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今社会医患火系紧张,医患矛盾恶化。为了解决医疗纠纷,国家和政府从理论到实践逐步推广第三方调处机制,各地建立了“医疗纠纷调处中心”,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医疗纠纷,为医疗机构和患者提供了处理矛盾的平台。在已有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民法通则”等基础上国家制定和完善了《侵权责任法》,为合法、合理地处理医疗纠纷诉讼案件提供了更好的依据。虽然诉讼程序对医患双方来说都存在着成本高、时间长的问题,但通过司法途径来解决医疗纠纷,最为公平、公正。本文通过某三甲医院数年来处理医疗纠纷诉讼案件的应诉实践阐述应对该类案件的经验,可对以后医疗纠纷诉讼的处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医患关系的法律属性是民事法律关系。医疗纠纷属民事纠纷,可通过协商、调解等非诉途径解决,也可通过诉讼途径解决。我国现行司法体制在处理医疗纠纷中存在立案难、举证难、医患双方不平等的问题,导致本应纳入司法处理的医疗纠纷屡屡演变为医闹、打医、杀医等暴力事件。因此,有必要强化医疗诉讼立案监督机制,完善医疗纠纷诉讼中证明妨碍和专家证人制度,畅通化解医患纠纷的司法路径。  相似文献   

3.
关于构建我国医事仲裁制度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医疗纠纷是指医患双方对医疗后果及其原因或处理在认识上发生分歧,须经双方当事人协商解决或需要经过行政主管部门或司法机关调解或裁决才能解决的医患纠纷。近年来,我国医疗纠纷呈快速上升之势,患者索赔数额也比以往提高很多,标的额常过百万。如何经济、高效地解决医疗纠纷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1医事仲裁制度建立的必要性1.1我国现行医疗纠纷处理办法的局限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四十六条规定,医疗纠纷发生后,医患双方可以通过三种途径解决:双方协商解决、行政调解和民事诉讼。多年来的实践证明,三种途径对于解决医疗纠纷、保障医患…  相似文献   

4.
医患纠纷不仅是当前社会热门而沉重的话题,也是困扰医疗机构的难点问题。为有效解决医患纠纷,医疗卫生机构、司法部门及社会保险机构等部门都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总结出了很多处理方法。但从解决医患纠纷的实践看,通过行政调解、司法诉讼、社会保险等渠道只能解决一部分。有很多纠纷,作为患者一方,既不要求卫生行政部门处理,也不申请司法诉讼,而是一味地直接找医院领导、机关或相关科室医务人员主张权利,通过这种途径解决的医患纠纷,占有越来越多的比重。为妥善处理此类纠纷,通过实践,我们总结出了一些调解处理的技巧。1充分准备工作是成功调…  相似文献   

5.
探寻医疗责任保险缓解医患冲突的有效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保证医疗责任保险的有效实施,为了维护医疗机构、患方、保险公司各自的权利,均需要一个公正公平的、值得信赖的调解处理机构。医疗纠纷调处机构作为医患矛盾的仲裁机构,理顺了医疗机构、患方、保险公司的权利义务关系,维护了各方合法权益,规范和简化了医患纠纷解决程序,有效地发挥了医疗责任保险缓解医患冲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随着医疗纠纷的逐年上升 ,如何科学、公正、快捷、节省地解决医疗纠纷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一大热点。目前 ,解决医疗纠纷的途径主要有三种方式 :一是医患双方协商解决 ;二是卫生行政部门调节解决 ;三是人民法院受理解决。三种方式对于解决医疗纠纷、维护医患双方合法权益、规范医疗市场、保障医疗秩序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 ,从多年实践看 ,这三种处理医患纠纷的模式既有长处 ,也有许多不足。如 :医患双方协商解决虽然方便、节省 ,但往往因缺乏患方信任 ,容易造成协商破裂 ,或即使协商成功 ,患方也很容易反悔 ,又走上行政处理和诉讼的道路 ,效果较差。行政调解有着克服了法院审案人员没有专业知识的局限性、同时也为当事人节省开支的优越性 ,但是 ,由于人们心目中存在的卫生行政部门与医院是“父子”关系的观念 ,从患方的角度考虑 ,总认为卫生行政部门对医院有行政保护的担忧 ,对其公正性存在顾虑。同时 ,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 ,卫生行政部门在医疗纠纷处理中仅仅充当调解员角色 ,其调解结果法律效力很低 ,最终也容易使医患双方走进司法诉讼阶段。司法诉讼解决医疗纠纷是近年来被认为是社会普遍接受的解决医疗纠纷的最后手段 ,是公平、正义的...  相似文献   

