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婴幼儿血管瘤是儿童期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往往对患儿的生长发育、外观和心理造成影响。传统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激光和手术3大手段,以药物治疗为主。常用的药物有糖皮质激素、β受体阻滞剂、平阳霉素、α干扰素、咪喹莫特等,对危及生命的重症患者,也可采用长春新碱等化疗药物治疗。本文简述了各种药物,尤其是β受体阻滞剂的特性及在婴幼儿血管瘤治疗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婴幼儿血管瘤是儿童期最常见的良性肿瘤,目前主张早期予以干预,以减少并发症和对心理发育的负面影响。随着β受体阻滞剂的成功应用,治疗方法发生了革命性变化,治疗效果也随之提高。本文结合文献分析,基于循证医学证据,概述了婴幼儿血管瘤各种治疗方法的适应证、优缺点和选择依据,以期为临床应用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口服普萘洛尔联合外用盐酸倍他洛尔滴眼液治疗眶周婴幼儿血管瘤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对2014年8月—2019年1月就诊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附属口腔医院的8例高风险眶周婴幼儿血管瘤,给予口服普萘洛尔,剂量为0.5~2 mg/(kg·d);结合外敷盐酸倍他洛尔滴眼液,2次/d,10 min/次,联合用药6个月~1年或瘤体完全治愈。比较用药前、后瘤体面积、厚度、颜色、局部血流峰值,结合患儿用药期间的不良反应,评估临床疗效及安全性。采用SPSS 23.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8例患儿平均疗程为9.4个月,停药时平均效果评分为77分,疗效评价为4例Ⅳ级,4例Ⅲ级。用药期间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口服普萘洛尔联合外用盐酸倍他洛尔滴眼液治疗眶周高风险婴幼儿血管瘤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舌癌CAL-27细胞系中β-AR的表达及β受体阻滞剂对其增殖、迁移、侵袭的影响。方法: 采用Pan CK抗体对培养的正常口腔上皮细胞进行鉴定;免疫组织化学法及qRT-PCR法检测β-AR在舌癌CAL-27细胞的表达;CCK-8法、细胞划痕实验、Transwell法分别检测普萘洛尔及美托洛尔对CAL-27细胞增殖、迁移、侵袭的影响。采用SPSS16.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β1-AR、β2-AR在CAL-27细胞的表达均显著高于正常口腔上皮细胞(P<0.05);β2-AR在CAL-27细胞的mRNA水平表达低于正常口腔上皮细胞而β1-AR表达高于正常口腔上皮细胞;两种药物对CAL-27细胞增殖均有抑制作用,药物浓度>50 μmol/L时,普萘洛尔抑制增殖的作用更强(P<0.05);2种药物浓度>2.5 μmol/L,对CAL-27细胞迁移均有抑制作用,普萘洛尔的抑制作用更强;药物浓度>1.0 μmol/L,2种药物对CAL-27细胞侵袭均有抑制作用(P<0.05),普萘洛尔对CAL-27细胞迁移抑制作用更强。结论: 在舌癌CAL-27细胞中, β1-AR在mRNA水平的表达高于正常口腔上皮细胞而β2-AR的表达低于正常口腔上皮细胞;低浓度普萘洛尔及美托洛尔对CAL-27细胞的增殖无明显抑制作用,但能抑制CAL-27的迁移和侵袭。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口服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鼻部血管瘤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2013年3月—2015年3月,对确诊为婴幼儿鼻部血管瘤的29例患儿采用口服普萘洛尔2.0 mg/(kg·d)治疗,分2次口服。每3~4周复诊1次,定期拍照,动态观察血管瘤的大小、质地、颜色变化,随时处理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根据Achauer 疗效判定标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29例患儿平均口服普萘洛尔6个月。疗效Ⅰ级(差)0例,Ⅱ级(中)2例,Ⅲ级(好)9例,Ⅳ级(优)18例;2例患儿出现轻度腹泻,2例出现睡眠障碍,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口服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鼻部血管瘤起效快,疗效好,不良反应轻微,可作为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β受体阻滞剂成为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的新方法。由于口服用药潜在的副作用,局部皮肤用药似乎更安全。然而,药物作用于皮肤后酸碱度的变化及其作用机制尚不清楚。该文旨在通过对β受体阻滞剂普萘洛尔、倍他洛尔、噻吗  相似文献   

7.
