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儿童口腔疾病综合干预的可行性。方法采用口腔保健知识问卷,分层、随机抽验,调查口腔综合干预前、口腔综合干预12个月后儿童口腔保健知识知晓率、正确刷牙率;窝沟封闭分2种组织形式,即城区家长带领学生到医院封闭与口腔医院组织医疗队到农村学校封闭,比较两组封闭率及窝沟封闭12个月后封闭剂保留率的影响;窝沟封闭后6个月、12个月、24个月封闭剂保留率。结果口腔健康教育指导前、后儿童口腔保健知识知晓率分别为68%、96%,儿童正确刷牙率分别为64%、92%,前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城区家长带领学生到医院封闭和口腔医院组织医疗队到农村学校为学生封闭,封闭率分别为84.02%、97.98%,12个月后窝沟封闭剂保留率分别为86.75%、85.29%,两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体封闭剂保留率分别为6个月92.01%,12个月86.02%,24个月82.14%,三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健康教育和窝沟封闭综合干预儿童口腔疾病的效果明显,干预后学生对口腔保健知识知晓率、正确刷牙率,以及窝沟封闭剂保留率达到口腔综合干预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北京市西城区学生家长口腔健康知识、观念及行为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燕 《北京口腔医学》2006,14(3):214-216
目的 调查北京市西城区学生家长口腔健康知识、观念及行为的现状.方法 2004年4月在北京市西城区7所中学中抽取初二年级559名学生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学生家长口腔健康知识调查显示:被调查家长对正确的刷牙手法、刷牙部位、刷牙作用的知晓率基本都在80%以上,认可饭后刷牙的家长也有78.5%,对于较专业的一些知识,如牙菌斑、牙线、牙石的知晓率也在60%左右.学生家长口腔健康观念调查显示:对于龋齿的预防措施家长还不十分了解,如窝沟封闭是预防儿童磨牙龋齿最佳方法的知晓率只有41.9%,虽然有85.2%的家长认可使用含氟牙膏,但认为氟化物有预防龋齿作用的仅31.4%.家长口腔健康行为调查显示:被调查家长与刷牙有关的行为,如刷牙频率、刷牙方式、刷牙部位,其正确率基本在80%左右,而刷牙达三分钟的不到50%,饭后刷牙的有26.2%.仅有18.5%被调查家长能定期进行口腔检查,经常使用牙线和定期的口腔洁治仅在6%左右.结论 学生家长的口腔健康知识和行为之间还有一定差距,学生家长的口腔健康行为还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口腔健康教育对促进学龄儿童掌握口腔保健知识、实施口腔保健行为的效果。方法由口腔专业医师向120名小学二年级学生讲解口腔保健知识2次,每次1课时,分2周完成。在每次授课前后由不参与讲课的老师对学生口腔健康知识知晓率进行问卷调查,在第2周授课前后由非讲课的口腔专业医师检查、记录学生刷牙前后的菌斑牙面数.比较第2周授课前后的菌斑清除率。结果经第1次授课后学龄儿童的口腔保健知识知晓率较授课前明显提高(P〈0.05):甜软食物对牙齿有害的知晓率由70.8%上升为97.5%,正确的刷牙方法是竖刷法的知晓率由73.3%上升为95.0%。第2次授课后每3个月应更换1次牙刷的知晓率由25.8%上升为100%.每次刷牙都在饭后的知晓率由55.O%上升为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2周授课前后菌斑清除率分别为51.6%,6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由口腔专业医师讲授口腔保健知识课程可以使学龄儿童掌握正确的口腔保健知识,改正以往错误的口腔保健行为。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基于医教联动模式的适龄儿童窝沟封闭项目的实施现状.方法 收集2011年1月-2017年12月由我院承担荔湾区14157名二年级小学生免费实施窝沟封闭项目的资料.以公立、民办学校适龄儿童的口腔检查率、窝沟封闭家长同意率、窝沟封闭适应证率和窝沟封闭率为效果评价指标;使用卡方检验,评价医教联动模式实施前后的效果差异.结果 2011-2017年完成荔湾区适龄儿童(二年级)的口腔检查共13921人,总平均检查率为98.3%;自2012年以来,公办和民办学校的适龄儿童口腔检查率均处于较高水平;2011-2017年,窝沟封闭家长同意率总体为85.2%,其中公办学校的88.1%的家长同意率显著高于民办学校的84.0%(P<0.05);实施医教联动模式模式后,公办、民办学校适龄儿童窝沟封闭率在2011-2013年上升迅速,民办学校窝沟封闭率在2015-2017年高于公办学校,2015-2016年公办、民办学校窝沟封闭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公办学校的适龄儿童窝沟封闭适应证率虽高于民办学校,但公办、民办学校适龄儿童窝沟封闭适应证率均呈逐年下降的趋势.