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 毫秒
1.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对28例胃癌患者进行腹腔镜辅助下胃癌根治术,其中根治性全胃切除术3例,近端胃大部切除术3例,远端胃大部切除术22例;淋巴结清除D1式7例,D2式21例。结果:28例均成功完成腹腔镜手术。平均手术时间:全胃切除(182.4±32.2)min,近端胃切除(162.7±27.5)min,远端胃切除(152.3±29.2)min。平均术中出血量:全胃切除(137.5±72.1)mL,近端胃切除(129.6±86.3)mL,远端胃切除(157.2±74.7)mL。清除淋巴结数平均(17.1±5.3)枚/例。术后平均胃肠功能恢复时间(3.2±0.5)d。术后无吻合口出血、吻合口瘘、吻合口梗阻、十二指肠残端瘘等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平均(7.2±1.5)d。结论: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安全、可行;严格遵守肿瘤的手术原则,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能够保持肿瘤的根治性,同时能体现手术的微创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进展期胃癌D2根治术的可行性和近期疗效。方法分析行腹腔镜辅助进展期胃癌D2根治术的30例患者,包括全胃切除术14例,远端胃大部份切除术16例。结果 30例顺利完成腹腔镜手术,无一例中转。手术平均时间:全胃切除(261.2±22.1)min,远端胃切除(239.8±19.7)min。术中平均出血量:全胃切除(133.3±30.2)ml,远端胃切除(110.4±27.5)ml。清扫淋巴结平均为(21.6±2.3)枚。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时间(3.7±1.1)d,下床活动时间平均(2.6±0.5)d。术后效果良好,无近期并发症。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36个月。2例发生肝转移,1例肿瘤复发,未发生Trocar种植及腹膜转移。结论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在胃癌患者治疗中,创伤小,恢复快,安全有效,近期疗效好。  相似文献   

3.
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附54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对54例胃癌患者进行腹腔镜辅助下胃癌根治术,其中根治性全胃切除术12例,近端胃大部切除术18例,远端胃大部切除术24例;淋巴结清扫D1式29例,D2式25例.结果 54例均成功完成腹腔镜手术.平均手术时间全胃切除(164.4±38.7)min,近端胃切除(142.4±35.2)min,远端胃切除(149.1±35.4)min.平均术中出血量全胃切除(164.6±80.1)mL,近端胃切除(149.5±94.7)mL,远端胃切除(152.5±87.7)mL.清扫淋巴结数平均(19.1±6.2)枚/例.术后平均胃肠功能恢复时间(3.5±0.7)h.术后发生吻合口出血2例,均经非手术治疗止血;无吻合口瘘、吻合口梗阻、十二指肠残端瘘等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平均(9.2±1.7)d.结论 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安全、可行;只要严格遵守肿瘤的手术原则,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能够保持肿瘤的根治性,同时能体现手术的微创性.  相似文献   

4.
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性切除术31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性的可行性. 方法 2006年8月~2007年5月行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性除术31例,其中根治性远端胃癌根治术26例,根治性全胃切除术5例. 结果 中转开腹手术1例,完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2例,腹腔镜辅助下胃癌根治术28例.D1 β淋巴结清扫2例,D2/D2 淋巴结清扫 29例,联合肝脏部分切除1例.中位手术时间5 h(4.5~7 h).术中出血量中位数为150 ml(100~600 ml).术中输血1例.术中脾损伤1例.清扫淋巴结数目的中位数为20枚(14~33枚).本组无术后死亡.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的中位数4 d (3~6 d).术后胃无力1例,经保守治疗后3周恢复;1例全胃切除,回肠储袋出血1例;环甲关节半脱位1例;无吻合瘘及肺部感染.31例随访2~8个月(中位时间5个月),无复发和转移. 结论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可行.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的手术路径选择。方法:回顾分析为42例患者行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的临床资料。结果:42例手术均获成功,无一例中转开腹;其中18例行远端胃大部切除胃空肠Roux-en-Y吻合术,16例行全腹腔镜下远端胃大部切除胃十二指肠毕Ⅰ吻合术,8例行根治性全胃切除食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手术时间160~310 min,平均(218±34)min;术中出血量30~280 ml,平均(70±42)ml;清扫淋巴结数量16~32枚,平均(26±8)枚;术后分期Ⅰb期7例,Ⅱ期27例,Ⅲa期8例。结论:术者合理站位并选择合理正确的技术路线使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操作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6.
