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门奇断流术后胃瘘的防治付由池高志清门奇断流术是治疗门脉高压症引起的胃底食管静脉曲张的常用术式,近年使用已明显增多,所发生的严重并发症术后胃瘘等有上升趋势,病死率亦高(2)。近10年来本院共收治此类病例623例,发生术后胃瘘6例,其中死亡3例。现就其防...  相似文献   

2.
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的发展与手术技巧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1 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的发展历程 门奇静脉断流术是手术阻断门奇静脉间的反常血流,以达到预防出血和止住门静脉高压症引起的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大出血.门奇静脉断流术有多种术式[1],早期的断流术多为缝扎和离断胃左静脉、食管胃底曲张静脉.止血效果较差;有的术式如胃底横断术、食管下端胃底切除术等创伤较大,并发症多,难以普及推广.  相似文献   

3.
门奇断流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门奇断流术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一种手术方式,具体为切断食管下段与胃底的血供及门静脉与食管胃底曲张静脉丛之间的联系,从而阻断食管胃底容易出血处的门脉侧支循环最终返流至奇静脉系统的一种手术方法。门奇断流术具有安全、可靠,适应证宽,择期与急症手术均可施行。...  相似文献   

4.
腹腔镜脾切除及门奇静脉断流术10例报告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探讨腹腔镜脾切除和门奇静脉断流术的手术方法、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从2000年1月至2005年7月为10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继发性脾功能亢进和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了完全腹腔下脾切除和门奇静脉断流术,其中2例加做上腹小切口、管形吻合器食管下段横断和吻合术.结果本组10例腹腔镜脾切除和门奇静脉断流术全部完成,无1例需中转开腹手术.手术时间4.5~5.5 h,出血量100~400ml,术后住院8~15 d.结论腹腔镜脾切除和门奇静脉断流术在技术上是切实可行的,对机体创伤小、疗效确定.  相似文献   

5.
门奇断流术是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主要术式,传统的门奇断流术后,患者食管静脉曲张容易再发出血.我院自2009~2011年对24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患者进行了吻合器离断吻合食管下段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门静脉高压症两种不同流方式的手术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了解不同断流手术的疗效 ,我们对我院 80年代以来施行的两种不同断流手术病人进行回顾和随访 ,对单纯门奇静脉断流和门奇静脉断流合并食道下段横断这两种不同断流方式的远期疗效进行了比较和分析。一、资料和方法1.一般情况 :1980~ 1996年 ,我院普外科为 71例门静脉高压症患者施行了断流手术 ,全组 71例 ,男 5 3例 ,女 18例 ,年龄 2 1~ 5 8岁 ,平均 45 7岁。有 5 2例患者施行了常规门奇静脉断流术 (常规组 ) ,有 19例患者施行了门奇静脉断流合并食管下段横断或食管下段胃底切除术 (横断组 )。2 .术前情况和手术方式 :6 4例有明…  相似文献   

7.
笔者回顾性分析采用门奇静脉断流加XF折叠缝合胃底术治疗28例门静脉高压症患者的治疗效果。28例中术后发生并发症8例(28.6%),均经非手术疗法治愈;全组无手术死亡。27例(96.4%)经 4~49个月随访,结果示胃底食管曲张静脉消失率为81.5%,术后再出血率14.3%,肝功能明显改善,远期并发症少。提示门奇断流加XF折叠缝合胃底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8.
手助腹腔镜脾切除联合门奇静脉断流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手助腹腔镜脾切除联合门奇静脉断流术的可行性. 方法 肝硬化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及脾功能亢进12例,在手助腹腔镜下采用超声刀分离脾周韧带,Endo-Cutter切断脾蒂,袋装取出;按开腹手术的要求分离切断胃底、食管下段6~8 cm范围内所有曲张血管. 结果 10 例顺利完成手助腹腔镜脾切除联合门奇静脉断流术,2 例因术中大出血中转开腹手术.10例成功者手术时间2.5~5 h,平均3.4 h,术中出血量100~500 ml,平均250 ml.1例因术后腹腔内出血开腹手术止血,其余病人无其他并发症.10例随访0.5~2年,平均1.5年,4例死于肝功能衰竭,6例1年左右再次出现上消化道出血,6例于1年左右出现上消化道出血,均为小量出血,胃镜检查显示出血原因3例为门脉高压性胃病,1例为胃溃疡,2例食管曲张静脉破裂,均经内科保守治疗缓解. 结论 手助腹腔镜脾切除联合门奇静脉断流术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9.
断流术加食管下段横断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出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门静脉高压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加食管下段横断术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方法 78例门静脉高压症患者,28例行断流术加胃肠吻合器食管下段横断术,50例行单纯门奇断流术.结果 术后再出血率分别为4.17%(1/24)和52.8%(23/44).两组再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食管下段及胃底静脉曲张消失率为79.17%(19/24)和11%(5/4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门奇断流术联合胃肠吻合器食管下段切割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能有效地预防、减少术后食管、胃底曲张静脉再出血,止血效果较单纯门奇断流术要好.  相似文献   

10.
断流术的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门奇静脉断流术是手术阻断门奇静脉间的反常血流,以达到预防和止住门静脉高压症所引起的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大出血。断流术的合理性在于控制出血的同时,能维持门静脉血流向肝灌注,从而有利于肝细胞的再生及其功能的改善,可用于肝功能较差的患者和急性出血期。此手术直接解除胃脾区高压,因而止血确切可靠。据90年代末统计,我国实行断流术与分流术之比为2.86:1,其中以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最多。断流手术的方式很多,阻断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采用限制性脾肾静脉端侧分流,门奇断流联合手术,对门静脉高压症的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限制性脾肾分流,门奇断流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15例。结果 除1例术后48小时死亡外,其余14例术后随访1年,见其临床止血效果,肝功能改善,肝性能脑病发生,均明显好转;结论14例限制性脾肾静脉分流,门奇断流在近期降低门静脉压力,止血作用,减少肝性脑病发生率方面,疗效是肯定的。  相似文献   

