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对 214例次 SARS患者舌苔厚薄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以探讨 SARS患者舌苔厚薄的原因.方法观察并用数码相机拍摄 SARS患者舌象,记录患者相关情况;使用统计软件进行 SARS患者舌苔厚薄的多因素分析.结果对于 SARS患者舌苔厚薄有影响的因素为发热、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升高及激素的使用情况.结论 SARS患者舌苔的厚薄主要受到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升高及激素的使用情况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影响SARS患者舌面裂纹和润燥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 SARS患者舌面裂纹和润燥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以探讨 SARS患者舌面裂纹和润燥的原因.方法观察 SARS患者的舌象,并记录相关情况,对舌面裂纹和润燥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与 SARS患者舌面裂纹呈正相关的因素为年龄和外周血白细胞升高,而与 SARS患者舌苔润燥呈正相关的因素为年龄、外周血淋巴细胞升高和激素的使用情况.结论 SARS患者舌面的裂纹主要受年龄和外周血白细胞升高的影响;其舌苔的润燥主要受年龄、外周血淋巴细胞升高和激素的使用情况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影响SARS患者舌苔颜色的多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214人次SARS患者舌苔颜色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以探讨SARS患者出现不同苔色的原因.方法观察并用数码相机拍摄SARS患者舌象,记录患者相关情况.使用统计软件进行SARS患者出现黄苔的多因素分析.结果对于SARS患者苔色有影响的因素(P<0.05)包括:发热、外周血淋巴细胞升高、激素的使用情况.结论SARS患者出现不同苔色主要受发热、外周血淋巴细胞升高、激素使用情况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舌苔与外周血白细胞(WBC)计数及分类在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发病中的相关性.方法:对170人次SARS患者舌象进行系统观察及拍摄照片,结合外周血WBC计数及分类检测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血WBC总数升高时多见舌苔厚而腐腻;中性粒细胞(N)升高和淋巴细胞(L)降低时多见腐腻苔;单核细胞(M)升高时多见燥苔和剥落苔.结论:SARS患者不同舌苔与血WBC及分类中的WBC、N、L、M系数有明显相关性,差异具有显著性.  相似文献   

5.
92例SARS患者舌苔变化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c,SARS)患者的舌苔变化与病程、病情的相互关系。[方法]观察、记录92例确诊SARS患者不同阶段的舌苔变化,并分析其与年龄、病程、病情、激素用量等关系。[结果]SARS病人以腻苔为主,腻苔为本病的主要舌象。早期出现腻苔,易发展为重型,腻苔越明显,病程越长,激素用量较大,预后较差。[结论]观察SARS患者的舌苔变化对于判断病情变化,指导中药治疗以及激素使用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舌体与外周血白细胞及分类在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发病中的相关性.方法对170人次SARS患者舌体与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及分类检测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中性粒细胞(N)降低时多见体胖,升高时多见体瘦;淋巴细胞(L)降低时多见体瘦,升高时多见体胖;嗜酸性粒细胞(E)升高时多见芒刺、裂纹;单核细胞(M)升高时多见老舌.结论SARS患者不同舌体与血白细胞及分类中的N、L、E、M比值有明显相关性,具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糖皮质激素在治疗SARS患者过程中的应用情况.方法:回顾性总结了胸科医院内 196例SARS患者的病例资料,对其激素用量的动态变化、激素用量与病情轻重的关系、激素用量与退热时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196例患者中普通型162例(82.7%),重型34例(1 7.3%);重型中有24例为持续高热3d以上者;38例未用激素,158例应用激素,其中65人次使用大剂量激素冲击疗法.结论:在治疗SARS过程中,激素的脉冲疗法与标准疗法在退热时间上无显著差别;大剂量激素的使用一般在4d~15d,主要是减轻肺损伤,阻止肺间质纤维化.在SARS的治疗过程中激素的使用存在着严重的滥用现象.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使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以下简称激素)后舌苔变化与其病理类型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观察30例PNS患者使用激素后的舌苔变化并结合肾活检的病理类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使用激素后出现薄黄苔或薄黄微腻苔多为对激素敏感的病理类型,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根据PNS患者使用激素后的舌苔变化可较为准确地预测出激素的治疗效果,且与PNS的病理类型有较为密切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河北省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SARS临床疗效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SARS临床疗效。方法 :河北省确诊重症SARS 5 0例 ,以中西医结合治疗 (中西医结合组 ) 3 3例与单纯西医药治疗 (西医组 ) 1 7例进行对照分析 ,比较两组患者发热、干咳症状复发率及血常规 (白细胞、中性粒细胞 )再次异常率 ;吸氧和呼吸机使用情况 ;胸片阴影消散时间和死亡情况。结果 :中西医结合组患者发热、干咳复发率和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再次异常率、呼吸机使用率、胸片阴影消散时间、病死率与西医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SARS ,可减少症状复发率 ,抑制病情发展 ,促使炎症吸收 ,降低病死率 ,疗效优于单纯西医药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慢性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舌苔颜色和厚薄特点。方法:采集103例慢性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舌中、舌根、舌尖、舌两边舌苔颜色及全舌舌苔厚薄信息,不同部位舌苔颜色用红绿蓝三基色分值量化并比较其差异。结果:厚苔为主(73.79%);不同部位舌苔三基色分量值分析,舌中最大、舌根最小,舌边(左)与全舌最接近,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慢性稳定性心绞痛病位不只在心而是五脏兼顾,故用舌苔颜色和厚薄来指导辨证确有依据。  相似文献   

