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7 毫秒
1.
目的:探讨药物治疗管理(MTM)对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效果和人文效果。方法:将14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70例)和对照组(7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医疗服务,干预组除常规服务之外, 给予规范的MTM服务。观察二组患者临床效果指标[血压达标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达标率和药物相关问题(MRPs个数)]和人文指标[药依从性量表(Morisky评分)、满意度、效用值和直观相似尺度(EQ-VAS)]的差异。结果:共有10例患者未完成本次研究,其中干预组3例、对照组7例;入组时二组患者的临床效果指标和人文指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末次随访时,干预组患者的LDL-C达标率(P<0.05)、Morisky评分(P<0.01)、满意度(P<0.01)、效用值(P<0.05)和EQ-VAS评分(P <0.01)均显著高于对照组,MRPs个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血压达标率比较二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TM可提高冠心病患者用药依从性、满意度、生活质量和LDL-C控制效果,解决MRPs,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临床药学服务在门诊中药房的作用。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21年7~10月非首次取药且已预约下次中医门诊的200名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随之进行临床药学服务的干预后,再次进行问卷调查,对临床药学干预前后患者问卷调查的结果进行对比。 结果 中药临床药学干预后调查问卷的8项问题分值均有显著提高(除对正在服用药品的认知度一项P值外,其余7项P值均<0.05)。结论 中药临床药学服务的开展,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用药安全意识,且患者对中药的使用知悉度和用药依从性也明显提升,增强了药师在患者心中的辨识度,有效的提高了中药房门诊药学服务品质,对合理用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中文版Morisky服药依从性量表(包括监护人版和未成年人版)在炎症性肠病患儿中应用的信度与效度,并明确炎症性肠病患儿服药依从性现状与特征。方法 纳入炎症性肠病患儿141例,以中文版Morisky量表为评估工具,以现场发放与回收问卷的形式收集数据,采用克伦巴赫(Cronbach''s)a 系数和因子分析分别评价量表内部一致性信度和结构效度,采用Spearman检验评估患儿服药依从性与其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监护人版和未成年人版Morisky量表的Cronbach''s a系数分别为0.701和0.738;因子分析结果共提取3个公因子,累积方差贡献率分别为67.94%和72.24%;141例患儿的用药依从性评估得分为6.75(4.75,8.0)分,其中,依从性不良、中等与极好的患儿分别为58例(41.1%),39例(27.7%)和44例(31.2%);患儿用药依从性得分与其疾病严重程度呈显著负相关关系(Rs=-0.286,P=0.001)。结论 中文版未成年人版和监护人版Morisky量表均具有较好的信度与效度,可用于评估炎症性肠病患儿的服药依从性。近一半炎症性肠病患儿服药依从性差,忘记服药是影响依从行为的主要障碍,且患儿用药依从性与其疾病严重程度呈显著负相关,临床应予以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4.
