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牛膝皂甙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王晓娟  朱玲珍 《医学争鸣》1996,17(6):427-430
牛膝中所含皂甙为抗生育活性成分,分离获得皂甙单体并阐明其结构,为抗生育药物筛选提供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2.
刺五加是一种落叶植物,与人参同属于五加科,具有“补中益精、坚筋骨、强意志”的作用,其医疗价值极高.刺五加叶皂甙(Acantbepanax senticosus saponin,ASS)是刺五加叶中提取的含有16种皂甙成分的总皂甙,共分得16种三萜皂甙,除已知3种外,其余13种新的活性成分均确定了结构.其中刺五加甙A3、A4和D3是首次从天然界中分离得到的Mesombryan-themoidigenic acid型三萜皂甙,近年研究中发现ASS有多种药理作用.  相似文献   

3.
前报(Chem Pharm Bull 1989,36(2):601)已报道了从刺五加(Acanthopanaxsenticosus)叶中分得的8种新皂甙的结构鉴定,即刺五加甙(Ciwujianosides)B,C_1,C_2,D_2,E,C_3,C_4,和D_1。作者又从刺五加叶中分得5种新皂甙,即刺五加甙A_1,A_2,A_3,D_3和A_4。本文主要报道这些新皂甙的结构鉴定。刺五加干燥叶的甲醇提取物如前报所述进行正相和反相层析,最后经HPLC,得到5种皂甙。  相似文献   

4.
从大豆中分离得到18种大豆皂甙,本文就国内外学者对大豆皂甙的提取分离、结构鉴定及药学活性的研究做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5.
自黑柴胡(Buplcurum smithii Wolff)根中分得9个三萜皂甙和1个三萜皂甙元。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分析,其中5个皂甙和1个皂甙元分别鉴定为柴胡次皂甙A(Ⅱ,prosaikogenin A),柴胡次皂甙D(Ⅲ,prosaikogenin D),柴胡皂甙b_1(V,saikosaponin b_1),柴胡皂甙g(VI_a,saikosaponing),柴胡皂甙b_2(Ⅶ,saikosaponin b_2)和柴胡皂甙元A(I,saikogenin A),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尚有4个新皂甙的结构鉴定将另文报道。  相似文献   

6.
三萜皂甙广泛存在于植物中,具有显著的药理活性。本文主要对近十年来三萜皂甙的药理研究作一简要综述。内容包括三萜皂甙对代谢、免疫和心血管系统的作用,抗菌、抗炎、抗癌、溶血、细胞毒和毒性作用。并介绍了已知的三萜皂甙构效关系。  相似文献   

7.
概述了远志属药用植物中的各种皂甙类成分及其生理活性。远志属药用植物中皂甙类成分丰富且具有多方面的生理活性,很有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银杏内酯、刺五加皂甙、人参皂甙对氯化钴诱导化学缺氧的PC12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四甲基偶氮唑(MTT)比色分析法观察银杏内酯(37.5μg/ml)、刺五加皂甙(50μg/ml)、人参皂甙(60μg/ml)对氯化钴诱导化学缺氧的PC12细胞活性的影响。结果:银杏内酯、刺五加皂甙、人参皂甙能显著提高氯化钴诱导缺氧的PC12细胞的活性。结论:银杏内酯、刺五加皂甙、人参皂甙对氯化钴诱导缺氧损伤的PC12细胞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人参皂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人参 (PanaxginsengC .A .Mey)具有大补元气 ,补气益肺 ,生津止渴 ,安神益智等功效。人参皂甙是人参的有效成分 ,本文对近几年来人参皂甙类成分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为人参皂甙的深入研究 ,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重要信息。1 人参皂甙的分类人们从人参植物中至少分离提取到 4 0多种人参皂甙单体 ,按硅胶薄层色谱R1值的大小顺序 ,由小到大命名为R0 ,Ra ,Rb1,Rb2 ,Rb3,Rc ,Re ,Rf,Rg1,Rg2 ,Rg3,Rh1,Rh2 ,Rh3…。人参皂甙都属于三萜类皂甙 ,目前可分为三类 :一为人参皂甙二醇型 ,有人参皂甙Rb1,Rb2 ,Rc ,Rd ,Rh2 等。二为人参皂甙三醇…  相似文献   

