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血必净注射液对脓毒性休克患者血浆脑钠肽(BNP)水平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选择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本院住院的脓毒性休克患者作为观察组(23例),以2009年5月至2010年5月本院住院的脓毒性休克患者作为对照组(18例),观察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注射液200ml/d治疗72h后的结果.取血检测治疗前后BNP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平均动脉压(MAP,mm Hg:88±12比81±8,1mmHg=0.133kPa)、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I(APACHE I)评分(分:26.2±2.8比27.1±3.1)、降钙素原(PCT,mg/L:17.5±8.2比16.8±6.1),C-反应蛋白(CRP,g/L:23.4±7.8比22.1±6.2),BNP(mg/L:2.794±0.956比2.859±0.897)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72h后,观察组BNP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0.563±0.486比1.132±0.965,P<0.05).结论 血必净注射液可有效降低脓毒性休克患者的BNP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血必净注射液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将2008年1月至12月重症监护病房(ICU)收治的成人ARD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按常规治疗;观察组(31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注射液100 ml静脉滴注,每日2次,治疗7 d.记录治疗前后急性肺损伤Murray评分、器官功能评分Marshall评分及氧合指数(PaO2/FiO2),检测治疗前后外周血白细胞介素(IL-6、IL-10)水平.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5~7 d PaO2/FiO2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1);4~7 d Murray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后7 d外周血IL-6[(3.4±1.9) ng/L比(8.9±10.2) ng/L]、IL-10[(1.5±0.8) ng/L比(4.2±4.8) ng/L]水平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均P<0.01);且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Marshall评分、Murray评分明显降低(P<0.01和P<0.05),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明显缩短(均P<0.01),但28 d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血必净注射液能改善ARDS患者呼吸功能及器官功能状态,缩短机械通气和住ICU时间,其机制可能与调控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血必净注射液对社区获得性肺炎(CAP)伴发急性肾损伤(AKI)患者的疗效和机制.方法 选择2009 年12 月至2012 年3月收治的CAP 患者,根据RIFLE(危险、损伤、衰竭、肾功能丧失、终末期肾病)诊断标准和肌酐(Cr)水平诊断是否伴发AKI,最终纳入CAP 伴发AKI 患者105 例,按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50 例,给予常规治疗)和血必净组(55 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注射液每日100 ml,疗程14 d).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白细胞计数(WBC)、尿素氮(BUN)、Cr、C- 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6、IL-10)、外周血T 淋巴细胞亚群和肺炎严重度指数(PSI)≥Ⅳ级、是否发展为严重脓毒症、是否入住重症监护病房(ICU)、机械通气、使用正性肌力药物支持的比例,以及住院时间和30 d 病死率的变化.结果 对照组和血必净组治疗前WBC、BUN、Cr、CRP、TNF-α、IL-6、IL-10、外周血T 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 比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对照组和血必净组治疗后WBC、BUN、Cr、CRP、TNF-α、IL-6 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IL-10、CD3+、CD4+、CD4+/CD8+ 比值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但以血必净组上述指标改善更显著〔WBC( ×109/L):9.5±1.9 12.5±1.7,BUN( mmol/L):5.62±2.10 比7.12±2.12,Cr( mol/L):61.70±18.56 比90.76±23.62,CRP(mg/L):123±32 比206±38,TNF-α(ng/L):38±12 比89±13,IL-6(ng/L):21±6 比37±12,IL-10(ng/L):168±45 比126±32,CD3+:53.5±8.2 比40.5±3.4,CD4+:45.9±3.2 比33.7±5.8,CD4+/CD8+:1.92±0.43 比1.58±0.42,均P <0.05〕,CD8+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血必净组治疗后PSI 评分≥Ⅳ级(14.5%)、发展为严重脓毒症(9.1%)、入住ICU( 16.4%)、需要机械通气(5.5%)和使用正性肌力药物支持(14.5%)患者的比例均低于对照组(分别为30.0%、20.0%、32.0%、24.0%、28.0%,均P <0.01),血必净组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d:16±5 比20±4,P <0.05),30 d 病死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15.4% 比32.0%,P <0.01).结论 血必净注射液可以保护CAP 伴发AKI 患者的肾功能并改善其预后,其机制可能是血必净抑制促炎因子的释放和增加抗炎因子的表达以及调节患者免疫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4.