11.
草酸铵对僵蚕抗凝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草酸铵对僵蚕抗凝作用的影响。方法:以凝血酶时间(TT)为指标,用添加法比较不同浓度草酸铵对僵蚕提取液和凝胶分离液抗凝作用的影响。结果:添加草酸铵浓度在1.8~21.3mg/ml范围内,对固形物含量15.8~31.6mg/ml的提取液和14.6~29.1mg/ml的凝胶分离液的TT值增加成正相关。结论:草酸铵对僵蚕提取液、凝胶分离样品的抗凝作用均有增强作用,随提取液浓度降低影响增大,而随凝胶分离液浓度增大影响增大。  相似文献   

12.
蛇床子素抗凝血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蛇床子素的抗凝血作用。方法:通过测定小鼠凝血时间(CT)、大鼠的凝血酶原时间(PT)和优球蛋白溶解时间(ELT),观测蛇床子素的抗凝作用。结果:蛇床子素能显著处长CT、PT,缩短ELT。结论:蛇床子素具有明确的抗凝血作用。  相似文献   

13.
从中医角度探讨“软系”疗法的科学性,探求“软系”疗法疗效显著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中医药治疗黄褐斑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1995-2001年中药内治、外治疗法及针灸治疗黄褐斑的特色和优势。  相似文献   

15.
大黄素对急性胰腺炎胰腺组织TGFβ1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通过分析中药大黄素对大鼠急性胰腺炎治疗前后胰腺组织细胞转化因子β1(TGFβ1)的表达、DNA合成及总蛋白含量的影响,从胰腺再生角度探讨大黄素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作用机制。方法以雨蛙肽(caerulein)腹腔注射诱导大鼠急性胰腺炎模型,并于大黄素治疗前后6、24、48、72及96h处死大鼠。同时应用RT-PCR技术检测治疗前后胰腺组织TGFβ1mRNA表达,同位素体外掺入法测定胰腺组织DNA合成以及Lowry′s法测定胰腺组织总蛋白含量。结果大黄素治疗后血清淀粉酶显著下降。正常胰腺组织、胰腺炎诱导后6h未见TGFβ1mRNA表达。TGFβ124h后出现表达,72h时达高峰。大黄素治疗后6h即可检测到TGFβ1mRNA表达,且24、48h时表达均较非治疗组显著增强,并于48h时达最大值。同时胰腺炎诱导后72h,胰腺组织DNA合成显著下降,大黄素治疗后96hDNA合成明显增加,胰腺炎诱导后48h胰腺组织总蛋白含量下降,大黄素治疗后96h显著增加。结论大黄素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诱导细胞因子TGFβ1基因表达增强,调控细胞增殖和分化,刺激多种细胞外基质成分合成,增加胰组织DNA合成和蛋白含量,参与胰腺细胞修复、再塑过程。  相似文献   

16.
蛇床子素抗凝血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蛇床子素的抗凝血作用。方法:通过测定小鼠凝血时间(CT)、大鼠的凝血酶原时间(PT)和优球蛋白溶解时间(ELT),观测蛇床子素的抗凝作用。结果:蛇床子素能显著处长CT、PT,缩短ELT。结论:蛇床子素具有明确的抗凝血作用。  相似文献   

17.
 采用微量微生物法对丁胺卡那霉素(AMK)单用及AMK与苯唑青霉素(OXA)合用后,兔体内AMK血药浓度进行测定;药时数据用MCPKP软件经IBM计算机处理,并对两组药动学参数进行了统计学处理,结果表明OXA对AMK的药动学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诸病源候论》对皮肤病学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诸病源候论》在皮肤病方面的成就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整理总结 ,该书着重讨论了皮肤病的命名、分类、病因病机 ,并阐发了《内经》“邪之所凑 ,其气必虚”理论和预防为主的思想。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左归丸对先天肾虚仔鼠发育过程中皮肤内细胞自噬的影响及其机制,探索补肾填精法在生长发育异常中的应用价值.方法:36只雌雄比例为2∶1的大鼠进行配对,复合应激法刺激孕鼠构建先天肾虚仔鼠模型,根据将孕鼠处理方式不同,分为正常组,肾虚组,左归丸低、高剂量组(2,8 g·kg-1).正常组不造模给予生理盐水灌胃,肾虚组...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缓冲盐对不同型号大孔吸附树脂分离脂质体及其游离药物能力的影响,并对阿魏酸脂质体进行质量评价。方法:采用缓冲盐(Na2HPO3-NaH2PO3)平衡的大孔吸附树脂分离脂质体与游离药物,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药物含量,计算包封率。结果:该法在0.56~2.8 μg· mL-1线性关系良好(r=0.999 6),精密度小于1.1%。缓冲盐平衡后的大孔吸附树脂对脂质体的吸附作用均有所降低,且不影响大孔吸附树脂对阿魏酸的吸附能力。其中HPD450对空白脂质体的回收率在97.2%~100.8%,平均回收率为98.1%。结论:缓冲盐可提高大孔吸附树脂分离脂质体及游离药物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