10.
三七皂甙的实验研究进展   总被引:50,自引:2,他引:48  
三七为五加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三七 Ranax notoginseng(Burk) F.H.Chen的根。主产于云南、广西等地。别名参三七、田七 ,性味甘、微苦、温。归肝、胃经。具有化瘀止血、活血定痛之效 ,主要应用于人体内外各种出血之证及跌打损伤、瘀滞肿痛。三七的主要活性成分是三七总皂甙 (Panax notogi-noside,PNS) ,其块根中含皂甙约 12 % ,目前已经从三七各部位分离出 2 0种达玛烷型皂甙。其中主要成分与人参一致 ,即人参二醇型皂甙 Rb1、人参三醇型皂甙 Rg1,全含量较人参高。现仅就近年来国内外应用三七皂甙进行的实验研究作一综述。1 心血管系统…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 DE_(52)-纤维素和羟基磷灰石柱层析及 GSH-Sepharose-4B 亲和层析法,分离纯化了正常大鼠肝脏和癌前病变肝脏微粒体 GST,得到了三个微粒体 GST 同工酶组分,分别命名为A_1,A_2,A_3.用 SDS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测得其亚基分子量分别为25000D,26000D,43000D.以 CDNB 为底物按 Habig 方法测定 GST 活性,发现大鼠肝脏癌前病变微粒体同工酶 A_1和 A_2的活性显著增高,而同工酶 A_3在正常和癌前病变大鼠之间无显著差异.本实验结果表明,大鼠肝脏癌前病变组织的微粒体 GST 同工酶组分中 A_1和 A_2显著增高,可作为肝脏癌前病变的酶学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九节菖蒲药材中总皂苷、齐墩果酸及腺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以齐墩果酸为对照品,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于208nm波长处对九节菖蒲中的总皂苷含量进行测定;采用HPLC法对九节菖蒲中齐墩果酸的含量进行测定,迪马公司Diamonsil(钻石)C18色谱柱(4.6mm×250mm,5μm),柱温为室温(25℃),流动相为乙腈:水(92:8),流速为1mL.min-1,检测波长为208nm。采用HPLC法对九节菖蒲中腺苷的含量进行测定,迪马公司Diamonsil(钻石)C18色谱柱(4.6mm×250mm,5μm),柱温为室温(25℃),流动相为乙腈:水(8:92),流速为1mL.min-1,检测波长为260nm。结果:总皂苷在0.016~0.08m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3),平均回收率为100.94%,其RSD为1.5%;腺苷在0.00425~0.02125m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9),平均回收率为97.65%,其RSD为1.35%;齐墩果酸在0.0045~0.045m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9),平均回收率为98.67%,RSD为1.23%。结论:本研究建立的含量测定方法,简便、准确、灵敏,重复性好,适用于九节菖蒲中总皂苷、腺苷及齐墩果酸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3.
用已知抗 EHF 病毒核蛋白的 McAb A_(35)偶联于 Sepharose 4B 免疫吸咐柱进行亲和层析,纯化 EHF 病毒 A_9株抗原,再用高压液相色谱进一步分离纯化.所获纯化样品用不同特性的单克隆抗体、EHF 患者血清及正常人血清。通过 ELISA 间接法鉴定为 EHF 病毒特异性的;经 SDS-PAGE 测定其相对分子质量为49.6ku;并经 EHF 病毒 S、M 片段的 cDNA(PS86,PM 56)斑点杂交试验证实其中不含有核酸.且其比活性高于亲和层析纯化样品十几倍.HPLC 纯化 NP 仍具有血凝活性,并可被特异性抗体所抑制,将其免疫小鼠后,血清中可检出血凝抑制抗体,但无中和抗体.提示 EHF 病毒 A_9株的核蛋白上可能具有血凝活性结合位点的存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参附滴丸、中间体浸膏中皂苷类成分的HPLC指纹图谱,为科学评价和有效控制参附滴丸的质量提供分析方法。[方法]采用HypersilBDSC18柱(250mm×4.6mm,5μm)色谱柱,柱温25℃,流动相为乙睛、水,梯度洗脱,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03nm,对参附滴丸、中间体浸膏中皂苷类成分分别进行指纹图谱测定,并比较分析两者之间的相似度及相关性。[结果]初步建立了10批参附滴丸和中间体浸膏中皂苷类成分的HPLC指纹图谱,其中滴丸确定了11个共有峰,而中间体浸膏则16个共有峰,中间体浸膏比滴丸多出5个共有峰,精密度和重复性实验中各共有峰相对保留时间和相对峰面积的RSD均小于3%,指纹图谱相似度均在O.9以上。[结论]所建立的HPLC指纹图谱方法具有较好的重复性,为参附滴丸的质量评价提供了有效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从南海多棘海星(asterias amurensis)水溶性提取物中筛选具有抗真菌活性的物质。方法粉碎后冷冻干燥的海星经有机溶剂去除脂溶性物质,固体成分以去离子水于低温浸取,将水溶液通过高效液相色谱仪(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 atography,HPLC)分别连以葡聚糖凝胶柱进行初次分离和C18硅胶柱对初次分离活性组分进行再次分离,并用微量稀释法对各分离组分进行抗真菌活性检测。结果南海多棘海星水提物经高效液相色谱仪连以葡聚糖凝胶柱分离得到了5个组分:初次分离组分1(FSF-1)、FSF-2、FSF-3、FSF-4、FSF-5,其中FSF-3对红色毛癣显示出较强的抗真菌活性。FSF-4对红色毛癣菌、断发毛癣菌和石膏样小孢子菌显示出了较弱的抗菌活性,其余组分对3种真菌无明显抑菌作用。对FSF-3抗红色毛癣菌的有效成分经高效液相色谱仪连以C18硅胶分离柱进一步分离得到了3个组分:次级分离组分1(SSF-1)、SSF-2、SSF-3共3个组分。其中SSF-1对红色毛癣菌仅有微弱的抑菌活性,SSF-2和SSF-3对红色毛癣菌均具有较强的抗真菌活性,且在浓度为1μg/ml仍可表现出抑菌效果。结论中国南海多棘海星体内存在水溶性抗红色毛癣菌的活性成分。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大鼠口服知母总皂后吸收入血的情况,为进一步研究知母总皂苷的药理作用提供化学物质依据。方法给大鼠灌胃知母皂苷2.5g/kg,于不同时间采集血清样品,用电喷雾质谱(ESI—MS)检测知母皂苷吸收入血成分。结果通过比较给药前后的TOF总离子流图,对给药后血浆中特征峰的保留时间及相关化合物离子峰进行了比较分析,在血浆中发现了两个原型皂苷。结论大鼠口服知母总皂苷后,知母皂苷B-Ⅱ和知母皂苷B-Ⅲ被吸收入血。  相似文献   

