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健脾益肾化浊方治疗慢性肾脏病 3 期的临床疗效。方法CKD3期患者42例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1例。对照组予常规药物治疗 ,治疗组予上述治疗基础上加服健脾益肾化浊方;疗程3 个月,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血肌酐( Scr) 、尿素氮( BUN) 、估算肾小球滤过率( eGFR)水平。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1.4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2.38%,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Scr、BUN的下降比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GFR值增加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常规治疗基础上合用健脾益肾化浊方治疗 CKD3 期患者可以起到显著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肾衰Ⅱ号方治疗脾肾两虚、湿浊瘀阻型CKD 3-4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67例CKD 3-4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33)和对照组(n=34),两组患者均采用西医一体化治疗方案,治疗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肾衰Ⅱ号方治疗,疗程均为4个月。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常规指标、肾功能指标及血清钙、血清磷、24 h尿蛋白定量等的变化。同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并比较两组患者慢性肾脏病分期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患者的疾病疗效及中医证候疗效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在改善肾功能方面,治疗后,治疗组Scr较治疗前有降低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对照组Scr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治疗组UA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而对照组较治疗前无明显改善(P>0.05),且两组UA水平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GFR有升高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GFR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GFR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在纠正贫血方面,两组治疗前后的红细胞及血红蛋白水平均无明显升高(P>0.05)。在改善电解质紊乱及24 h尿蛋白定量方面,治疗后,治疗组血Ca2+水平明显升高(P<0.05),血P3-水平明显降低(P<0.05),而对照组血Ca2+水平无显著变化(P>0.05),血P3-水平明显升高(P<0.05),且两组血Ca2+及血P3-水平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24 h尿蛋白定量较治疗前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较治疗前则明显升高(P<0.05),且治疗组24 h尿蛋白定量较对照组亦明显降低(P<0.05)。在改善CKD分期方面,治疗组CKD分期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西医一体化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肾衰Ⅱ号方治疗CKD 3-4期患者,对保护残余肾功能、延缓肾功能恶化、逆转或延缓CKD进程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3.
杨敬伟 《中外医疗》2016,(1):168-170
目的 探讨中药综合治疗对慢性肾脏疾病(CKD)3-4期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血生化指标的影响. 方法 整群选取该院肾内科2012年12月—2015年2月间收治的46 例 CKD3-4期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与对照组,每组 23 例; 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中药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中药口服及灌肠治疗,疗程8 周.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患者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血尿酸(UA)、肾小球滤过率(GFR) 的变化情况. 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26% ,中药组为 91.3%;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对照组 Scr、BUN、UA、GFR水平较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 Scr、BUN、UA、GFR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结论 中药综合治疗可提高 CKD3-4 期患者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赖艳娴  邓聪 《当代医学》2012,18(25):131-133
目的观察金水宝胶囊对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Ⅲ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55例CKD Ⅲ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5例。治疗组给予ACEI、ARB和开同联合金水宝胶囊1.98g/次,3次/d;对照组给予上述西药治疗,疗程8周。观察GFR、Scr、CCr、BUN指标的变化及判定疗效。结果 CKD Ⅲ期患者经金水宝胶囊治疗后,治疗组Scr、BUN水平显著下降(P<0.05),CCr、GFR水平显著上升(P<0.05),治疗组疗效总有效率9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8%。