血必净注射液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必净注射液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将2013年5月至2014年9月入住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行机械通气并最终确诊为VAP的48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26例)和对照组(22例)。两组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每日2次静脉滴注(静滴)血必净注射液50 mL,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疗程均为7 d。观察两组白细胞计数(WBC)、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和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的变化,并分析其临床疗效和28 d预后。结果治疗7 d后两组WBC、PCT水平及CPI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降低程度较对照组更显著〔WBC(×109):9.16±1.62比12.03±2.34,PCT(μg/L):0.17±0.04比0.28±0.69,CPIS(分):3.31±0.97比4.23±1.15,均P<0.05〕。观察组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84.6%(22/26)比54.5%(12/22)〕,而28 d病死率低于对照组〔11.5%(3/26)比36.4%(8/22)〕,均P<0.05。结论在传统西医疗法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注射液治疗VAP患者临床疗效良好,可提高有效率,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5.
血必净注射液对重症创伤患者炎症反应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早期应用血必净注射液对重症创伤患者炎症反应的影响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择2009年10月至2010年11月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ICU)收治的重症创伤患者93例,按随机原则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8例);两组患者一般处理及对症治疗方法相同,治疗组加用血必净注射液100 ml静脉滴注,12 h 1次,连用7 d;观察患者病死率、EICU住院时间、体温、白细胞计数(WBC)、氧合指数(PaO2/FiO2)、外周血管阻力指数(SVRI)、血乳酸的变化;采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病死率和EICU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病死率:30.8%比32.6%;EICU住院时间(d):9.5±2.5比11.3±2.1,均P>0.05];体温、WBC、血乳酸、TNF-α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aO2/FiO2、SVRI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治疗组降低和升高程度较对照组更显著[体温(℃):37.4±10.5比38.5±11.6;WBC(× 109/L):10.6±5.5比13.5±6.7;乳酸(mmol/L):1.28±0.44比1.54±0.58;TNF-α(ng/L):18.1±5.8比27.9±9.5;PaO2/FiO2(mm Hg,1 mm Hg=0.133 kPa):286.3±55.3比229.3±55.2;SVRI(kPa·s·L-1:211.7±28.9比198.0±25.8,P<0.05或P<0.01].结论 早期应用血必净注射液能有效抑制重症创伤患者的炎症反应,改善血流动力学状况,纠正脓毒性休克症状,减少EICU住院时间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血必净注射液对重型颅脑创伤(sTBI )后肺部感染患者血浆白细胞介素-6(IL-6)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85例sTBI后肺部感染患者按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42 例)和肿治疗组(43 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注射液,连续治疗7d.观察两组患者体温、白细胞计数(WBC )恢复正常以及影像学检查基本正常和肺部啰音消失的例数;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的血浆IL-6 、TNF-α含量.结果 治疗组患者体温、WBC 恢复正常的例数以及影像学检查基本正常和肺部啰音消失的例数均较对照组明显增多[体温恢复正常(例)38 比26,WBC 恢复正常(例)34 比22,影像学检查基本正常及肺部啰音消失(例):35 比23,均P<0.01 ].治疗组:治疗前及治疗后1d 血浆IL-6:(ng/L)、TNF-α(ng/L )水平与对照组同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IL-6 治疗前:40.7±12.6 比41.3±11.5,治疗后1d:39.8±10.3 比40.5±9.7;TNF-α治疗前:73.4±11.5 比72.8±13.3,治疗后1d:74.1±11.8 比73.6±14.2,均P>0.05)两组治疗后4d 、7d 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治疗组降低程度较对照组更显著(IL-6 治疗后4d:22.1±7.4.6±6.6,治疗后7d:9.6±5.2 比17.1±8.5;TNF-α治疗后4d:41.6±12.6 比50.5±11.2,治疗后7d:比25,27.9±9.8 比37.2±8.5,P<0.05 或P<0.01).结论 血必净注射液可降低sTBI 后肺部感染患者IL-6 、TNF-α水平,从而对sTBI 患者起到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血必净注射液对脓毒性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心功能及预后的影响,以指导脓毒症治疗.