结论 医教联动模式在适龄儿童免费窝沟封闭项目取得了良好效果,但同时还需要更加注重对老师、家长及学生的口腔健康教育宣传,切实提高儿童口腔健康水平,预防龋齿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 基于问卷调查分析家长对全身麻醉下儿童口腔治疗的接受度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2022年3月至2023年2月于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儿童口腔科行全身麻醉下口腔治疗患儿家长524名。通过调查问卷分析家长对治疗方式的接受度,以及患儿年龄、家长年龄、家庭月收入、家长龋齿状况及对牙科全身麻醉(dental general anesthesia,DGA)治疗过程了解程度等因素对家长接受度的影响。结果 本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524份,回收506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6.6%。506名家长中有237名(占46.8%)完全接受治疗方式,250名家长(占49.4%)表示一般接受,有19名家长(占3.8%)表示不能接受。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患儿年龄(OR=1.635,95%CI:1.115~2.405,P=0.012)、家长龋齿状况(OR=1.652,95%CI:1.029~2.669,P=0.039)及对DGA治疗过程了解程度(OR=0.076,95%CI:0.032~0.171,P <0.001)是家长对全身麻醉下儿童口腔治疗接受度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家长对全身麻...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儿童口腔干预试点项目"在西安市新城区试点的实施情况,针对影响项目完成的因素提出建议,使今后的工作更为踏实有效。方法西安市新城区疾病控制中心派出工作人员直接与学校联系,委托班主任通过孩子向家长发放"儿童口腔干预试点项目"的说明和知情同意书,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预防科承担新城区适龄儿童"儿童口腔干预试点项目"的临床实施。家长带儿童到第四军医大学预防科接受窝沟封闭时,向家长发放调查问卷,了解家长知晓该项目的途径。结果项目实施1年,完成5 200颗牙齿的窝沟封闭,仅为项目计划数量12 000颗牙齿的43%。问卷调查显示,接受项目的家长40.5%是通过孩子所在小学了解该项目,从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和卫生部门获知较全面的窝沟封闭知识并了解该项目的家长仅占14.0%和14.2%。结论 "儿童口腔干预试点项目"这项惠民政策实施以来受到冷遇,原因主要有项目前期宣传不够,家长未获得足够的信息而不能主动支持与配合,卫生部门与教育部门协调不够等。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孕妇的牙周健康认知情况和牙周状况,对妊娠期妇女牙周炎症状况进行多因素分析。方法:选择2012年1~12月在无锡市妇幼保健院就诊孕妇906名,调查方法包括问卷调查和临床牙周检查,应用SPSS 12.0软件进行t检验、x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①受教育程度较低和月收入为中低水平的孕妇牙周健康知识认知情况较差。②无锡市孕妇的牙周疾病患病率为81.2%,其中牙龈炎和牙周炎患病率分别为55.7%和25.5%。选用非药物牙膏(OR值=1.33)、受教育程度较低(OR值=1.32)、每天刷牙1次(OR值=4.62)、刷牙时间<1 min(OR值=1.71)、BMI>25.0(OR值=1.23)、孕前1年无就诊(OR值=3.42)、无洁牙习惯(OR值=2.16)、不知道刷牙3.3.3.规则(OR值=1.85)、不使用漱口水(OR值=1.15),月收入较低(OR值=1.65)为牙龈炎的危险因素(P<0.05);年龄>30岁(OR值=2.79)、孕前或孕期患有全身性疾病(OR值=2.31)、每天刷牙1次(OR值=1.68)、BMI>25.0(OR值=1.19)、孕前1年无就诊(OR值=4.16)、无洁牙习惯(OR值=2.31)、不知道刷牙3.3.3.规则(OR值=1.56)、月收入较低(OR值=1.41)为牙周炎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孕妇牙周疾病的发病率受年龄、受教育情况、收入、刷牙次数、刷牙时间、孕前或孕期患有全身性疾病、洁牙等多种因素影响,需要加强孕妇牙周健康知识教育,其中低学历、低收入者为重点教育人群。  相似文献   

8.
