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氟骨症引起的黄韧带骨化临床及影像学特点,评价经后路全椎板切除术疗效。方法:收集2008-01~2009-12氟骨症黄韧带骨化(OLF)病例19例。病人OLF所累及脊柱水平均行后路全椎板切除术。病人术前体检,行X线平片、CT、MRI等影像学检查和尿氟测定。术后查体、复查MRI,观察病人临床恢复及椎管狭窄缓解状况。应用ASIA评估标准进行分级,手术前、后脊髓功能评分对比,评价脊髓损伤进行脊髓减压的治疗效果。术中切除组织行病理学检查,制作切片观察。结果:术后除2例长期严重截瘫病人外,余17(89.5%)例病人症状均较术前有所改善,症状明显改善12例(63.2%)。复查MRI,显示OLF累及节段椎管狭窄均明显缓解。术后病理切片示骨质硬化和软骨内成骨。结论:氟中毒是高氟地区黄韧带骨化的重要病因,可累及全脊柱大量椎体节段。MRI可明确脊髓病变情况,并为OLF术前诊断、鉴别诊断,术后评估提供依据。氟中毒椎管狭窄需早期诊断,早期手术,经后路全椎板切除术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胸椎黄韧带骨化症(ossification of ligamentum flavum,OLF)的手术治疗方法及其术后疗效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5月至2008年9月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39例胸椎OLF患者,其中30例采用“揭盖”式全椎板切除减压,9例采用改良后路全椎板切除减压及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随访术后脊髓功能恢复情况,分析术前病程、术前JOA评分(日本矫形外科学会,11分)、硬化节段、CT分型、脊髓信号改变与术后疗效的关系。结果 39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在10个月~8年,平均54个月。根据JOA评分标准进行术前和术后的疗效评价。术后疗效评价为优19例、良14例、可6例,优良率达84.6%。术前病程短,JOA评分高,单节段骨化,CT分型为外侧型及矢状位T2加权像髓内信号无改变的病例术后疗效好。结论 “揭盖”式全椎板切除减压和改良后路全椎板切除减压是治疗胸椎OLF可靠、有效的手术方式。患者术前病程、术前JOA评分、硬化节段、CT分型及压迫节段MRI示脊髓信号有无改变是影响术后疗效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慢性脊髓压迫患者脊髓神经电生理变化及对预后康复的评价作用。方法采用Dantec公司Keypoint型肌电图诱发电位仪对54例脊髓型颈椎病(CSM)患者和21例胸椎黄韧带骨化症(OLF)患者行正中神经及胫后神经的CSEP检查,记录N1、P1潜伏期,P1-N1峰间波幅值,根据日本骨科学会评分系统将CSM患者分为轻重A、B两组;根据MR I表现将OLF患者分为E、F两组,分析两组CSEP值的变化;其中28例CSM患者根据手术前后CSEP是否改善分为C、D两组,在术前、术后1周和6月分别行JOA评分评价临床症状恢复,分析判定CSEP变化与神经功能恢复之间的关系。结果 75例患者中62例(83%)术前CSEP异常;A、B组及E、F组病人在潜伏期和波幅上无显著性差异;C、D两组病人在术后1周的JOA评分有显著性差异,但在6月时已无明显差异。结论慢性脊髓压迫患者的CSEP大多数出现异常,但不能仅根据CSEP值来判断脊髓功能受损的严重程度。术后CSEP波形出现改善者,预示近期临床症状恢复快,但对长期预后不能较好的衡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初步探讨胸椎黄韧带骨化(OLF)症再次手术的临床特点。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9例胸椎OLF再次手术病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9例胸椎OLF再次手术患者中2次手术者8例,3次手术者1例。连续型7例、跳跃型2例;3例合并氟骨症、2例合并后纵韧带骨化(OPLL)、2例合并腰椎OLF。再次手术均采用椎管后壁切除减压术。术后随访0.5~8.2年。结论 胸椎OLF症临床表现复杂,早期诊断及椎管后壁切除减压术是再次手术治疗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黄成彬  肖增明 《广西医学》2003,25(4):551-554
胸椎黄韧带骨化症 ( Ossification of LigamentunFlavun,OLF)是指胸椎黄韧带骨化引起胸椎管狭窄和脊髓压迫而出现临床症状。Polgar在 1 92 0年首先描述(1) ,以后人们对此进行了大量的深入研究。目前认为胸椎 OLF是导致胸椎管狭窄和脊髓受压的重要原因之一 (2~ 4)。本文将胸椎 OLF的诊断与手术治疗作如下综述。1 诊断1 .1 胸椎 OLF的临床症状与体征 :症状 :胸椎OLF起病隐匿 ,病程长 ,呈渐进性发展。早期症状多为无明显诱因的胸腹部束带感、进行性的双下肢麻木、感觉异常 ,单侧或双侧下肢无力。逐渐出现下肢不灵活 ,行走不稳 ,走路…  相似文献   

6.