结论金水宝胶囊对CKD Ⅲ期有较好的疗效,能改善肾功能,从而延缓肾衰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健脾益肾排毒方对慢性肾脏病(CKD)4期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CKD4期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综合治疗方案(饮食营养、控制血压、护肾、减少尿蛋白、纠正贫血、改善钙磷代谢紊乱、调节酸碱水电解质代谢平衡等),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健脾益肾排毒方,疗程8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血红蛋白(Hb)及治疗前后生存质量的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生存质量各项指标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Hb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Scr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脾益肾排毒方可提高临床疗效,提高Hb水平,延缓肾功能减退的速度,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研究非布司他治疗CKD3期和CKD4期糖尿病肾病(DN)伴高尿酸 血症(HUA)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门诊及 住院的DN[肾小球滤过率(eGFR)为15~59mL/(min·1.73m-2)]合并HU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eGFR值 分为CKD3期组[eGFR为30~59mL/(min·1.73m-2)]和CKD4期组[eGFR为15~29mL/(min·1.73m-2)],随 机数字表法将CKD3期组分为治疗组1和对照组1,CKD4期组分为治疗组2和对照组2,4组均控制血糖、血压、 血脂及经过肾素血管紧张素抑制剂(RASI)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非布司他治疗,观察各组治疗24周 后血尿酸(UA)、血肌酐(SCr)、血清胱抑素C(Cys-C)、eGFR、24小时尿蛋白定量、尿白蛋白与肌酐比值(ACR)、 血尿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血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RAAS)变化,并统计不良反 应。结果:符合入选条件并完成试验的患者共95例,治疗组1为26例,对照组1为24例,治疗组2为23例, 对照组2为22例,CKD3期治疗24周后2组间SCr、eGFR、尿蛋白定量、UA、Cys-C、ACR、血尿NGAL、血RAAS差 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CKD4期治疗24周后2组间血UA、SCr、eGFR、Cys-C、ACR、血尿NGAL、血RAAS差 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而尿蛋白定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组1和治疗组2均无严重不 良反应发生。治疗组1治疗24周后血UA达标率为95%;治疗组2治疗24周后血UA达标率为85%。结论:非布 司他治疗能够改善CKD3、CKD4期DN合并HUA患者肾功能且较安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肾衰Ⅱ号方颗粒联合恩格列净对慢性肾脏病(CKD)2~3期患者蛋白尿和肾功能的影响。方法:纳入脾肾两虚、湿浊瘀阻证CKD 2~3期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30例。两组患者均予西医一体化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予安慰剂颗粒联合恩格列净治疗,治疗组患者予肾衰Ⅱ号方颗粒联合恩格列净治疗,疗程为3个月。治疗后,评价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中医证候疗效;治疗前后,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血肌酐(Scr)、血尿酸(UA)、血尿素氮(BUN)、肾小球滤过率估计值(eGFR)及24 h尿蛋白定量(24 h UPro)水平。结果:(1)治疗后,对照组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56.67%,治疗组为86.67%,治疗组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2)治疗后,对照组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56.67%,治疗组为83.33%,治疗组的中医证候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3)治疗后,两组患者的Scr、UA、24 h UPro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eGFR水平明显升高(P<0.05),治疗组患者的BUN水平亦明显降低(P<0...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健脾益肾方联合肾病治疗仪对慢性肾功能衰竭(CRF)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慢性肾脏病3-4期患者66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单纯使用健脾益肾方治疗;治疗组36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肾病治疗仪治疗。治疗2周,观察临床症状以及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症状均较治疗前明显减轻,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组较对照组症状减轻明显(P〈0.05),2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6.1%、70%,但无统计学差异;2组治疗后Scr、BUN均显著降低(P〈0.01),且治疗组Scr降低较对照组明显(P〈0.01)。结论健脾益肾方可以有效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降低Scr和BUN,联合使用肾病治疗仪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益肾活血方联合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SGLT-2)抑制剂治疗2型糖尿病伴肾损害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20年1月-2020年10月收治2型糖尿病伴肾损害病人97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49,口服达格列净片)和观察组(n=48,口服达格列净片+益肾活血方)。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血糖指标和治疗后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β2-微球蛋白(MG)、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尿微量白蛋白与肌酐比值(UACR)和肾小球滤过率(GFR)水平较治疗前均改善,且治疗后观察组β2-MG、Scr、BUN和UACR水平低于对照组,GFR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lc)水平与治疗前比较明显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3.7%vs 79.6%,P<0.05)。结论 益肾活血方联合SGLT-2抑制剂治疗2型糖尿病伴肾损害能有效降低患者肾功能各指标水平、提高肾小球滤过率、降低患者血糖水平,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肾衰方联合包醛氧淀粉胶囊及缬沙坦片对慢性肾脏病(CKD)4期患者残余肾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干预作用。[方法] 选择2020年10月—2021年9月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90例CKD4期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和中药组(45例)。对照组予包醛氧淀粉胶囊及缬沙坦片治疗,中药组予肾衰方联合包醛氧淀粉胶囊及缬沙坦片治疗,连续服用3个月。观测治疗前后2组临床疗效、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肾小球滤过率(GFR)、24 h尿蛋白定量、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的变化、症状积分以及不良反应生率。[结果] 治疗3个月后,中药组总有效率为82.