方法 将63例获得随访数据的脓毒性MODS患者按随机原则分为血必净组(33例)和常规治疗组(30例).常规治疗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血必净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注射液治疗,200 ml/d,连用10d.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3、7、10d检测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Ⅰ(cTnI),心排血量(CO)及B型钠尿肽(BNP),记录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及Marshall评分,随访统计28 d病死率.结果 治疗后7~10d血必净组CK、CK-MB、BNP较常规治疗组明显下降(均P<0.05);治疗后3~7d血必净组cTnI较常规治疗组明显下降(均P<0.05);治疗后1~10d血必净组CO与常规治疗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7~10d血必净组APACHEⅡ评分较常规治疗组明显下降;治疗后10dMarshall评分较常规治疗组明显下降(均P<0.05).血必净组较常规治疗组28 d病死率降低(27.27%比53.33%,P< 0.05).结论 应用中药血必净治疗7~10d后,脓毒性MODS患者的心肌酶及BNP水平明显降低,APACHEⅡ及Marshall评分改善,病死率降低,说明中药血必净注射液有减轻脓毒性MODS患者心脏损害、改善预后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血必净注射液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预后、免疫调节、肾上腺皮质功能及全身炎症反应调控等方面的影响.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将2008年1-12月重症监护病房(ICU)收治的ARDS患者随机分为血必净组(31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均按照常规治疗,血必净组加用血必净注射液100 ml,每日2次,治疗7 d.记录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28 d病死率,治疗前后进行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急性肺损伤Murray评分、器官功能障碍Marshall评分,并于治疗前及治疗结束时(第8日)静脉注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250 μg,放射免疫法测定注射前(T0)及注射后30 min(T30)、60 min(T60)血浆皮质醇水平,计算T30或T60最大值与T0的差值(ΔTmax),以ΔTmax≤248.4 nmol/L作为相对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诊断标准统计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发生率;分别检测治疗前后外周血人白细胞DR抗原(HLA-DR)和淋巴细胞亚群(CD4+/CD8+)、白细胞介素-6(IL-6)、IL-10水平变化.结果 血必净组治疗后Murray评分[(1.5±1.5)分]、Marshall评分[(2.9±2.7)分]、外周血IL-6[(3.4±1.9)μmol/L]、IL-10[(1.5±0.8)μmol/L]均较对照组[分别为(4.3±3.1)分、(6.3±4.1)分、(8.9±10.2)μmol/L、(4.2±4.8)μmol/L]明显下降(P均<0.01),HLA-DR(41.1±10.1)、CD4+(58.0±10.7)、CD4+/CD8+比值(1.9±0.3)则均较对照组(分别为30.6±15.0、50.5±16.2、1.4±0.7)显著升高(P<0.05或P<0.01);血必净组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发生率(45.2%)较对照组(83.3%)明显降低(P<0.01),ΔTmax明显升高[(328.4±278.3)μmol/L比(172.8±110.8)μmol/L,P均<0.01];血必净组机械通气时间[(4.0±3.3)d]及ICU住院时间[(8.4±4.2)d]较对照组明[分别为(5.9±3.8)d、(12.0±7.6)d]明显缩短(P均<0.05);28 d病死率血必净组较对照组降低11.2%(35.5%比46.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必净注射液可以改善脏器功能状态,降低机械通气和ICU住院时间,其机制可能是调节ARDS患者免疫功能,降低ARDS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发生率,调控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脓毒性休克患者心肺的保护作用。方法将60例脓毒性休克患者分成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各30例,均按脓毒性休克指南行集束化治疗,治疗组加用阿托伐他汀20 mg/d,分别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7、10 d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c Tn I)、脑钠肽(BN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血清降钙素原(PCT)、动脉血氧分压(Pa O2)、二氧化碳分压(PCO2)及氧合指数。同时记录治疗前后急性病生理学和长期健康评价(APACHE)Ⅱ评分和Marshall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K-MB、CRP、Pa O2及PC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1.599、1.109、0.709、1.931,P均0.05)。而两组患者c Tn I、BNP、TNF-α、PCT、氧合指数、APACHEⅡ评分及Marshall评分治疗前后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32.334、13.199、8.346、6.903、5.076、5.235、4.836,P均0.05),进一步比较发现,在治疗后7、10 d治疗组c Tn I[(2.5±1.1)μg/L vs.