邹璇  詹新立 《重庆医学》2013,42(20):2392-2393
目的观察全椎板切除减压治疗老年胸椎黄韧带骨化症(OLF)患者疗效,寻找影响老年OLF患者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江西省景德镇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OLF患者共36例,患者均给予全椎板切除减压治疗,对比患者手术前、术后JOA评分及可能的影响全椎板切除减压疗效的相关因素。结果所有病例术后JOA评分显著高于术前JOA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JOA评分优良率为77.8%。影响老年OLF患者疗效相关因素中显示,术前病程、术前JOA评分为影响老年OLF患者疗效的相关因素。结论全椎板切除减压治疗老年OLF患者疗效显著,术前病程、术前JOA评分为影响老年OLF患者治疗疗效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7.
手术治疗胸椎黄韧带骨化症161例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研究胸椎黄韧带骨化症(OLF)的诊断与手术治疗。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手术治疗的胸椎OLF病例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总计161例胸椎OLF,39.1%合并脊髓型颈椎病或颈椎后纵韧带骨化(OPLL),25,5%合并胸椎OPLL,7.6%合并胸椎间盘突出,4、3%合并腰椎OPLL,1.9%合并颈、胸、腰椎OPLL,15、2%合并腰椎间盘突出,13、0%为氟骨症患者。手术采用椎管后壁切除术,术后146例随访半年以上,总有效率达93,3%,优良率为86.4%。结论 胸椎OLF临床表现复杂,早期诊断与手术治疗是目前惟一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脊髓损伤是因几种致病因素(外伤、炎症、肿瘤等)引起的脊髓的横贯性损害,造成损害平面以下的脊髓神经功能(运动、感觉、括约肌及植物神经功能)的障碍。这种感知觉的丧失会使个体对躯体的感受与控制发生困难.并由此引发一系列的心理问题。因此,在进行手术及康复治疗的同时.实施相应的心理护理对策,对于患者的康复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增强临床医师对影像不典型硬脊膜动静脉瘘(SDAVF)的认识,并加深对脊髓血管畸形的理解。方法回顾分析2例SDAVF患者的临床与影像学特征及手术治疗情况。结果2例患者的临床表现与典型的SDAVF差异不大,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并术后复查脊髓造影,显示瘘口及引流静脉全部消失,患者术后临床症状全部改善。结论脊髓血管畸形的准确诊断有赖于全面的脊髓血管造影;影像学的发展尤其是磁共振技术的发展对诊断和鉴别诊断脊髓血管畸形提供了有力帮助;在正确诊断的基础上选择适合的治疗方法,才能得到最佳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报道34例脊髓空洞症及Arnold-Chiari畸形(ACM)并脊髓空洞症的临床表现与磁共振成像(MRI)检查结果,其中脊髓空洞症18例,脊髓空洞症伴ACM16例,对其手术适应症和枕大孔区畸形在脊髓空洞症发生学上的影响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儿童脊髓栓系综合征(TCS)的MRI影像学特点,提高对谊痛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儿童脊髓栓系综合征患者的MRI资料。结果本组TCS中单纯型脊髓栓系者2例。复杂型脊髓栓系13例,其中合并脊柱裂脊膜膨出、脊髓脊膜膨出及脂肪脊髓脊膜膨出9例,合并脊髓纵裂1例,合并椎管内脂肪瘤4例,合并骶管囊肿2例。结论MRI可以作为TCS诊断的首选影像方法,为儿童脊髓栓系综合征患者的手术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GSS系统内固定手术配合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MP)治疗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35例,采用GSS系统内固定术进行选择性椎管减压,大剂量MP(NASCIS-Ⅱ方案)治疗脊髓损伤后的继发性损害。结果:采用GSS系统内固定手术治疗,配合大剂量MP治疗后6周,患者运动、针刺觉、触觉的神经功能评分与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1年后,差异更加显著(P〈0.01)。结论:采用GSS系统内固定术及时纠正脊髓压迫,同时大剂量MP治疗脊髓损伤后的继发性损害,可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是提高治愈率的较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脊柱手术中体感诱发电位监护技术的准确性、影响因素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20例脊柱手术患者术中采用皮层体感诱发电位(CSEP)监测,观察术前、术中、术后以及重要手术步骤的CSEP变化,结合术后脊髓功能改变,判断CSEP的准确性和临床价值。结果120例患者CSEP术中检测正常者112例(93.3%),术后无脊髓功能损伤;6例(5%)患者术中CSEP达到预警值标准,告诫术者注意手术操作,术后无脊髓损伤,本体感觉无异常;出现假阳性2例,术后本体感觉正常。结论排除各种干扰因素后体感诱发电位可以较准确地对脊髓功能进行监测,是具有临床应用价值的良好脊柱手术监护技术。  相似文献   

14.
