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 SPOC)混合式教学是基于网络的一种新兴教学模式,其结合线上教学与翻转课堂的优势、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旨在有效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基于当前《人体寄生虫学》教学课时显著减少的背景,本研究从课前学习、课中学习、课后巩固和考核评价四个方面,构建了《人体寄生虫学》SPOC混合式教学模式,并应用于本校2019级临床医学专业学生。通过实施该混合式教学模式后,多数学生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均提升,对课程理论知识掌握程度提高,避免了考核分数的两级分化。  相似文献   

2.
采用PBL教学法与LBL教学法,对2009级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病原生物学》课程教学进行对比研究。PBL组细菌学、病毒学、寄生虫学各部分和总成绩分数均明显高于LBL组,PBL组及格率也明显高于LBL组。PBL教学法应用于《病原生物学》教学过程,有利于学生多种能力的培养,教学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赵群力  王帅  雷畅 《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2013,(10):I0002-I0004,F0003
实验课是人体寄生虫学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在人体寄生虫学教学中占相当重要的地位,能够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理论与文践相结合的能力和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本文对该课程实验教学计划和考核制度、实验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以及实验教学总结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初步的改革和探索,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并改善人体寄生虫学的实验教学效果和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人体寄生虫学》内容在医学整合课程中的授课策略和重点。方法从人体寄生虫学的角度分析教学内容的重复情况和模式,因应提出医学整合课程的中人体寄生虫学内容在不同专业的授课内容和课时安排。结果和结论随着高等医学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系统模块整合课程逐渐成为各医科院校采用的教学模式。此课程将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原生物学和免疫学等基础课程整合,但是在实践过程中,系统模块整合课程也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和改进。从人体寄生虫学知识传授的角度分析,本模块课程在教学中应注意结合临床,并以临床症状和致病机理作为授课重点。  相似文献   

5.
人体寄生虫学是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生的一门必修课,在教学过程中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实用性医学人才是该课程教学的重要目的。在人体寄生虫学教学中,提高教师综合素质,积极改进教学方法,引入启发式教学、案例式教学和多媒体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及手段,创新实验教学模式是提高教学质量、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人体寄生虫学教学质量,设计编写与寄生虫学相关的临床病例素材,同步整合教学大纲中规定的寄生虫学形态学教学内容,建立整合式病例素材教学模式。将整合式病例素材应用于北京协和医学院2013级临床医学本科专业的人体寄生虫学教学中,并通过问卷调查评价教学效果。本研究共编写22例人体典型寄生虫感染病例素材,涵盖教学大纲中规定的50种寄生虫形态学教学标本。以布氏姜片吸虫整合式病例素材作为教学示范应用于课堂教学后,根据学生反馈的评价,结果显示整合式病例素材的教学模式能够很好地将基础知识和临床知识整合在一起,增强了学生对寄生虫学课程的学习兴趣和自主性,有助于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人体寄生虫学在医学本科生教育层面的教学,要怎样顺应转化医学发展的潮流、把握转化医学提供的创新机遇,在深人学习、体会转化医学基本内函和创新启示的基础上,应运一系列有效措施,改进医学本科生人体寄生虫学教学现状,提升该课程的教学质量,仍是需认真思考和协同攻关的研究课题。本文探讨了人体寄生虫学所涉及转化医学的一些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8.
实验课是《兽医寄生虫学》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占相当重要的地位,能够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动手能力和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本文对该课程实验设计、实验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实验教学总结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旨在提高《兽医寄生虫学》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9.
为探索《人体寄生虫学》教学新模式,将基于" 雨课堂" 的智慧课堂教学模式融入《人体寄生虫学》课堂 教学实践中。 结果表明,基于" 雨课堂" 的智慧课堂教学模式改变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 情,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促进了师生之间在课堂和课后的交流互动,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 握情况,有助于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 基于" 雨课堂" 的智慧课堂教学是一种高效的智慧课堂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0.
为实现“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有机结合,对医学基础课程《人体寄生虫学》授课进行了实践和思考。在提高教师队伍修养、坚持立德树人为根本、明确专业课程育人导向的基础上,探索课程思政在医学教育中的实施路径。将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政要素贯穿于整个专业课教学过程,建立融入课程思政的新教学模式,专业院所与高校加强融合助推课程思政,努力形成专业课教学与思政同向同行的育人格局,将《人体寄生虫学》打造为一门课程思政的“金课”。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微课程结合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模式(CBL)在低温影响心肺功能教学中的效果。 方法 选取60名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班(5组,6人/组)为传统教学班,试验班(5组,6人/组)为微课结合CBL联合教学模式班。课程结束后,通过成绩分析和问卷调查进行教学效果评价。学生对教学效果的评价以百分比表示。 结果 试验组学生的总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班(P<0.01)。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学生对微课结合CBL模式的教学效果评价明显优于传统的授课方式,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而且有利于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结论 微课结合CBL模式教学法在低温影响心肺功能教学中的应用可以明显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2.
肖立琼  丁黎黎 《心脏杂志》2017,29(2):251-003
目的 探讨翻转课堂教学方法结合以病例为基础的教学法(CBL)在高原性心脑损伤教学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军事医学专业五年制学生80名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A班,40人)和试验组(B班,40人),A班(5组,8人/组)接受传统方式的授课,B班(5组,8人/组)接受翻转课堂结合CBL联合模式的授课。课程结束后,以试卷考试,统计分析考试分数,同时用问卷调查评价教学效果。评价以百分比来表示。结果 试验组的总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学生对翻转课堂结合CBL联合模式教学法的效果评价明显优于传统的授课方式,翻转课堂结合CBL联合模式教学法在高原性心脑损伤教学中的应用明显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独立思考能力和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能力。结论 翻转课堂结合CBL联合模式教学法在高原性心脑损伤教学中的应用可有效提高教学效果,加深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各种技能,而且可推广应用到其他军事卫生课程。  相似文献   