目的初步探讨家庭功能与广州市5岁儿童口腔健康行为的关系。 方法于2011年8—12月采用横断面研究的方法调查广州市1332名5岁儿童及其照顾者。问卷收集社会经济学因素、家庭功能、照顾者及儿童的口腔健康行为等信息。采用t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的方法分析家庭功能与儿童口腔健康行为的关系。 结果家庭功能与儿童的刷牙频率有关(t = -2.275,P = 0.023),与儿童的吃甜食频率、看牙医行为及看牙医模式无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家庭功能与儿童的刷牙频率不相关(P>0.05)。儿童的刷牙频率主要与儿童的性别、母亲和父亲的受教育程度、照顾者的刷牙频率及口腔健康知识有关(P<0.05)。 结论家庭功能不影响广州市5岁儿童的口腔健康行为。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张家港市学龄前儿童家长对口腔健康知识的知晓情况,为针对性加强儿童口腔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张家港市23所幼儿园的2 299名学龄前儿童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3岁以前开始刷牙的儿童占28.66%,从长第一颗牙就开始刷牙的仅占0.91%。每日刷牙两次以上的儿童占35.1%,17.05%的儿童只是偶尔刷牙甚至不刷牙。饮食方面仅有23.1%的儿童不在睡前吃甜食。80.73%的家长知道乳牙有问题时要积极治疗,但是知道氟化物防龋的家长只占43.45%。能够每日帮助孩子刷牙和每日检查孩子刷牙效果的家长分别占29.02%和28.44%,帮助孩子刷牙的频率在不同文化程度的家长之间有显著性差异(χ2=22.395,P〈0.05)。结论学龄前儿童家长口腔健康知识与对孩子口腔健康的干预行为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应该加强对儿童家长的口腔健康宣教。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121腔颌面部骨折患者进行临床流行病学总结分析。方法:对武汉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颌面外科2000--2009年收治的1131例口腔颌面部骨折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统计和分析.采用SPSS16.0软件包对骨折原因进行多因素风险分析。结果:口腔颌面部骨折患者男女比例为3.52:1.19~29岁组为好发年龄段(30.7%):无业患者人数最多(21.4%),交通事故伤占52.6%。口腔颌面部骨折患者中.869例发生下颌骨骨折(76.8%),452例发生面中份骨折(40.0%)。伴发伤以眼损伤最为多见(18.5%),其次是四肢骨折(9.2%)。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高处跌落导致下颌骨骨折的相对危险度最高(OR=3.119,P=O.009),低龄患者更容易发生下颌骨骨折(OR=1.021,P〈O.001);机动车事故伤(OR=2.896,P〈O.001)是面中份骨折的高危因素.而男性较女性易发面中份骨折(OR:1.431.P=O.025),患者年龄越大,发生面中份骨折的风险增加(OR=0.980,P〈O.001)。结论:15I腔颌面部骨折发生与患者年龄、性别以及发病原因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济南市小学生家长对口腔保健知识的认知程度,为济南市儿童口腔保健预防工作提供基线资料。方法 2009年1—5月对济南市10所小学2860名学生家长进行问卷调查,所得数据采用SPSS软件统计分析。结果家长对各种口腔保健知识的认知水平不同,在所调查的问题中,对刷牙的作用、频繁进食甜食饮料等易致龋坏等知识认知水平非常高,对六龄牙的重要性的认识也处于较高水平,但对于氟化物、窝沟封闭防龋、乳牙龋坏应及时治疗及咬合诱导知识等认知明显偏低,相关知识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家长文化水平及经济收入的提高,家长对部分口腔保健知识的掌握有明显提高(P<0.05)。不同年龄家长对部分口腔保健知识的掌握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济南市儿童家长口腔保健知识认知水平存在明显差异,部分家长口腔保健知识缺乏,保健意识不强,应加强针对性的口腔宣传与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调查上海市静安区聋哑学生的口腔健康状况,分析聋哑学生龋病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对上海市静安区内2所聋哑学校152名9~18岁学生进行口腔检查及问卷调查。采用SPSS 22.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152名聋哑学生中,总患龋率为53.3%,龋均为1.80±2.66,牙龈出血检出率为65.8%,牙石检出率为69.7%。第一恒磨牙患龋率为36.2%,窝沟封闭率为0.6%。其中,12~15岁年龄组患龋率为50.0%,龋均为1.69±3.13,牙龈出血检出率为68.5%,牙石检出率为70.4%,均高于第4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报告中12~15岁年龄城市组的各项数据。