤,未破溃。查体:T38.7℃,P 82次/min,R 18次/min,Bp 110/70 mm Hg(1 mm Hg  相似文献   

11.
酷似急性大面积脑梗死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女,65岁,因神志不清1 h于2008年11月20日8:00入院.查体:T 37.4℃,P 100次/min,R 20次/min,BP 160/90 mm Hg(1 mm Hg=0.133 kPa).  相似文献   

12.
张正文  潘继明  王奎  杨严 《吉林医学》2013,34(19):3963-3964
<正>1病历摘要患者,男,48岁。因昏迷2 h,于2011年12月27日入院。分别于2007年、2010年先后2次因乙型肝病毒性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入院治疗。入院查体:Bp 110/80 mm Hg(1 mm Hg=0.1333 kPa),浅昏迷,左手可定位,右侧肢体屈曲,双侧瞳孔直径2.0 mm,对光反射弱,诸腱反射存在,腹壁反射及提高反射未引出,右侧Babinski征阳性。  相似文献   

13.
1病例简介患者,男,72岁,因维持性血液透析9年,低血压1h而于2006-02-10入院。1个月前因“感冒”食欲减退,半月来血压逐渐下降。入院当日在透析过程中出现痰堵气道窒息,抢救成功后测量血压72/50mm Hg(1mm Hg=0·133kPa),给予盐酸米多君5mg口服,效果差,考虑超滤过多,给予补液,多巴胺300mg入0·9%氯化钠溶液250ml维持静滴,使血压>95/60mm Hg。至11日补液约2000ml,减慢至停用多巴胺,血压迅速下降至75/52mm Hg,患者诉头晕,再次给予盐酸米多君5mg口服,效果差,再次给予上组多巴胺维持静滴。患者于11日下午出现会阴部、肛门内持续性疼痛,按压、坐位…  相似文献   

14.
廖强 《实用医技杂志》2011,18(5):558-559
患者男性,82岁。主诉:右侧肢体乏力伴呕吐2 h,查体:血压146/68 mm Hg(1 mm Hg=0.133 kPa),嗜睡,双侧瞳孔等大,直径约0.3 cm,鼻唇沟无变浅,伸舌居中。右上肢肌力0级,右下肢肌力Ⅱ级,左肢体肌力无减弱,肌张力无改变。  相似文献   

15.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60岁.因发现双上肢血压差30mm Hg(1mm Hg=0.133kPa)以上3年,左上肢麻木3个月入院.既往有高血压、血脂异常、糖耐量异常史.入院查体:T36.5℃,P85次/分,R20次/分,Bp右上肢130/70mm Hg,左上肢70/40mm Hg,左上肢皮温正常,左侧脉搏较右侧明显减弱.心界不大,心率85次/分,偶闻及早搏,各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双下肢无浮肿.  相似文献   

16.
王雅  王伟 《中华全科医学》2021,19(1):164-166
主动脉夹层是一种非常凶险的疾病,发病急,病死率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由于长期高血压、血管内皮损害、基础疾病复杂等原因,并发主动脉夹层的几率比普通患者更高。本病重在及时诊断,首选外科手术治疗,维持急诊手术之前窗口期的病情稳定至关重要。本文就我院一例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长期维持稳定的内科治疗经验作一报道。1病例介绍患者,32岁,男性,主因"维持性血液透析2年,胸背部疼痛5小时"收住。2年前因"慢性肾炎,尿毒症"开始规律血液透析,3次/周,4 h/次,并长期口服"硝苯地平缓释片、酒石酸美托洛尔片",血压控制在150/100 mm Hg左右(1 mm Hg=0.133 k Pa)。  相似文献   

17.
1临床资料患者,男,48岁。因"突发胸背部剧烈疼痛4 h"于2011年11月28日入院。患者2002年因慢性肾炎、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期在我院行血液透析治疗,2003年行肾移植术,2008年因移植肾排异而行血液透析至今,2次/周,5 h/次。平素血压控制欠佳,波动于(140~180)/(90~110)mm Hg。  相似文献   

18.
回盲部Meckel憩室临床诊断较为困难,现将1例Meckel憩室炎合并急性阑尾炎分析报告如下。1病历摘要患者,男,34岁。因持续性右下腹痛10h而入院。查体:T38.0℃,P90次/min,R18次/min,BP120/70mmHg(1mm Hg=0.133kPa)。  相似文献   

19.
韩中金 《吉林医学》2011,(8):1642-1643
<正>1病历摘要患者男,58岁,体型稍胖,因车祸致左下肢畸形、骨折端外露、流血3 h急诊入院。入院时T 39.0℃,P 122次/min,R25次/min,Bp 157/89 mm Hg(1 mm Hg=0.133 kPa),血氧饱和度75%,深昏迷;右额部局部肿胀,无压陷,未触及骨摩擦  相似文献   

20.
1临床资料 例1 34岁,孕2产1.因停经10个月,阵发性腹痛3h入院.平素体健.入院查体:T 36.5℃,BP 140/80 mm Hg(1mm Hg=0.133 kPa),心肺听诊无异常,腹膨隆.产科检查:宫高32 cm,腹围103 cm,宫缩20 s/10 min,胎位右枕前位,胎心140次/min.内诊检查:宫口开大容指松,颈管消失,质中,居中,胎膜未破,头先露,位于坐骨棘上2 cm,骨盆无明显异常.B超提示胎儿、胎位及羊水正常,胎盘Ⅱ+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