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目的:探讨针刺结合本体神经肌肉促进技术(PNF)治疗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00例住院和门诊面瘫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采用针刺结合PNF方法治疗;对照组50例病人只使用针刺方法治疗.10天为一疗程,三疗程后观察治疗组和对照组和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痊愈率60%,显效率18%,好转率12%,总有效率90%,无效510%.对照组痊愈率40%,显效率14%,好转率20%,总有效率74%,无效26%.治疗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46,P=0.037,P<0 05).结论:针刺结合PNF治疗面瘫能明显提高治愈有效率.  相似文献   

2.
摘 要目的:研究经皮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周围神经损伤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在 2020 年 1 月 至 2021 年 5 月期间收治的 62 例周围神经损伤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的原则分为对照与观察组,各 31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 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经皮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 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 有效率为 93.55 %,高于对照组的 74.19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正中神经、尺神经、桡 神经的神经肌电图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和波幅均大于治疗前, 运动电位潜伏期均短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和波幅均大于对照组,运动电位潜伏期均短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采用经皮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周围神经损伤的总体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吞咽五穴针刺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针刺组(20例,予吞咽五穴针刺治疗)、神经肌肉电刺激组(20例,予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针刺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组(20例,予吞咽五穴针刺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治疗前和治疗20 d后采用藤岛一郎吞咽疗效评分、标准吞咽功能评估量表(SSA)评分及洼田饮水试验评定3组患者的疗效。结果:与治疗前比较,3组患者治疗后藤岛一郎吞咽疗效评分均升高(P<0.05),且针刺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组优于针刺组、神经肌肉电刺激组(P<0.05);治疗后3组患者SSA评分、洼田饮水试验分级均降低(P<0.05),且针刺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组SSA评分低于针刺组、神经肌肉电刺激组(P<0.05);针刺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组洼田饮水试验分级优于神经肌肉电刺激组(P<0.05)。针刺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组治愈率高于针刺组、神经肌肉电刺激组(P<0.05)。针刺组与神经肌肉电刺激组治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吞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吞咽神经肌肉电刺激结合吞咽功能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方法:将40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对照组给予吞咽功能训练,观察组则在吞咽功能训练基础上结合吞咽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高于对照组的70.0%(P〈0.05)。结论:吞咽神经肌肉电刺激结合吞咽功能训练能够显著改善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黄春英 《河南中医》2011,31(11):1295-1296
目的:观察针刺加穴位埋线治疗心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酒石酸美托洛尔片口服治疗,治疗组采用针刺加穴位埋线治疗,4周为1疗程,1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对照组治愈6例,显效11例,有效10例,无效11例,有效率为71.05%,治疗组治愈11例,显效10例,有效14例,无效3例,有效率为92.11%,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针刺加穴位埋线治疗心悸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6.
梁谊深  谢胜  徐信山 《河南中医》2010,30(3):291-292
目的:观察艾箱灸结合针刺治疗阳虚型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5例确诊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0例),分别采用艾箱灸结合针刺及西医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8例(占22.86%),显效13例(占37.14%),有效12例(占34.29%),无效2例(占5.71%),总有效率94.29%。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艾箱灸结合针刺疗法治疗阳虚型功能性便秘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神经和肌肉电刺激理疗仪治疗脑梗塞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脑梗塞后吞咽困难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46例。治疗组采用针刺结合神经和肌肉电刺激理疗仪,同时进行吞咽功能康复训练,对照组仅采用吞咽功能康复训练,分别在治疗前后对两组进行洼田饮水试验评分及吞咽困难量表评分,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论:治疗组总有效率88.0%,对照组总有效率71.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吞咽困难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于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针刺结合神经和肌肉电刺激理疗仪的治疗方法相比于单纯吞咽功能康复训练,具有疗效优势。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电针阴部神经刺激疗法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临床疗效,寻求较优疗法。方法:纳入38例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随机分成电针阴部神经刺激疗法组(电针组,20例)和经阴道或肛门电刺激组(电刺激组,18例),分别施予相应疗法。治疗1月后观察临床症状积分变化,记录并评价疗效。结果:经治后电针组患者9例临床治愈,2例显效,6例有效,2例微效,1例无效,总有效率85.0%,优于电刺激组4例临床治愈,3例显效,2例有效,5例微效,4例无效,总有效率50.0%。两组患者治疗后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减少(P<0.01或P<0.05),且电针组改善更佳(P<0.01)。结论:电针阴部神经刺激疗法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可以达到经阴道或肛门电刺激疗法临床疗效,能够有效锻炼盆底肌收缩,且效果优于后者。  相似文献   

9.
