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对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及白细胞介素-6(IL-6)表达的影响,并探讨NADPH氧化酶在其中的作用。【方法】以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株(NRK-52E)为研究对象,采用TGF—β1(10ng/mL)刺激0h,2h,4h,8h,12h,24h分别收取RNA;刺激0h,12h,24h,48h,72h分别收取细胞上清液;部分实验中培养的细胞在刺激前用NADPH氧化酶抑制剂DPI(0.1,1,5,10μmol/L)预处理1h,然后含10ng的TGF—β1无血清DMEM/F12培养液分别培养12h(收集RNA)和24h(收集细胞上清液)。所有实验重复3次。细胞内活性氧(ROS)的产生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NADPH氧化酶p22phox、gp91phox、p47phox和p67phox亚单位以及MCP-1和IL-6mRNA的表达采用RT—PCR检测。细胞上清液中MCP-1的含量采用ELISA检测。【结果】TGF—β1可显著上调NADPH氧化酶p67phox亚单位mRNA的表达,8h为对照的2.43倍(P〈0.01),24h达3.59倍(P〈0.01)。但对p22phox、gp91phox和p47phox亚单位mRNA表达无显著影响。TGF—β1显著增加细胞内ROS产生,DPI预处理后ROS产生较TGF—β1刺激组降低了43.69%(P〈0.05)。TGF—β1可显著上调MCP-1和IL-6mRNA及蛋白的表达。DPI预处理可明显逆转TGF—β1诱导的MCP-1和IL-6的上调表达。【结论】TGF—β1可促使细胞ROS产生增加。TGF—β1可能通过NADPH氧化酶依赖的ROS介导了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MCP-1及IL-6的上调表达。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对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及白细胞介素-6 (IL-6) 表达的影响,并探讨NADPH氧化酶在其中的作用?【方法】 以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株(NRK-52E)为研究对象,采用TGF-β1(10 ng/mL)刺激0 h, 2 h, 4 h, 8 h, 12 h, 24 h分别收取RNA;刺激0 h, 12 h, 24 h,48 h, 72 h分别收取细胞上清液;部分实验中培养的细胞在刺激前用NADPH氧化酶抑制剂DPI (0.1, 1, 5, 10 μmol/L)预处理1 h, 然后含10 ng的TGF-β1无血清DMEM/F12培养液分别培养12 h (收集RNA)和24 h (收集细胞上清液)?所有实验重复3次?细胞内活性氧(ROS)的产生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NADPH氧化酶p22phox?gp91phox?p47phox和 p67phox亚单位以及MCP-1和IL-6 mRNA的表达采用RT-PCR检测?细胞上清液中MCP-1的含量采用ELISA检测?【结果】 TGF-β1可显著上调NADPH氧化酶p67phox亚单位mRNA的表达, 8 h为对照的2.43倍 (P < 0.01),24 h达3.59倍(P < 0.01)?但对p22phox?gp91phox和p47phox亚单位mRNA表达无显著影响?TGF-β1可显著增加细胞内ROS产生, DPI预处理后ROS产生较TGF-β1刺激组降低了43.69% (P < 0.05)? TGF-β1可显著上调MCP-1和IL-6 mRNA及蛋白的表达?DPI预处理可明显逆转TGF-β1诱导的MCP-1和IL-6的上调表达?【结论】 TGF-β1可促使细胞ROS产生增加?TGF-β1可能通过NADPH氧化酶依赖的ROS介导了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MCP-1及IL-6的上调表达?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高糖对大鼠系膜细胞NADPH氧化酶表达及活性的影响.方法 高糖体外培养大鼠系膜细胞,RT-PCR技术检测系膜细胞内NADPH氧化酶亚基p22phox mRNA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超氧离子(.O2-)和过氧化氢(H2O2)反映NADPH氧化酶活性.结果 高糖(10mM)培养3天及5天组,p22phox mRNA表达较正常组和培养1天组升高(P<0.05).随着葡萄糖浓度升高和作用时间的延长随着葡萄糖浓度升高和作用时间的延长,.O2-和H2O2的表达增多(P<0.05).结论 高糖使系膜细胞NADPH氧化酶表达增多、活性增强.  相似文献   

4.
NADPH氧化酶是一种与胞浆膜相关的多酶复合物,主要分布在胚层来源的细胞中,其以胞质NADPH为电子供体,催化胞外的O2生成超氧阴离子(O2-)。NADPH氧化酶最早在吞噬细胞中被发现,由gp91phox、p22phox、p47phox、p67phox、p40phox和Rac 6种亚基组成。后来在非吞噬型细胞,如成纤维细胞(fibroblasts)、内皮细胞(endothelial cells)、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s,VSMC)、肾小球系膜细胞(mesangial cells)、肾小管细胞(renal tubular cells)中发现有类似吞噬细胞型的NADPH氧化酶。  相似文献   

5.