腹腔镜辅助下进展期胃癌根治术的临床应用(附47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腹腔镜在进展期胃癌中根治术能否满足胃癌手术切缘及D2淋巴结清扫的根治要求.方法 对47例行腹腔镜辅助下胃癌根治术的进展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腹腔镜辅助下根治性近端胃大部切除术25例,根治性远端胃大部切除术11例,全胃根治术10例,1例中转开腹;手术时间(220±55)min,术中出血(150±87)ml.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5.1±0.5)d、(3.2±0.8)d、(9.0±1.5)d;腹腔镜辅助远端胃大部切除术11例,手术时间(284±37)min,术中出血(120±70)ml.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4.0±0.8)d、(3.2±1.5)d、(9.0±2.0)d.腹腔镜辅助全胃切除术10例,手术时间(330±50)min,术中出血(240±65)ml.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4.1±0.8)d、(3.2±0.8)d、(9.5±2.0)d.淋巴结清扫平均数(21.95±9.88)个,近端切缘与肿瘤距平均距离(6.41±2.13)cm;远端切缘与肿瘤平均距离(6.22±1.98)cm.无术中及术后并发症,近期疗效良好.结论 腹腔镜在进展期胃癌中根治术是安全可行的,能达到胃癌标准根治术(D2)的淋巴结清扫范围和肿瘤切缘,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的效果。方法2009年1月~2011年12月,行腹腔镜辅助根治性胃切除术24例。腹腔镜下探查腹腔、清除大网膜及预定范围的淋巴结,通过上腹部小切口完成胃肿瘤切除和胃肠重建。结果中转开腹手术1例。余23例完成腹腔镜手术,其中根治性全胃切除术6例,近端胃大部切除术3例,远端胃大部切除术14例。手术时间全胃(171.0±32.5)min,近端胃130、185及210min,远端胃(137.2±40.2)min。术中出血量:全胃(260±80)ml,近端胃190、220、250ml,远端胃(190±50)ml。清除淋巴结(18.4±4.3)枚。术后排气时间(1.4±0.8)d。术后住院时间(12.0±3.4)d。术后随访12~24个月,平均16.3月。复发率21.7%(5/23)。结论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可行、可靠,能够达到与开腹手术相当的根治效果,且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腹腔镜在胃恶性肿瘤中应用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 2005年9月~2010年6月,27例早期及进展期胃癌行腹腔镜辅助下根治性胃切除术,其中根治性全胃切除术2例,近端胃大部切除术6例,近端胃联合脾脏切除术1例,远端胃大部切除术18例。术区及切口用氟尿嘧啶(5-FU)蒸馏水冲洗,术后TNM分期Ⅱ期及以上予奥沙利铂联合亚叶酸钙和5-FU(FOLFOX)方案化疗。结果 27例腹腔镜辅助胃部分及全胃切除均成功,无中转开腹手术。淋巴结清扫范围D1清扫8例,D2 19例。全胃切除、近端胃切除、远端胃切除、近端胃切除联合脾切除手术时间分别为240和370 min、260~390(338±126)min、220~350(276±95)min、350 min,术中出血分别为180和230 ml、50~260(138±80)ml、80~300(112±76)ml、250 ml。清扫淋巴结分别为30和45枚、25~38(30±9)枚、21~43(31±11)枚、40枚。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分别为4和5 d、2~5(4.5±1.4)d、3~5(4.1±1.0)d、5 d,下床活动时间分别4和5 d、3~5(3.5±1.1)d、2~5(3.2±1.0)d、6 d,进流质时间为6和7 d、5~8(6.2±1.3)d、4~7(5.9±1.1)d、7 d,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10和12 d、9~11(9.2±1.1)d、7~12(8.2±1.3)d、12 d。术后TNM分期:Ⅰ期3例,Ⅱ期10例,ⅢA期9例,ⅢB期5例。23例术后随访4~57个月,平均26个月,其中16例〉12个月。7例死亡,术后生存9~52个月,平均32个月。结论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安全、可行,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腹腔镜辅助在小切口下胃癌D2根治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30例患者行腹腔镜辅助在小切口下胃癌D2根治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30例均顺利完成腹腔镜辅助小切口胃癌D2根治术,无中转开腹。