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大量的临床试验表明,血压变异性能更全面个体化地评估高血压病,并能较早有效地预测靶器官的损害,与多种疾病的发生有关。血压变异性与中医天人相应、阴阳学说等理论具相关性,加深对血压变异性的中医认识,为从中医角度探讨中医药改善血压变异性提供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2.
高血压病中医证型与血压变化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血压昼夜变化与中医证型的关系,寻找高血压病中医证型与血压昼夜变化的特点和规律。方法:采用无创性携带式动态血压监测仪,监测高血压病人24小时动态血压的变化规律。结果:24小时血压变化呈双峰双谷线。夜间血压均值较白天均值下降〉10%者为杓型组,中医辨证多为肝火亢盛,阳虚阳亢型;夜间血压均值下降〈=白天的10%为非杓型组。中医辨证多为痰浊壅盛型;血压变化曲线为“长柄勺”形态,甚至呈昼低夜高的规律性,中医辨证多为阴阳两虚型。结论:离血压病患者血压昼夜变化与中医证型存在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3.
赵菁  方祝元 《河南中医》2014,(6):1131-1132
《黄帝内经》奠定了“三因学说”的思想基础,其强调天、地、人三位一体,审证查因不能孤立区分其一或其二,需整体现之。作为中医医疗学术思想的精华,将此学说应用于治疗老年高血压病患者、降低血压变异性,无论是现代临床研究抑或动物实验,已证明其运用有显著·临床意义。将人体血压的动态变化与人体内气血运行、阴阳消长相联系,为从因时、因地、因人探讨中医药改善老年人高血压异常变异提供了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4.
近期大量的临床研究表明,血压变异性能更全面地评估高血压病,能在早期有效预测靶器官的损害,与多种疾病的发生有关。从血压昼夜节律的角度出发,与中医的子午流注、阴阳学说等理论相结合,加深血压变异性的中医时间治疗学的认识,为从中医时间治疗学角度探讨择时服药对H型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异常的现象预防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前血压变异性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方法:以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净化中心的210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并收集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及2016年全年的透前血压、体重变化等透析数据,计算患者透前血压变异系数作为患者透前血压变异指标,使用SPSS22.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10例患者本虚证以脾肾气虚证最多(83例,占39.5%),标实证以瘀血证最多(72例,占34.3%)。本虚证中,与脾肾气虚证、气阴两虚证相比,阴阳俱虚证、肝肾阴虚证患者透前血压变异性较高(P0.05),以阴阳俱虚证患者最高;标实证中,风动证患者透前血压变异性明显高于其他标实证(P0.05)。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前血压变异性与中医证型有一定相关性,通过中医辨证分型可初步判断患者透前血压变异性及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阴阳两虚型高血压病血压昼夜变化规律。方法:对101例阴阳两虚型高血压病患者进行昼夜血压监测,将血压数据进行趋势分析。结果:阴阳两虚型高血压病血压变化峰值出现在18时。结论:阴阳两虚型高血压病患者血压变化有一定规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中医证候类型与24 h动态血压水平的关系。方法收集254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中医证候资料,并对患者进行动态血压监测,分析中医证候类型与血压监测的各项指标间的关系。结果肝火亢盛型多年龄偏低,病程较短,24 h平均脉压最低,夜间血压下降率最大,昼夜血压曲线"非杓型"发生率最低,昼夜节律基本存在。痰湿壅盛型BMI最高,24 h平均收缩压及舒张压均最高,24 h平均脉压、昼夜血压曲线"非杓型"发生率略高于肝火亢盛型。阴阳两虚型24 h平均脉压最高,夜间血压下降率最小,昼夜血压曲线"非杓型"发生率最高,昼夜节律基本消失。阴虚阳亢型及瘀血内阻型24 h平均脉压、昼夜血压曲线"非杓型"发生率均较肝火亢盛型高,但较阴阳两虚型低,其中瘀血内阻型24 h平均脉压、昼夜血压曲线"非杓型"发生率均高于阴虚阳亢型。结论 24 h血压水平和血压昼夜节律在原发性高血压不同中医辨证分型患者中分布存在差异,可作为高血压辨证分型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8.
基于"天人相应"思想的指导,中医学很早就认识到人体与自然界一样存在着周期性变化。近年来中医对血压昼夜节律异常的病因病机的认识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即用阴阳学说来阐释血压昼夜节律的变化;用中医辨证的方法探讨不同中医证型与血压昼夜节律异常的关系;运用子午流注理论来探究血压昼夜节律紊乱的机理。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病中医辨证分型与血压变异相关参数的关系。方法:监测112例老年高血压患者24小时动态血压和中医辨证分型,计算夜间血压下降率,以此判断血压昼夜节律变化。结果:阴虚阳亢证收缩压变异性和舒张压变异性较其他组均最显著(P〈0.05)。肾阴虚证收缩压夜间下降率、血压变异性明显降低(P〈0.01)。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的相关参数、血压昼夜节律与中医不同证型之间可能存在一定关系,通过中医辨证分型能初步判断靶器官损害及预后。  相似文献   