药学干预对老年住院患者用药复杂性和安全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评价药学干预对老年住院患者用药复杂性和安全性的影响。方法 对65岁以上的老年住院患者进行1项干预前后的对照研究,干预组由临床药师主导药学干预过程,采用药物治疗方案复杂性指数(medication regimencomplexity index,MRCI)、Beers标准2015分别评估老年患者在入院和出院时长期用药方案的用药复杂程度(medication regimen complexity,MRC)和潜在不适当用药(potentially inappropriate medicines,PIMs),并向临床医师提出简化用药方案的建议。比较2组患者在药学干预前后MRCI评分、PIMs发生率、药品不良事件(adverse drugevents,ADEs)发生率、用药依从性和患者对药学服务满意度的差异。结果 未干预组和干预组患者住院后的MRCI与入院时相比均有明显增加(P<0.01或P<0.05),但干预组入院至出院时MRCI评分的平均增加幅度明显小于未干预组[(5.4±5.9)分vs(2.3±5.6)分,P<0.01];与未干预组相比,干预组出院时的PIMs发生率由入院时的57.0%下降至42.9%(P<0.01);药学干预使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和药学服务满意度显著提高,ADEs发生率显著降低(P<0.01),但对平均住院天数的影响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对老年住院患者实施一项以用药方案的简化为主要内容的药学干预,有效降低了住院对MRC和PIMs的影响,提高了老年患者用药的安全性、经济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索咳喘医药联合门诊服务模式。方法 收集我院2021年6月至12月期间在联合门诊就诊的咳喘疾病(包括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哮喘)患者,评估患者在药学服务干预前后吸入装置的使用评分、依从性(MMAS-8)评分、临床有效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与干预前比较,干预后吸入装置使用评分、MMAS-8评分、支气管哮喘控制测试(ACT)/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CAT)评分均有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患者对药学服务的满意度在94.75%以上。结论 我院开设的咳喘医药联合门诊提供的药学服务可以帮助咳喘疾病患者正确使用吸入装置,提高用药依从性,更好地控制病情,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发生,医药联合门诊规范工作模式的积极尝试和探索具有一定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摘 要 目的:探讨崇明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及对策,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依从性管理提供参考。 方法:采用配额抽样的方法,使用自拟的调查问卷和Morisky服药依从性量表(morisky medication adherence scale 8 items,MMAS 8)对该地区一、二级医院随访的门诊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调研,采用Kruskal Wallis H检验和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结果:共发放问卷346份,回收有效问卷320份,有效回收率为92.49%。320例患者中,依从性高的有124例(38.75%),依从性中等、低的患者各为98例(30.62%);MMAS 8平均得分为(6.18±1.50)分,依从性高、中等、低患者的得分分别为(7.46±0.46),(6.18±1.50),(4.39±1.32)分。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老年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影响因素中,不同居住地、职业、月收入、合并冠心病或糖尿病、是否接受用药教育等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月收入和是否接受用药教育是影响老年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的主要因素(P<0.05)。高依从性患者的血压达标率明显高于中等、低依从性患者;年龄≥80岁患者的血压达标率明显高于<80岁的患者。 结论:崇明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用药依从性水平较低,依从性受诸多因素的影响,药学服务、患者的自我管理以及增加农村老年人的经济收入等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究药学干预下社区高血压患者的药物治疗依从性,为患者的安全有效用药提供指导,亦为转型期的二级医院临床药师探索药学服务新路径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药师干预与不干预对照试验方法,比较药师干预前后干预组与对照组高血压患者临床治疗依从性、血压变化和生活方式改善依从性。结果 经过12个月实验,药师干预组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治疗依从性和生活方式改善依从性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收缩压和舒张压也都有明显降低(P<0.05)。结论 药学干预对社区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有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药学干预对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临床治疗的影响。方法 采用前瞻性对照研究方法,入组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124例,随机分为未干预组(n=61)和干预组(n=63)。干预组由临床药师主导药学干预过程。比较2组患者的住院花费、治疗效果、药品不良事件发生率、用药依从性和患者满意度的差异。结果 研究期间,临床药师共提出药学建议89例次,其中76例次(85.39%)被临床完全采纳。与未干预组相比,干预组的人均住院费用和药品费用均有所下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的痰菌转阴率、病灶吸收率、空洞闭合率和血糖控制达标率均优于未干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学干预使患者的用药依从性、药学服务满意度显著提高,药品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对平均住院天数的影响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临床药师对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住院患者实施全程化的药学干预,可促进药物合理使用,降低治疗费用,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用药依从性和满意度,也为临床药师参与临床慢病用药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摘 要 目的:调查分析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自身状况、家庭因素、社会因素对服药依从性的影响,从而对服药依从性良好的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相关特点进行分析。