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为了评价运动平板试验在现代冠心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64例行运动平板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运动平板试验阳性者50例,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确诊冠心病37例(74%),冠状动脉血管病变数目越多,运动平板试验阳性率越高,而运动时出现心肌缺血的时间越早。结论:运动平板试验在现代冠心病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尤其是多支血管病变患者。  相似文献   

2.
目的以冠状动脉造影为标准,探讨活动平板运动试验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评价其在冠心病筛查和辅助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随机选取73例可疑冠心病且同期先后行活动平板运动试验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统计上述两种检查结果并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1)73例患者中活动平板运动试验真阳性32例,假阳性13例,真阴性12例,假阴性10例。(2)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对照,活动平板运动试验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76.2%,特异性48.0%,阳性预测值71.1%,阴性预测值54.6%,预测准确性65.7%。(3)在TET对冠心病的诊断上,男性的阳性预测值、预测准确性明显高于女性(P〈0.01,P〈0.05);男性的敏感性、特异性稍高于女性,女性假阳性率及假阴性率、阴性预测值稍高于男性,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活动平板运动试验对冠心病的诊断有较高敏感性和准确度,对其筛查和辅助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平板运动试验诱发室内阻滞类型特征及其对冠心病诊断的意义。方法分析50例在平板运动试验(TET)中发生室内阻滞的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结果室内阻滞发生率为3.34%,其中14例患者发生冠状动脉狭窄(占28%),36例发生室内阻滞但冠状动脉正常(占72%)。结论平板运动试验诱发室内阻滞对冠心病诊断具有一定价值,且不同类型的室内阻滞对冠心病诊断的意义不同。  相似文献   

4.
张焕鑫  张宏考 《医学临床研究》2010,27(7):1200-1201,1204
【目的】比较心电图、高频心电图和运动平板试验在冠心病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对100例心内科住院病人作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并造影前后2周内分别进行心电图、高频心电图、运动平板试验检查,以至少一支冠脉直径狭窄≥50%作为诊断冠心病的标准,比较冠心病组(60例)与非冠心病组(对照组,40例)的检测结果。【结果】冠心病组心电图、高频心电图和运动平板试验的阳性检出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在三种检查方法中,冠心病组高频心电图与运动平板试验的阳性检出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均显著高于心电图(P〈0.01);对照组中,心电图、高频心电图的阳性检出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均显著高于运动平板试验(P〈0.01)。【结论】运动平板试验能够对大多数的冠心病患者进行筛查,且对无冠心病者误诊率相对较低,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正确选择或联合应用以上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平板运动试验(TET)假阳性的原因、发生率及预防对策。方法选择我院近年来收治平板运动试验阳性的冠心病和疑似冠心病患者150例,所有患者均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并与平板运动试验结果进行对照观察,分析平板运动试验假阳性的原因。结果本组共检出平板运动试验阳性而冠状动脉造影阴性患者36例,假阳性率为24.0%,在假阳性患者中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者19例,占52.8%,高血压10例,占27.8%,糖尿病3例,占8.3%,X综合征、肥厚型心肌病各2例,各占5.6%。结论平板运动试验可无创、简便、安全检测运动诱发的心肌缺血,对早期/不典型或隐匿型冠心病的临床诊断有重要价值,排除自主神经功能紊乱、高血压病、糖尿病等因素的影响,可明显降低平板运动试验假阳性率,提高其诊断冠心病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
吴小敏 《临床医学》2010,30(5):96-97
目的了解动态心电图与平板运动试验共同检查对诊断冠心病的意义。方法选取本院2007年至2008年收入院做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在冠状动脉造影术前1个月内记录动态心电图和平板运动试验。结果 83例动态心电图和平板运动试验均阳性,82例存在冠状动脉病变,6例动态心电图阳性中5例冠状动脉病变,47例平板运动试验阳性中38例冠状动脉病变;26例动态心电图和平板运动试验均阴性者仅1例有轻度冠状动脉病变。结论动态心电图与平板运动试验试验共同检查是诊断冠心病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潘生丁心电图负荷试验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价值,旨在为不能耐受运动试验的特殊人群提供安全有效、简便易行的冠心病辅助诊断方法。方法 共选取临床疑似或确诊的男性冠心病住院患者52例,年龄41-75岁,在1个月内先后进行平板运动试验、潘生丁负荷试验及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并分析比较结果。结果 ①平板运动试验和潘生丁负荷试验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100%,、78.95%和79.31%、65.22%。②当患者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分别为0、1、2、3支时,平板运动试验与潘生丁负荷试验的阳性例数则分别为0、2、10、17例和0、6、10、15例。③在潘生丁负荷试验中,分别将患者的症状、心电图改变及两者相结合作为冠心病阳性诊断标准,其敏感性、特异性则分别为72.41%、65.22%,;65,52%、82.61%;及79.31%、65.22%。结论 潘生丁负荷试验与平板运动试验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基本相同;随着患者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的增多、病情的加重,上述两项负荷试验的阳性例数也相应增加;同时本研究表明潘生丁负荷试验适用于辅助诊断不能耐受运动的冠心病患者。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活动平板心脏负荷试验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将51例患者行活动平板运动试验,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相比。结果:运动试验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77.78%,特异性41.67%,阳性预测率70%,高危组活动平板阳性预测率84.61%,冠状动脉造影阳性率64.1%。低危组活动平板阳性预测率16.67%,冠状动脉造影阳性率20%。结论:活动平板试验对冠心病有一定的诊断价值,结合冠心病的易患因素对诊断冠心病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心电图踏车运动试验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102例男性与48例女性心电图踏车运动试验结果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心电图踏车运动试验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73.5%(50/68),特异性82.9%(68/82),准确性78.7%(118/150)。多支冠状动脉病变患者心电图踏车运动试验阳性率显著高于单支病变P〈0.01。中高危人群心电图踏车运动试验的阳性率38.8%,冠状动脉造影阳性率52.9%;低危人群心电图踏车运动试验的阳性率10.3%,冠状动脉造影阳性率13.8%,两组人群的阳性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女性运动试验假阳性率高于男性(分别为29%和9.8%,P〈0.05)。结论:简便、易行和无创伤的心电图踏车运动试验是评价心肌缺血和协助诊断冠心病的重要手段,结合冠心病的易患因素综合分析,对确诊冠心病拟诊患者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同时可为选择适合行冠状动脉造影的高危患者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0.
50例拟诊冠心病患者,同步进行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TET)及心肌灌注断层显像运动试验(ECT),并与冠脉造影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TET、ECT对冠心病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81.3%、93.8%,83.3%、55.6%,82.0%、80.0%,符合率为82.0%,经统计学处理,证明两种方法诊断冠心病效果相同;而联合二种试验结果判定:二者均阴性,对冠心病诊断的可能性甚小;二者均阳性诊断冠心病可靠性大;单项结果阳性的意义则需结合临床,为进一步做冠状动脉造影的指征。  相似文献   