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2.2%,中药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症状积分、Scr、BUN、24 h尿蛋白定量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中药组优于对照组(P<0.05);GFR较治疗前上升,且中药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后ALT、AST无明显变化(P>0.05),且均在正常范围之内;中药组及对照组治疗前后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肾衰方联合西药治疗能够更好地保护CKD4期患者残余肾功能,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缓进入终末期肾病的时间,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达格列净在2型糖尿病合并慢性肾脏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云南省滇南中心医院收治的106例2型糖尿病合并慢性肾脏病患者,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53)及对照组(n=53)。对照组接受氯沙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达格列净。对比两组治疗总有效率、肾功能指标、血糖水平及血管内皮功能指标。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4.34%)高于对照组(81.13%)(P<0.05)。治疗前,两组的血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肾小球滤过率(GFR)及肌酐清除率(Ccr)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BUN、Scr及24 h UAER较治疗前均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GFR及Ccr较治疗前均升高,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内皮素-1(ET-1)水平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倾向性评分匹配后的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 CKD)4~5期未透析患者同期辅助中药保留灌肠治疗与常规治疗的短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2021年9月在芜湖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住院治疗的确诊CKD 4~5期(未接受透析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后,最终纳入98例患者,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观察组在常规对症治疗的同时接受中药保留灌肠辅助治疗,每日1次,疗程持续(10.2±3.64)d。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实验室指标、有效率及生命质量。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RBC、WBC、PLT、Hb、ALB、SCr、BUN、UA及eGFR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SCr、BUN及UA均有改善(P<0.05),观察组患者血清SCr、BUN及UA等指标改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总体有效率(93.33%)高于对照组(7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健康相关生命质量评分各维度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健康相关生命质量评分各维度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患者未报告灌肠相关并发症。结论中药保留灌肠联合西医常规治疗手段用于CKD 4~5期患者透析前的过渡期治疗,操作安全,可改善患者血清Scr、BUN及UA等实验室检测指标和生命质量,提高患者短期疗效,作为辅助治疗手段具有一定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不同阶段慢性肾脏病(CKD)患者血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GF-23)与血管 钙化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7 年1 月—2018 年6 月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肾内科收治的CKD 患者128 例。分 为CKD 1 ~ 2 期组、CKD 3 ~ 4 期组、CKD 5 期组、钙化组及无钙化组,另选取同期健康群众50 例作为对 照组。比较各组的FGF-23、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胱抑素C(Cys C)、肾小球滤过率(GFR)、 钙及磷水平,比较不同阶段的CKD 患者的钙化率。分析CKD 患者血清FGF-23 与临床相关指标的相关性, 分析FGF-23 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 CKD 5 期组的血清FGF-23、BUN、Scr、Cys C 及磷均高于其他3 组 (P <0.05),GFR、钙均低于其他3 组(P <0.05);CKD 3 ~ 4 期组的血清FGF-23、BUN、Scr、Cys C 均高 于CKD 1 ~ 2 期组和对照组(P <0.05),GFR 低于CKD 1 ~ 2 期组和对照组(P <0.05);CKD 1 ~ 2 期组 的血清Scr、Cys C 高于对照组(P <0.05),GFR 低于对照组(P <0.05)。钙化组的血清FGF-23、BUN、Scr、 Cys C、磷均高于无钙化组和对照组(P <0.05),GFR 低于无钙化组和对照组(P <0.05)。CKD 患者血清 FGF-23 与BUN、Scr、Cys C 及磷呈正相关(P <0.05),与GFR 呈负相关(P <0.05)。经Logistic 回归分析 得知,GFR[Ol ^ R=0.312(95% CI :0.200,0.487)] 和磷[Ol ^ R=3.714(95% CI :1.889,7.302)] 是血清FGF-23 的影响因素(P <0.05)。结论 CKD 患者血清FGF-23 水平随临床分期增加而升高,且存在血管钙化的患者 血清中FGF-23 异常升高,其水平可反映患者的血管钙化情况。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肾康注射液联合非布司他治疗痛风性肾病(GN)合并慢性肾衰竭(CRF)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该院收治的134例GN合并CRF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7例。对照组采用非布司他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肾康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水平、氧化应激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髓过氧化物酶(MPO)、丙二醛(MDA)]水平、肾纤维化指标[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FGF2)、骨形态发生蛋白-7(BMP-7)、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04%(61/67),高于对照组的77.61%(52/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eGFR、SOD、BMP-7水平均高于对照组,Scr、BUN、MPO、MDA、FGF2、CTGF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15.
