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 毫秒
1.
外周血液和虫体所在局部组织中嗜酸粒细胞增多是某些蠕虫感染的特征之一.研究表明,不仅宿主免疫反应产生的嗜酸粒细胞趋化因子能引起局部组织嗜酸粒细胞聚集增多,而且某些寄生虫自身含有嗜酸粒细胞趋化因子(ECF),能直接影响宿主细胞动力学。有的虫体还同时存在中性粒细胞趋化因子(NCF).卫氏并殖吸虫感染常有明显的高嗜酸粒细胞血症,虫体寄生局部组织主要有嗜酸粒细胞  相似文献   

2.
<正>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EB)是一种以气道嗜酸粒细胞(EOS)浸润增加为特征的气道炎症性疾病,是诱导痰细胞检查技术应用于临床后发现的新病种~([1])。其临床特征主要为慢性咳嗽,多为刺激性干咳或咳少许黏痰,无喘息、呼吸困难症状,痰EOS增多,肺功能正常,无气道高反应性且呼气峰流速变异率正常,痰或诱导痰细胞学检查EOS≥2.5%,使  相似文献   

3.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基本病理为慢性炎症的变态反应性疾病,涉及嗜酸粒细胞(EOS),T细胞和肥大细胞等炎症细胞。EOS浸润引起的气道炎症是哮喘发病的中心环节,EOS活化和释放的颗粒性蛋白是引起哮喘特征性病理改变和气道高反应性的主要原因。研究表明,EOS脱颗粒的多少比EOS总数更重要,EOS颗粒蛋白主要有:嗜酸粒细胞主要碱性蛋白(MBP),EOS阳离子蛋白(ECP),EOS过氧化物酶(EPO),以及EOS神经毒素(EDN),其中MBP的毒性作用尤其显著。注入MBP至肺组织中,气道高反应性显著增强,诱导支气管痉挛;激活中性粒细胞和肺泡巨噬细胞,促进肥大细…  相似文献   

4.
嗜酸粒细胞性肺病(eosinophilic lung diseases,ELD)是指以气道和(或)肺实质嗜酸粒细胞增多为特征的一组异质性临床疾病,伴有或不伴有外周血嗜酸粒细胞增多[1].以前与ELD相关的名称较多,如嗜酸粒细胞肺浸润、肺嗜酸粒细胞增多症、嗜酸粒细胞性肺炎和肺嗜酸粒细胞综合征等,但目前多以ELD代替[2-5].  相似文献   

5.
嗜酸粒细胞主要碱性蛋白与支气管哮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基本病理为慢性炎症的变态反应性疾病,涉及嗜酸粒细胞(EOS),T细胞和肥大细胞等炎症细胞.EOS浸润引起的气道炎症是哮喘发病的中心环节,EOS活化和释放的颗粒性蛋白是引起哮喘特征性病理改变和气道高反应性的主要原因.研究表明,EOS脱颗粒的多少比EOS总数更重要,EOS颗粒蛋白主要有:嗜酸粒细胞主要碱性蛋白(MBP),EOS阳离子蛋白(ECP),EOS过氧化物酶(EPO),以及EOS神经毒素(EDN),其中MBP的毒性作用尤其显著.注入MBP至肺组织中,气道高反应性显著增强,诱导支气管痉挛;激活中性粒细胞和肺泡巨噬细胞,促进肥大细胞和嗜碱粒细胞释放组胺;破坏膜脂质双分子层,改变组织酶的活性,致细胞损伤,气道上皮脱落.在支气管哮喘和其它EOS相关疾病中,患者痰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MBP的浓度都增高.本文就MBP与支气管哮喘的关系方面近年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嗜酸粒细胞(EOS)增多同时伴有肺部浸润影被称为嗜酸粒细胞性肺病(ELD),它是一组异质性疾病,可局限于肺部或侵犯全身多个系统。该类疾病的特点为肺部阴影、肺泡EOS增多,伴或不伴外周血EOS增高。根据病因主要分为原发性、继发性和偶伴EOS增多的其他疾病。临床表现轻重不一,正确诊断依赖于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并结合临床、影像、实验室检查结果。糖皮质激素是治疗ELD的主要药物,疗程和剂量需个体化。  相似文献   

7.
Churg-Strauss综合征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Churg-Strauss综合征(CSS)是一种常伴有哮喘的系统性血管炎.迄今为止,CSS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仍不甚明了.外周血和组织中嗜酸性粒细胞(EOS)增多及EOS代谢产物水平升高,表明EOS参与CSS发病.此外,T细胞分泌细胞因子和致炎因子大量释放,提示T细胞激活."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细胞因子-序列理论"认为CSS的发病与ANCA和中性粒细胞也有关.  相似文献   