Logistic回归分显示,每天刷牙次数(P=0.009)、刷牙牙面(P<0.001)、刷牙时间(P=0.005)、饮用甜饮料及碳酸饮料频率(P=0.003)和口腔保健知识知晓情况(P=0.036)都是聋哑学生龋病发生的相关影响因素。结论: 针对聋哑学生的龋病防控,应进一步加强口腔健康教育,同时推进局部涂氟、窝沟封闭、早期龋齿充填等干预措施的实施,从而有效控制聋哑学生龋病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南京市12岁儿童第一恒磨牙龋病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南京市12岁儿童第一恒磨牙患龋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南京市12岁儿童660名,进行口腔健康检查和口腔问卷调查。数据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处理,分析12岁儿童第一恒磨牙患龋率与影响因素的关系。结果:南京市12岁儿童第一恒磨牙患龋率31.1%,男生患龋率29.6%,女生患龋率32.2%。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饮用碳酸饮料和第一恒磨牙是否做过窝沟封闭这两个因素与12岁儿童第一恒磨牙患龋有显著关联(OR>1)。结论:碳酸饮料是龋病的危险因素,做窝沟封闭可以降低患龋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14.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risk factors and to evaluate the 2-year clinical anti-caries effect of pit and fissure sealant by investigating the prevalence of dental caries of the first permanent molar from 9-12 year-old students in Shenyang. Methods    Totally 729 students in Tiexi District were chosen from three primary schools??among whom 299 were selected as experimental group whose parents have signed the informed consent??while others were chosen as control group. Two years later??prevalence rate of dental caries in both groups were tested and risk factors were analyzed through combination with questionnaires. Results    The retention rate of sealant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81.80%??the prevalence rate of caries was 2.01%??which was lower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16.51%????P??0.05????the difference being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pit and fissure sealant??Y/N????the frequency of teeth brushing and parents’ education were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incidence of caries. Conclusion    Pit and fissure sealant is a protective method to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dental caries. Both pit and fissure sealants and oral health education in early stage for children and parents should be advocated and strengthened to acquire a better oral hygiene.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遵义市7~9岁儿童进行窝沟封闭综合干预所采用的4种召回模式进行分析评价,探讨窝沟封闭综合干预的经验与模式。方法采用标准流程、电话召回、学校群体召回、学校现场封闭4种模式组织召回7~9岁符合窝沟封闭适应证的儿童进行第一恒磨牙窝沟封闭综合干预,对不同召回模式效果进行评价,在6个月和12个月后进行回访,检测窝沟封闭的完好率。对不同模式召回的儿童进行口腔健康干预,并在6个月后对他们进行口腔健康知识问卷调查。