10.
高血压病患者靶器官损害与血压昼夜节律及中医证型的关系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目的:观察高血压病患者动态血压变化与靶器官损害及中医证型之间的关系。方法:62例高血压病患者分为单纯高血压病组和靶器官损害组,中医辩证分为4型,进行动态血压监测,结果:靶器官损害组血压昼夜节律显著减弱,肝火亢盛型24小时平均收缩压异常增高,痰湿壅盛型24小时平均舒张压明显增高,阴虚阳亢型昼夜收缩压节律明显异常,阴阳两虚型双重昼夜节律异常。结论:血压昼夜节律与靶器官损害的关系密切,肝火亢盛型和痰湿壅盛型多为高血压的早期正盛邪实阶段,阴虚阳亢型和阴阳两虚型多为高血压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1.
“辰酉时”源于子午流注理论,人体血压节律呈现双峰-谷和昼高夜低的“杓型”特点,与中医子午流注理论中辰时、酉时相对应。高血压病的基本病机为阴阳气血逆乱,辰时阳盛,酉时阴虚,故血压与“辰酉时”关系密切。高血压病属阴虚阳亢的血压双峰结构,偏阳亢者辰时峰值最高,偏阴虚者酉时峰值高。临床可根据血压时间节律特点择时针灸、择时服药,可平衡阴阳,调畅气血,阴平阳秘,血压得降。  相似文献   

12.
“辰酉时”源于子午流注理论,人体血压节律呈现双峰-谷和昼高夜低的“杓型”特点,与中医子午流注理论中辰时、酉时相对应。高血压病的基本病机为阴阳气血逆乱,辰时阳盛,酉时阴虚,故血压与“辰酉时”关系密切。高血压病属阴虚阳亢的血压双峰结构,偏阳亢者辰时峰值最高,偏阴虚者酉时峰值高。临床可根据血压时间节律特点择时针灸、择时服药,可平衡阴阳,调畅气血,阴平阳秘,血压得降。  相似文献   

13.
血压变异与高血压病患者中医体质分类的关系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血压变异与中医体质分类的关系。方法:122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根据中医体质分类分为阳亢质、痰湿质两组,比较两组血压负荷和血压变异的特征。结果:两组夜间收缩压血压变异(nSBPSD)、夜间舒张压血压变异(nDBPSD)、夜间平均动脉压血压变异(nMAPSD)、夜间舒张压下降百分率(nDBPrr)以及24h平均收缩压(24h DBP)、夜间平均收缩压(nSBP)、夜间平均舒张压(nDBP)、夜间平均动脉压(nMAP)、夜间舒张压均大于正常界限次数的百分率(nDBPLO),两组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痰湿质高血压病患者较阳亢质高血压病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减小明显,血压负荷增大,可能容易发生靶器官损害。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四个方面探讨了《管子》的阴阳思想及对《内经》阴阳理论的影响,认为《黄帝内经》完全吸收了《管子》的哲学思想,将《管子》的四时阴阳理论及尚阳思想,结合人体的生理病理现象和医疗实践,建构了四时五脏阴阳理论体系,并以此指导临床治疗及养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病(EH)阴虚证、阳虚证、阴阳两虚证患者基于动态血压监测的子时、卯时、午时、酉时4个时辰血压水平规律,以指导临床补益药的服用方法。方法 对99例老年EH患者行动态血压测定和中医辨证。99例EH患者按中医辨证分为3组,即阴虚组、阳虚组、阴阳两虚组,观察各组基于动态血压监测的子时、卯时、午时、酉时的血压水平。结果 阴虚组、阳虚组、阴阳两虚组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水平在子时处于最低水平,在酉时处于最高水平(阴阳两虚组SBP在卯时最高);阴虚组、阳虚组、阴阳两虚组在酉时的SBP与子时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DBP与酉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3组间各时展的HR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高血压病虚证的中药治疗应以补益心肾为主。服药时间,补阴应在午时服药,以滋补心阴为主;补阳应在酉时服药,以补益肾阳为主;当补肾时,无论补肾阳还是益肾阴,应选择在酉时服药。  相似文献   

16.
我国古代的文明智慧与现代科学之间存在着深刻的和谐一致。阴阳学说是中医理论的核心内容,"并协理论"是量子理论的中心思想。量子物理学与传统中医学在太极阴阳智慧的视域中得以契合。用量子理论转化中医理论值得期待。  相似文献   

17.
盗汗是一种特殊的病理性汗出,历代医家以及目前中医诊断教科书均倾向于盗汗为阴虚所致,故“阴虚则盗汗”在临床颇为常用。同时“阴虚则盗汗”中的阴虚历来被认为是气血阴阳中的阴液亏虚不足,而忽略了“阴虚则盗汗”中阴虚的另一种病机认识。本文即从此出发,从古籍、病机、临床等角度,深入论述阴虚则盗汗中阴虚可为手太阴肺之肺气虚的发病病机,以澄清被误解、忽略、常见的病机认识,提高中医临床理论水平和疗效。  相似文献   

18.
张琪老师认为正常高值血压阶段一定程度上呈现出阴阳气血失常、气机升降紊乱、脏腑功能失调等病理改变,此类病变多由饮食不节、久坐少动、情志失和导致,与肝、脾、肾功能失调密切相关。张老师从中医体质理论出发,根据患者的不同体质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阴虚质重在滋阴补肾,痰湿质重在健脾化湿,气郁质予以疏肝解郁。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甘酸缓急中药组方治疗肝阳上亢型H型高血压患者临床疗效及对血压变异性和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1月—2017年12月在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诊治的120例轻中度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2组,西药组60例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必要时联合马来酸依那普利片)、叶酸片治疗,联合组60例在西药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甘酸缓急中药口服,2组疗程均为4周。统计2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疗效、诊室血压疗效,观察2组治疗前后24 h动态血压、血压变异性指标及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变化。结果治疗4周后,联合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100%(60/60),诊室血压疗效总有效率为98.3%(59/60),西药组分别为78.3%(47/60)和90.0%(54/60),联合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2组动态血压、血压变异性指标及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且联合组24 h收缩压、24 h舒张压、夜间收缩压、夜间舒张压及血压变异性各指标均明显低于西药组(P均<0.05),2组白昼收缩压、白昼舒张压和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甘酸缓急中药能够更好地改善肝阳上亢型H型高血压患者临床症状,可更明显降低诊室血压、动态血压及血压变异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