药物性牙龈增生(DIGO)是指长期服用某些药物而引起的牙龈组织的纤维性增生和体积增大。牙龈细胞增多与胞外基质尤其是胶原蛋白的大量沉积是其主要病理表现。近年来研究表明,整合素α2β1与胶原吞噬作用密切相关,在DIGO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就整合素α2β1与DIGO相关性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口服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血管瘤中国专家共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婴幼儿血管瘤是儿童最常见的良性血管肿瘤,过去曾采用过多种方法进行治疗,包括口服或注射途径的药物治疗(激素、长春新碱、α干扰素、平阳霉素),激光治疗,放射性核素贴敷或局部注射,冷冻治疗,手术治疗等,其疗效不一,副作用或并发症多且较严重.自2008年意外发现β受体阻滞剂普萘洛尔对血管瘤具有显著效果以来,口服普萘洛尔已经成为婴幼儿血管瘤的首选治疗,但有关药物剂量、次数、用药年龄、疗程、用药方案、监测、不良反应等,仍无统一意见.为规范普萘洛尔在婴幼儿血管瘤治疗中的应用,避免过度治疗或治疗不足,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经国内多名不同专业从事婴幼儿血管瘤诊治的知名专家共同讨论,形成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的中国专家共识,供临床医师参照执行.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诱导、LM609/AMD3100/CCX754抑制头颈部鳞状细胞癌(SCCHN)细胞系PCI-13细胞迁移、细胞骨架以及对整合素(integrin)αvβ3表达的影响。方法 用Transwell迁移实验法、免疫荧光法和流式细胞仪分别观察SDF-1、LM609、AMD3100、CCX754对PCI-13细胞迁移、细胞骨架以及细胞内integrin αvβ3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SDF-1能增加细胞迁移、PCI-13细胞中integrin αvβ3蛋白的表达以及细胞伪足的产生,LM609、AMD3100、CCX754能明显降低SDF-1对细胞迁移和PCI-13的正向诱导作用。结论 SDF-1可以通过integrin αvβ3-CXC族趋化因子受体4和7生物轴诱导SCCHN的转移作用,LM609、AMD3100、CCX754能降低SDF-1对SCCHN细胞的活性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雌二醇(17β-estrodial,E2)和白藜芦醇二聚体(resveratrol dimer,RD)对低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1α, HIF-1α)的作用及其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 提取小鼠颏舌肌成肌细胞,构建ERα敲降的成肌细胞(KD组)低氧模型,将成肌细胞(NS组)和KD组细胞分别低氧、低氧+E2、低氧+RD或低氧++E2+LY294002处理24 h, 利用Western免疫印迹方法检测信号分子T-Akt和P-Akt的表达,qRT-PCR和 Western免疫印迹检测HIF-lα的表达水平。采用SPSS17.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低氧环境下成肌细胞HIF-1α的表达显著高于常氧(P<0.05),E2或RD处理后,HIF-1α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低氧组(P<0.05);ERα敲降后,低氧也促进HIF-1α的表达(P<0.05),但是E2或RD+低氧处理组成肌细胞HIF-1α的表达与低氧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Western免疫印迹结果与RT-PCR结果趋势一致。PI3K/Akt通路抑制剂与E2共培养则促进HIF-1α的表达(P<0.05)。结论: ERα在E2或RD对小鼠颏舌肌成肌细胞HIF-1α的抑制中起主导作用,其下游PI3K/Akt信号通路在该抑制效应中也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0.5%马来酸噻吗洛尔滴眼液联合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中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颌面外科收治的63例血管瘤患儿,其中20例采用0.5%马来酸噻吗洛尔滴眼液联合普萘洛尔治疗(A组),24例采用单纯口服普萘洛尔治疗(B组),19例采用局部外用0.5%马来酸噻吗洛尔滴眼液治疗(C组),治疗后随访3-12个月。采用SPSS 18.0软件包对结局数据进行Ridit分析,比较3组的疗效差异及显效时间。结果:A组有效率为90%,B组有效率为62.5%,C组有效率为68.4%。通过对3组患儿3个月、6个月及9个月复诊的显效情况进行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与B组、C组相比,A组治疗显效时间较快(P〈0.05)。