(3.4±1.5)μg/L;(1.1±0.3)μg/L vs.(1.8±0.6)μg/L]、BNP[(3 156±576)ng/L vs.(3 625±763)ng/L;(2 395±634)ng/L vs.(2 986±854)ng/L]、TNF-α[(143±42)ng/L vs.(172±56)ng/L;(93±32)ng/L vs.(121±42)ng/L]及PCT[(6.5±2.4)μg/L vs.(7.9±2.2)μg/L;(3.3±1.2)μg/L vs.(4.9±1.9)μg/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而治疗组氧合指数[(257±56)mm Hg vs.(224±39)mm Hg]、APACHEⅡ评分[(13±4)分vs.(16±5)分]及Marshall评分[(5.4±1.9)分vs.(6.9±2.3)分]仅在治疗后10 d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可减少脓毒性休克患者机体炎症反应,对心肺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血必净对脓毒性休克患者液体复苏的干预作用及氧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8年10月承德市中心医院急诊科收治的64例脓毒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参芪扶正注射液组、血必净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6例).四组患者进行目标导向性治疗(EGDT),对照组仅给0.9%氯化钠注射液和白蛋白液体复苏,必要时使用多巴酚丁胺或去甲肾上腺素升压;联合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早期加用参芪扶正注射液(250 mL/d)联合血必净(50 mL血必净加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200 mL/d),参芪扶正注射组和血必净注射液组是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早期只加参芪扶正注射液(250 mL/d)或血必净(50 mL血必净加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200 mL/d)进行液体复苏.观察四组患者达到EGDT目标所需要的液体量、复苏完成时间、血管活性药物种类及剂量,以及氧代谢指标变化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和28 d病死率.结果四组患者EGDT时,联合治疗组复苏液体量、所需的多巴酚丁胺剂量及去甲肾上腺素均明显少于其他三组(均P<0.05),而四组复苏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试验过程中1例发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3例死亡;参芪扶正注射组和血必净注射液组试验过程中发生ARDS均为2例,3例死亡;对照组试验过程中4例发生ARDS,3例死亡,而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参芪扶正注射液组和血必净注射液组自复苏后24 h起氧输送(DO2)、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明显上升,而VO2、O2ER明显下降,均较复苏前明显改善(均P<0.05),而对照组多数指标在复苏后48 h才有明显变化,且联合治疗组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其他三组(P<0.05).结论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血必净能更早帮助脓毒性休克患者脱离休克状态,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改善体内氧代谢,是脓毒性休克患者较理想的复苏液体.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清样淀粉酶A(SAA)以及血清降钙素原对脓毒症患者病情评估及预后判断的价值。方法收集2012年6月至2014年7月因脓毒症入院的67例患者资料。根据患者最终是否发展为脓毒性休克分为脓毒性休克组(31例)及非脓毒性休克组(36例)。记录并比较所有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3 d以及7 d的血清hs-CRP、SAA、降钙素原及WBC计数,及治疗前后急性病生理学和长期健康评价(APACHE)Ⅱ评分的情况。绘制ROC曲线,分析hs-CRP、SAA及降钙素原对脓毒症及脓毒症并发休克患者的预测价值。结果非脓毒性休克组患者血清hs-CRP治疗前、治疗后3 d及7 d分别为(99±10)、(50±13)、(24±13)mg/L,SAA分别为(225±34)、(158±44)、(96±35)mg/L,降钙素原分别为(27.8±2.3)、(13.3±6.0)、(5.8±5.4)ng/ml,WBC计数分别为(13.2±1.8)、(11.3±1.6)、(9.3±1.4)×109/L,APACHEⅡ评分治疗前后分别为(28.3±2.9)、(14.7±2.5)分。脓毒性休克组患者血清hs-CRP治疗前、治疗后3 d及7 d分别为(112±10)、(80±12)、(43±16)mg/L,SAA分别为(292±13)、(229±34)、(167±44)mg/L,降钙素原分别为(31.0±2.1)、(21.4±4.2)、(14.4±5.8)ng/ml,WBC计数分别为(14.7±2.4)、(12.9±2.1)、(11.7±2.8)×109/L,APACHEⅡ评分治疗前后分别为(30.7±3.0)、(17.0±2.5)分。非脓毒性休克组患者各时间点的hs-CRP(t=5.267、9.862、5.548,P均0.05),SAA(t=10.176、7.213、7.453,P均0.05),降钙素原(t=5.727、6.271、6.227,P均0.05),WBC计数(t=2.985、3.435、4.449,P均0.05)及APACHEⅡ评分(t=3.364、3.724,P均0.05)均明显低于脓毒性休克组患者。ROC曲线分析结果提示SAA对诊断脓毒症及脓毒性休克有较高的敏感度,分别为(0.8±0.3)及(0.7±0.3)。结论 SAA可以作为脓毒症患者预后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2.
