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8 毫秒
1.
正术后疼痛是指手术所致组织损伤引起的一种不愉快的主观感觉和情绪体验。术后急性疼痛与一般的急性伤害性疼痛不同,术后急性疼痛会出现周围和中枢神经系统敏化的疼痛症候群表现[1]。术后急性疼痛控制不佳会引起一系列并发症,影响患者早期与晚期预后。围术期神经认知障碍(perioperative neurocognitive disorders, PND) 是2018年由多学科专家组对麻醉和手术相关的认知功能改变进行的规范命名,  相似文献   

2.
酒石酸布托啡诺镇痛专家共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疼痛的危害及术后镇痛的必要性疼痛是组织损伤或潜在组织损伤所引起的不愉快感觉和情感体验。急性疼痛常与手术创伤、组织损伤或某些疾病状态有关,持续时间通常短于1个月。术后疼痛(postoperative pain),是手术后即刻发生的急性疼痛(通常持续不超过7 d),其性质为伤害性疼痛,也是临床最常见和最需紧急处理的急性疼痛。术后痛可能导致机  相似文献   

3.
正疼痛是由组织损伤所引起的一种复杂的生理及心理活动,被称之为第五项生命体征[1]。国际疼痛学会对其定义:机体局部或整体感觉,往往伴有已存在或隐匿的组织损伤,是一种痛苦的感觉和情感体验[2]。术后疼痛属于急性疼痛,若早期没有及时处理,急性疼痛将逐渐转变为慢性疼痛,对机体造成不良影响,延缓康复进程,降低患者生活质量,增加患者和家属的负担[3],甚至会导致患者死亡。因此临床上对手术患者疼痛进行评估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4.
<正>长期以来,关于神经外科患者术后是否需要镇痛存在很大争议,多数学者认为患者在神经外科术后对疼痛反应不敏感,可以不需要镇痛[1]。然而,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神经外科术后疼痛比预期的严重,如Thibault等[2]对299例行开颅手术患者的术后疼痛进行研究,发现76%患者术后出现中度至重度疼痛。而严重的疼痛反应对于神经外科术后患者的康复是不利的,它通过兴奋交感神经引起患者出现烦躁、  相似文献   

5.
<正>疼痛是组织损伤或潜在组织损伤所引起的不愉快感觉和情感体验,或是具有感觉、情绪、认知和社会层面的痛苦体验。根据损伤组织的愈合时间以及疼痛的持续时间,疼痛可划分为急性疼痛和慢性疼痛。急性疼痛持续时间通常短于1个月,常与手术创伤、组织损伤或某些疾病状态有关;慢性疼痛为持续3个月以上的疼痛,可在原发疾病或组织损伤愈合后持续存在。手术后疼痛及对机体的不良影响(一)手术后疼痛是急性伤害性疼痛手术后疼痛(postoperative pain)是手术后即刻发生的急  相似文献   

6.
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后会出现中至重度疼痛,影响患者术后功能康复,乃至影响总体疗效。适当的疼痛控制是促进TKA手术后早期活动和功能恢复的先决条件,常用的阿片类药物并不总是能充分缓解疼痛,且常伴有不良反应。目前,用于补充和替代传统阿片类药物的镇痛方式包括药物镇痛、外周神经阻滞、局部浸润注射镇痛及其他方法。  相似文献   

7.
正乳腺手术尤其是乳腺癌根治术后常出现中度至重度急性疼痛,急性疼痛与术后慢性疼痛的发生及持续时间密切相关,明显降低术后生活质量[1]。多模式镇痛观点提倡联合应用神经阻滞、非甾体类抗炎药、阿片药物等多种麻醉方法与药物减轻患者疼痛,降低阿片药物用量及相关不良反应。超声定位法的出现,大大提升了麻醉科医师开展外周神经阻滞的技术水平。胸神经(pectoral nerves, Pecs)阻滞是一类新型浅表神经阻滞,其安全性高、镇痛效果好,临床应用日益增  相似文献   