12.
食道胃底静脉曲张术后再出血的处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孟翔凌 《肝胆外科杂志》1994,2(3):188-189,187
食道胃底静脉曲张术后再出血的处理较为棘手。再出血的原因在断流术后主要为断流不彻底,尤其是食道下段断流不彻底。分流术后再出血的主要原因是吻合口狭窄或吻合口栓塞。再手术方式选择应根据具体病人具体对待,条件差或多次手术后的病人以非手术处理为主,其中在急诊大出血时可采用食道曲张静脉硬化剂治疗或经颈内和静肝内门体静脉分流为宜。对已行断流术的病人可选用分流术,而已行分流术的病人可使用经胸或经腹门奇静脉断流术。  相似文献   

13.
分流加断流联合手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 概念门静脉高压症外科治疗的方法可分为分流术和断流术两大类 ,在同一术野中既作分流术 ,又作断流术 ,称为分流加断流联合手术。这主要是我国学者提倡的一种术式。当前 ,该术式正引起人们的浓厚兴趣 ,成为我国门静脉高压症外科治疗的一个研究热点。2 在研究联合手术的合理性和可行性时 ,首先要了解断流术和分流术的优、缺点2 .1 断流术又称门奇断流术 ,是手术阻断门奇静脉间的反常血流 ,以达到预防和止住门静脉高压症所引起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断流术以贲门周围血管离断的疗效最为满意 ,其他手术由于阻断门奇静脉间的反常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门脉高压症的外科治疗方法一门奇断流术。方法:门奇断流术,脾脏切除+贲门、胃底血管离断术。结果:经过6个月~7年随访,3例死亡,35例治愈,2例复发出血,3例失访。结论:门奇断流术是基层治疗门脉高压的常用术式。  相似文献   

15.
已知一期门奇静脉断流术能控制造成食管静脉曲张的三条血流:1)胃短血管,2)冠状静脉,3)经胃壁交通支,并取得比较满意的效果,本文再介绍经过作者改良的更为简单有效的另一种术式。手术方式:经上腹部正中切口进腹,探查腹腔后作肝活检,结扎、切断胃短血管,切除脾脏,将胃翻向中线,暴露胃冠状静脉后侧直至胰腺上缘,在静脉根部双重结扎后切断,在迷走神经的鸦爪上方打开小网膜作小弯侧的断流,但需小心避免伤及胃左动脉升支,以维持食管胃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门奇断流术后消化道再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 对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所收治的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146例病人实施门奇断流术后进行回顾性分析与追踪调查,32例术后发生消化道再出血,通过纤维胃镜检查与再手术寻找再出血原因,用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断流术后消化道再出血的危险因素.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肝功能ChildPugh分级、术中所见肝硬化程度、胃黏膜病变、PT与APTT在出血组与无出血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病人年龄、性别、出血病史、肝硬化原因、食管与胃底曲张静脉程度、门静脉主干直径、脾脏大小、血小板计数等因素在多元回归分析中所占密度不大;16例因新生门奇静脉侧支,8例系弥漫性胃黏膜病变致再出血.结论 门奇断流术后消化道再出血主要危险因素为:肝功能Child-Pugh分级、术中所见肝硬化程度、PT与APTT、胃黏膜病变.再出血原因以弥漫性胃黏膜病变及新生门奇静脉侧支的形成多见.  相似文献   

17.
<正>中国版的精准医学计划应该包括精准就医和精准医疗两个部分~([1])。门奇静脉断流术是手术阻断门奇静脉间的反常血流,以达到预防和止住门静脉高压症所引起的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大出血。随着精准医学的发展,门静脉高压症断流术治疗也出现了许多新的术式。一、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于1966年由埃及学者Hassab提出,包括切除脾脏、经腹离断胃底贲门及腹腔段  相似文献   

18.
门奇断流术(Portazygous disconnection,PAD)是治疗门脉高压症,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有效方法之一,因其对肝功能损害小,手术相对简单,术后近期疗效较好而被广为应用,令人遗憾的是PAD术后仍有部分患者再出血。PAD术后再出血的原因为: 一、食管、胃底曲张静脉再破裂 1.首次手术断流不完全 (1)食管、胃底旁静脉离断不完全 (2)未消除因胃左动、静脉分流造成局部门脉高压 (3)未阻断食管、胃底避内门奇静脉反常血流 2.食管、胃底区门奇侧支循环的再建立 3.门脉高压的病理及肝脏代偿功能的影响 4.局部因素的作用,如局部粘膜糜烂等 二、门脉高压症性胃粘膜病变(PHGP) 正确认识上述各种再出血的原因,于术前、术中、术后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是减少PAD术后再出血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经腹联合门奇静脉完全断流术58例分析刘长兴魏德忠赵德春王红宇孟凡荣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沧州061001)我院自1987~1995年先后采用经腹联合门奇静脉完全断流术治疗门脉高压症58例。经随访效果满意,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5...  相似文献   

20.
门奇静脉阻断术后并发胃液滞留的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门静脉高压症、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肝硬化的严重并发症,手术治疗的方法有分流、断流和断流加分流等多种,门奇静脉阻断术(PD)以其创伤小、治愈率高、效果好,而成为一种常用术式。但这种手术术后常出现胃动力障碍,胃液滞留(发病率为14%~40%),给患者带来食后饱胀,腹泻等并发症。为了剖析这一并发症,我们进行了动物实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