7.
高琴 《中国医药导报》2013,10(25):162-164,168
近些年,医疗纠纷事件以及其引起的闹访、缠访等“暴力”事件频发,医患双方之间的矛盾逐渐白热化,医疗纠纷处理顺势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医患关系的多元性、复杂性导致医疗纠纷的处理方式多元化,其中行政调解制度有着协商和诉讼不可比拟的优势.然而,我国行政调解制度存在一些不足,本文从行政调解解决医疗纠纷的优势和我国行政调解的现状出发,提出完善我国医疗纠纷行政调解制度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国内医疗纠纷案件的大量增加,占据了大量的司法资源,也严重影响了医患双方的利益,本文通过对第三方调解模式的探讨,希望建立医患之间的第三者,在医疗纠纷案件的处理中发挥积极作用,妥善有效地处理医疗纠纷案件、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9.
在处理医疗纠纷的过程中引入替代性纠纷解决途径(ADR),相比传统的医疗诉讼模式具有明显的优势,尤其是在“医患暴力冲突呈井喷式爆发”的今天。其意识自治、程序的非正式性、解决基准非法律化、解决纠纷主体非职业化、节约成本的优点都加快了医疗纠纷和平处理的速度及医患双方对处理结论的满意程度。但是在实践过程中也存在着调解独立性、专业性、法律效力、配套机制不健全的问题。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并尝试解决,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快速化解医患矛盾的方法,仍需要我们不断努力尝试并优化。  相似文献   

10.
我国现阶段的医疗纠纷解决方式以协商和解为主.该方式有独特的优势,但在实际运用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应当不断完善,以实现化解医患矛盾、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目标. 1 医疗纠纷解决方式概述 目前,医疗纠纷已成为社会的热点问题和难点问题.任何国家都不可能完全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关键在于能否采取妥善的措施予以解决.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医疗纠纷的解决方式主要有医患双方协商和解、卫生行政部门行政处理及对赔偿问题进行调解、诉讼、仲裁、人民调解等.  相似文献   

11.
论医疗纠纷的调解制度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虹 《医学与社会》2006,19(1):35-37
目前,随着医疗领域的不断扩展,以及公民法律维权意识的增强,医疗纠纷已成为了社会的热点问题之一。近年来,全国各地因医患纠纷而引起的冲突此起彼伏,2004年该问题更是在央视的3·15调查中被排在第一位[1]。化解患者和医院的矛盾,完善现有的医疗纠纷处理机制,对维护正常的医患关系,减少社会矛盾,实现和谐社会都具有积极的意义。在医疗纠纷诸多的处理方法中,调解凭借其快速、简便、经济的优点引起了大家的日益重视,成为解决医疗纠纷的有效方法之一。1其他国家、地区医疗纠纷调解制度的简介目前,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在反思传统医疗纠纷处理机制,并…  相似文献   

12.
用优质服务应对医疗纠纷的挑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社会法制不断健全,人们法律意识不断提高,以及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实施,医患之间的矛盾与纠纷呈日益增加的趋势,且已发展成为一个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医疗纠纷不仅给患者及其家属造成不便甚至痛苦,也给医疗机构的诊疗活动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因此,如何预防医疗纠纷,更好地为广大患者服务,  相似文献   

13.
病区设置兼职医务社会工作者探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在病区设置兼职医务社会工作者,可起到帮助患者及家属解决实际困难、适应医院环境;疏导患者及家属情绪;调解医患矛盾;对慢性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及出院指导;征求患者意见等作用。医院医务社会工作的开展有效减少了医疗纠纷。应充分认识医务社会工作的重要性,并进一步拓宽其工作领域。  相似文献   