根治性近端胃大部切除8例,手术时间(231±21)min,术中出血量(163±23)mL;根治性全胃切除6例,手术时间(322±25)min,术中出血量(320±28)mL。根治性远端胃大部切除16例,手术时间(203±26)min。结论 腹腔镜辅助在小切口下胃癌D2根治术在保留腹腔镜手术微创优点的同时降低了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手术难度,获得开腹手术相当的临床疗效。具有良好的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腹腔镜辅助下胃癌D2根治术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腹腔镜辅助下胃癌D2根治术的手术方法、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年6月-2007年6月行腹腔镜辅助下胃癌D2根治术4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42例均行腹腔镜辅助下胃癌D2根治术,其中远端胃大部切除术20例,近端胃大部切除术15例,全胃切除术7例,无中转开腹,无手术死亡.平均手术时间:远端胃大部切除术(285±60)min,近端胃大部切除术(178±62)min,全胃切除术(323±86)min;术中平均出血量:远端胃大部切除术(140±52)ml,近端胃大部切除术(196±85)ml,全胃切除术(234±76)ml;淋巴结清扫12~40枚,平均(25±10)枚;术后患者平均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75 h.术后随访1~36个月,平均9.7个月,2例十二指肠残端瘘行保守治疗痊愈.结论对早期及部分进展期胃癌行腹腔镜辅助下胃癌D2根治术技术可行,同时具备创伤小、恢复快、出血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1.
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在进展期胃癌中的应用探讨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胃癌D2根治术治疗进展期胃癌的可行性。方法对2008年1~8月32例进展期胃癌行腹腔镜下D,根治术,根治性远端胃大部切除术清扫1、3、4、5、6、7、8、9、11p、12a、14v组淋巴结;根治性近端胃大部切除术清扫1、2、3、4、7、8、9、10、11组淋巴结;根治性全胃切除术清扫1、2、3、4、5、6、7、8、9、10、11、12a、14v组淋巴结;所有患者均于上腹部做辅助小切口行病灶移除及消化道重建。结果32例均顺利完成腹腔镜下胃癌D2根治手术,无中转开腹,其中根治性远端胃切除18例,根治性近端胃切除2例,根治性全胃切除12例。远、近端胃根治性切除术时间250~390min,平均325min;全胃根治性切除300—450min,平均347min。术中出血量:远、近端胃根治性切除术50~250ml,全胃根治性切除术60—350ml,术中均未输血。所有标本切缘均阴性。排气时间24—72h,平均38h;进流质时间2~5d,平均2.8d;无吻合口漏等手术相关并发症。30例随访1~8个月,未见复发和转移,亦未发生切口和穿刺口种植。结论腹腔镜下胃癌D2根治术应用于治疗进展期胃癌,安全、可行、有效、创伤小且近期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治疗早期胃癌的可行性、安全性、肿瘤根治性以及术后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8月至2007年8月间68例接受外科手术的早期胃癌的临床和手术资料,其中腹腔镜胃癌根治术31例,开腹胃癌根治术37例;并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胃肠道恢复、术后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术后病理及随访等结果.结果全部31例早期胃癌均在腹腔镜下完成胃切除和淋巴结清扫,无中转开腹,其中远端胃大部切除术28例,近端胃大部切除术2例,全胃切除术1例;D1 α式淋巴结清扫16例、D1 β式淋巴结清扫2例,D2淋巴结清扫13例.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平均手术时间为194.8±50.8 min,与开腹组无显著性差异;术中出血量(138.7±157.3)ml,显著低于开腹组(P<0.05).腹腔镜手术后肠道恢复功能时间1.8(1~4)d,显著少于开腹组(P<0.01).