8.
嗜酸细胞性胃肠炎与高嗜酸性粒细胞综合征   总被引:36,自引:0,他引:36  
目的 探讨嗜酸细胞性胃肠炎 (EG)和高嗜酸性粒细胞综合征 (HES)临床特征的异同。方法 回顾性对照研究 9例EG和 19例HES ,分析其临床表现及治疗经过。结果 EG组腹泻、腹痛、体重下降和消化道受累的发生率高于HES组 (P <0 .0 5 )。HES组循环嗜酸性粒细胞 (EOS)和白细胞计数、IgE水平均高于EG组 (P值均 <0 .0 5 )。 9例EG和 3例HES行内镜黏膜活检发现有EOS浸润 ,HES的大肠黏膜活检阳性率明显高于EG(P <0 .0 1)。EG患者经对症或激素治疗均缓解。激素和化疗药物治疗HES有效 (12 / 15 )。结论 EG是以胃肠道组织中EOS异常浸润为特征的胃肠道疾病。循环中EOS、白细胞计数和IgE的高水平以及大肠的EOS浸润提示HES的诊断。  相似文献   

9.
高嗜酸粒细胞综合征的临床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嗜酸粒细胞综合征 (HES)是以外周血及骨髓中嗜酸粒细胞 (EOS)增高 ,多系统EOS浸润为特征的血液系统疾病。我们对HES和其他EOS增多症患者进行对照研究 ,旨在探讨HES的临床特征。一、资料和方法1.对象 :1991年 1月至 2 0 0 1年 10月北京协和医院诊治的 4 0例EOS增多症患者 ,外周血EOS绝对计数均 >0 4×10 9/L。 15例符合HES全部 3条诊断标准[1] 即 :(1)外周血EOS计数 >1 5× 10 9/L ,且持续 6个月以上 ;(2 )无寄生虫感染、过敏、血管炎及肿瘤等引起EOS增多的证据 ;(3)具有多系统受累的表现 ;另有 4例除病程少于 6个月外符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伴有嗜酸粒细胞增多的髓系肿瘤嗜酸粒细胞的形态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慢性嗜酸粒细胞白血病(CEL)、17例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伴有t(8}21)(q22;q22),(AML/ETO)、25例AML伴有骨髓异常嗜酸粒细胞,inv(16)(p13;q22)或t(16;16)(p13;q22),(CBFβ/MYH11)和20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期(CML-CP)患者骨髓及外周血涂片嗜酸粒细胞细胞形态学,每例患者计数200个骨髓嗜酸粒细胞,分析各阶段嗜酸粒细胞比例及其形态特征.结果:CEL患者骨髓嗜酸粒细胞以嗜酸杆状核和分叶核细胞为主,形态学主要表现为细胞质嗜酸性颗粒减少,空泡及碱性颗粒.AML伴骨髓异常嗜酸粒细胞,inv(16)(p13;q22)患者骨髓嗜酸粒细胞以中晚阶段嗜酸粒细胞为主,细胞明显成熟障碍,形态学改变主要表现为粗大紫红色嗜碱性颗粒增多并覆盖细胞核,少数伴有细胞质空泡.AML伴t(8;21)(q22;q22)患者骨髓嗜酸粒细胞以嗜酸晚幼粒细胞为主,成熟阶段粒细胞减少,其形态学主要表现为颗粒增多但细小,多数表现为金黄色颗粒覆盖细胞核上.CML-CP患者骨髓嗜酸粒细胞以嗜酸晚幼粒细胞和杆状核细胞为主,颗粒以细小密集增多为主,颗粒减少及空泡不明显.结论:伴嗜酸粒细胞增多的髓系肿瘤,除各自原发病的特点之外,其嗜酸粒细胞比例以及形态学改变不尽相同,通过详细细胞形态学分析能够为上述疾病的诊断与鉴别提供初步依据.  相似文献   

11.
嗜酸粒细胞增多相关性肺疾病(EPD)是一组临床异质性的肺部疾病,其主要特征是气道和(或)肺组织及(或)胸膜腔中嗜酸性粒细胞(EOS)的异常增多,常伴有外周血EOS增多。按病因学分类可将EPD分为病因明确的继发性EPD与起因不明的特发性EPD,其中以继发性EPD多见,其病因涉及感染、变态反应、风湿免疫、肿瘤等多种疾病。EPD是呼吸学科中极具挑战的疑难疾病,涉及多个学科,病因复杂。其临床表现各异,可单发于肺部,或是全身系统性疾病的肺部表现。临床医生普遍对其认知不足,容易导致漏诊和误诊。因此,系统、全面的病因分类和诊断思路对EPD的诊治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2.
特发性嗜酸粒细胞增多综合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特发性嗜酸粒细胞增多综合征 (idiopathichypere osinophilicsyndrome ,HES)是一组原因不明以成熟嗜酸粒细胞增多为主伴有脏器受损的综合征。病人外周血、骨髓及各种脏器组织广泛的嗜酸粒细胞浸润 ,可伴有多系统器官功能不全。HES的诊断目前仍沿用Chusid等[1 ] 制定的标准 ,包括 :①周围血嗜酸细胞 (EC)计数高于 1 5× 10 9/L超过 6个月 ;②除外其它原因引起的EC增高 ,如寄生虫感染、过敏或其它原因 ;③出现多个脏器和系统EC浸润引起功能异常。HES可呈急、慢、良、恶性表现 ,但不包括热带嗜酸细胞增多症 ,单纯肺嗜酸细胞浸润症、迁延…  相似文献   

