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吻合血管皮瓣移植修复前臂和手部复杂性软组织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吻合血管皮瓣移植修复前臂和手部复杂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7例前臂和手部复杂软组织缺损采用股前外侧皮瓣、胸脐皮瓣、小腿内侧与股前外侧皮瓣的串联皮瓣游离移植修复创面。创面面积11 cm×8 cm~26 cm×9 cm,皮瓣切取面积13 cm×9 cm~27 cm×10 cm。结果移植皮瓣全部成活;8例皮瓣臃肿,需再次手术整形;4例骨缺损在皮瓣成活后半年施行自体髂骨植骨钢板内固定,骨折愈合,前臂的旋转功能和手部功能恢复满意;3例肌腱缺损者术后3~5个月用健侧掌长肌腱或手屈指浅肌腱移植修复,手部功能获得部分恢复;2例尺、桡动脉严重损伤,合并重度皮肤肌肉组织缺损者手部功能获得部分恢复,其余患者前臂旋转功能和手部功能恢复满意。结论吻合血管皮瓣移植能有效地修复前臂和手部复杂软组织缺损,控制创面感染,有助于骨折愈合和手部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小腿内侧神经血管复合体逆行筋膜皮瓣的临床效果. 方法根据相关的解剖学基础和临床研究,结合真皮下血管网皮瓣(SVNF)移植技术,设计小腿内侧逆行筋膜皮瓣修复同侧或对侧肢端创面. 本组10例,应用该皮瓣修复大腿创面1例、小腿创面2例、踝前跟后创面各2例、足端创面3例,面积7 cm×5 cm~14 cm×11 cm,切取皮瓣面积15 cm×6 cm~25 cm×12 cm. 结果 1例因人为因素致皮瓣坏死,其余皮瓣成活,全部创面获修复. 结论小腿内侧神经血管复合体逆行筋膜皮瓣血运恒定,皮瓣面积大,是修复膝部以远难治性创面简单、安全、实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健侧小腿内侧皮瓣桥携游离皮瓣移植及二期大隐静脉重建修复小腿静脉营养不良性溃疡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对7例小腿静脉营养不良性溃疡的病例采用健侧胫后血管蒂小腿内侧皮瓣桥(含大隐静脉)携带游离皮瓣移植修复术,应用修复的皮瓣种类:侧胸皮瓣2例,股前外侧皮瓣5例。5周后血管造影显示皮瓣与周围组织之间血液循环完全建立后断蒂,断蒂时应用健肢大隐静脉重建患肢大隐静脉,改善静脉回流障碍。结果随访6个月~5年。7例皮瓣一期完全成活,二期患肢大隐静脉重建血管造影显示静脉回流通畅,溃疡根治。结论 健侧胫后血管蒂皮瓣桥(含大隐静脉)携带游离皮瓣移植及二期大隐静脉重建修复小腿静脉营养不良性溃疡的手术方法,是保证游离皮瓣高质量成活以及重建静脉系回流通畅的一种有效的方法,特别适用于修复小腿严重创伤或感染引起的慢性溃疡。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皮神经营养皮瓣很大程度上代替了吻合血管的游离皮瓣,而游离皮瓣对局部血供的主动改善是皮神经营养皮瓣无可比拟的[1].小腿内侧皮瓣可在止血带下快速切取,含全套深浅血管、皮神经,可用于桥接重建循环,修复方便,针对小儿肢体创伤可进行Ⅰ期修复,具有良好外形及功能修复以及减轻患儿痛苦、经济负担等特殊意义.1999年1月~2006年7月我院对10例合并软组织缺损的小儿严重肢体损伤运用吻合血管的小腿内侧皮瓣修复,取得满意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5.
手部深度烧伤创面修复方法及愈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冶  贾立平  肖贵喜  胡亮 《西南军医》2009,11(3):398-400
目的探讨手部深度烧伤后,采取不同手术方法修复创面,针对手部深Ⅱ度至Ⅳ度创面,筛选出相应的手术方法。方法对85例不同原因手部深度烧伤患者,采用皮片移植、带蒂皮瓣移植及复合皮移植等方法修复创面,术后随访6个月到5年,观察近期疗效和远期疗效,从两方面进行评估分析几种手术方法的治疗效果。结果刃厚皮片移植优良率45.6%,刃厚皮片移植术后,存在不同程度的“爪形手”、瘢痕挛缩、关节畸形等。皮瓣移植优良率100%,术后功能较好,外观优良。中厚皮片移植、全厚皮片移植及复合皮移植效果接近,优良率为90%~94%。结论皮瓣移植是修复手部深度烧伤较好方法之一,中厚皮片移植、全厚皮片移植和复合皮移植,术后经过良好的康复锻炼,手部功能得到较好恢复,尽量避免使用刃厚皮片移植修复手部创面。  相似文献   

6.