腹腔镜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2%,与开腹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腹腔镜组清扫淋巴结数(9.6±4.4)枚,测量胃近端和远端正常切缘(3.8±1.6)cm及(3.5±1.3)cm,与开腹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术后中位随访15(2~35)个月,腹腔镜组无肿瘤复发或者死亡,开腹组一例因腹膜复发而死亡.结论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是治疗早期胃癌安全、可行、微创、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腹腔镜与开腹胃癌根治术D2淋巴结清扫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D2淋巴结清扫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7年1月~2009年3月手术治疗的110例胃癌的临床、病理资料。7例伴有远处转移,1例行腹腔镜下胃局部切除未行D2淋巴结清扫,根据排除标准予以剔除。其余102例行胃癌根治术(D2淋巴结清扫),包括近端胃大部切除+D2清扫术(PG+D2)25例,远端胃大部切除+D2清扫术(DG+D2)60例,全胃切除+D2清扫术(TG+D2)17例。102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腹腔镜组38例,开腹组64例。结果腹腔镜组清扫淋巴结数目(22.2±9.9个)与开腹组(23.4±9.4个)比较,差异无显著性(t=-0.651,P=0.514)。三种术式腹腔镜组清扫淋巴结数目与开腹组比较[PG+D2:19.4±7.3(n=8)vs21.2±8.5(n=17);DG+D2:20.9±10.8(n=22)vs22.2±8.0(n=38);TG+D2:28.3±7.5(n=8)vs32.8±12.1(n=9)],差异均无显著性(t=-0.517,-0.526,-0.913;P=0.610,0.601,0.375)。结论腹腔镜下胃癌根治D2淋巴结清扫是可行的,清扫淋巴结数目和开腹手术类似,能够符合肿瘤根治原则。  相似文献   

14.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8例报告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目的:探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可行性。方法2005年2~4月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8例,其中远端胃根治性切除6例,根治性全胃切除和近端胃根治性切除各1例。结果:8例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手术。远端胃根治性切除术时间(340±62)min,近端胃根治性切除362min,全胃根治性切除423min。术中出血量:远端胃根治性切除术100~250ml,平均140ml;全胃根治性切除术300ml;近端胃根治性切除170ml,术中均未输血。清扫淋巴结18~37枚,平均23枚。无手术并发症。排气时间38~56h,平均42.4h;进流食时间2~5d,平均2.5d。8例术后随访12~14个月,无复发和转移。结论:早期及较早的进展期胃癌行腹腔镜根治手术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2年12月由同一组医师完成的82例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手术的临床资料,其中cTNM分期Ⅰ期20例,Ⅱ期36例,Ⅲ期26例。结果4例(4.9%)中转开腹,其中术中出血难以控制和脏器损伤各1例,严重高碳酸血症1例,腹腔肿瘤种植转移1例;其余78例顺利完成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其中D1+α清扫4例,D1+β清扫13例,D2清扫61例。根治性远端胃大部切除术51例,近端胃大部切除术3例,全胃切除术24例。无手术死亡。手术时间(243.8±31.9)min,术中出血量(121.1±29.1)ml,辅助切口长度(6.3±1.3)cm,清扫淋巴结(26.0±11.8)枚,术后肛门排气时间(3.6±1.6)d,术后恢复流质时间(3.7±1.5)d,术后住院日(12.7±6.0)d。术中和术后并发症各11例(11/78,14.1%)。术后72例(72/78,92.3%)获得随访,中位时间20.7月(3~60个月),未发现戳孔种植,7例术后复发或远处转移,其中4例死亡,3例带瘤生存。