14.
医患关系,即医务人员和病人之间的关系,两者互为主客体因素,亦即在一定的条件下,两者都能成为影响和谐与否的主体,医患关系充分体现在整个医疗行为过程中,不和谐的医患关系最终发展成医疗纠纷,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健康意识和法律意识的逐步增强,医疗纠纷和医患矛盾日益凸现,医疗纠纷越来越成为社会和百姓关注的焦点,困扰医疗机构正常运行和发展的焦点,政府部门极力想解决的焦点。近年来,医疗纠纷呈不断上升趋势,医疗纠纷投诉成为投诉热点之一,据中华医院管理学会2001年在被调查的326所医疗机构中,321所医院存在着被医疗纠纷困扰的问题,发生率为98.47%。适时防范医疗纠纷,正确处理和解决医疗纠纷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1 医疗纠纷的基本概念1.1 医疗纠纷的概念及特点1.1.1 医疗纠纷的概念。医疗纠纷—是指医患双方及双方相关人对医院医务人员的医疗诊疗行为所致的后果存有不同看法,引起争议并诉诸法定程序解决的事件。换句通俗的话说患者及家属就医疗机构对患者进行诊治过程中的最终医疗结果不能接受,由此而产生纠纷1.1.2 医疗纠纷的特点。(1)医疗纠纷的主体为医患双方,其他人不能成为医疗纠纷的主体,例如:患者对医疗事故鉴  相似文献   

16.
应用诉讼调解处理医疗纠纷的可行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民事诉讼调解制度是中国法治文化和长期司法实践的结晶,是颇具特色的通过调解解决纠纷的机制和文化。在诉前医患协商阶段,通过疏导患方选择民事诉讼调解来化解医疗纠纷,对妥善解决医疗纠纷,更好地维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具有意义。  相似文献   

17.
医疗纠纷是指病员或其家属与医疗机构之间,因对诊疗护理过程发生不良后果及其产生的原因认识不一致而导致的分歧或争议。医疗事故是医疗纠纷所涉及最重要概念之一,这不仅是一个医学概念,同是也是一个法律概念。根据国务院发布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2条规定,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近年来,医疗纠纷越来越多,医患矛盾目益突出,患者对CT医师的要求也不断提高,CT室的医疗纠纷也随之增加。CT医师遭到谩骂、投诉的事件屡有发生。如何尽量避免医疗纠纷和如何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已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国内医患矛盾日益尖锐。因医疗纠纷伤害医务人员、打砸医院财产、设施,妨碍正常医疗秩序的恶性医疗纠纷事件时有发生。2002年4月国务院颁布了《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明确规定了处理医疗纠纷有三种途径:医患双方协商、卫生行政部门调解和诉讼。卫生行政部门作为主管医疗卫生事业的部门,对医疗纠纷的干预、调解力度以及调解效果收效甚微。本文对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在医疗纠纷调解工作调解不理想的原因进行探析,对如何完善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的调解机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张宇  徐文学  高学兰  洪嵘  曹雪明  蔡丽娟 《中国病案》2013,14(7):45-46,M0002
目的调查2010年-2012年三年间昆山市医疗纠纷的发生、处理情况。探讨涉及纠纷诉前处理各方的地位作用及相互关系。方法汇总17家医疗机构2010年-2012年三年间的医疗纠纷发生、处理情况,分析三年来纠纷发生比例、处理方式之间的差异。结果三年间医疗纠纷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分别为2.7‰,3.1‰和2.9‰。但医疗纠纷的处理途径发生了变化。三年间采用医患协商的比例分别为90.16%,82.17%和76.52%;采用医疗纠纷调解委员会(以下简称医调委)主持的第三方调解处理分别为9.29%、17.39%和19.84%;采用行政处理的分别为0、0.43%和2.02%;民事诉讼的比例分别为0、55%、0和1.62%。从医疗纠纷处理的途径上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三年来纠纷发生率并无明显变化,目前医患纠纷诉前处理主要有医患协商、行政处理、第三方调解三种方式。医患协商是纠纷处理的主要方式,第三方调解的作用日益突出,卫生行政部门在纠纷处理中仍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20.
赵颖  马亚楠  何钦成 《中国医院》2006,10(12):34-35
医患纠纷一直以来是困扰医院管理者的难题之一,本文从通过驻院律师与法律顾问的区别,其在医疗纠纷的预防和处理中的作用,解决医疗纠纷的途径等问题为切入点,探索医院、患者、第三方驻院律师三者的有效结合,公平解决医患纠纷的一种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