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清晨空腹高血糖是糖尿病治疗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其常见原因为Somogyi现象、Dawn现象及夜间外源性胰岛素用量不足,因其原因不同,故处理原则不一致.我们对31例糖尿病患者在住院过程中的清晨空腹高血糖进行了分析,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自1994年6月至1997年6月我院住院过程中发现清晨空腹高血糖者31例,其中男20例,女11例,平均年龄32岁(13~52岁),IDDM4例,NID-DM27例,均符合WHO糖尿病诊断标准,平均病程6.2年(2~14).以上患者均病情相对平稳,无感染,酮症等并发症.全部采用饮食及胰岛素治疗.统一于18点进餐,22点休息.0~6点每小时采血1次,进  相似文献   

2.
糖尿病Somogyi现象10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临床糖尿病患者清晨空腹血糖控制不好与Somogyi现象的联系。方法:回顾我院1997年1月-2002年12月6年问住院糖尿痛患者的治疗情况并进行分析。结果:6年1273例患者中有101例夜间发生了低血搪,次日清晨空腹血耱控制差(8-13.3mmol/L),通过减少晚餐或睡前降糖药物剂量或改变降糖药物剂型后患者次日清晨空腹血糖得到了良好控制,临床Somogyi现象诊断成立,其中优降糖及胰岛素用药组发生率最高。结论:Somogyi现象是清晨高血糖主要原因之一,随着临床患者血糖控制标准的严格化,其发生率有增高趋势,容易误诊为黎明现象,提醒临床医生对清晨高血糖原因进行正确分析,以免误诊误治。  相似文献   

3.
李江  李伟 《中原医刊》1998,25(9):21-21
本文对12例糖尿病患者在住院治疗过程中,出现早晨空腹高血糖现象进行了观察。原因不同,治疗各异。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2例糖尿病患者均为1995~1997年在我院住院治疗过程中出现早晨空腹高血糖现象的病人。男3例,女9例,平均年龄26岁。Ⅰ型糖尿病...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清晨高血糖的原因。方法:20例糖尿病患者22:00~6:00时段血糖,每隔2小时监测1次,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例属Somogyi现象,6例属黎明现象,12例为胰岛素用量不足。分别给予不同的处理,空腹血糖均达标。结论:检测午夜前后的血糖是治疗糖尿病患者清晨高血糖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提高对糖尿病患者清晨高血糖的诊治。方法:对16例空腹血糖大于10mmolL/L的T型糖尿病患者,进行0时至8时每小时从静脉保留导管采血,共9次,测血糖。结果:3例诊断为Somogyi现象(低血糖后高血糖),7例为黎明现象,6例为胰岛素用量不足。结论:T型糖尿病病人治疗过程中出现高血糖常见原因有胰岛素用量不足,黎明现象和Somogyi现象,三者处理各异,应测午夜点血糖鉴别,给予合理的处理。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慢性并发症的患病率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7年1~12月我院内分泌科住院的286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以确定住院原因,分析慢性并发症的患病率及临床特点,二分类Logistic法分析2型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相关因素。结果 (1)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住院的主要原因是慢性并发症和高血糖,分别占60.8%和33.0%;(2)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中慢性并发症的患病率:糖尿病肾病17.83%,视网膜病变24.13%,周围神经病变51.40%,周围血管病变62.59%,心血管病变32.17%,脑血管病变26.22%。患者的年龄、收缩压、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尿酸、空腹血糖、空腹C肽是并发症的相关危险因素。结论 (1)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住院的主要原因是慢性并发症和高血糖;(2)年龄是2型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不可控因素;收缩压、血尿酸、空腹血糖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所有2型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可控危险因素;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微血管病变的主要可控危险因素;积极综合治疗可控因素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清晨高血糖的原因和处理方法.方法 50例糖尿病患者监测22:00~6:00时段血糖,每隔2h监测一次,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并予以相应的处理.结果 4例属Somogyi现象,10例属黎明现象,36例属胰岛素用量不足.分别给予不同的处理,空腹血糖均达标.结论 监测糖尿病患者午夜前后的血糖是鉴别以及治疗糖尿病患者清晨高血糖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患者盐皮质激素和电解质水平的变化常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有密切联系,我们对自1992年以来收治的87例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IDDM)患者血浆醛固酮、K+、Na+水平进行了检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研究对象:IDDM患者诊断及分型采用1980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按此标准确诊为IDDM的患者87例。男39例,女48例。发病时间1年以上,平均为4年。年龄18-50岁,平均”岁。选取同样例数健康者作为正常对照组,男39例;女48例,年龄18-50岁,平均31岁。两组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1.2研究方法:受试者清晨空腹卧位,…  相似文献   