3组中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局部外用0.5%马来酸噻吗洛尔滴眼液联合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血管瘤安全有效。与单纯用一种药物相比,联合用药见效快、疗程短、效果显著、不良反应更少,尤其对于大范围及眶周血管瘤,可作为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局部外用盐酸倍他洛尔滴眼液治疗表浅型婴幼儿血管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7 例表浅型婴幼儿血管瘤患者,其中男3例,女4例,年龄30~156 d,平均年龄97 d。在瘤体表面外涂盐酸倍他洛尔滴眼液,年龄大于2个月的患儿每天外涂5次,年龄不足2个月的患儿每天外涂3次。分别记录用药前、后的瘤体颜色、大小、张力、厚度等变化,同时观察用药后不良反应,评估用药安全性。结果:治疗后,7例患儿的瘤体均不同程度地面积缩小、质地变软及颜色消退,所有患儿均未出现可检测到的不良反应。结论:外涂盐酸倍他洛尔滴眼液能有效促进血管瘤消退,且未发现不良反应,有望作为治疗婴幼儿血管瘤一种有效的辅助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比较外用马来酸噻吗洛尔与口服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表浅型血管瘤的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门诊收治的50例表浅型血管瘤患儿, 27例外用0.5%马来酸噻吗洛尔滴眼液,为A组;23例采用口服普萘洛尔治疗,为B组。随访12个月,每个月定期复诊。采用SPSS18.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秩和检验,比较2组治疗效果、显效时间及不良反应的差异。结果 随访12个月,A组显效率为63.0%, B组显效率为65.2%,2组治疗效果及显效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A组不良反应显著少于B组(P<0.05),2组均未出现危及患儿生命的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采用外用马来酸噻吗洛尔治疗婴幼儿表浅型血管瘤安全有效。与口服用药相比, 本方法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少,可推荐为一线用药方案。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总结平阳霉素新剂型瘤体内注射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的临床经验,评价其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分析2016年4月—2017年4月接受平阳霉素新剂型瘤体内注射治疗的203例婴幼儿血管瘤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54例,女149例;年龄2个月~6岁,中位年龄10个月。血管扩张型33例,丘疹型52例,肥厚型59例,深在型30例,混合型29例。初次治疗者147例,前期接受其他治疗者56例,均疗效不佳(其中前期口服普萘洛尔治疗38例,激光治疗18例)。将注射用水+平阳霉素新剂型配成1 mg/mL注射液,从病变周边潜行进针,在病变内注射药物,至瘤体肿胀、表面稍变白为止,勿将药液注射到瘤体深部组织内。每次平阳霉素用量不超过8 mg,病变较大者间隔1个月重复注射1次。采用Achauer等提出的4级分级标准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采用SPSS 18.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各分型等级计数资料疗效比较采用秩和检验,5种分型Ⅳ级疗效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 随访1~2年,疗效评定为Ⅰ级0例,Ⅱ级5例,Ⅲ级31例,Ⅳ167例。5种分型的疗效有统计学差异。丘疹型疗效最佳,疗效Ⅳ级占94.2%,依次为血管扩张(93.9%)、肥厚型(91.5%)、深在型(51.7%)和混合型(43.4%)。3例患儿出现注射区轻度色素改变,10例出现低热,2天后自行恢复正常。无高热病例,无瘤体破溃、过敏性休克、肺纤维化病例。结论: 平阳霉素新剂型瘤体内注射治疗婴幼儿血管瘤安全有效,以毛细血管扩张型、丘疹型和肥厚型疗效更佳,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检测光动力治疗(photodynamic therapy,PDT)前、后患者龈沟液IL-1β、TNF-α、IL-6和IL-17的含量变化,评价Denfotex光动力治疗系统控制炎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例磨牙区单牙种植患者行PDT治疗。选用635 nm,100 mW二极管激光,1 mL 12.7 mg/L甲苯胺蓝(TBO),近、远、颊、舌腭4个位点各照射90 s。