方法:对2016年6~12月社区诊断精神分裂症的570例患者开展调查,采用Morisky量表(MAQ)调查患者服药依从性,设计问卷收集并分析患者人口学资料,用药态度量表(DAI)、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等评分作为观察指标,通过对患者自身、家庭、社会相关因素分析,了解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结果:服药依从性差者302例(53.0%),依从性良好者268例(47.0%),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DAI评分、PANSS评分、是否伴发躯体疾病、发病情况、医患关系是患者服药依从性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和谐的家庭成员关系与融合的医患关系组成社会支持系统,积极评价关注患者的主观感受和治疗体验,能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促进社会功能恢复,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从人文角度评价为老年慢病患者提供药物治疗管理服务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6月在二级医院就诊的部分老年慢病患者为研究对象,由药师对其进行药物治疗管理。于管理后第2,4,6个月进行随访,统计管理前后患者欧洲五维健康量表(包括EQ-5D健康描述系统和视觉模拟标尺评分EQ-VAS)、Morisky用药依从性量表(MMAS-8)以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的得分,评价药物治疗管理的效果。结果 药物治疗管理前,患者EQ-5D健康描述系统、视觉模拟标尺评分(EQ-VAS)、MMAS-8以及PSQI得分分别为(0.81±0.14)分、(76.87±11.71)分、(6.52±0.87)分以及(9.02±3.79)分;药物治疗管理6月后,上述得分分别为(0.83±0.13)分、(81.14±11.19)分、(6.83±0.90)分以及(7.96±4.00)分。药物治疗管理前后,EQ-VAS、MMAS-8以及PSQI得分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药物治疗管理服务有助于改善老年慢病患者的健康状况,提高用药依从性,增进睡眠质量,值得进一步研究与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中青年慢性病住院患者自杀意念的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和方便抽样法选取2019年8月1~31日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住院号末尾数为偶数的中青年慢性病住院患者270例为研究对象。通过问题"最近一周内,你是否曾有过自杀的念头"来测定患者自杀意念发生情况,回答"是"则判定为有自杀意念,反之则无。根据有无自杀意念,将患者分成有自杀信念组(23例)和无自杀信念组(247例)。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导致患者有自杀意念的危险因素。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婚姻状况(OR=0.182,95% CI:0.065~0.504,P=0.001)、主观支持(OR=0.703,95% CI:0.588~0.841,P=0.000)和家庭功能(OR=0.793,95% CI:0.658~0.956,P=0.015)是中青年慢性病住院患者自杀意念的危险因素。结论 单身、获得社会支持少和家庭功能欠佳是中青年慢性病住院患者产生自杀意念的危险因素,临床对此类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应予密切关注并及时干预。  相似文献   

12.
花倩  周进芳  刘巧美 《安徽医药》2019,40(12):1396-1398
目的 分析癫痫患儿服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并分析其与心理行为特征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1~6月于南京市儿童医院就诊的癫痫患儿212例作为癫痫组,另选取同时期于我院体检的健康儿童10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艾式儿童行为量表及服药依从性问卷进行调查,分析癫痫患儿服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及其与心理行为特征的相关性。结果 不同年龄、病程以及有无提醒服药方式癫痫患儿的服药依从性得分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癫痫组患儿行为问题各条目得分均高于对照组,而社会能力各条目得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癫痫患儿社会能力总分与服药依从性评分呈正相关(r=0.553,P < 0.05),而行为问题总分与服药依从性评分呈负相关(r=-0.421,P < 0.05)。结论 癫痫患儿心理行为特征与服药依从性显著相关,行为问题越严重,服药依从性越低,社会能力越强,服药依从性越好。  相似文献   

13.
李峰  陶蕾  徐星  马泰 《安徽医药》2019,40(4):456-459
目的 探讨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护理对肿瘤患者居家口服化疗药物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以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内科100例居家口服化疗药物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出院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其中2018年1~4月出院患者为对照组,6~7月出院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实施肿瘤患者居家口服化疗药物常规延续护理,观察组实施基于微信平台的肿瘤患者居家口服化疗药物延续护理,包括建立微信公众号、微信群,微信公众号定时更新推送肿瘤及口服化疗相关知识,微信群答疑解惑、发送每日温馨提醒等。使用合理用药自我效能量表和修订版Morisky药物依从性量表进行评价,比较两组患者服药2个月后的合理用药自我效能和服药依从性。结果 服药2个月后,观察组患者合理用药自我效能及其两个维度得分[(32.34±2.81)分、(20.16±2.31)分、(12.18±1.75)分]均高于对照组[(26.50±2.96)分、(16.56±2.38)分、(9.94±1.5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合理用药自我效能、困难情况下自我效能、不确定情况下自我效能均处于高水平,对照组均处于中等水平。观察组患者服药依从性得分[(7.36±1.12)分]高于对照组[(5.88±1.5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护理能够提升患者合理用药自我效能和口服化疗药物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14.
