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近10年小儿推拿病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小儿推拿临床研究现状,了解近10年推拿治疗儿科疾病范围及病谱变化.方法:收集2002~2011年国内期刊医药卫生数据库及德国Springer数据库,检索小儿推拿相关文章,提取相关信息,建立推拿治疗儿科疾病文献信息表,进行统计分析.并与《中国推拿全书》中1988年~1997年的10年小儿推拿论文数据进行对比.结果及结论:统计出小儿推拿临床适应症75种,筛选出5个常见病种,并提炼出1个优势病种,发现了一些淘汰病种和新病种.  相似文献   

2.
放血疗法适宜病症初探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探讨放血疗法的适宜病症,以指导临床更好地应用该疗法.采用回顾性期刊文献系列研究,检索中国知网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等4个数据库的放血疗法所有临床研究文献,统计放血疗法治疗疾病的文献频次、病例总数,运用临床流行病学和循证医学的原则和方法对文献进行分类分级,按照世界卫生组织关于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ICD10)对疾病进行分类.检出有效文献1149篇,共计病例98 526例,共涉及18大类系统,261个病种.结果表明放血疗法的适宜病症广,值得推广,特别是对带状疱疹、痤疮、麦粒肿、颈椎病、口腔溃疡有明显的治疗优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皮内针疗法的适宜病症,以期指导临床实践.方法:采用回顾性期刊文献系列研究,检索中国知网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3个数据库有关皮内针疗法的所有临床研究文献(时间不限,检索至2013年5月).结果:统计皮内针治疗疾病的文献频次、病例总数,运用临床流行病学和循证医学的原则和方法对文献进行分类分级,按照现代针灸临床病谱对疾病进行分类,检出有效文献290篇,共计病例19 582例,共涉及15大类系统,166个病种.结论:皮内针疗法的适宜病症广泛,特别是对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近视、痤疮、扁平疣、失眠、痛经、遗尿、呃逆、哮喘、面肌痉挛、偏头痛、胆石症、便秘、减肥有明显治疗优势.  相似文献   

4.
目的:归纳和分析推拿治疗儿童精神和行为障碍疾病的病症谱和循证等级.方法:采用现代文献研究方法,检索建库至2019年12月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及PubMed数据库中有关推拿治疗儿童精神和行为障碍疾病的中英文临床研究文献,统计推拿治疗的相关病症种类及文献报道频次,并结合文献提供的证据等级,分析推拿治疗...  相似文献   

5.
刺血疗法,又称刺络放血疗法,是中医学中的一种历史悠久、方法独特的治疗手段。该法适应证范围广,据不完全统计,刺血疗法现已用于近百种疾病的治疗。陈波等采用回顾性期刊文献系列研究,检索中国知网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等4个数据库的放血疗法所有临床研究文献,统计放血疗法治疗疾病的文献频次、病例总数,放血疗法运用于皮肤和皮下组织疾病排在了第4位。故笔者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简单地谈谈近5a来刺血疗法在皮肤病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腹针疗法适宜病症初探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腹针疗法的适宜病症,以指导临床更好地应用该疗法。方法:采用回顾性期刊文献系列研究,通过检索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1989~2009年)的腹针疗法所有临床研究文献,统计腹针疗法治疗疾病的文献频次、病例总数,按照世界卫生组织关于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ICD10)对疾病进行分类,运用临床循证医学的原则与方法对文献进行简要分析。结果:检出有效文献192篇,共计病例10340例,涉及14大类系统,67个病种。结论:腹针疗法的适宜病症广,值得推广,特别是对颈椎病、失眠、骨性关节炎、肩周炎、中风后遗症、慢性盆腔炎、眩晕、单纯性肥胖症、腰椎间盘突出症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拔罐疗法的适宜病症,以期为临床应用该疗法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期刊文献系列研究,通过检索中国知网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时间不限,检索至2011年12月)的拔罐疗法所有临床研究文献,统计拔罐疗法治疗疾病的文献频次、病例总数,采用循证医学的方法和原则把文献分类分级,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有关疾病和关于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ICD10)把疾病分类,运用临床循证医学的原则与方法对文献进行简要分析。