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盛琪  戚翠凤  陈玉霞  张惠 《现代医学》2004,32(6):387-389
目的 观察微晶磨面与皮肤护理相结合进行面部美容护理的效果。方法 皮肤护理患者 10 0例 ,随机分 2组 ,每组 5 0例 ,各包括 2 5例痤疮治愈后的患者 (面部有凹痕及鼻、面颊毛孔粗大 )。治疗组采用微晶磨面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FGF)等护理皮肤 ,对照组使用单纯护理。结果 治疗组患者面部整体外观、皮肤粗糙程度、色素斑点护理治疗有效率为 90 % ,且无不良副作用 ;单纯护理组有效率为 60 % ,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 (χ2 =12 ,P <0 .0 1)。微晶磨面对部分患者的细皱纹有效 ,对毛孔粗大与面部小凹痕等改善不明显。结论 采用微晶磨面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等护理皮肤效果良好 ,并能改善皮肤光老化。  相似文献   

2.
面部老化性皮肤、浅表性瘢痕及色素斑是常见的影响美观的皮肤疾病,目前治疗方法比较多,但疗效不十分理想.2001年以来,我们采用微晶磨面加皮肤护理治疗面部皮肤病患者50例,取得比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微晶磨皮机在皮肤美容科的应用.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307例病例,总结微晶磨皮机对粉刺、各类色素沉着、浅表瘢痕、皮肤粗糙老化及其他各类影响美容的皮肤病的疗效.结果 微晶磨皮机对粉刺、各类色素沉着、浅表瘢痕、皮肤粗糙老化及其他各类影响美容的皮肤病均有不同程度的疗效,尤其对粉刺、浅表瘢痕疗效较好,平均有效率均在95%以上.结论 微晶磨皮机在皮肤美容科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微晶磨削术联合胶原贴敷料治疗痤疮后凹陷状萎缩性瘢痕的临床效果。方法 :痤疮形成瘢痕240例分为两组,观察组予微晶磨削后加以胶原贴敷料,qd,20 min/次;对照组予微晶磨削治疗后外涂夫西地酸乳膏,bid,两者均无需包扎,5次为1个疗程。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75.8%,对照组为50.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65,P<0.05)。两组均未发现感染及瘢痕加重现象,对照组出现5例较轻的色素沉着,观察组未出现。结论 :微晶磨削术联合胶原贴敷料治疗痤疮后凹陷状萎缩性瘢痕疗效明确,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摘要]目的 观察国产超脉冲CO2点阵激光多模式联合治疗面部痤疮凹陷性瘢痕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选80例面部凹陷性痤疮瘢痕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0例单纯点阵模式治疗,观察组40例采用超脉冲CO2点阵激光多模式联合治疗,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中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5%,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70%,2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无永久色素沉着、色素脱失及明显疤痕.结论 国产超脉冲CO2点阵激光治疗面部凹陷性痤疮瘢痕有效安全,且多模式联合治疗效果优于单纯点阵模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超脉冲CO2点阵激光联合重组牛碱性表皮生长因子凝胶治疗面部术后凹陷性瘢痕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面部术后凹陷性瘢痕患者100例,根据就诊病例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超脉冲CO2点阵激光治疗,2个月治疗1次,5次为1个疗程;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重组牛碱性表皮生长因子凝胶治疗,每次激光治疗后应用重组...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头面部带状疱疹的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将到本院就诊的152例头面部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对照组患者阿昔洛韦静脉滴注治疗,给观察组患者干扰素、泼尼松及阿昔洛韦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止痛时间、止疱时间以及结痂时间均早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干扰素、泼尼松、阿昔洛韦三种药物联合治疗头面部带状疱疹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8.