马晓娟  张伟  邓丽丽  李静  曹惠琴 《安徽医药》2017,38(9):1211-1213
目的 探讨个性化护理对2型糖尿病合并并发症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12月宣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合并并发症的2型糖尿病患者131例,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66例)和对照组(6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个性化护理。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天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用药依从性、护理依从性及随访观察依从性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2型糖尿病合并并发症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患者生活质量得以明显改善,治疗依从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张成豪 《药学研究》2018,37(9):542-545
目的 调查分析药物的品牌内涵响应对高血压患病人群的用药选择及依从性的影响,以便于提供更加个体化的药学服务。方法 针对药物品牌内涵响应和用药依从性设计问卷,对85例住院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和评分,对评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药物品牌内涵响应对患者用药选择及依从性的影响。结果 年度经济收入水平越高,对合资进口品牌药物的认可度评分越高,经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患者的年龄、文化程度、收入水平与降压药物品牌响应度都呈现中度相关,年龄和收入水平与长期坚持用药的依从性呈现中度相关。结论 患者用药选择的倾向、依从性与文化水平、收入水平、年龄及性别有一定关系,医务工作者应针对性地采取有效的方法和措施,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咳喘药学门诊的实践模式。方法 开设咳喘药学门诊,配备相应的软硬件设施,建立咳喘药学服务模式。收集2020年12月1日—2022年8月31日在医院咳喘药学门诊就诊的患者2 357例,分析其一般资料,患者根据吸入剂视频自我学习后再由药师进行指导,评估药师干预前后的患者吸入剂使用技能差异。收集2020年12月1日—2021年7月31日在医院咳喘药学门诊就诊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345例,依据盲抽法分为每30 d随访组(n=173),每15 d随访组(n=172),比较随访第1,3,6,12个月的Morisky用药依从性量表(MMAS-8)评分差异。结果 2 357例就诊患者中,男性1 213例(占51.46%),女性1 144例(占48.54%);年龄≥60岁1 309例(占55.54%),年龄40~59岁563例(占23.89%),年龄20~39岁402例(占17.06%),年龄14~20岁32例(占1.36%),年龄<14岁51例(占2.16%);患者主要疾病类型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占55.38%)、哮喘(占20.73%);用药频率较高的为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吸入粉雾剂(占37.08%)、布地格福吸入气雾剂(占25.84%)。药师在患者视频教学的基础上进行干预后患者的吸入剂使用技能掌握情况优于患者通过视频自我学习的掌握情况,干预前评分为5.360±1.208,干预后评分为7.890± 0.356,两者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随访1个月时,15 d随访组的MMAS-8评分为6.310±1.079,30 d随访组的MMAS-8评分为5.250±0.977,两者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随访3,6,12个月的2组患者的MMAS-8评分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咳喘药学门诊的建立推进了药学与呼吸临床学科的融合,提高了患者用药依从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某部队院校学员浅部真菌病用药依从性。方法 将8条目Morisky用药依从性量表修改为7条目量表,调查患病学员用药依从性,对修改版Morisky量表进行信度和效度分析。结果 回收243份问卷,其中有效问卷242份,结果显示90.08%的学员采用局部用药治疗,8.68%的学员采用局部用药和全身用药联合治疗;抗真菌药物用药依从性高、中、低的患病学员比例分别为9.09%、23.97%、66.94%;修改版Morisky用药依从性量表信度分析,内部一致性系数(Cronbach’s α)为0.781,调整后Cronbach’s α系数为0.790,信度较好;效度分析KMO值0.798,Bartlett’s球形检验值440.866,P=0.000,效度较好;探索性因子分析提取1个因子,量表因子载荷值均大于0.5,量表条目聚合度较好。结论 修改版Morisky用药依从性量表信度和效度较好,可以推广应用。