结果:检出有效文献3504篇,共计病例289195例,涉及19大类系统,363个病种。结论:拔罐疗法的适宜病症广,对腰部扭伤、痤疮、腰椎间盘突出症、面神经麻痹、痹病、哮喘、咳嗽、坐骨神经痛、颈椎病、痛证、感冒、落枕症有明显的优势,可以推荐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推拿治疗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的研究进展,分析推拿疗法的优势及目前存在的问题,以指导今后的相关工作。方法:检索近10年来重庆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数据库的相关文献,并获取全文,从推拿手法、推拿常用穴位、推拿结合其他疗法、治疗时间方面对文献进行归纳、整理。结果:共检索出文献107篇,其中单纯推拿治疗61篇,推拿结合其他疗法46篇。推拿手法主要有侧向扳伸法、拿捏法、旋转拉伸法、按揉法、弹拨法、推揉法等25种手法,推拿穴位主要有肩井、风池、桥弓穴、缺盆、天宗、扶突等47个穴位,推拿结合其他疗法中推拿结合中药热敷应用最多。结论:推拿治疗小儿肌性斜颈疗效确切,安全无创;但在规范化操作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规范化。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头针为主治疗小儿脑瘫的有效性。方法:采用计算机交叉检索1999年至2014年在PubMe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维普期刊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龙源电子期刊、人大复印报刊资源全文数据库中已发表的关于头针治疗小儿脑瘫的相关文献,通过循证医学和文献计量方法,运用RevMan 5.2统计软件,对针灸治疗小儿脑瘫的文献进行系统质量评价与综合数据的Meta分析。结果:合计检索到234篇文献,最终纳入7篇。所入选文献共796例病例,其中治疗组416例,对照组380例,治疗组总有效例数378例,总有效率为90.9%,对照组总有效例数为281例,总有效率为73.9%。可认为头针对小儿脑瘫的治疗结果增加了17%的有效率。Meta分析显示:OR为0.16,95%CI为(0.11,0.21),合并效应检验Z=6.27,P0.01,表明本次纳入的多个研究的合并效应量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治疗组和对照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头针为主的综合疗法的总有效率高于现代医学综合康复疗法,可广泛应用于于临床。但由于国内发表的关于头针治疗小儿脑瘫的文章质量普遍偏低等原因,致所纳入的文献量偏少,故更加确凿有力的证据尚需更多高质量的文献来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推拿干预小儿脾虚型疾病临床疗效类文献中诊断标准、疗效评定标准的来源及推拿治疗小儿脾虚型疾病的常用推拿穴位,评价推拿治疗小儿脾虚质临床疗效类文献的文献质量。方法: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medline》《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以"小儿推拿""脾虚""泄泻""厌食"等为关键词进行检索,收集近25年国内外期刊公开发表的推拿治疗小儿脾虚病的临床疗效观察类文献,并对其中的诊断标准、疗效评定标准及治疗常用的推拿穴位进行统计分析,并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采用中医文献依据分级标准进行文献质量评价。结果:小儿脾虚型疾病文献中诊断标准和疗效评定标准最多来源于《中医病证疗效诊断标准》,疗效评定标准分级多为3级;62篇文献中涉及治疗疗程的49篇,采用中医证候量化积分进行疗效评定的有4篇,对其中非流派的脾虚型疾病的20篇文献中小儿推拿穴位进行统计,排名前10的穴位依次是:补脾经、补大肠、捏脊、摩腹、推三关、推上七节骨、按揉足三里、推板门、揉脐、揉龟尾;62篇文献中文献依据分级一级文献7篇,二级文献26篇,三级和四级文献0篇,五级文献29篇,推荐强度依次是A级0篇,B级7篇,C级26篇,D级0篇,E级29篇。结论:临床上缺乏小儿脾虚质的明确诊断标准和疗效评定标准,大多数散在于各个疾病中并以临床表现为主要诊断标准;小儿推拿因地域和流派的不同,补泻手法及治疗疗程不统一;文献质量总体来说不高,有待规范化和提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国内推拿不良事件现状,促进推拿手法的标准化,从而提高推拿治疗的安全性。