张兵 《西部医学》2011,23(9):1763-1764
目的探讨湿润烧伤膏(MEBO)治疗面部深Ⅱ度烧伤的疗效。方法选择80例面部深Ⅱ度新鲜烧伤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人。观察组创面采用MEBO治疗,对照组采用SD-Ag治疗,观察两组剖面感染、止痛效果、创面愈合时间及瘢痕发生率。结果 MEEO组明显优于SD-Ag组,创面感染率、疼痛率、瘢痕发生率及创面愈合时间等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MEBO能防止创面感染,促进创面早日愈合,并有良好的止痛效果,且瘢痕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超脉冲CO2点阵激光联合透明质酸凝胶敷料治疗面部痤疮后凹陷性瘢痕的治疗效果.方法:86例面部痤疮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观察组采取面部超脉冲CO2点阵激光联合透明质酸凝胶敷料治疗;对照组仅采取面部超脉冲CO2点阵激光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修复效果、愈合时间(结痂时间、痂皮脱落时间)、疼痛数字评分量表(NRS)评分、舒适状况量表(GCQ)评分、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修复效果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结痂时间、痂皮脱落时间短于对照组(P<0.001);观察组NR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GCQ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面部超脉冲CO2点阵激光联合透明质酸凝胶敷料治疗面部痤疮后凹陷性瘢痕具有良好的效果和舒适度,且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皮肤磨削术在面部萎缩性瘢痕治疗中的效果,寻求效果较好的治疗方式。方法选取2011年8月~2012年8月于我院外科诊断为面部萎缩性瘢痕的患者96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8人。实验组采用皮肤磨削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植皮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治疗效果等。结果实验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患者,接受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手术治疗后显效率、有效率及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患者,无效率低于对照组患者,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皮肤磨削术在治疗面部萎缩性瘢痕患者时,可以有效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缩短患者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提高治疗有效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富血小板血浆(PRP)联合点阵铒激光治疗面部痤疮瘢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19年3月于本院整形美容科门诊就诊的28例面部痤疮瘢痕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面部左侧作为对照组,右侧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联合点阵铒激光治疗,观察组则采用PRP联合点阵铒激光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VISIA评分、结痂、痂皮全部脱落时间及主观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结痂及痂皮全部脱落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纹理及毛孔VISIA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主观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PRP联合点阵铒激光治疗面部痤疮瘢痕临床效果较好,可显著提升的VISIA评分,更受患者认可。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点阵激光治疗面部浅表性瘢痕的临床经验并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点阵激光治疗不同原因所致面部浅表性瘢痕,根据疗效评定标准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治疗60例,1次治疗的显效率85%,无感染、新生瘢痕及明显色素沉着等较严重并发症.结论:点阵激光治疗面部浅表性瘢痕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3.
梁艳  李正斌 《河南医学研究》2020,29(15):2755-2757
目的探讨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h-bFGF)凝胶联合自体脂肪移植对面部凹陷性瘢痕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郑州人民医院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82例面部凹陷性瘢痕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41例)与对照组(41例)。对照组接受自体脂肪移植治疗,观察组接受rh-bFGF凝胶联合自体脂肪移植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手术前后面部美容权重(ECCA)评分和瘢痕基底深度。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5.37%(35/41)]高于对照组[63.41%(26/41)](P<0.05);术后1、3个月观察组ECCA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3个月观察组瘢痕基底深度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rh-bFGF凝胶联合自体脂肪移植可显著降低患者瘢痕深度,提高美容效果,是面部凹陷性瘢痕患者的有效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阴式子宫切口瘢痕清除术治疗剖宫产产妇术后切口瘢痕的疗效.