结论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安全、可行,围手术期及近期疗效有优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腹腔镜远端胃癌D2根治术手术路径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7年10月-2010年5月,对56例远端胃癌实施腹腔镜远端胃癌D2根治手术。手术路径:大网膜切除和横结肠系膜前叶剥离;解剖腹腔动脉、肝总动脉、脾动脉及清扫相应淋巴结;处理胃右动脉和5组淋巴结;清扫12a组淋巴结等顺序进行,淋巴清扫以4d→4sb→14v→6→7/9→11p→8a→5→12a→1→3的路径进行。结果手术时间130-375 min,(203.4±48.4)min。清扫淋巴结13-21枚,(16.2±1.2)枚。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48-120 h,(80.6±17.7)h。标本远近切缘无癌残留。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术后72 h吻合口出血1例,96 h输出端梗阻1例。56例术后随访2-31个月,(14.1±6.9)月,死亡8例:肿瘤广泛转移6例,心脑血管疾病2例;带瘤生存5例,无瘤生存43例,无瘤生存时间最长已31个月。结论腹腔镜远端胃癌D2根治术按照合理的路径进行手术,能够保证手术在正确的间隙和解剖层面进行,有利于在遵循肿瘤根治的原则下完成手术。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对11例胃癌患者施行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其中根治性全胃切除术4例,根治性远端胃次全切除术7例。肿瘤位于胃底及贲门部2例,胃体中部2例,胃体下部2例,胃窦5例。结果:11例手术均获成功。平均清扫淋巴结(15.4±4.9)枚,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平均(3.6±1.4)d。平均住院时间为(13.5±3.4)d。结论: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安全可行,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7月间收治42例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2例均成功完成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其中全胃切除12例,近端胃切除6例,远端胃切除24例。32例行胃癌D2根治术,6例行Dt+a(De+第7组淋巴结)根治术,4例行D,+B(D1+第7、8a、9组淋巴结)根治术。平均手术时间全胃切除为(310.0±35.5)min,近端胃切除为(260.5±28.5)min,远端胃切除为(200.4±40.2)min。平均术中出血量全胃切除为(270±60)ml,近端胃切除为(220±40)ml,远端胃切为(100±70)ml。术后并发症包括腹腔内出血1例,胃瘫2例,吻合口瘘1例,肺内感染1例。结论腹腔镜辅助下胃癌根治术是治疗进展期胃癌安全、可行且近期疗效良好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治疗进展期胃癌的可行性。方法:腹腔镜辅助行进展期胃癌根治术48例,2例中转开腹,根治性远端胃大部切除27例,根治性全胃切除19例。结果:术后病人平均胃肠功能恢复时间59h(36~120h),下床活动时间69h(45~97h),进流质时间73h(46~96h)。1例出现胃无力。38例随访1~14个月,无复发及切口种植。结论: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在进展期胃癌治疗中是安全、可行的,且有创伤小、术后康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腹腔镜远端胃癌D2根治术手术路径、淋巴结清扫及解剖标志应用方面的相关问题。方法2008年10月至2010年10月,通过对6例人体标本的解剖,观察远端胃癌根治手术的相关解剖特征,并实施33例腹腔镜远端胃癌D2根治手术,对手术路径的选择、镜下区域淋巴结解剖特点及解剖定位标志的应用进行分析。结果尸体解剖和手术显示腹腔镜远端胃癌D2根治术相关淋巴结均位于韧带和系膜形成的潜在间隙内。胰腺、结肠中血管、胃左血管可作为手术操作的定位标志。手术时间120—330min,平均(188.79±43.33)min,清扫的淋巴结数目为13~21个,平均(16.57±1.32)个,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为48—96h,平均(78.56±16.65)h。术后随访2~24个月,死亡4例,带瘤生存4例,无瘤生存25例。结论腹腔镜远端胃癌D2根治术安全可行,对影响手术安全性和彻底性的手术路径、淋巴结相关解剖及镜下解剖定位标志的应用等方面的探讨,有利于使手术更符合安全性的原则和肿瘤学根治的规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