[方法]采用回顾性期刊文献研究,检索中国知网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的推拿不良事件病例报道类文献,对使用的手法、意外情况类型、原发疾病、事故原因、病例数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检出有效文献202篇,共709个病例。分析结果显示推拿不良事件主要包括骨折与脱位、神经损伤、晕厥、截瘫、椎间盘突出症等。扳法、按法、牵引、被动肢体屈伸等手法标准化程度低,在推拿治疗中易导致不良事件发生。[结论]部分推拿手法的安全性尚待提高,推拿手法标准化是提高其安全性的重要途径,相关工作亟待开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对所搜集的腕踝针疗法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总结腕踝针疗法的适宜病种,为腕踝针疗法效应特异性的研究评价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维普数据库(VIP)从1975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关于腕踝针疗法的期刊文献和《实用腕踝针疗法》和《微针系统诊疗学》中的医案资料。以搜集到的期刊、医案中报道的腕踝针治疗疾病种类为依据,采用数据挖掘技术中的关联规则方法,计算频繁项集,运用自主研制的腕踝针数据库平台,提取并归类总结相关内容信息,进行腕踝针疗法临床应用病种规律挖掘。结果:所纳入腕踝针疗法相关文献中,其治疗疾病范围共涉及7个疾病科属。期刊文献中临床应用疾病种类达83种,其中又以外科伤筋及漏肩风的临床应用最为多见,其应用频次分别为34次和24次;整理分析期刊文献数据所得腕踝针疗法总有效率为内科92.74%、外科91.39%、妇科91.51%、皮肤科90.88%、儿科96.20%、五官科89.05%、精神科88.78%。腕踝针疗法医案文献中涉及疾病118种,其治疗疾病以疼痛、痹症较多,蛇串疮也为常见病种,精神科疾病应用腕踝针疗法较多,疾病以焦虑症、狂躁症多见。结论:腕踝针疗法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疾病中,并且疗效上佳,其临床应用范围以外科、内科(神经内科较为多见)、皮肤科(以带状疱疹多见)疾病最为多见,此外,五官科、妇科、儿科、精神科等疾病的治疗也涉及腕踝针疗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头针为主治疗小儿脑瘫的有效性。方法:采用计算机交叉检索1999年至2014年在PubMe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维普期刊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龙源电子期刊、人大复印报刊资源全文数据库中已发表的关于头针治疗小儿脑瘫的相关文献,通过循证医学和文献计量方法,运用RevMan 5.2统计软件,对针灸治疗小儿脑瘫的文献进行系统质量评价与综合数据的Meta分析。结果:合计检索到234篇文献,最终纳入7篇。所入选文献共796例病例,其中治疗组416例,对照组380例,治疗组总有效例数378例,总有效率为90.9%,对照组总有效例数为281例,总有效率为73.9%。可认为头针对小儿脑瘫的治疗结果增加了17%的有效率。Meta分析显示:OR为0.16,95%CI为(0.11,0.21),合并效应检验Z=6.27,P〈0.01,表明本次纳入的多个研究的合并效应量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治疗组和对照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头针为主的综合疗法的总有效率高于现代医学综合康复疗法,可广泛应用于于临床。但由于国内发表的关于头针治疗小儿脑瘫的文章质量普遍偏低等原因,致所纳入的文献量偏少,故更加确凿有力的证据尚需更多高质量的文献来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14.
系统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数据库中浮针疗法的临床研究文献,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18年1月,采用国际通用的疾病分类标准对临床文献中涉及的疾病进行分类总结,通过文献分析总结出浮针临床应用和研究中的问题对浮针专家进行咨询。结果共纳入412篇浮针疗法临床研究文献,疾病谱统计结果表明浮针被用于治疗11个系统65种疾病,其中与骨骼肌系统相关的躯体痛症为其主要临床适宜病种。符仲华教授认为浮针临床医师应选择与肌肉相关的疾病作为主要的临床研究对象,并且采用规范化的浮针操作进行治疗。其次,浮针疗法的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未来需要更多高质量临床研究和基础研究对浮针疗法的疗效提供证据支持。  相似文献   

15.