9.
2型糖尿病患者由于病程长、症状不典型 ,许多患者在发病时 ,已有慢性并发症发生 ,持续的高血糖是引起慢性并发症的主要原因。所以 ,2型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 (尤其是餐后高血糖 )是预防和延缓慢性并发症的一项重要措施。我院自 1 997年以来 ,应用阿卡波糖治疗 56例有明显餐后高血糖的 2型糖尿病患者 ,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总结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56例患者均按WHO标准诊断糖尿病 ,按胰岛素释放曲线和胰岛细胞抗体明确分型。其中男 30例 ,女 2 6例 ,年龄 36岁~ 74岁 ,平均为 55岁。糖尿病病程 2年~ 9年 ,平均 5.5年 ,无明…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糖尿病病人清晨空腹高血糖的原因及其处理方法。方法 测定经降糖药物治疗后清晨空腹血糖仍 >10mmol/L的 2型糖尿病患者 2 2 :0 0、2 :0 0、6 :0 0血糖。结果  4 1例中降糖药物不足 12例、黎明现象 7例、Somogyi反应 9例。前二者 2 :0 0血糖 (10 .7± 1.12、5 .9± 0 .36mmol/L)与后者 2 :0 0血糖 (2 .6± 0 .16mmol/L)比较有显著差别 (P <0 .0 5 )。黎明现象并发Somogyi反应 6例 ,并发降糖药物不足 7例 ,二者与单纯降糖药物剂量不足、Somogyi反应各时相血糖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 >0 .0 5 )。结论 血糖监测对鉴别糖尿病空腹高血糖的原因非常重要 ,对疑有二重原因重叠者 ,应慎调降糖药物剂量。  相似文献   

11.
糖尿病是危及人类健康最常见的疾病,对糖尿病长期所进行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研究积累知识表明:糖尿病是庞杂性(Hetempus)疾病(1〕,我们对66例糖尿病患者进行心肌灌注断层显像观察11型糖尿病患者心肌血流灌注变化。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正常对照组20例男14例,女6例,平均年龄54.2岁。临床各种相关检验及体查无异常。1.2糖尿病组66例患者均为力型糖尿病,年龄35--78岁。平均56.5岁,男性54例,女性12例。诊断标准以1980年WflO标准为依据。临床检验空腹血糖,糖耐量试验,部分患者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部分患者血糖…  相似文献   

12.
目的:提高对糖尿病患者清晨高血糖的诊治.方法:对16例空腹血糖大于10mmoL/L的Ⅰ型糖尿病患者,进行0时至8时每小时从静脉保留导管采血,共9次,测血糖.结果:3例诊断为Somogyi现象(低血糖后高血糖),7例为黎明现象,6例为胰岛素用量不足.结论:Ⅰ型糖尿病病人治疗过程中出现高血糖常见原因有胰岛素用量不足,黎明现象和Somogyi现象,三者处理各异,应测午夜点血糖鉴别,给予合理的处理.  相似文献   

13.
李澜  张杰  王瑾 《包头医学》2009,33(3):147-148
目的:探讨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控制高血糖的最佳方法。方法:64例经过口服药物控制不好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组为甘精胰岛素治疗组(32例)与诺和灵N治疗组(32例),观察每组病人治疗前后各项临床指标变化。结果:甘精胰岛素治疗组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所需胰岛素剂量、低血糖和黎明现象、血糖达标时间低于诺和灵N组。结论:甘精胰岛素是2型糖尿病强化治疗控制血糖的首选治疗方法。患者耐受性好,痛苦少,剂量调整灵活。  相似文献   