【目的】 复制氧化性低密度脂蛋白(oxygenized low density lipoprotein,oxLDL)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HUVEC)损伤模型,建立慢病毒介导的LOX-1-shRNA转染HUVEC细胞模型,从LOX-1/NADPH氧化酶/ROS信号通路研究维生素E(Vit E)对oxLDL诱导的HUVEC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 【方法】 以200 μg/mL oxLDL与HUVEC细胞共孵育24 h,用于复制细胞损伤模型;实验设计分为:正常对照组、oxLDL模型组、药物组(200 μmol/L Vit E);以MTT检测细胞存活率,DCFH-DA检测细胞内ROS及蛋白质印迹法检测LOX-1、NADPH氧化酶亚基(gp91phox、p47phox、p67phox)蛋白经时改变(3、6、12、24 h);real-time PCR检测24 h后LOX-1、NADPH氧化酶亚基(p22phox、gp91phox、rac1)mRNA的表达,采用慢病毒介导的基因沉默技术抑制LOX-1表达48 h后,用oxLDL诱导24 h,检测LOX-1蛋白、NADPH氧化酶亚基(p47phox、p67phox、gp91phox)蛋白和ROS的含量。采用SPSS 17.0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oxLDL处理后细胞生存率仅为50.31%,LOX-1蛋白伴随细胞氧化损伤在3、6、12、24 h表达量显著增加,且在3 h和24 h时呈现两个表达高峰(P<0.05),NADPH氧化酶亚基(p47phox、p67phox、gp91phox)蛋白表达水平在各时间点均显著升高(P均<0.01),24 h达高峰,ROS检测结果表明其动态经时改变在3 h和24 h达峰值( P<0.05)。Real-time PCR结果显示,LOX-1 mRNA及NADPH氧化酶亚基(gp91phox、p22phox、rac1) 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慢病毒介导LOX-1基因沉默后,最佳转染效率为73.23%。oxLDL诱导24 h后,LOX-1及NADPH氧化酶亚基(p47phox、p67phox、gp91phox)蛋白表达下调,ROS生成量相应降低。VitE组下调LOX-1和NADPH氧化酶的mRNA及蛋白质表达并降低ROS生成。 【结论】 oxLDL经LOX-1/NADPH氧化酶/ROS通路诱导HUVEC细胞损伤。200 μmol/L的VitE可通过抑制LOX-1/NADPH氧化酶/ROS信号通路的活化而发挥对oxLDL诱导的HUVEC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在高浓度葡萄糖刺激下NADPH氧化酶亚单位p47phox调节内皮细胞内活性氧升高的机制。方法Ⅱ型胶原酶法分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内活性氧的生成量,western blotting和免疫荧光分别检测细胞内p47phox蛋白的表达和其细胞内的定位。结果高浓度葡萄糖刺激HUVECs内活性氧的升高;NADPH氧化酶抑制剂DPI及apo-cynin抑制高糖导致的活性氧升高;高糖刺激状态下p47phox蛋白表达量并不增加,它由胞质向胞膜移位,DPI和apocynin抑制p47phox移位。结论 p47phox通过向胞膜移位调节高浓度葡萄糖导致的HUVECs内NADPH氧化酶源性的活性氧升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α-玉米赤霉醇对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刺激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中活性氧(ROS)产生及其对激活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用小分子RNA干扰(siRNA)技术消除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NADPH氧化酶p47phox亚基;用分子探针2,7-DCF测定细胞内ROS的产生量;用RT-PCR测定p47phoxmRNA的表达以及用细胞免疫组化方法测定p47phox蛋白的表达;用Western印迹测定ERK<,2>及核因子(NF)-кB、应激蛋白(SP-1)和活化因子蛋白的表达.结果 TNF-α刺激使细胞内ROS的产生量较对照组高155.4%;α-玉米赤霉醇预处理能够剂量依赖地抑制TNF-α对ROS的诱导效应.TNF-α作用细胞24 h后,p47phox的mRNA表达水平较对照组高212.8%,蛋白的表达也明显高;α-玉米赤霉醇预处理使TNF-α诱导的p47phox mRNA表达水平低63.0%,蛋白表达水平也明显下降.p47phox的siRNA完全阻断TNF-α诱导ROS的产生.α-玉米赤霉醇预处理和p47phox的siRNA均阻断TNF-α对细胞外信号调控激酶的激活和转录因子SP-1的核转位,明显地抑制了NF-кB的核转位.结论 α-玉米赤霉醇能够抑制内皮细胞中TNF-α诱导的ROS的产生及由ROS激活的信号转导通路,主要机制是通过抑制NADPH氧化酶p47phox亚基的表达.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坎地沙坦治疗对自发性2型糖尿病KK/Ta小鼠肾内氧化应激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糖尿病KK/Ta小鼠随机分为:非治疗组;早期治疗组:自6周龄起经口予坎地沙坦(4 mg?kg-1?d-1)治疗;晚期治疗组:自12周龄起予坎地沙坦治疗。