8.
<正>术后疼痛常引起患者心血管、神经内分泌及免疫等系统功能的紊乱。阿片类药物是临床应用最广泛的术后镇痛药,但其具有免疫抑制等不良反应[1,2]。非甾体抗炎药(NSAIDs)氯诺昔康具有良好的镇痛和抗炎作用,但单独应用于腹部等大手术,无法有效缓解疼痛,因此常须与阿片类药物或曲马多合用[3,4]。本研究观察氯诺昔康联合曲马多用于胃癌根治术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体会。方法对36例三叉神经痛患者给行血管减压术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本组36例患者术后疼痛完全缓解18例,明显缓解且能药物控制16例,无效2例。术后发生面部麻木或感觉减退、口唇疱疹等并发症5例,均在2个月以内经对症处理恢复或自行痊愈。患者均获随访6~18个月,疼痛复发2例。结论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创伤小、疼痛缓解率高、术后并发症及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0.
外科术后镇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1年,国际疼痛研究协会对疼痛进行了新的定义:疼痛是与实际的或潜在的组织损伤相关联的不愉快的感觉和情绪体验,或用这类组织损伤的词汇来描述的自觉症状。近年来,麻醉学和外科学领域中一个重要的观念变化就是对围手术期镇痛的高度重视,甚至主张将手术后疼痛作为“第五生命体征”,与血压、心率、呼吸、体温等生命体征同等对待,并给予及时治疗。随着疼痛理论、镇痛药物、设备及镇痛技术的不断发展,目前已可使患者在无痛或轻微疼痛的状态下度过术后恢复期。一、术后疼痛治疗的常用药物1.阿片类镇痛药:阿片类镇痛药可通过外周和中枢多途径起…  相似文献   

11.
神经外科术后患者剧烈疼痛的发生明显高于预期[1-2],神经外科患者术后剧烈疼痛可导致颅内压升高,易诱发颅内出血.有研究表明,年龄、性别、合并头痛和术前或术中使用阿片类镇痛药物是开颅手术患者术后剧烈疼痛发生的危险因素[3-5].经蝶垂体瘤切除术是不需要开颅的神经外科手术,需切除鼻中隔,损伤蝶窦及鞍底硬膜,因此术后更易发生剧烈疼痛,而且手术操作不影响术后患者意识,可更准确地进行疼痛评估.本研究拟筛选经蝶垂体瘤切除术后患者重度疼痛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治疗重度痔的疗效,回顾分析2006年1月至2008年8月应用PPH治疗的86例重度痔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显示,86例患者均一次性治愈,随访2年无复发。术中吻合口出血11例(12.7%),术后24h内出血3例(3.5%);术后肛门疼痛20例,其中9例疼痛较重,需用药物止痛;术后急便感或肛门部异物感12例;轻度吻合口狭窄2例;术后残留皮赘10例,需局部修剪。结果表明,PPH治疗重度痔疗效好、疼痛轻。  相似文献   

13.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是治疗骨关节炎终末期的最有效方式,但是由于手术过程中需要广泛软组织暴露、大量的滑膜切除,并且需要大面积的截骨,所以术后常伴有剧烈的疼痛及失血,对术后康复及功能锻炼都有严重的影响。“鸡尾酒”(Cocktail)疗法主要是通过几种药物的联合(配方药物)注射关节周围,从而达到预防和控制术后疼痛的目的,且随着“鸡尾酒”配方的改进,其对控制围术期出血也不断显示出良好的效果,而疼痛及出血的控制会使患者术后功能锻炼进一步获得改善,有利于患者的快速康复。现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鸡尾酒”疗法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方面的研究进展和疗效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提高对早期肺腺癌患者胸腔镜手术后急性疼痛的认识, 分析、筛选出可能诱发术后急性疼痛的独立危险因素, 及时有效预防干预, 改善患者手术体验。方法回顾性研究我中心自2021年5月至2021年10月由单一医疗组连续收治的204例早期肺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 分析患者术后急性疼痛的评估结果。按照一般状况、既往病史、社会精神属性、病灶特征及手术麻醉方式等进行分组, 比较组间发生术后急性疼痛的比例, 并筛选其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204例患者。男84例, 女120例;年龄(57.9±11.5)岁;中位手术时间120(110, 145)min。全组无严重并发症或围术期死亡发生。术后疼痛控制不达标76例(37.3%), 发生重度以上疼痛24例(11.8%), 33例(16.2%)术后需要追加肌注强效镇痛药。年龄<60岁、具备大学及以上学历、采用两切口手术、手术时间>2 h、仅接受全麻及术前情绪低落处于抑郁状态的患者较各自对照组发生术后急性疼痛的比例显著升高(P<0.05)。早期肺腺癌患者胸腔镜手术后发生急性疼痛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年龄(P=0.002)、长期饮酒史(P=0.014)...  相似文献   

