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局部取穴配伍外关、合谷远道配穴针刺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两组均局部取患侧肩髃、肩髎、阿是穴,观察组加远道配穴同侧外关与合谷,隔日治疗1次,5次为1个疗程,共3个疗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各时间点视觉模拟(VAS)评分、肩关节活动度(ROM)、日本骨科协会评估(JOA)评分.结果:3个疗程结束时,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8.33%和83.33%,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即刻效应、10 d、20 d、30 d各时间点VA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两组ROM评分、JOA评分在10 d、20 d、30 d各时间点及随访2个月后均明显增加(P<0.05).与对照组同期比较,观察组即刻效应、10 d、20 d、30 d及随访2个月的VAS评分均更低(P<0.05),10 d伸活动度、JOA评分均较高(P<0.05),20 d屈、伸、内旋活动度均更高(P<0.05),30 d屈、外展、内旋、外旋活动度、JOA评分均更高(P<0.05).结论:单纯局部取穴与局部取穴配伍外关、合谷远道配穴两种针刺方法治疗肩周炎均有一定疗效,但针刺局部取穴配伍远道取穴的整体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刺络拔罐联合麦肯基疗法治疗老年慢性非特异性下背痛(CNLBP)的临床疗效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秦皇岛军工医院2018年9月—2019年10月收治的96例老年CNLB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接受麦肯基疗法,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刺络拔罐治疗,2组均以10 d为1个疗程。评估2组的临床疗效,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ODI)评分、背伸肌肌力、腰椎活动范围、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评分、生命质量测定量表简表(QOL-BREF)评分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8(46/48),对照组为87.5%(42/48),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VAS评分、ODI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背伸肌肌力及腰椎左屈、右屈、屈曲、伸展范围均明显大于对照组(P均<0.05),JO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在社会领域、心理领域及生理领域3个维度QOL-BREF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刺络拔罐联合麦肯基疗法治疗老年NLBP疗效显著,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疼痛,增加患者的背伸肌肌力,扩大腰椎活动范围,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中药熏洗联合推拿手法对肱二头肌长头肌腱自发性断裂止点重建修复术后肱二头肌肌力及肩肘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将90例肱二头肌长头肌腱自发性断裂止点重建修复术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45例予常规康复训练治疗,治疗组4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中药熏洗联合推拿手法治疗。2组均在术后3、6、12个月进行随访,比较2组患侧肱二头肌肌力的恢复情况;比较2组患侧肩关节功能的恢复情况,采用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量表(CMS)及Neer评分进行评定;比较2组患侧肘关节功能恢复情况,采用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MEPS)进行评价。结果 2组术后6、12个月患侧肱二头肌肌力较术后3个月均明显增加(P 0. 05),且术后12个月肌力值大于术后6个月(P 0. 05),治疗组术后6、12个月肌力均大于对照组同期水平(P 0. 05)。2组术后6、12个月患侧肩关节功能CMS评分及Neer评分均较术后3个月明显增加(P 0. 05),且术后12个月CMS评分及Neer评分均高于术后6个月(P 0. 05),治疗组术后3、6个月CMS评分及Neer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同期水平(P 0. 05)。2组术后6、12个月肘关节功能MEPS评分较术后3个月均明显增加(P 0. 05),但2组术后3、6、12个月MEPS评分组间同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中药熏洗联合推拿手法对肱二头肌长头肌腱自发性断裂止点重建修复术后疗效确切,可明显促进肱二头肌肌力恢复,促进肩关节和肘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理筋手法联合下颈段抗阻运动训练治疗颈型颈椎病临床观察。方法将82例颈型颈椎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41例予下颈段抗阻运动训练治疗;治疗组41例予理筋手法联合下颈段抗阻运动训练治疗。2组均治疗1个月后,比较2组治疗前后颈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颈椎功能障碍指数量表(NDI)评分、颈椎活动度(包括前屈、后伸、左旋及右旋)及颈椎等长肌力(前屈、后伸、左侧屈及右侧屈)变化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疼痛VAS及NDI评分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疼痛VAS及ND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颈椎前屈、后伸、左旋及右旋活动度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明显增加(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颈椎前屈、后伸、左旋及右旋活动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颈椎前屈、后伸、左侧屈及右侧屈等长肌力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明显增强(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颈椎前屈、后伸、左侧屈及右侧屈等长肌力均强于对照组(P0.05)。结论理筋手法联合下颈段抗阻运动训练治疗颈型颈椎病临床疗效确切,可明显减轻患者疼痛症状,改善颈椎功能障碍,增大颈椎活动度,增强颈椎等长肌力,操作简单方便。  相似文献   

5.