院校学员浅部真菌病用药依从性水平较低,需采取有效措施,帮助学员加强日常用药管理,改善用药依从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析儿童血友病性骨关节病国际血友病预防治疗研究小组(IPSG)评分与病情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3年5月至2017年8月在深圳市儿童医院确诊的儿童血友病性骨关节病(HA)患者30例,患儿此前均未在接受治疗,分析其45个出血关节(其中膝关节19个,踝关节15个,肘关节11个)的MRI表现,同时运用IPSG评分系统分别对软组织和骨软骨的影像征象进行评估和量化测定,评价受检关节改变的严重程度,同时进行IPSG评分与病程、出血次数的相关性分析。结果 血友病性骨关节病MRI表现为关节积液或积血,滑膜增生伴含铁血黄素沉积等,严重可见软骨下侵蚀、囊变或软骨缺失等。其中38例(84.4%)关节表现为关节积液或积血,29例(64.4%)关节表现为滑膜增生,36例(80%)关节表现为含铁血黄素沉积,14例(31.1%)关节表现为软骨下侵蚀或软骨缺失,19例(42.2%)关节表现为关节面下囊肿形成。IPSG评分显示,45个关节中,关节软组织正常(0分)10个,轻度病损(1~3分)16个,中度病损(4~6分)11个,重度病损(7~9分)8个;关节骨软骨正常(0分)18个,轻度病损(1~3分)15个,中度病损(4~6分)8个,重度病损(7~8分)4个。IPSG评分与病程呈正相关(r=0.646,P<0.001),与出血次数呈正相关(r=0.730,P<0.001)。结论 IPSG评分系统可以将HA患者MRI图像征象量化,HA患者病程越长,IPSG评分越高,出血次数越多,IPSG评分越高。  相似文献   

19.
王芳  沈光银  冯俊  袁修银  任俊翠 《安徽医药》2018,39(9):1142-1145
目的 探讨正念减压疗法(MBSR)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感受负担及药物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与干预组(30例)。两组均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MBSR进行干预。采用自我感受负担量表、药物治疗依从性量表评估两组患者干预后自我感受负担及药物治疗依从性状况。结果 干预前,对照组患者自我感受负担得分为(33.17±2.89)分,干预组为(32.57±3.61)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患者自我感受负担得分为(27.73±2.70)分,对照组为(32.97±2.17)分,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对照组患者治疗依从性(3.20±0.61)分,干预组为(3.27±0.52)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患者治疗依从性得分为(1.77±0.57)分,对照组为(2.87±0.57)分,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BSR能够降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感受负担,提高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可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向谦  陈霞  陈旭平 《安徽医药》2017,38(5):598-601
目的 通过慢性肝病调查问卷,比较非酒精性脂肪肝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炎对患者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的影响,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与指导。方法 选择2014年11月至2015年12月成都市第六人民医院门诊非酒精性肝病患者63例,按非酒精性脂肪肝病临床类型分组,其中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44例,非酒精性脂肪肝炎患者19例,采用慢性肝病问卷量表进行健康相关生活质量调查。比较两组患者评分负担总体情况和在腹部症状、疲劳、全身症状、活动、情感功能、焦虑6个维度的分布。在组内分别评估性别、病程时间、肥胖、代谢性疾病等对患者慢性肝病问卷评分的影响。结果 63例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患者问卷评分在各个维度综合评分为(5.66±0.50)分。非酒精性脂肪肝炎患者评分低于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4),以焦虑(P=0.0081)、活动(P=0.0275)、情感功能(P=0.0243)维度最为突出。在非酒精性脂肪肝组,肥胖(P=0.0135)与慢性代谢性疾病(P=0.0162)患者问卷评分更低;但在非酒精性脂肪肝炎组,病程>6个月患者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0)。结论 非酒精性脂肪肝炎对患者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影响高于非酒精性脂肪肝,其差异主要体现在活动、情感和焦虑纬度。可以对不同临床特点患者在相应维度进行针对性干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