正常对照组采用BALB/c小鼠。应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肾脏中DNA氧化损伤的标志物8-羟基脱氧鸟苷(8-OHdG),免疫组化和竞争性RT-PCR检测NADPH氧化酶p47phox亚基mRNA和蛋白的表达。同时测定尿白蛋白排泄率,血压和糖耐量等临床指标。结果 28周龄KK/Ta小鼠尿白蛋白排泄率增加(P<0.01),肾脏NADPH氧化酶p47phox的mRNA和蛋白表达上调(P<0.01),8-OHdG的形成增加(P<0.01)。坎地沙坦治疗减少尿白蛋白排泄率(P<0.01),抑制肾脏NADPH氧化酶p47phox mRNA和蛋白的表达(P<0.01),减少8-OHdG的形成(P<0.01),早期治疗组和晚期治疗组的作用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坎地沙坦治疗通过下调糖尿病状态下肾脏NADPH氧化酶p47phox的表达,抑制氧化应激反应,延缓糖尿病肾病的进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高糖对内皮细胞活性氧生成和NADPH氧化酶(nicotinamide adenine dinucleotide phosphate oxidase, NOX)表达的影响。方法:本实验以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为研究对象,分为正常对照组、20 mmol/L甘露醇处理4 h高渗 对照组、20 mmol/L葡萄糖处理2 h组、20 mmol/L葡萄糖处理4 h组、20 mmol/L葡萄糖处理6 h组和NOX特异性抑制剂二 苯基碘(diphenylene iodonium,DPI)5 μmol/L预处理0.5 h再加入20 mmol/L葡萄糖处理组(DPI预处理组)。用流式细胞仪 检测各组细胞内活性氧的浓度;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及Western印迹法分别检测各组细胞内NOX各亚基mRNA和蛋白 的表达变化。结果:1)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20 mmol/L葡萄糖处理2,4 和6 h组活性氧增高(均P<0.05),而DPI 组活性 氧生成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20 mmol/L葡萄糖处理4 h组NOX4 mRNA 和蛋白的表达明显增加(均P<0.05),NADPH 氧化酶亚基NOX2,P67phox,P22phox和Rac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3)与正常对照组相比,DPI预处理组NOX4,NOX2,P67phox,P22phox和Rac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结论:高糖可能通过上调NOX4表达以增加活性氧生成而发挥氧化应激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熊果酸(Ursolic acid ,UA)对瘦素诱导的大鼠肝星状细胞(HSC-T6)NADPH氧化酶(NOX)亚基p47Phox及ERK1/2信号通路活化的影响,并观察细胞增殖及I型胶原合成情况。方法 将培养激活的HSC-T6细胞株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不加任何药物;瘦素组给予重组大鼠瘦素(100ng/ml)刺激细胞;各干预组分别给予UA、JAK抑制剂AG490、NOX抑制剂DPI、ERK抑制剂PD98059预处理30min,再加入瘦素刺激不同时间。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膜移位的p47Phox蛋白、细胞总的p47Phox蛋白和磷酸化的ERK1/2(p-ERK1/2)蛋白表达;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采用RT-PCR法检测I型胶原mRNA的表达。结果 瘦素刺激HSC-T6细胞30min后细胞膜p47phox蛋白表达显著增高于正常对照组(0.68±0.09比0.44±0.11,P<0.01),细胞内p-ERK1/2蛋白表达也随之增高(P<0.01);UA、AG490及DPI干预后抑制了p47phox蛋白向细胞膜移位和细胞内ERK1/2蛋白磷酸化,PD98059抑制p47phox蛋白膜移位的作用较弱。瘦素刺激HSC-T6细胞12h后I型胶原的mRNA表达较正常对照组升高(P<0.01),UA干预后I型胶原的mRNA表达明显低于瘦素组(0.57±0.18比1.02±0.5,P<0.01),AG490、DPI及PD98059干预后I型胶原mRNA的表达均低于瘦素组(P<0.01)。瘦素刺激HSC-T6细胞12h、24h、48h后细胞增殖率高于正常对照组(均P<0.01);UA、AG490、DPI及PD98059干预不同时间点的细胞增殖率均低于瘦素组(均P<0.01),UA的抑制作用稍弱于DPI。结论:UA能抑制瘦素诱导的HSC-T6细胞增殖及I型胶原表达,机制可能与抑制NOX亚基p47phox向细胞膜移位及下游信号通路ERK1/2的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