观察运用MCU系统评价、手法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将7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运用MCU检查颈椎病患者的活动功能及颈部肌力、并根据检测报告形成手法治疗方案进行治疗,以颈椎前屈后伸活动度、前屈后伸最大肌力、疼痛评分为观察指标.结果:治疗四周后,治疗组治疗后颈椎前屈后伸活动度、前屈后伸最大肌力、疼痛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P <0.05);治疗组的颈椎前屈后伸活动度、前屈后伸最大肌力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P <0.05).结论:运用MCU系统评价颈椎所形成的手法治疗方案能显著改善颈椎病患者颈椎前屈后伸活动度和肌肉力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刺联合常规康复训练治疗卒中后肩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卒中后肩痛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康复训练,1天训练2次,1次30分钟,1周训练6天,共两周;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增加醒脑开窍针刺,1天1次,1周针刺6天,共两周。两组患者均在治疗前后用VAS视觉模拟评分评价肩痛缓解情况,FMA-UE运动功能评分量表上肢部分评分评价患侧上肢活动改善情况以及评价患肩关节的前屈、外展主动活动度。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肩关节疼痛程度均较前显著降低(P<0.01),治疗组患者较对照组患者肩痛程度缓解更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患侧上肢运动功能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提高(P<0.01),治疗组患者较对照组患者肩痛程度缓解更明显(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肩关节的主动前屈、外展活动度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提高(P<0.01),治疗组患者较对照组患者肩关节的主动前屈、外展活动度提升更明显(P<0.05)。结论:与常规康复相比,醒脑开窍针刺联合常规康复治疗可以明显减轻PSSP疼痛程度、提高患肩关节主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骨通贴膏配合肩关节功能锻炼治疗肩关节周围炎(以下简称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8例(脱落4例)行骨通贴膏配合肩关节功能锻炼治疗,对照组38例(脱落4例)予温热式低周波治疗仪联合肩关节功能锻炼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治疗第2周、4周以及3个月随访时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肩关节疼痛与功能障碍指数(SPADI)变化,2组治疗前,治疗第2周、4周肩关节外展、内旋、外旋、后伸活动度变化情况。结果 2组治疗第2周、第4周及3个月随访时VAS评分、SPADI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第2周治疗组VAS评分、SPADI低于对照组同期(P0.05),治疗第4周VAS评分及SPAD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随访时2组VA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但治疗组SPADI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第2周、第4周患肩关节外展、内旋、外旋、后伸活动度均较本组治疗前改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第2周、第4周肩关节外展、外旋、内旋活动度及第2周后伸活动度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同期(P0.05),2组治疗第4周后伸活动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通贴膏配合肩关节功能锻炼治疗肩周炎有短期内改善疼痛的优势,并且在改善肩关节活动度、功能障碍方面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双针斜刺阿是穴联合肌肉能量技术(MET)对肱骨外上髁炎患者肘关节疼痛、肘关节功能及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诊治的肱骨外上髁炎患者9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5例给予MET治疗,研究组45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双针斜刺阿是穴治疗,2组疗程均为4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观察2组治疗前后肘关节疼痛评分[前臂内旋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前臂外旋VAS评分]、肘关节功能[前臂腕伸肌肌力、Mayo肘关节功能(MEPS)评分、上肢功能(DASH)评分]、近期预后[随访半年的优良率、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5.6%(43/45)、82.2%(37/45),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前臂内旋VAS评分、前臂外旋VAS评分均明显降低(P均0.05),且治疗后研究组上述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2组前臂腕伸肌肌力、MEPS评分均明显升高(P均0.05),且治疗后研究组前臂腕伸肌肌力、MEPS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2组DASH评分均明显降低(P均0.05),且治疗后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半年,研究组优良率及ADL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双针斜刺阿是穴联合MET可有效减轻肱骨外上髁炎患者疼痛程度,恢复肘关节功能,改善近期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指骨间缝排刺疗法与理疗治疗脑梗死后手指背伸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71例患者随机分成指骨间缝排刺组(A组,37例)、理疗组(B组,34例)。两组在体针的基础上,A组选择指骨间缝排刺疗法,对患侧手指第Ⅰ、第Ⅱ、第Ⅲ骨间缝进行排刺,并予连续波电刺激;B组使用神经损伤治疗仪,将两电极放于前臂指伸肌肌腹中央处进行理疗。两组均每次治疗30min,每日1次,10d为一疗程,疗程间休息3d,共治疗3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掌指关节背伸活动度及指总伸肌肌力。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各指掌指关节背伸活动度及指总伸肌肌力均提高(均P0.05);在改善示、中、环指掌指关节背伸活动度及指总伸肌肌力方面,A组优于B组(均P0.05),但对小指掌指关节背伸活动度及指总伸肌肌力的改善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体针治疗基础上,指骨间缝排刺疗法治疗脑梗死后偏瘫手指背伸功能障碍有较好疗效,优于理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在康复训练基础上,刺络拔罐与西药治疗脑卒中上肢屈肘痉挛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60例脑卒中上肢屈肘痉挛患者采用SPSS软件随机数字生成器随机分为综合组和西药组,每组30例。