刘树峰  虎晓岷 《临床荟萃》2012,27(20):1762-1764
目的 探讨血必净注射液对危重病患者可溶性髓系细胞表达的触发受体1(sTREM-1)及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入住我院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的危重病患者92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44例和与血必净治疗组48例,在相同的常规治疗基础上,血必净治疗组给予血必净注射液100 ml静脉滴注,每日2次,连续使用7天.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7天,分别抽血检测sTREM-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的水平,记录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的情况及预后.结果 血必净治疗组能明显降低危重病患者体内sTREM-1、TNF-α、IL-6、IL-6/IL-10水平,治疗后sTREM-1和IL-6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49.17±30.42)ng/L vs(70.24±36.17)ng/L;(20.41±21.72)ng/L vs (54.91±21.02) ng/L( P<0.01),MODS发生率、28天病死率明显下降(P<0.05).结论 血必净注射液能有效改善患者预后,降低脏器功能不全的发生率,其机制可能与降低体内sTREM-1的水平、减轻全身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清肝素结合蛋白(HBP)在脓毒症时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择2011年2月至2014年4月江苏省中医院重症医学科确诊的各种原因引起的90例脓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国际脓毒症指南将90例患者分为一般脓毒症组(26例)、严重脓毒症组(29例)和脓毒性休克组(35例);按28 d预后将患者分为存活组(73例)和死亡组(17例)。另选择本院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各组受试者血清HBP水平;同时检测各组受试者血中降钙素原(PCT)、白细胞计数(WBC)、血浆乳酸(Lac)水平和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结果一般脓毒症组、严重脓毒症组、脓毒性休克组HBP、PCT、WBC、Lac均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且脓毒性休克组、严重脓毒症组上述各指标升高程度较一般脓毒症组更显著〔HBP(μg/L):61.7±12.5、25.1±4.9比24.4±3.8,PCT(μg/L):32.3±6.4、31.5±5.7比25.5±3.9,WBC(×109/L):30.8±3.7、28.1±4.2比15.6±3.6, Lac(mmol/L):11.6±3.7、8.7±3.6比5.8±3.8,均P<0.05〕;脓毒性休克组与严重脓毒症组APACHEⅡ评分均明显高于一般脓毒症组(分:22.0±6.8、19.2±7.1比12.4±3.9,均P<0.05);脓毒性休克组HBP明显高于脓毒症组;脓毒性休克组与严重脓毒症组PCT、WBC、Lac、APACHEⅡ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器官功能障碍数患者血清HB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器官功能障碍1、2、3、4、5个的患者HBP水平(μg/L)分别为19.6±7.9、27.5±5.3、32.0±3.6、20.5±5.8、24.8±4.1〕;死亡组血清HBP水平明显高于存活组(μg/L:101.4±16.2比27.3±4.8,P<0.01)。结论血清HBP是预测脓毒症发生休克和早期死亡较好的特异性指标,但与发生器官功能障碍数无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疏血通注射液对脓毒性休克患者微循环的影响及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将河北省中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80例脓毒性休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疏血通组和常规治疗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均按照脓毒性休克指南推荐的方法进行积极的液体复苏和抗感染等常规治疗;疏血通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疏血通注射液6 mL加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静滴),每日1次,共用7 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尿量、乳酸(Lac)、尿素氮(BUN)、肌酐(Cr)、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排血指数(CI)。记录两组多巴胺、多巴酚丁胺、去甲肾上腺素等血管活性药物的总用量和28 d病死率。结果两组治疗前尿量、Lac、BUN、Cr、AST、ALT、LVEF、CI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治疗后尿量、LVEF、CI均较治疗前增加,Lac、BUN、Cr、AST、ALT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以疏血通组变化更显著〔尿量(mL/h):112.1±39.8比73.3±28.5,LVEF:0.49±0.15比0.44±0.14,CI(mL·s-1·m-2):66.2±5.7比54.2±6.2,Lac(mmol/L):3.83±1.65比4.72±2.25,BUN(mmol/L):7.1±2.7比9.3±3.5,Cr(μmol/L):73.9±16.2比95.7±15.8,AST(U/L):39.8±9.5比45.8±12.7,ALT(U/L):34.3±9.7比41.7±11.3,均P<0.05〕。