13.
2019年底,突发的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肺炎疫情迫使2020年春季高校开学日期推迟.根据教育主管部门"推迟开学不停学"的指导意见,笔者通过中国大学慕课平台开展了医学寄生虫学课程的在线教学工作.本文就教学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过程、阶段考试、实验教学、案例教学以及成绩构成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应用,以期为同行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教育改革是高等学校的重要任务,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开展基础教学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教学方法,能够提高教师对课程的全面调控能力,改变教师教育教学思维。在教学工作中提倡教师先实践,学生再实践的教育模式,有利于开展案例式教学,有利于开展实验教学改革,也有利于医学微生物学的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团队基础式教学(TBL)联合病例导入式教学(CBL)在八年制学员心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方法采用传统讲授教学法(LBL)及TBL、CBL联合教学法进行教学,通过问卷调查、理论及实践考核的方式评价教学效果。结果与传统的LBL相比,TBL、CBL联合教学组学员的实践考核、理论考核成绩均有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问卷调查结果显示,TBL、CBL联合教学法有利于培养学员的综合能力,总体满意度达94.4%。结论以八年制学员为试点的TBL、CBL联合教学模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心血管病航空医学鉴定案例实习课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空军军医大学2016级五年制航空航天临床医学专业32名本科学员,随机分为传统教学组和对分教学组,每组16名。传统教学组采用教员讲解的传统教学方式进行授课,对分教学组采用教员讲解和学员病例讨论相结合的对分课堂教学方式进行。采用理论测试、病例分析和调查问卷对授课效果进行评价。 结果 与传统教学组比较,对分教学组的病例分析成绩显著提高(P<0.05)。调查问卷显示对分教学组学员学习的主动性有明显提高(P<0.05),在航空医学思维培养方面,对分教学组学员的满意率也明显高于传统教学组(P<0.05)。 结论 对分课堂案例教学法可显著改善心血管病航空医学鉴定教学效果, 可在飞行人员常见疾病航空医学鉴定教学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殷玥  刘曼玲  马恒 《心脏杂志》2019,31(4):492-495
目的 探讨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case-based learning, CBL)结合同伴互助教学法(peer-assisted learning, PAL)在基础医学实验心血管教学模块中的教学效果。 方法 选取2015级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本科学生72名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实验教学方法。实验组学生则选取与临床联系紧密,且手术操作难度较大的5部分心血管实验教学模块作为教学试点项目,采用CBL与PAL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然后评价考核成绩和教学效果,比较两组之间的差异。 结果 实验组学生考核成绩测评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5)。实验组中94.4 %以上的学生认可CBL与PAL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认为该教学方法能够提升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个人能力,有利于心血管系统的理论知识的掌握,并且有94.4%以上的学生希望在以后的实验课中广泛开展CBL与PAL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结论 CBL与PAL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去拓展医学知识和培养创新思维。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翻转课堂结合案例式教学模式在基础医学综合实验课程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选择2016级空军军医大学临床医学五年制专业学生80人作为研究对象,并按不同的教学模式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传统教学模式)和试验组(翻转课堂+案例式教学模式),利用考核和问卷调查等方式评价翻转课堂结合案例式教学模式在心血管基础医学综合实验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结果 在实验操作时间和成功率方面试验组学生明显优于对照组学生(P<0.05)。在对实验原理的理解、实验操作技术掌握、学习兴趣的提升、学习主观能动性、学习记忆效果、临床和科研思维能力、团队协同合作能力、教学模式满意度方面试验组学生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学生(P<0.05或P<0.01)。实验相关知识考核显示,试验组学生的实验知识考核分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学生(P<0.01)。 结论 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翻转课堂+案例式教学模式更能够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以及临床和科研思维,值得在基础医学综合实验教学中推广。  相似文献   

19.
随着来华MBBS留学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提高教学质量、改善教学效果是广大医学院校的重要任务。针对医学留学生医学免疫学教学中的境遇,本院从加强语言的交流和文化的融合、精心选择组织教学内容、采用LBL(传统教学法)+PBL(基于问题的教学法)+CBL(案例教学法)相结合的三轨式教学方法、及时反馈评估教学效果等多方面进行改进与探索。实践表明,本院开展的医学免疫学英文教学能引导留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激发学习兴趣,提高理解能力,重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专业教师团队合作意识,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水平和促进了教学质量,受到留学生好评。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评价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模式(case-based learning, CBL)结合以授课为基础的教学模式(lecture-based learning, LBL)在军事劳动卫生学教学中的效果。 方法 选取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224名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112)和试验组(n=112)。在军事体力劳动影响心血管功能相关内容授课时,对照组学生采用传统LBL模式,试验组采用CBL结合LBL教学模式。课堂授课结束后,采用随堂测试成绩对比分析和学生问卷调查形式评价授课效果。 结果 CBL结合LBL组的考试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在问卷调查中,学生对CBL模式教学效果的评价显著高于传统的LBL模式,对“提高学习兴趣”等10项授课效果指标表现出更高的认可率(9项 P<0.01,1项P<0.05)。 结论 在军事体力劳动影响心血管功能相关内容教学中采用CBL结合LBL模式,可以提高授课效果和学生考试成绩,是军事劳动卫生学教学模式研究中值得探索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