通窍活血汤配合针刺治疗顽固性头痛4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凤岭 《河南中医》2009,29(5):499-500
目的:观察通窍活血汤配合针刺治疗顽固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40例口服通窍活血汤加减,并配合针刺治疗。结果:治疗组临床治愈32例,显效6例,有效1例,无效1例,有效率为97.5%;对照组临床治愈15例,显效6例,有效8例,无效9例,有效率为67.4%。两组有效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通窍活血汤配合针刺治疗顽固性头痛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比观察针刺、经皮穴位电刺激及针刺结合经皮穴位电刺激对颈椎病颈痛的疗效。方法:将58例颈椎病颈痛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经皮组和结合组,治疗后用NPQ颈痛量表进行疗效评价,观察治疗前、治疗结束和治疗结束随访1个月时的组间评分差异。结果:针刺组、经皮组与结合组有效率分别为94.74%、89.47%与100%,各组治疗后较治疗前NPQ评分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治疗结束时,结合组与经皮组NPQ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合组均数低于经皮组;结合组与针刺组NPQ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合组均数低于针刺组;随访1个月时,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针刺和经皮穴位电刺激是治疗颈椎病颈痛安全且有效的方法,将针刺与经皮穴位电刺激联合应用,可获得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葛根舒颈汤联合针刺治疗颈性眩晕的疗效。方法:对照组(40例)采用针刺治疗,治疗组(40例)采用针刺联合葛根舒颈汤加味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13例,显效2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0%,对照组治愈8例,显效24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80.0%,经统计学分析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葛根舒颈汤加味联合针刺治疗颈性眩晕具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针刺结合本体神经肌肉促进技术(PNF)治疗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00例住院和门诊面瘫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采用针刺结合PNF方法治疗;对照组50例病人只使用针刺方法治疗.10天为一疗程,三疗程后观察治疗组和对照组和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痊愈率60%,显效率18%,好转率12%,总有效率90%,无效510%.对照组痊愈率40%,显效率14%,好转率20%,总有效率74%,无效26%.治疗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46,P=0.037,P<0 05).结论:针刺结合PNF治疗面瘫能明显提高治愈有效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缺血性卒中后运动性失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5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8例、治疗组37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基础治疗。对照组除基础治疗外采用针刺治疗;治疗组除基础治疗外采用针刺配合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针刺、神经肌肉电刺激均每日1次,10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后均以《汉语失语症检查法》的记分标准作为言语功能评价指标进行评分测定。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6%,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ADL-T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1),治疗组治疗后CADL-T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针刺在改善缺血性卒中后患者语言障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面具有确切疗效,配合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临床观察针刺结合天麻钩藤饮加味治疗肝阳上亢型偏头痛的疗效。方法:将门诊及病房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0例)口服天麻钩藤饮加味,治疗组(30例)用药同对照组并配合针刺治疗,两疗程后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基本恢复(11例),显效(15例),好转(3例),无效(1例);对照组基本恢复(4例),显效(7例),好转(14例),无效(5例);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83.33%(P〈0.05)。结论:针刺结合天麻钩藤饮加味治疗肝阳上亢型偏头痛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采用以低频电刺激屈伸交替法为主对腓神经损伤后下肢运动功能的疗效。方法:将60例腓神经损伤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采用低频电刺激配合电针治疗,对照组采用运动疗法配合电针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67%,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低频电刺激屈伸交替法对于腓神经损伤后下肢运动功能恢复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热敏灸结合常规针刺与系统康复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I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I期患者6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患者采用热敏灸结合常规针刺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系统康复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4周。观察两组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VAS)、简化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分(FMA)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BI)等。结果:经治疗后,试验组在改善患者疼痛和功能障碍、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治愈2例,显效6例,有效16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0.0%;试验组治愈5例,显效11例,有效1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6.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热敏灸结合针刺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Ⅰ期疗效优于系统康复治疗,可显著降低患者疼痛,改善患者患肢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马铎 《内蒙古中医药》2011,30(18):36-37
目的:观察针刺、放血结合药物外敷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符合标准的该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予针刺、放血、药物外敷;对照组只针刺、放血,不进行药物外敷,治疗2个疗程。结果:治疗组痊愈42例,显效5例,有效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8.0%(95%CI=93.0%~100.0%);对照组痊愈11例,显效7例,有效6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0.0%(95%CI=61.0%~92.0%);两组综合疗效比较(u=4.470,P=0.0000)差异显著。结论:针刺、放血、药物外敷临床疗效优于单纯针刺、放血,其相对危险度RR=1.23(95%CI=1.02~1.47)。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早期康复训练和神经肌肉电刺激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及提高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的效果.方法:将2008年1月~2010年12月的 16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80例,在神经科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早期康复训练及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对照组80例,给予神经科常规治疗加随意自我锻炼.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明显高于对照组57%(P〈0.05).结论:早期康复训练及神经肌肉电刺激对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具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明确针刺治疗动脉型颈椎病的具体方法,并进一步探究针刺治疗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随机地将92例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46例,其中观察组采用针刺治疗,对照组采用超声波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39例痊愈,5例显效,2例无效,总有效率95.65%,对照组患者28例痊愈,14例显效。4例无效,总有效率91.3%,两组痊愈率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治疗能够有效治愈动脉型颈椎病,且整体有效率较高,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刺法结合吞咽障碍治疗仪治疗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临床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6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两组均给予营养神经、改善微循环等药物基础治疗,治疗组采用醒脑开窍针刺法配合吞咽障碍治疗仪治疗,对照组给予吞咽障碍治疗仪治疗,疗程为3个月,治疗前后通过肌电图及洼田饮水实验评判疗效。结果治疗过程无异常情况,治疗组患者中治愈4例,显效15例,有效10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5.29%;对照组患者中治愈2例,显效5例,有效18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73.53%,两组患者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醒脑开窍针刺法配合吞咽功能障碍治疗仪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疗效优于吞咽功能障碍治疗仪治疗组,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