目的应用前臂及手部远端蒂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急诊修复手、腕部多部位软组织缺损。方法根据创面位置不同,分别采用前臂内(n=4)、外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n=7)、手部桡神经浅支营养血管皮瓣(n=9)、尺神经腕背支营养血管皮瓣(n=5)及掌背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n=21),急诊修复手、腕部软组织缺损46例。结果术后随访3~18个月,46例皮瓣全部成活,其中优28例,良14例,可4例,优良率达91.3%。结论前臂及手部远端蒂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血运丰富、创伤小,急诊修复手、腕部软组织缺损操作简便、覆盖完全、并发症少、成活率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利用不同部位的皮瓣移植来修复各种皮肤缺损的手术在各大医院均有开展,如何提高移植皮瓣成活率是医护工作者的共同目的。2002年10月以来,我科应用吻合血管的足内侧皮瓣移植修复11例手部皮肤缺损,均取得成功,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毁损性上肢高压电烧伤的修复方法。方法:共8例8个肢体,前臂环形毁损性电烧伤,烧伤部位全层皮肤及部分深部组织坏死。应用患肢同侧腹部轴型皮瓣携带经吻合支跨区供血的皮瓣分期转移修复前臂毁损性电烧伤创面。结果:本组全部病例,未发生皮瓣坏死,修复后上肢外形良好。结论:腹部轴型皮瓣,经过一次延迟术后分期转移,通过血管细小吻合支反流供血,能够以一期皮瓣内重建的循环系统形成跨区供血的反流皮瓣,可以获得两组以上的皮动脉供血范围的皮瓣面积。其手术技术相对简单,皮瓣血运可靠,能提供满足腕部、前臂皮肤软组织广泛缺损所需的组织量,皮瓣厚薄适中,修复后外形良好。  相似文献   

9.
游离小腿內侧皮瓣修复小儿严重肢体损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高能量损伤导致的、需实施显微外科手术修复的小儿严重肢体损伤近年逐渐多见。不同于成年人,其病理生理耐受限度低,长时间麻醉、较大创伤的复杂手术及大量输血可能潜在严重并发症。小腿内侧皮瓣需牺牲重要的肢体供血血管,一般不做首选,但解剖概念简单,可在止血带下快速切取,皮瓣含全套深浅血管、皮神经,可用于桥接重建循环,感觉修复方便,几乎适用于所有复杂情况下的严重肢体损伤修复,针对小儿有其特殊意义。我院自1999年1月至2005年7月对9例合并软组织缺损的小儿严重肢体损伤运用吻合血管的小腿内侧皮瓣修复,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0.
我院2012年4月~2014年5月采用足底内侧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掌部组织缺损27例,其中24例为急诊、亚急诊创伤患者,3例为手部烧伤后中晚期瘢痕挛缩患者。供区取腹股沟中厚皮片移植修复。术后皮瓣全部成活。随访22例,7个月~2年,平均9个月,皮瓣感觉恢复良好,外形满意,足活动功能良好。  相似文献   

11.
封闭负压引流治疗腕部开放性骨折合并软组织缺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评价应用封闭负压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治疗腕部开放性骨折合并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16例腕部开放性骨折合并软组织缺损,经清创、骨折复位固定,肌腱、神经、血管修复后,用VSD治疗创面1~2次,再Ⅱ期皮片移植或皮瓣转移修复。结果所有病例无骨筋膜室综合征发生,合并的缺损创面肉芽组织生长良好,细菌培养阴性,皮片移植和皮瓣修复后创面均愈合,骨折全部愈合,腕关节功能优良率87%。结论用VSD治疗腕部开放性骨折合并软组织缺损,能预防骨筋膜室综合征的发生,降低创面感染的风险,促进创面修复,获得较好的腕关节功能,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2.