【目的】从临床角度探讨孤立型胸椎黄韧带骨化(Ossification of the ligamentum flavum,OLF)致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特点与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对手术治疗的孤立型OLF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采用改良胸椎JOA评分法和Epstein标准,手术均采用后路椎板(半椎板或全椎板)切除减压术。【结果】术后随访平均40.3个月。JOA评分:术前7~8点,平均7.7点;术后8~11点,平均10.2点。Epstein标准:优9例,良5例,改善2例。【结论】局灶型OLF临床表现较复杂,必须根据临床特点、影像学及电生理检查进行综合分析并作出诊断。后路椎板切除减压术是治疗局灶型胸椎黄韧带骨化并椎管狭窄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脊髓型颈椎病(cervicalspondyloticmyelopathy.CSM)患者由于椎间盘褪变,椎间隙高度降低,引起节段性不稳,继发椎体及颈椎关节增生,压迫脊髓腹侧而出现各种症状。合并发育性或褪变性椎管狭窄者,脊髓背侧也常受压。传统治疗方法是先解除前方或后方压迫,间隔数月或数年,效果不理想或加重时再二次做对侧手术。如此分期手术,时间长、费用高、痛苦大,不利于脊髓功能恢复。一次手术可以获得更快、更充分的脊髓功能恢复,降低再手术的可能,  相似文献   

16.
高彬 《大家健康》2016,(4):91-91
目的:探究急性脊柱创伤诊断及治疗的临床方法和效果。方法:以2015年1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68例急性脊柱创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术前损伤严重程度(ISS)和美国脊髓损伤协会的脊髓损伤严重性评分(ASIA)对患者脊柱损伤情况进行诊断,并根据诊断情况进行对损伤程度进行分组,后针对患者脊柱损伤的严重程度采取相应的手术治疗,然后采用术前的评分方法对术后的情况进行评分,分析手术治疗效果。结果:经过诊断,患者脊柱损伤越严重,手术部位越多,ISS评分越高,根据评分结果将患者分为截瘫合并严重多发创伤组(≥35分),截瘫合并较严重多发创伤组(25~34分)以及不全截瘫合并严重多发创伤组(17~24分)三组;针对患者情况予以手术治疗,术后患者的ASIA评分较术前有显著提高,患者术后恢复情况良好。结论:急性脊柱损伤的术前诊断有助于了解患者脊柱损伤情况,并据此制定有效的手术治疗方案,同时也有助于术后治疗效果的判断。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XELOX和OLF方案治疗晚期胃癌患者的近期疗效、临床获益反应、疾病无进展时间及毒副反应。方法:XELOX组:希罗达(Xeloda)1 000 mg/(m^2.d),2次/d,餐后口服,1-14 d;奥沙利铂(L-OHP)130 mg/m^2,静脉滴注2 h/d,每3周为1个周期。OLF组:奥沙利铂(L-OHP)130 mg/m^2,静脉滴注2 h/d;亚叶酸钙(CF)200 mg/m^2,静脉滴注2 h,1-5 d;5-氟脲嘧啶(5-FU)500 mg/m^2,静脉滴注6 h,1-5 d,每3周为1个周期。结果:XELOX组中位无进展期(medianti me to progress,mTTP)6个月,OLF组mTTP 5个月,总体1年生存率44.0%(11/25)。无化疗相关性死亡。结论:XELOX和OLF方案在相同条件下治疗晚期胃腺癌疗效确切,接近毒副作用可以耐受,安全性好。XELOX方案用药更方便,且在复治患者中可能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18.
报道34例脊髓空洞症及Arnold-Chiari畸形(ACM)并脊髓空洞症的临床表现与磁共振成像(MRI)检查结果,其中脊髓空洞症18例,脊髓空洞症伴ACMI6例。对其手术适应症和枕大孔区畸形在脊髓空洞症发生学上的影响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比较分析K-ras基因突变型老年晚期大肠癌患者接受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XELOX)和奥沙利铂联合氟尿嘧啶(OLF)化疗方案的疗效。方法  分析2009年1月-2012年8月该院收治的经基因分析确诊为K-ras基因突变型晚期大肠癌病例,共106例。其中接受XELOX化疗者56例,接受OLF化疗者50例,并比较分析两组接受化疗后发生毒副反应、客观缓解率、疾病控制率、无进展生存期、总生存期的差异。结果  OLF组骨髓抑制、恶心呕吐、静脉炎、心脏毒性的发生率高于XELOX组,而腹泻的发生率XELOX组要明显高于OLF组,在口腔炎及神经毒性的发生率上,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客观缓解率、疾病控制率、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XELOX治疗K-ras基因突变型老年晚期结肠癌具一定疗效,相对安全,可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0.
26例脊髓纵裂畸形患儿均行MRI检查确诊,参照Pang's分型,Ⅰ型14例,Ⅱ型12例。手术治疗的20例患儿术后神经功能均有明显改善,未手术治疗的4例(2例患儿失访)中3例出现不同程度的症状加重趋势。脊髓纵裂畸形Pang's分型简单实用,有利于反映病理形态、指导手术;影像检查(包括MRI、CT及X线片)对该症有确诊意义;手术的目的是解除脊髓栓系,停止脊髓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