两组均进行康复训练。综合组于患侧肱二头肌肌腹中心行刺络拔罐疗法,每周二及周五治疗,连续治疗4周。西药组口服巴氯芬,每天3次,每次10 mg,连续服用4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即刻(综合组治疗即刻为第1次治疗结束后即刻,西药组治疗即刻为治疗后24 h)和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患侧肘关节活动度、改良Ashworth量表(modified Ashworth scale,MAS)及简式Fugl-meyer运动量表(Fugl-Meyer assessment,FMA)评分,测量患侧上肢肱二头肌、肱三头肌的肌电积分值(integrated electromyogram,IEMG),并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肘关节活动度均优于治疗前(均P0.05),且综合组优于西药组(P0.05)。治疗即刻两组MAS、FMA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M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FMA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均P0.05),且综合组均优于西药组(均P0.05)。治疗即刻及治疗后两组肱二头肌IEMG均较治疗前降低(均P0.05),且综合组治疗即刻IEMG高于西药组,治疗后IEMG低于西药组(均P0.05);治疗即刻综合组肱三头肌IEMG较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西药组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后两组肱三头肌IEMG均较治疗前升高(均P0.05),且综合组高于西药组(P0.05)。综合组的总有效率为83.3%(25/30),高于西药组的60.0%(18/30,P0.05)。结论:刺络拔罐联合康复训练能显著降低脑卒中患者患侧肱二头肌IEMG值并显著改善患侧上肢屈肘痉挛程度和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1.
《辽宁中医杂志》2015,(12):2417-2419
目的:观察颊针及五虎穴缪刺配合动气针法治疗拇长屈肌腱腱鞘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颊针及五虎穴缪刺配合动气针法(患侧颊针"手"穴,健侧董氏奇穴五虎1、五虎2、五虎3,直刺得气后捻转操作1 min,配合患者运动患侧拇指)治疗,对照组采用病变局部围刺法,隔日治疗1次,5次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评定疗效。结果: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示两组首次治疗后及1个疗程结束时疼痛值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均P<0.05),且治疗组VAS评分较对照组降低尤为明显(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3.33%,对照组为70.00%,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颊针及五虎穴配合治疗拇长屈肌腱腱鞘炎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电针结合骶裂孔注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的主观疼痛及步行能力、腰部活动性和屈伸肌肌力的影响。方法:将60例LDH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超声引导骶裂孔注射治疗;研究组在骶裂孔注射治疗基础上给予电针治疗,取双侧夹脊穴和患侧环跳、秩边等配穴,每次治疗30 min,隔日治疗1次,每周治疗3次,休息2 d,共治疗4周。两组患者分别在治疗前后进行视觉模拟评估量表(VAS)评分、站立行走计时(TUG)测试、腰部活动范围(ROM)和屈伸肌肌力的评估。结果: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TUG均显著降低(P0.01,P0.05),腰部屈肌和伸肌肌力均显著增加(P0.05);研究组治疗后腰部屈曲ROM和伸展ROM较治疗前显著增加(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研究组VAS评分、TUG均显著降低(P0.01),腰部屈曲ROM、伸肌肌力均显著增加(P0.05)。结论:电针结合骶裂孔注射治疗有助于缓解LDH患者疼痛,改善步行功能,提高腰部活动性和伸肌肌力,其功能康复效果明显优于单纯骶裂孔注射。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活血消肿汤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对肱骨近端骨折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肱骨近端骨折术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2组,对照组40例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4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活血消肿汤治疗。2组均治疗8周后统计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肩关节患侧周径及健患侧皮温差变化情况,比较2组治疗前及治疗1周后肩关节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变化情况,比较2组治疗前后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量表(CMS)(包括关节活动度、三角肌肌力、疼痛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变化情况,比较2组治疗前后患肢肿胀程度改善情况,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清C反应蛋白(CRP)和肌酸激酶(CK)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5.0%(38/40),患肢肿胀程度总改善率92.5%(37/40),对照组分别为80.0%(32/40)、72.5%(29/40),治疗组总改善率及患肢肿胀程度总改善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肩关节患侧周径及健患侧皮温差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肩关节患侧周径及健患侧皮温差均低于对照组(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中药熏洗对于防治肘关节外伤后关节僵硬和预防粘连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7例患者使用中医熏洗法并与30例使用手法治疗患者比较,治疗后1周患者患侧VAS评分、无痛屈曲度数以及统计总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无痛屈曲度数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熏洗法对于外伤性肘关节僵硬能有效缓解患者疼痛,增大关节屈曲度,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张氏正骨技术(小夹板固定)与张氏正骨技术配合石膏托外固定治疗肱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取回顾性方法对162例肱骨干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观察组采用张氏正骨技术,对照组采用张氏正骨技术配合石膏托外固定,两组患者均进行肩关节、肘关节功能评分比较两组的愈合情况及治疗3个月后的疗效评价。