15.
<正>术后疼痛是骨科手术术后常见并发症。据报道,有80%左右的手术患者会出现急性术后疼痛,其中30%的患者会出现剧烈疼痛。目前术后疼痛仍然存在治疗不充分的情况,而急性疼痛长时间控制不佳会进展为慢性疼痛[1]。术后疼痛管理失效会影响患者术后康复的进程和增加患者的痛苦感,导致住院时间延长,增加患者的医疗费用。骨科手术作为外科手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6.
正右美托咪定因其镇静、催眠及抗焦虑作用较强常用于临床麻醉,但是其常用剂量常导致心率减慢和镇静过度等,而小剂量使用时镇痛作用较弱。羟考酮为强效镇痛药,用于治疗中度至重度急性疼痛,但常规剂量具有阿片受体激动剂典型的不良反应~([1-6])。口腔科颌面部手术因其手术部位血运丰富并有大量的感觉神经末梢分布,出血较多,术后疼痛剧烈~([6])。麻醉重点主要表现在气道管理以及术后躁动。术后口腔内有血液残留或术后渗血,伤口包扎可导致加压面  相似文献   

17.
疼痛是组织损伤或潜在损伤引起的不愉快感觉和体验,急性疼痛常伴有心血管、呼吸、消化、泌尿、内分泌和代谢等系统改变,慢性疼痛可导致心理和精神障碍。镇痛的目的不仅仅是消除患者疼痛,改善生理功能,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同样还要求减少镇痛药的不良反应、减低费用和缩短住院时间。但由于疼痛产生的机理较为复杂,包含了多个环节、  相似文献   

18.
再论术后疼痛治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 术后疼痛治疗面临挑战 疼痛是人类面临的挑战之一,手术后疼痛治疗的现状不容乐观.近年的荟萃分析提示,29.7%的手术后患者静息时存在中度至重度疼痛,32.2%的患者在活动时出现中度至重度疼痛,手术后患者出现重度疼痛的比例高达10.9%.另一项研究表明,即使采用了术后镇痛的措施,仍有80%的患者主诉疼痛[1~2].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疼痛虚拟病房(VPU)成立前后对患者术后镇痛质量的影响。
方法 选择2020年在急性疼痛管理小组(APS)模式下和2021年在VPU模式下进行术后疼痛管理的手术患者21 281例,男7 726例,女13 555例,年龄≥18岁,ASA Ⅰ—Ⅳ级,术后使用患者自控镇痛(PCA)。根据使用的管理模式不同分为两组:APS组(n=10 494)和VPU组(n=10 787)。收集患者围术期资料,记录一般情况、手术时间、手术类型、术后疼痛发生情况、术后恶心呕吐、头晕的发生情况,计算术后中至重度疼痛年平均发生率和不同科室全年术后中至重度疼痛平均发生率。
结果 与APS组比较,VPU组术后中至重度疼痛、恶心呕吐、头晕年平均发生率和不同科室术后中至重度疼痛年平均发生率均明显降低(P<0.05)。
结论 与APS模式比较,VPU模式可降低患者术后中至重度疼痛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虽然人们对疼痛的认识不断深入,但对术后疼痛的控制依然无法令人满意。本文旨在探讨术后疼痛管理中多模式镇痛的进展,利用多种药物的不同作用机制,采用多种药物或技术联合使用来减少阿片类药物的使用剂量及使用时间,以此达到“去阿片类药物”镇痛,改善手术患者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