《辽宁中医杂志》2015,(7):1313-1315
目的:利用文献分析方法探索穴位贴敷疗法在儿科疾病中的用药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以及制定相关规范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为来源进行检索。结果:纳入符合研究要求的临床文献244篇。穴位贴敷疗法以治疗儿科的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疾病为主,用药特点均以"辛温走窜"之品为常用药。呼吸系统常用药物为"白芥子、甘遂、延胡索、细辛",消化系统常用药物为"吴茱萸、肉桂、丁香、木香"。考虑儿童体质尚弱,贴敷选药仅局限于甘遂、吴茱萸等"有毒""小毒"药物。结论:应用文献分析方法分析穴位贴敷疗法在儿科疾病中的用药规律,对指导临床用药以及制定相关规范均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现有临床文献质量均不高,进一步的研究结论尚需高质量的临床研究报道。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推拿治疗小儿夜啼的用穴特点。方法收集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及万方数据库文献中推拿治疗小儿夜啼的推拿处方,应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 0)软件,统计所有穴位的频次、穴位组合特点及核心穴位组合规律。结果筛选治疗小儿夜啼的推拿处方105张,涉及穴位86个,常用穴位27个,高频穴位组合28个。结论推拿处方选穴以小儿推拿特定穴为主;核心穴位为小天心、肝经、脾经、心经、腹5个穴位,可为临床小儿夜啼推拿基础治疗处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归纳推拿疗法在"治未病"中的现代临床文献,总结并分析其应用现状,以期为今后临床治疗作指导。方法:运用文献研究法,计算机检索、查阅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VIP、CNKI、CBM、Wan Fang Data数据库中推拿疗法在"治未病"中的有关临床应用文献,所有数据库检索时间从建库至2019年1月10日,经阅读筛选后参照ICD10疾病分类标准记录纳入文献病症名,并统计频次(即每一个病症被报道的论文篇数)进行归纳、总结、整理和综述。结果:根据检索到的文献,经阅读摘要、关键词、全文最终确定符合标准的推拿"治未病"临床文献共624篇,涉及病症98种,主要用于治疗产后出血、便秘、深静脉血栓、尿潴留、肠易激综合征、脑血管病等疾病。结论:推拿"治未病"具有广泛的适应证,但分布不均,同时现有研究的试验科学性不足、推拿"治未病"标准研制不足及宣传教育亟待加强。  相似文献   

18.
小儿推拿疗法在临床治疗中有疗效显著,应用广泛,无副作用、安全经济,避免就医痛苦等优势。小儿推拿是推拿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临床小儿病症的治疗中有着不可取代的优势。笔者对小儿推拿的优势进行分析说明。使其优势特点更加清晰明确。通过检索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CNKI)有关小儿推拿的文献,查阅图书馆关于小儿推拿的专著,并对其进行归纳、整理、分析,得出结果结论。小儿推拿前景广阔,其更多的优势还有待发掘。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总结近10年国内期刊文献中关于针灸治疗妇科疾病的临床研究,归纳妇科针灸适宜病症,以更好的指导针灸疗法在妇科疾病中的运用。方法:采用回顾性文献期刊系列研究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等4个数据库中所有关于针灸疗法治疗妇科疾病的临床研究类文献,统计针灸疗法治疗妇科疾病的文献频次,病例总数,高频病种等。结果:共纳入1066篇合格文献,涉及27个病症;其中,原发性痛经、慢性盆腔炎、围绝经期综合征、不孕症、多囊卵巢综合症等5个病症为高频病种。结论:针灸疗法干预的妇科病症较广泛,但分布不均,优势病种相对集中,进一步挖掘其适应症及优势病种是有价值的。  相似文献   

20.
陈相  何妙玲 《光明中医》2024,(6):1247-1250
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儿科常见病和多发病,中医外治法历史悠久,以其疗效佳、操作方便、不良反应少、依从性好等优势,在儿科疾病治疗中具有重要地位。此文对近年来中医外治法干预小儿FD文献进行总结,归纳为穴位敷贴疗法、中药敷脐疗法、小儿推拿疗法、针灸疗法及内服联合外治疗法5个方面,为小儿FD的治疗及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