13.
正嗜酸细胞增多性胸腔积液(eosinophilic pleural effusion,EPE)约占渗出性胸腔积液的10%,当胸腔积液中嗜酸粒细胞(EOS)比例超过10%即可诊断本病~([1-2])。EPE的病因复杂,Oba等[2]通过对687例EPE进行Meta分析后指出,最常见的原因是恶性肿瘤(26%),其次是气胸或血胸(13%)和肺炎(12%),同时,肺结核(7%)也占有一定比例,除此  相似文献   

14.
嗜酸粒细胞(EOS)是哮喘炎症中的重要致炎细胞,EOS凋亡及其调控在哮喘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本文从细胞、细胞因子、免疫分子及信号转导、基因调控等方面探论EOS凋亡的调控因素及机制。  相似文献   

15.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以嗜酸粒细胞(eosinophils,EOS)和肥大细胞浸润、气道高反应性为主要病理生理特征的慢性气道炎症,其中EOS在气道的激活对疾病的发生发展起着关键作用.气道中的EOS主要来源于外周血,极小部分来源于气道内的嗜酸粒细胞前体祖细胞,前者早在外周血中便在内皮细胞的作用下开始启动激活,之后气道上皮细胞通...  相似文献   

16.
支气管哮喘(哮喘)是一种慢性炎症, 是由多种细胞和细胞组分共同参与形成的。其中, 嗜酸粒细胞性哮喘是痰液或外周血嗜酸粒细胞增多和气道嗜酸粒细胞浸润的一种哮喘表型。嗜酸粒细胞是一种参与多种炎症反应的粒细胞, 也是哮喘生理变化的主要因素, 在哮喘气道炎症中发挥主导作用, 其作用的机制较为复杂, 可以通过释放颗粒蛋白、细胞因子、趋化因子等介质参与哮喘的病理过程。近年来, 针对嗜酸粒细胞的靶向治疗药物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工作。本文就近年嗜酸粒细胞哮喘的发病与诊治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目的提高对嗜酸粒细胞增多症的认识。方法对北京协和医院1992-11~2005-02的嗜酸粒细胞增多症患者53例,予以回顾性分析。结果嗜酸粒细胞增多症的病因多种多样,反应性嗜酸粒细胞增多症中包括变态反应、感染、结缔组织疾病、肿瘤、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呼吸系统疾病。特发性嗜酸粒细胞增多症18例表现为病程长、多系统累及,淋巴结肿大、脾大以及血栓的发生率高,白细胞、嗜酸粒细胞水平、免疫球蛋白(IgG)、C反应蛋白(CRP)水平较高。结论嗜酸粒细胞增多症的病因分布常广泛,临床表现各异,因此其诊断和鉴别诊断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8.
白介素-13、Eotaxin与支气管哮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白介素(IL)-13是近年来新克隆的Th2型细胞因子,可通过募集、归巢、激活炎性细胞介导嗜酸粒细胞(EOS)的聚集和气道高反应性(AHR)。Eotaxin是CC趋化因子家族成员之一,是唯一与CCR3受体特异性结合的趋化因子,可以促进EOS在气道的募集与活化。IL-13促进Eotaxin在肺组织产生,IL-13和Eotaxin起协同作用提高EOS在肺组织聚集,在哮喘气道炎症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最近研究认为通过阻断IL-13和Eotaxin的产生,可能成为治疗哮喘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9.
原发性嗜酸粒细胞增多症的诊疗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Paul Ehrlich自1879年首次确认了嗜酸粒细胞以来的100多年里,学者们对以血液和(或)组织嗜酸粒细胞增多为特征的相关性疾病进行了广泛研究.  相似文献   

20.
鼠类实验性血吸虫病有骨髓、血液和组织内嗜酸性粒细胞(EOS)增多的特征。病程超过90天的慢性血吸虫病,宿主血液中EOS稍升高,而组织中EOS的增多十分显著。已建立一实验模型,即在患慢性血吸虫病小鼠腹腔内植入小玻片以引起炎症,该鼠同时有外周EOS的增殖,并证明此增殖依赖于游走的巨噬细胞(Mφ)。EOS的增生一般认为白细胞介素5(IL-5)所控制。本研究是为了确定血吸虫病时EOS的增殖型式以及在骨髓中EOS生成与外周EOS增多的关系,阐明游走到玻片植入物上的细胞是否分泌EOS增殖因子。取1月龄C3H/HeJ小鼠感染曼氏血吸虫尾蚴30条,于45~50天(急性期)及90~120天(慢性期)分别进行研究,设正常对照组。用McCoy 5A培养基冲洗股骨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