应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治疗前、治疗后2周、3个月龈沟液中IL-1β、TNF-α、IL-6和IL-17的含量,光动力疗法分别于基线、2周采样后重复应用。采用SPSS 23.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后2周,龈沟液IL-1β、TNF-α含量与治疗前基线相比均有所降低,但无显著差异;治疗后3个月,4种检测因子较治疗后2周及基线均有显著降低(P<0.05)。结论:Denfotex光动力治疗能显著降低种植患者龈沟液中炎症因子含量,可作为有效预防种植体周围炎的一种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估口服普萘洛尔与局部外用马来酸噻吗洛尔联合应用治疗婴幼儿腮腺区血管瘤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3年9月至2015年9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收治的27例腮腺区血管瘤患儿。其中男8例,女19例;年龄2 ~ 9个月,平均年龄4.8个月。病灶大小1.5 cm × 2.0 cm × 1.0 cm ~ 7.0 cm × 6.0 cm × 3.0 cm。治疗采用普萘洛尔[1.0 ~ 1.5 mg/(kg·d)]每日1次口服,0.5%马来酸噻吗洛尔每日2次利用医用纱布外敷于病灶处。疗程12~32周,平均20.3周。随访时间为3~12个月,平均8.4个月。治疗前后记录瘤体颜色、体积、质地的变化,并完善病灶区的超声检查。结果    27例患儿中效果为“优”的21例(77.8%)、“好”的4例(14.8%)、“中”的2例(7.4%)、“差”的0例(0%);治愈率77.8%,有效率100%。结论    口服普萘洛尔联合局部外用马来酸噻吗洛尔对于治疗婴幼儿腮腺区血管瘤具有很好的疗效,治疗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Objective??To assess the efficacy of oral propranolol combined with topical timolol maleate in the treatment of infantile parotid hemangiomas. Methods??Twenty-seven infants with parotid hemangiomas were hospitalized in Department of Oral and Maxillofacial Surgery?? Hospital of Stomatology?? China Medical University??from September 2013 to September 2015. The study group consisted of 9 males and 17 females?? aged between 2 months to 9 months?? with a median age of 4.8 months. The lesions were all located in the parotid region??and measured between 1.5 cm × 2.0 cm × 1.0 cm and 7.0 cm × 6.0 cm ×3.0 cm in size. Propranolol was administered orally at a dose of 1.0??1.5 mg/??kg·d???? 0.5% timolol maleate eye drop solution was applied topically with medical cotton swabs to the area of the lesion twice a day. The therapy duration was 12 to 32 weeks?? averaged 20.3 weeks. The follow-up duration was from 3 months to 12 months?? averaged 8.4 months. Record the colors?? volumes?? textures?? and ultrasonic results of hemangiomas before the treatments and at the end of treatments. Results??Of the 27 patients??21 demonstrated an excellent response ??77.8%????4 showed a good response ??14.8%????and 2 displayed a moderate response ??7.4%????cure rate was 77.8%??and effective rate was 100%. Conclusion??Overall??oral propranolol combined with topical timolol maleate is an effective treatment method for infantile parotid hemangioma??and is worth promoti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