疏血通组各种血管活性药物的总用量均明显少于常规治疗组〔多巴胺(mg):993.1±261.7比1340.9±356.4,多巴酚丁胺(mg):776.2±281.0比1049.2±364.3,去甲肾上腺素(mg):56.4±34.6比107.6±51.3,均P<0.05〕;疏血通组28 d病死率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40.0%(16/40)比60.0%(24/40),P<0.05〕。结论疏血通注射液可以改善脓毒性休克患者的微循环灌注,降低患者病死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早期加用血必净对感染性休克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的影响.方法 将65例感染性休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抗生素+早期液体复苏+纠正酸中毒等基础治疗,血必净组在此基础上全程加用血必净注射液50 ml +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静脉滴注,2次/d,共7d.分别于患者进入ICU当天和治疗1、3、5d采集静脉血5ml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CRP)和PCT,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5、7d进行APACHEⅡ评定,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1)两组患者入组时基础心率、平均动脉压、PCT、CRP、APACHEⅡ评分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与对照组比较,血必净组治疗1 d PCT和CRP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3d血必净组PCT和CRP均低于对照组[(12.88±3.76)、(16.96±3.96) μg/L,(80.46±14.97)、(86.57±15.84) 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5d血必净治疗组PCT和CRP均低于对照组[(7.37±2.58)、(12.25±3.32) μg/L,(64.32±11.12)、(72.37±12.42) 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3)对照组治疗前和治疗5、7d的APACHEⅡ评分分别为(20.48±4.41)、(16.52±3.45)、(12.78±2.91)分,血必净组治疗前和治疗5、7d的APACHEⅡ评分分别为(20.74±4.73)、(12.48±2.76)、(9.24±6.67)分,两组组内不同时间APACHEⅡ评分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4)治疗7d对照组好转15例,迁延10例,死亡8例,有效率为75.8%(25/33);血必净组好转22例,迁延5例,死亡5例,有效率为84.8%(27/32),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27,P=0.03).结论 早期应用血必净能降低感染性休克患者体内的PCT水平,促进患者的转归.  相似文献   

16.
痰热清注射液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 观察痰热清注射液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39例CAP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7例)给予阿奇霉素0.5 g静脉滴注(静滴),治疗组(72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痰热清注射液20 ml静滴,均每日1次,7 d为1个疗程.观察患者治疗前后主要临床症状、体征、血白细胞计数(WBC)及分类、C-反应蛋白(CRP)、X线胸片变化情况,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临床症状、体征恢复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或P<0.01);两组治疗后血WBC、中性粒细胞比例(N)及CRP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对照组:WBC(6.5±4.0)×109/L比(12.7±4.2)×109/L,N 0.70±0.07比0.89±0.03,CRP(15.4±6.7)mg/L比(46.1±8.0)mg/L;治疗组:WBC(5.8±3.6)×109/L比(12.6±4.4)×109/L,N 0.69±0.06比0.89±0.03,CRP(8.3±4.6)mg/L比(44.9±8.1)mg/L,均P<0.05],治疗组CRP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X线胸片示治疗组炎症病灶全部吸收率明显高于对照组(34.7%比26.9%,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5.8%比85.1%,P<0.05).两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痰热清注射液治疗CAP患者临床症状缓解快、疗效满意,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估不同肠内营养(EN)制剂对危重患者血糖稳定性及炎性介质的影响.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将苏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收治的102例危重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康全力治疗组)和对照组(能全力治疗组),每组51例.一般按125.52 J·kg-1·d-1标准提供能量并计算出患者每日总需要量.观察治疗前和治疗后3 d和5 d两组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水平;于EN开始治疗后每2 h监测一次血糖值,记为0、2、4、6、8、10 h;取每2 h后血糖值减去前一时间血糖值的绝对值表示血糖的稳定性,记为2、4、6、8、10 h.