11.
运动平板试验(TET)是诊断冠心病的重要指标,因其无创且简便易行而广泛应用于临床,目前已作为冠心病筛查的方法[1]。冠状动脉造影(CAG)是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但由于其属有创检查,存在一定风险,且费用较高,临床应用中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本文以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为“金标准”,对一组50岁以上拟诊为冠心病者作运动平板试验,与之比较,旨在探讨运动平板试验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2.
平板运动试验与冠状动脉造影对冠心病危险分层的意义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目的 评估平板运动试验在心肌缺血诊断、危险分层方面的价值和意义。方法 对均进行平板运动试验及冠状动脉造影两项检查的52例患进行观察和分析,对平板试验阳性28例、平板试验阴性24例与各自的冠状动脉造影对比.评判平板运动试验对胸痛、胸闷等不同症状患心肌缺血程度初步估测,进行危险评估。结果 活动平板运动试验检测心肌缺血的灵敏度为96%,特异性88%,预测阳性值为89%,ST段的下移形态、程度及导联效是评估的重要指标。对冠状动脉造影中血管狭窄85%以上、平板运动试验阳性的18例中的8例(强阳性)行PTCA术,其余10例用药物治疗,疗效满意。结论 活动平板运动试验对缺血性心脏病的诊断价值是可以肯定的,对冠心病进行危险分层及选择治疗、评估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平板运动试验中出现房间传导阻滞(IAB)的临床意义及机制。方法选择因胸闷、胸痛怀疑冠心病的患者69例,行平板运动试验及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按照运动试验中心电图P波时限的变化分为IAB组和无IAB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平板试验中ST段最大下降程度和冠状动脉造影中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和病变支数。结果①IAB组患者年龄高于无IAB组,(61.6±10.3)岁VS(56.8±8.9)岁(P=0.043);②IAB组ST段最大下降≥1mm患者的比例高于无IAB组(80.5%VS48.5%,P=0.005);ST段最大下降程度IAB组高于无IAB组,(1.78±1.45)mm VS(1.15±1.11)mm(P=0.047);③冠状动脉造影中至少1支冠状动脉狭窄≥50%患者的比例,IAB组高于无IAB组(80.6%VS21.2%,P=0.001);不同病变血管数患者的比例,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结论平板运动试验中出现IAB可能作为评价冠心病的辅助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照平板运动试验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探讨影响运动试验正确诊断冠心病的因素,从而提高冠心病诊断的准确性。方法:选择资料完整的156例行平板运动试验与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进行结果对照。观察运动引起ST改变与冠状动脉造影之间的联系。结果:156例平板运动试验敏感性77%,特异性30%,假阳性率36%,其中36例女性平板运动试验敏感性71%,特异性27%.假阳性率61.5%。在42例假阳性患中,26例ST段压低在恢复期即刻恢复至原来状态。绝大多数女性运动试验假阳性ST段压低均在恢复期即刻恢复至原来状态。结论:平板运动试验是检测冠心病的有效方法。在平板运动试验中假阳性患大半数ST段压低在恢复期即刻恢复,提示假阳性与女性及ST段压低在恢复期即刻恢复有关。  相似文献   