头皮缺损合并颅骨外露或缺损的皮瓣修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头皮缺损合并颅骨外露或缺损的皮瓣修复方法.方法 自1997年2月~2007年7月共收治头皮缺损合并颅骨外露或缺损87例,行多个局部头皮瓣转移或双侧旋转皮瓣转移、轴型头皮皮瓣转移结合皮片移植、吻合血管的游离皮瓣移植修复手术.头皮缺损最大面积22.3cm×25.8cm,颅骨外露最大面积21.3cm×15.8cm,颅骨缺损最大面积11.7cm×8.4cm.结果 共切取皮瓣及肌皮瓣87块,其中1例背阔肌肌皮瓣坏死,行颅骨钻孔肉芽生长植皮后愈合.其余皮瓣皮片均完全成活,术后随访6个月~4年,效果满意.结论 轴型头皮皮瓣转移是修复大面积头皮缺损伴颅骨外露或颅骨缺损的有效方法之一.多个局部头皮瓣转移或双侧旋转皮瓣转移是修复较小范围头皮缺损并颅骨外露或缺损的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张月荣  陈硕 《西南军医》2012,14(6):820-822
目的探讨头静脉-桡神经浅支逆行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手腕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特点。方法2010年9月~2011年3月行头静脉-桡神经浅支逆行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手腕部皮肤软组织缺损9例,其中1例为腕背部血管平滑肌肉瘤术后皮肤缺损。结果本组9例皮瓣完全存活,经术后3~10个月随访,皮瓣外观均较满意,感染控制且无复发,无慢性溃疡及压疮形成,手指功能良好。结论头静脉-桡神经浅支逆行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手腕背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具有血运丰富,成活面积大,手术简单,成功率高,可重建保护性感觉的优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移植修复足部皮肤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解剖以股前外侧动脉降支为血管蒂的游离股前外侧皮瓣,移植修复9例足部皮肤缺损,男8例,女1例,年龄24岁~56岁.旋股外侧动脉及其伴行静脉于胫前/胫后动静脉做"T"型吻合,皮瓣切取最大面积20cm×12cm,最小面积10cm×6cm.结果:9例皮瓣全部成活,术后随访8个月~24个月,移植皮瓣外形及功能恢复满意.结论:股前外侧皮瓣具有血供可靠,血管蒂长,切取面积大,部位隐蔽,不损伤主要血管等优点,是修复足部皮肤缺损的理想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皮瓣修复电烧伤致头皮巨大缺损合并颅骨外露坏死的临床治疗经验,为头部严重电烧伤的治疗提供行之有效的方法。方法:15例电烧伤致头皮巨大缺损创面合并颅骨外露坏死,头皮缺损面积14cm×9cm-21cm×19cm,彻底清除坏死软组织,保留坏死颅骨,利用1~4个局部或带血管蒂的轴型皮瓣修复创面。结果:15例36个皮瓣全部成活,14例一期愈合,1例因缺损面积大,应用4个局部皮瓣修复,张力大,拆线过早,部分裂开,行二次手术修复愈合。其中6例二期行头皮扩张术修复供瓣区游离皮片移植形成的秃发畸形,效果满意。结论:多个局部任意皮瓣或带血管蒂的轴型皮瓣组合是修复头皮巨大面积缺损合并颅骨外露的有效方法,清创时应保留已失活的颅骨以防止颅内感染,并有利于颅骨的修复。  相似文献   

16.
人造血管移植治疗四肢血管损伤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采用人造血管移植修复四肢主要血管损伤的方法与效果。方法 对1989~2003年救治的251例四肢主要血管损伤,采用人造血管移植修复29例,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采用人造血管移植29例全部保住肢体,其中1例由于肢体缺血时间较长,神经损害,后期出现足底溃疡。结论 四肢主要血管损伤救治原则是生命第一、肢体第二;快速诊断、快速救治;采用人造血管移植修复四肢主要血管损伤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周围血管损伤的诊断主要依靠病史和临床检查。必要时可以辅助以彩色多谱勒超声检查和血管造影。急救原则:首先是止血、抗休克、挽救生命,其次修复血管、重建血循环、保存肢体,兼顾功能。血管损伤修复的方法:侧壁修补、端一端吻合、端一侧吻合、侧一侧吻合以及局部缺损等方法。血管缺损修复的方法:游离血管、屈曲关节、血管交叉缝合法、利用损伤的动脉移植、静脉移植、旁路血管移植和带血管蒂的轴型皮瓣游离移植。血管移植的材料:自体血管、人造血管、人脐带血管以及用塑料管作暂时性动脉分流。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MEEK微型皮片移植技术治疗大面积深度烧伤的临床疗效。方法笔者回顾分析2007年2月~2012年6月采用MEEK植皮治疗86例大面积深度烧伤患者与2004年4月~2010年7月83例采用传统邮票植皮治疗大面积深度烧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两组皮片成活率、手术时间、皮片融合所需时间、供皮面积与植皮面积之比等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MEEK皮片移植组与传统邮票状皮片移植技术比较,在减少手术时间、缩短创面愈合时间、节约供皮量等方面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在成活率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MEEK植皮方法具有缩短手术时间、缩短创面愈合时间、缩短病程、节省皮源等优点,是目前大面积深度烧伤创面修复较为理想的皮片移植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