结果 两组治疗后3 d和5 d WBC、TNF-α、IL-6、CRP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对照组:WBC(×109/L):12.89±2.96、10.00±2.60比13.75±3.68,TNF-α(ng/L):9.65±3.98、11.56±3.53比12.63±5.72,IL-6(ng/L):26.62±6.56、15.42±5.65比36.02±7.13,CRP(mg/L):44.29±14.12、43.98±10.50比105.42±44.96;研究组:WBC(×109/L):11.68±3.00、9.56±2.65比14.50±3.46,TNF-α(ng/L):9.58±2.75、10.18±4.12比13.56±6.32, IL-6(ng/L):18.72±16.52、16.98±11.56比35.86±35.68,CRP(mg/L):49.21±11.03、40.26±30.02比106.89±57.69,均P<0.05〕;但两组治疗后各时间点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治疗后血糖(mmol/L)水平均较治疗前有不同程度升高,但治疗后4、6、8、10 h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4 h:9.58±1.94比10.98±3.45,6 h:8.60±1.59比12.64±3.48,8 h:8.55±2.02比11.67±4.21,10 h:8.68±1.97比10.96±2.82,均P<0.01),治疗后4 h起研究组血糖波动幅度(mmol/L)明显低于对照组(4 h:1.77±1.26比2.58±2.08,6 h:0.78±0.52比2.85±1.89,8 h:0.45±0.32比2.68±1.90,10 h:0.46±0.34比1.69±1.28,均P<0.05).结论 早期EN支持治疗能够明显降低危重病患者的炎性因子水平,康全力对危重病患者血糖水平的控制优于能全力.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手术前后血中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的变化。方法选取67例经多导睡眠监测仪(PSG)证实的重度OS-AHS患者作为研究组,同时以30例与研究对象相匹配的健康人群做对照。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中TNF-α及IL-8,用乳胶增强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中CRP。结果术前OSAHS组血清CRP〔(7.01±0.33)mg/L〕、TNF-α〔(1.82±0.36)μg/L〕、IL-8〔(227.18±88.17)ng/L〕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2.87±0.21)mg/L、(0.99±0.31)μg/L、(153.23±62.11)ng/L〕(P均<0.05);术后OSAHS组血清CRP〔(3.27±0.33)mg/L〕、TNF-α〔(1.11±0.27)μg/L〕、IL-8〔(149.73±66.12)ng/L〕水平较术前明显下降(P均<0.05),与对照组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OSAHS患者术前血清中CRP、TNF-α、IL-8水平失衡,经过鼻持续正压通气及手术治疗后,3种因子水平可下降至正常水平。CRP、TNF-α及IL-8可做为OSAHS诊治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血必净注射液对卵蛋白(OVA)致敏小鼠气道MUC5AC及Th1/Th2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探讨干预气道黏液高分泌的机制。方法卵蛋白腹腔注射致敏小鼠,32只小鼠随机分组为:对照组、哮喘组、地塞米松治疗组和血必净治疗组,每组8只,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小鼠肺泡灌洗液(BALF)中IL-4、IFN-γ的水平变化,实时RT-PCR检测小鼠肺组织MUC5AC mRNA表达变化。结果 (1)与对照组小鼠气道MUC5A mRNA表达(0.377±0.021)相比,哮喘组(1.103±0.087)明显增多(P〈0.01);地塞米松治疗组(0.403±0.038)及血必净治疗组(0.437±0.031)小鼠气道MUC5A mRNA表达较哮喘组明显降低(P〈0.01);(2)与对照组小鼠BALF表达IL-4[(22.812±1.978)ng/L]及IFN-γ[(101.232±9.664)ng/L]比较,哮喘组BALF表达IL-4[(87.234±6.901)ng/L]水平升高(P〈0.01),而IFN-γ表达[(47.231±3.887)ng/L]明显降低(P〈0.01);与哮喘组比较,地塞米松治疗组([36.289±3.012)ng/L]及血必净治疗组IL-4水平[(38.112±2.761)ng/L]均显著降低(P〈0.01);结论血必净注射液降低IL-4和MUC5AC的表达,提示在抑制气道黏液高分泌及控制哮喘方面具有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脓毒性休克患者应用氢化可的松联合血必净对器官功能及乳酸清除率的影响。方法:选取98例脓毒性休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氢化可的松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血必净治疗。观察治疗前及治疗7d后两组患者器官功能(序贯器官衰竭评分),并分析治疗6h、12h及24h后两组患者乳酸清除率,记录两组患者住院期间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7d后,两组患者序贯器官衰竭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6h、12h及24h后,研究组患者乳酸清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7d后,两组患者皮肤红肿、乏力、恶心/呕吐发生率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氢化可的松联合血必净治疗脓毒性休克可有效保护患者器官功能,提高乳酸清除率,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