15.
施亚明  宗永忠  吴春阳  王斌 《临床荟萃》2009,24(19):1691-1693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与平板运动试验在冠心病诊治中联合应用的价值。方法以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为标准,对比分析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和运动平板试验对114例疑诊冠心病和53例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诊断冠心痛的敏感度为92.6%,特异度为98.8%,准确度98.4%,阳性预测值为82.5%,阴性预测值为99.5%。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与平板运动试验两者联合应用诊断冠心病的敏感度为90.2%,特异度为99.5%,准确度为99.0%,阳性预测值为91.7%,阴性预测值为99.4%。结论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与平板运动试验均是简便、易行及无创的冠心病诊断方法,两者联合应用可进一步提高诊断冠心病的准确度,并为冠心病介入疗效评价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心电图活动平板运动试验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比较活动平板运动试验(TET)与冠状动脉造影对诊断冠心病的临床意义。方法:平板运动试验采用 Bruce 方案,病人均 在 TET 1周后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采用 Judkin 法。结果:TET 敏感性80%,特异性66. 7%。结论:TET 可作为冠心病诊断首选的 无创检查项目。  相似文献   

17.
摘要: 目的 探讨心脏变时性功能不全(chronotropic incompetence,CI)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349例经平板运动试验(treadmill exercise testing, TET)和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CAG)检查的患者的结果进行分析,比较TET中CI与传统标准对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结果 与传统标准相比,CI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无明显差别(P>0.05),在传统标准阳性的基础上,CI诊断冠心病的特异性(88.5%)和准确性(81.9%)有显著提高(P<0.05)。结论 运动试验中CI是诊断冠心病的一个可靠指标,与传统标准相结合可提高TET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8.
平板运动试验、QT离散度与冠心病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讨平板运动试验和 QT离散度 (QTd)对反映冠状动脉病变的价值及应用前景。方法 与冠状动脉造影对照分析 72例临床诊断或疑诊为冠心病患者的平板运动试验结果及运动前后 QTd的变化。结果  1冠心病患者运动前的 QTd明显大于冠脉正常者 ,达到最大运动量时 QTd较运动前更明显增大。 2多支冠脉病变平板运动试验、QTd的阳性率高于单支病变 ,QTd的阳性率高于平板运动试验的阳性率。 3平板运动试验、QTd二项均阳性比其单项阳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高。结论 同时行平板运动试验、QTd检查来诊断冠心病较其单项检测更具有较高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19.
影响平板运动试验结果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琛  戴胜珍  田甜 《临床医学》2007,27(6):10-11
目的探讨影响平板运动试验结果的各种因素。方法选择我院2005~2006年临床拟诊为冠心病并行平板运动试验(TET)及冠状动脉造影(CAG)的住院患者278例,对TET阳性与CAG诊断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假阳性(TET阳性而CAG阴性)32例,其中自主神经功能紊乱11例,高血压病9例,糖尿病6例,其他疾病6例。假阴性(TET阴性而CAG阳性)14例。其中冠状动脉单支病变12例,双支和三支病变各1例。结论TET如能排除自主神经功能紊乱、高血压病、糖尿病等因素的影响,对诊断冠心病有较高的价值,实际诊断过程中应结合冠状动脉造影才能达到准确的诊断结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冠心病危险因素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51例平板运动试验阳性的患者中伴有冠心病危险因素者(A组)26例,不伴有冠心病危险因素者(B组)25例,均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分析两组冠状动脉病变阳性率和危险因素的关系。结果:A组25例(96.2%)有冠心病,而B组13例(52.0%)有冠心病,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平板运动试验阳性伴有冠心病危险因素的患者,冠心病的可能性高于不伴有冠心病危险因素的患者,必要时应该做冠状动脉造影以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