方法 选择40例子宫切口瘢痕妊娠的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MTX药物治疗,观察组给予阴式子宫切口瘢痕清除术;对两组患者治疗后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经过治疗后观察组产妇β-HCG下降至正常及阴道流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治疗费用少于对照组,并发症为0.00%低于对照组的25.00%,治愈率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00%,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剖宫产术后切口瘢痕妊娠进行阴式子宫切口瘢痕清除术应用治疗,临床效果优异,创伤小,治愈率高,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治疗面部烧伤的治疗方法,比较湿润烧伤膏(MEBO)与磺胺嘧啶银(SD-Ag)对深II度面部烧伤的疗效。方法选择64例面部深Ⅱ度新鲜烧伤病例分为两组,治疗组32例创面采用MEBO治疗,对照组32例采用SD-Ag治疗,观察两组止痛效果、创面愈合时间及瘢痕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患者止痛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创面愈合时间为16.2±1.4d,对照组为24.4±2.7 d(P〈0.01);治疗组瘢痕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面部深Ⅱ度烧伤选用MEBO治疗明显优于SD-Ag。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强脉冲光联合药物治疗面部皮炎的效果,阐明强脉冲光联合药物治疗面部皮炎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将门诊确诊的90例面部皮炎患者随机分为脉冲光联合药物组和单纯药物组,每组45例.脉冲光联合药物组采用强脉冲光联合雷公藤多甙和羟氯喹治疗,单纯药物组采用雷公藤多甙和羟氯喹治疗;6个月后随访,以面部潮红范围、丘疹数目、干燥...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CO2点阵激光术后应用硅酮凝胶治疗面部痤疮瘢痕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将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期间深圳市松岗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行CO2点阵激光术治疗的面部痤疮瘢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术后不使用外用药物,观察组术后使用硅酮凝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黑素指数(MI)、皮肤表面平均粗糙度(Sa)值分别为(238.51±9.31)、(46.63±8.97)μm,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3.14±6.54)、(50.66±7.68)μ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生主观评价评分为(2.82±0.65)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50±0.52)分,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满意率为91.1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5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总有效率为84.4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面部痤疮瘢痕行CO2点阵激光术后应用硅酮凝胶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且无明显不良反应,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初步观察复方丹参霜和超声波美容机联合方法治疗面颈部浅表皮肤凹陷性瘢痕的疗效。方法将2011年1月~2015年8月在我院医学美容门诊就诊的41例面颈部浅表皮肤凹陷性瘢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3例)及对照组(18例),用75%乙醇消毒皮肤,治疗组用复方丹参霜以超声波探头反复均匀按摩20 min,以强度1.1 W/cm~2左右,每天或隔日一次;对照组单纯复方丹参霜外用;观察两组治疗2个月皮肤凹陷瘢痕的愈合情况。结果 41例治疗2个月后,治疗组23例,优12例,良5例,优良率73.91%,总有效率86.96%,对照组18例,优0例,良6例,优良率33.33%,总有效率61.11%;治疗组优良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χ~2=6.752,P0.01),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3.685,P0.05)。结论丹参霜和超声波美容机联合方法治疗面颈部浅表皮肤凹陷性瘢痕的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Z成形术在面部直线型瘢痕修复中应用的可行性和合理性。【方法】选择2009年7月-2011年7月我院整形科接受Z成形术修复的50例面部瘢痕患者作为治疗组,另选取2007年7月一2009年7月我院整形科接受单纯面部瘢痕切除缝合的47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OSAS瘢痕评价量表,由两位观察者对瘢痕的颜色、平整度、弹性、宽度进行评判打分,术前和术后、治疗组和对照组进行对比。【结果】术前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术后瘢痕的颜色、平整度、弹性和宽度均有很大改善,与术前相比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术前、术后相比无论从瘢痕的颜色、平整度还是弹性和宽度均有明显的改善,两者相比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术后和对照组术后相比,癜痕颜色更淡、瘢痕更平整、弹性更好、宽度明显缩窄,两者相比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Z成形术应用于面部直线型瘢痕的修复可以明显改善瘢痕的术后效果,是一种操作简便,值得临床推广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20.
陈一松  吴晓勇 《实用全科医学》2010,8(10):1284-1284,1293
目的探讨微晶磨削术对面部不同原因引起的浅表性瘢痕的临床疗效。方法借助微晶磨削机内压缩空气的压力,将微晶颗粒高速急骤地喷打在皮肤瘢痕表面上,造成瘢痕表皮的蜂窝状损伤,同时使用微晶磨头在瘢痕表面上磨削。结果本组185例不同原因造成的浅表性皮肤瘢痕,进行3~8次的磨削治疗。瘢痕由凹凸不平变为表面平滑。其中2例出现色素减退,余患者产生色素沉着,并在术后2~6个月消退。结论微晶磨削术修复皮肤浅表性瘢痕是一种简便有效的方法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