结果:观察组肩关节功能评分、肘关节功能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后疗效评价比较,观察组优良率为85.29%,对照组优良率为8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张氏正骨技术治疗肱骨干骨折疗效较好,肱骨功能恢复快且操作简单安全,并发症少,费用低廉,值得在基层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健骨注射液肩下注射配合关节镜肩峰下间隙减压术对肩峰下撞击综合征患者肩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64例肩峰下撞击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2组均由同一组医生行关节镜肩峰下间隙减压术,术后常规功能锻炼,观察组同时给予健骨注射液肩下注射,疗程为4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肩关节的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UCLA)评分、上肢简化Fugl-Meyer功能量表评分、肩关节外展(上举)活动度及MRI检查指标肩峰角、喙肩韧带厚度、肩肱间距、肩锁关节骨赘高度、肩峰下积液厚度变化情况。结果疗程结束后2组UCLA评分中肩关节疼痛、功能、肩关节前屈角度、前屈肌力、患者满意度及总分均明显提高(P均0.05),且观察组提高的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均0.05);2组肩关节外展(上举)活动度和上肢简化Fugl-Meyer功能评分均明显增加(P均0.05),且观察组增加的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肩关节MRI检查中肩峰角、喙肩韧带厚度、肩锁关节骨赘高度和肩峰下积液厚度均明显减少(P均0.05),肩肱间距明显增大(P均0.05),且观察组改善的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健骨注射液肩下注射配合关节镜肩峰下间隙减压术可以有效恢复肩峰下撞击综合征患者的肩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肌肉能量技术结合中医定向透药疗法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肱骨外上髁炎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治疗组予肌肉能量技术结合中医定向透药疗法治疗,对照组予中医定向透药疗法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4 d,观察比较疼痛VAS评分、上肢功能评分(DASH)及超声下患侧肘关节伸肌总腱最大厚度的变化情况。结果本试验期间无病例脱落。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VAS评分、DASH总分、患侧肘关节伸肌总腱最大厚度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治疗组VAS评分、DASH总分、患侧肘关节伸肌总腱最大厚度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肌肉能量技术结合中医定向透药疗法能更加有效地减轻肱骨外上髁炎患者的疼痛症状,改善患者上肢功能,是一种比较可行的中西医结合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芍药甘草汤加味联合运动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偏瘫肘关节屈曲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脑卒中后偏瘫肘关节屈曲痉挛患者按照随机平行分组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2组均给予常规运动训练,治疗组加用芍药甘草汤加味治疗,1剂/d,分早晚2次服用。疗程均为4周。比较2组偏瘫肘关节屈曲痉挛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上肢关节VAS疼痛评分、肿胀评分及平衡能力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均0.05),且治疗后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结论芍药甘草汤加味治疗脑卒中后偏瘫肘关节屈曲痉挛可有效缓解疼痛痉挛、消除肿胀、促进平衡能力提高,有助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舒筋活络洗剂冷热交替疗法对脑卒中后患者腕背伸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42例脑卒中后腕背伸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1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内科治疗和康复训练,观察组另接受舒筋活络洗剂冷热交替治疗。于治疗前后用表面肌电、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和腕关节背伸活动度评估两组治疗前后腕手运动功能。结果:经4周治疗后,两组患者偏瘫侧的尺侧腕屈肌、桡侧腕伸肌表面肌电均方根值与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Fugl-Meyer运动功能分值和偏瘫侧腕背伸活动度与治疗前均有明显提高(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舒筋活络洗剂冷热交替疗法对脑卒中后患者腕背伸功能和手功能的恢复具有一定促进作用,其效果优于单纯的康复训练。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姜黄天灸膏穴位贴敷对脑卒中偏瘫肩痛患者疼痛、肩关节活动度和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2例卒中后偏瘫肩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1例,剔除1例、脱落4例)及对照组(41例,剔除2例、脱落2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护理及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于患侧阿是穴、肩髃、肩髎、臂臑、手三里、合谷行姜黄天灸膏穴位贴敷,每次6 h,每天1次,每周5次,2周为一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2、4周后观察两组患者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肩关节活动度(ROM)及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上肢部分(U-FMA)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治疗2、4周后VAS评分低于治疗前(P<0.05),肩关节屈曲、外展、内旋、外旋ROM大于治疗前(P<0.05),U-FMA评分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4周后VAS评分低于治疗2周后(P<0.05),肩关节屈曲、外展、内旋、外旋ROM大于治疗2周后(P<0.05),U-FMA评分高于治疗2周后(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2、4周后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2周后肩关节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