17.
目的确证人参次苷H主成分人参皂苷Rh2的结构与空间构型。方法单晶X-射线衍射,HPLC、13C—NMR比较与其C-20的R型异构体的差异。结果HPLC保留时间显示人参皂苷H中主成分人参皂苷Rh2与酸降解尺型异构体不同,二者是两种不同成分;13C-NMR数据与文献报道的20(S)-人参皂苷Rh2一致。单晶X-射线衍射结构分析也证实其为20(S)人参皂苷Rh:。结论人参次苷H主成分为20(S)-人参皂苷Rh2。  相似文献   

18.
黑素瘤细胞株生长期可产生纤溶酶原激活物,其分泌量相当恒定,且与细胞数有关。本文介绍黑素瘤细胞株A_(375)M和A_(375)P的培养方法,培养液纤溶活性观察及tPA的测定。  相似文献   

19.
[目的]从棒曲霉菌培养上清液中分离纯化具有抗真菌活性的肽类物质(AFP).[方法]用离子交换柱层析法分离AFP,利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进一步纯化,经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确定相对分子质量.[结果]从棒曲霉菌培养上清液中分离出1种具有抗真菌活性的AFP,纯化后得到高活性的精制AFP,相对分子质量约为8 ku,MTT法测定结果表明AFP对5种真菌均具有明显的抗真菌作用.[结论]棒曲霉菌培养上清液中含具有抗真菌活性的AFP.  相似文献   

20.
猫爪草总皂苷对人肝癌HepG2细胞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猫爪草总皂苷体外对人肝癌HepG2细胞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系统溶剂法提取猫爪草总皂苷,3H-TdR掺入法和集落形成实验观察猫爪草总皂苷对HepG2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猫爪草总皂苷对HepG2细胞增殖和集落形成均有显著性的抑制作用,呈现较好的量效关系。结论猫爪草总皂苷能较好地抑制HepG2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