目的:考察中药健脾益肾祛瘀泄浊方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入选的84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n=42),在常规处理基础上,研究组另采用中药健脾益肾祛瘀泄浊方进行治疗,对照组则选用常规西药治疗。结果治疗后24-UP、GFR、Scr、BUN等4项指标在2组患者中均可见显著改善(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效果更为理想,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健脾益肾祛瘀泄浊方对肾小球肾炎蛋白尿症状改善效果显著,其临床应用价值值得肯定。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程氏萆薢分清饮对尿酸性肾病(UAN)患者肾小管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60例湿浊瘀阻型UAN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试验组30例。对照组给予非布司他降尿酸治疗,试验组加用程氏萆薢分清饮治疗,观察4周后2组患者的总有效率,肾功能指标血清尿酸(UA)、尿素氮(BUN)、肌酐(SCr)以及胱抑素C(Cys-C)水平以及肾小管功能指标尿载脂蛋白(NGAL)水平、尿α1微球蛋白(α1-MG)水平、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水平的变化。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治疗后的 BUN及Cys-C水平较对照组治疗后显著降低(P<0.05)。试验组治疗后的NGAL、α1-MG、NAG水平均较对照组治疗后显著降低(P<0.05)。治疗期间2组无明显药物不良反应。结论 程氏萆薢分清饮联合非布司他治疗湿浊瘀阻型UAN,能有效改善患者肾功能及肾小管功能指标,其疗效优于单纯非布司他组,且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碳酸氢钠和别嘌呤醇结合泼尼松治疗IgA肾病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的临床效果及预后。方法:选取我科收治的60例IgA肾病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予以泼尼松治疗,观察组在泼尼松治疗基础上加用碳酸氢钠1.5g/d和别嘌呤醇0.1g,对比两组患者治疗8周前后的血肌酐(Scr)、血尿酸(UA)、24h尿蛋白定量、肾小球滤过率(GFR)、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LDL)。结果:组内比较:两组患者治疗8周后血尿酸、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而GFR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组间比较:观察组治疗8周后Scr、UA、24h尿蛋白定量、TC和LDL低于对照组,GFR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碳酸氢钠和别嘌呤醇结合泼尼松治疗IgA肾病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能显著降低患者的血肌酐和血尿酸,改善蛋白尿情况和肾小球滤过率,同时降低患者血脂水平,从而改善患者预后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非布司他与别嘌呤治疗4~5期慢性肾病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138例慢性肾病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9例。对照组采用别嘌醇片口服治疗,观察组采用非布司他口服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肾小球滤过率(eGFR)、尿素氮(BUN)、血尿酸(UA)]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55%(68/69),高于对照组的85.51%(59/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eGFR水平高于对照组,BUN和UA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布司他治疗4~5期慢性肾脏病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改善肾功能指标水平,其效果优于别嘌醇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估非布司他治疗慢性肾脏病(CKD)合并高尿酸血症(HUA)患者的肾脏保护作用。 方法 连续纳入78例CKD Ⅲ期合并HUA患者,按照区组随机方式1:1分成非布司他治疗组和别嘌呤醇治疗组,持续治疗6月。评估6月后肾小球滤过率(eGFR)、血清肌酐(Scr)、血清尿酸(SUA)和24 h蛋白尿相对于基线期改变值及eGFR下降超过10%的患者比例。 结果 治疗6月后,非布司他组的eGFR上升幅度高于别嘌呤醇组(P=0.012),且非布司他组的eGFR下降超过10%的患者比例也显著低于别嘌呤醇组(P=0.037)。进一步亚组分析表明,非布司他组的eGFR上升幅度仅在CKD Ⅲb期患者中高于别嘌呤醇组(P=0.023),而与CKD Ⅲa期患者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266)。非布司他治疗6月后,非布司他可以延缓Scr上升(P<0.05),促进SUA降低(P=0.019),但2 组间24 h蛋白尿水平相对于基线期改变值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在随访期均未发生心血管事件,不良事件发生率无显著差别(P<0.05); 非布司他组皮疹发生率低于别嘌呤醇组,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非布司他治疗CKD Ⅲb期合并HUA患者较别嘌呤醇可以延缓eGFR下降、控制Scr升高,对患者肾脏功能有更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0.
陈虹  陈敏  郑京 《西部医学》2018,49(6):12-14
目的探讨益肾降浊冲剂对脾肾气虚夹湿浊型慢性肾脏病(CKD) 3~5期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FGF23、CFGF23及血磷的变化及对临床治疗的指导意义。方法随机选择76例2015年9月—2017年12月在我院肾内科住院及门诊治疗的CKD 3~5期患者,均为脾肾气虚夹湿浊证,其中CKD 3期37例,CKD 4期30例,CKD 5期9例。另选取同期在本院体检的健康志愿者30例作为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加服益肾降浊冲剂,疗程4周,对照组无需治疗。应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ELISA)方法检测血清IFGF23、CFGF23,BECKMAN—C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磷(P)、尿素氮(BUN)、血肌酐(Scr),根据简化MDRD公式计算内生肌酐清除率(Ccr)。结果 (1)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前后IFGF23、CFGF23均明显升高(P均<0.05);CKD3~5期同期治疗前后比较,IFGF23、CFGF23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IFGF23、CFGF23均随着肾功能下降而逐渐升高(P<0.05)。(2) CKD 3~5期治疗后Scr、BUN、P水平较治疗前下降(P<0.05),Ccr较治疗前升高(P<0.05)。结论益肾降浊冲剂短期内不能改善CKD 3~5期患者血清IFGF23及CFGF23水平,但可以改善其肾功能,降低P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