14.
陈重  杨华章 《广东医学》1997,18(2):92-93
拜糖平(Glucobay)是一种新型的口服降糖药,本文通过对20例Ⅱ型糖尿病病人进行临床观察,疗效满意,总有效率达75%-80%,现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病例选择:1995年5-8月本科收治Ⅱ型糖尿病20例,均按WHO诊断标准确诊,其中女15例,男5例,年龄38-72岁,平均年龄57.2岁。20例中单纯饮食控制8例,口服双胍类降糖药3例,口服磺脲类降糖药1例,口服双胍类+磺脲类降糖药4例,4例因并发严重慢性并发症用胰岛素治疗,以上20例均为经常规剂量药物治疗后,空腹血糖和(或归后对财血糖控制不佳者。1.2观察方法:上述20例血糖控制不佳者…  相似文献   

15.
黎明现象是指糖尿病患者黎明时分(清晨3~9时)出现的高血糖症。黎明现象的主要原控制质量的关键。笔因是各种激素间不平衡分泌所引起的一种清晨高血糖状态。清晨高血糖是糖尿病控制不良的主要表现,也是影响糖尿病者对我科2004—2005年间诊治的20例糖尿病黎明现象进行原因分析,提出一系列护理对策,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近5年来,我院收治因患脑血栓形成合并高血糖而死亡的病例有32例,现就高血糖与病情的相互关系及其死亡原因进行临床分析。l临床资料1.l一般资料:本组病例全部经头颅gr或MR极查,符合第二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诊断要点[1];住院次日查空腹血糖,超过7.8mmol/L。其中,男18例,女14例;年龄60-103岁,平均72.3±9.5岁。既往有糖尿病史仍例,均为NIDW型,高血压病史20例,冠心病史14例,脑卒中史18例,消化性改疡病史5例,帕金森氏病1例。人院后均予降血糖、脱水、利尿、抗感染、营养脑组织等治疗,于糖尿病饮食(必要时予鼻词)。1…  相似文献   

17.
糖尿病患者在正规胰岛素治疗下 ,清晨 (4-5点钟 )出现非低血糖引致的空腹血糖升高现象即为黎明现象 (Dawnphenomenon)。常见于 1型糖尿病患者 (IDDM ) ,也可发生在未接受胰岛素治疗的 2型糖尿病患者 (NIDDM )。因为它在临床上直接干扰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和治疗效果 ,应引起内分泌科医师的足够重视。为此 ,我们统计了我院 1 996年 2月至1 999年 2月收治的 1 0 9例 1型糖尿病患者 ,其中 36例发生过黎明现象。总结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1 0 9例 1型糖尿病患者 ,年龄 1 5 -6 1岁 ,其中男性 6 4例 ,女性 …  相似文献   

18.
部分糖尿病患者在用正规胰岛素(RI)治疗后,症状迅速消失,病情明显好转,但清晨却存在空腹高血糖,尽管加大 RI 剂量。甚至导致了夜间低血糖,但清晨高血糖仍难得  相似文献   

19.
林举义 《重庆医学》2002,31(5):413-414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纤溶酶活物抑制物-1(PAI-1)水平与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了138例糖尿病患者(无临床并发症35例,并发症103例)和31例健康体检者血浆PAI-1水平,同时将血浆PAI-1水平与血糖,血脂,胰岛素,体重和年龄等指标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138例糖尿病患者血浆PAI-1总体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且并发症组患者血浆PAI-1水平明显高于无临床并发症组(P<0.01),血浆PAI-1水平与血糖,血脂,胰岛素,体重等因素有关与患者年龄无关 。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PAI-1水平显著增高,尤其是伴有血管病变的患者,PAI-1活性增高与糖尿病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20.
1临床资料作者单位自2001年2月-2007年2月收住了238例糖尿病患者,其中1型79例(男32例,女47例),平均年龄18.5岁,空腹血糖(20.1±3.7)mmol·L-1,病史(7.1±2.5)a;2型159例(男68例,女91例),平均59岁,空腹血糖(17.3-2.9)mmol·L^-1,病史(13±3.8)a,均有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及心理障碍,见表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