结果学校现场封闭组口腔卫生知识和刷牙知识的知晓率分别为89.56%和78.39%,高于其他3个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群体召回模式的学校群体召回组、学校现场封闭组窝沟封闭召回实施率分别为95.66%、92.82%,好于零散召回模式的标准流程组和电话召回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手操作窝沟封闭后6个月和12个月封闭物完好率分别为96.63%和85.14%。结论 7~9岁儿童窝沟封闭召回方式尽量采用群体召回尤其是进入学校现场窝沟封闭的模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广州市儿童第一恒磨牙患龋影响因素,为制定儿童龋病防治行为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广州市12个区(县级市)149所小学18656名五、六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口腔健康检查及问卷调查,调查时间为2014年9月.结果 18656名儿童第一恒磨牙患龋率为18.19%,女生患龋率为19.96%,高于男生(16.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2.817,P<0.001).采用广义混合线性模型,在控制学校聚集性及其他影响因素后,城乡、性别、是否做过窝沟封闭以及饮用甜牛奶、糖果/巧克力的食用频率5个因素入选模型,是龋齿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P<0.01);城乡、性别、是否做过窝沟封闭、糖果/巧克力食用频率与龋均有关联(P<0.05).结论 学龄儿童口腔健康教育应关注糖果/巧克力等高糖食品消费,关注城乡差异,同时,加大窝沟封闭项目宣传力度,提高公众知晓率;严格项目管理,提高封闭质量,保证防龋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调查分析亲代教育程度对太原市3岁及以下儿童患龋状况的影响,为社区根据亲代教育程度的差异高效预防低龄儿童患龋提供相关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太原市高校职工社区与非高校职工社区各1所,选取这两所社区中于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行预防接种的3岁及以下儿童739名(高校职工社区儿童350名、非高校职工社区儿童389名)进行口腔检查及问卷调查。结果    350名高校职工社区儿童的患龋率为28.57%,龋均为1.42,治疗率为4.11%。389名非高校职工社区儿童患龋率为49.61%,龋均为2.34,治疗率为2.29%。高校职工社区儿童的患龋率明显低于非高校职工社区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影响高校职工社区儿童患龋的独立危险因素有:不定期口腔检查(OR = 1.721,95%CI:1.618 ~ 4.840,P < 0.05)、饮用含糖饮料(OR = 5.429,95%CI:2.482 ~ 11.874,P < 0.05)、刷牙时间少(OR = 1.732,95%CI:1.065 ~ 2.816,P < 0.05)、不定期涂氟(OR = 1.426,95%CI:1.195 ~ 3.933,P < 0.05)。影响非高校职工社区儿童患龋的独立危险因素有:与父母共用餐具(OR = 1.440,95%CI:1.241 ~ 3.804,P < 0.05)、甜食进食频率高(OR = 2.199,95%CI:1.497 ~ 3.229,P < 0.05)、刷牙时间少(OR = 1.592,95%CI:1.117 ~ 2.270,P < 0.05)、不使用含氟牙膏(OR = 2.084,95%CI:1.333 ~ 3.257,P < 0.05)。结论    亲代教育程度对太原市3岁及以下儿童患龋率具有一定影响,社区应根据亲代教育程度进行个性化的低龄儿童口腔健康宣教。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窝沟封闭术联合局部应用含氟涂料对龋高危儿童龋齿的预防效果。方法选择6~8岁,乳牙龋牙数不低于4颗且至少有1颗深龋或需牙髓治疗的龋高危儿童51例为研究对象,双侧同颌第一恒磨牙作为受试牙,共146颗。采用自身半口对照方法,随机选择一侧受试牙应用窝沟封闭术,另一侧应用窝沟封闭术联合含氟涂料涂布,分别设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定期复查封闭剂保留情况和患龋情况。结果 12、18个月时,试验组龋齿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龋坏主要发生在封闭剂脱落的窝沟内。结论相比单一的龋病预防模式,联合应用窝沟封闭和含氟涂料,能更有效地降低龋高危儿童龋病发生率,减少龋病对儿童牙齿的破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光固化流体树脂、光固化复合树脂和窝沟封闭剂充填儿童恒磨牙早期窝沟龋的临床疗效。方法:分别用光固化流体树脂、光固化复合树脂和窝沟封闭剂充填儿童恒磨牙窝沟龋并随访观察疗效。结果:光固化流体树脂、光固化复合树脂和窝沟封闭剂3组充填后1年的充填物完全保留率分别为95.O%、91.7%和83.3%,三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充填后2年光固化流体树脂、光固化复合树脂和窝沟封闭剂3组的充填物完全保留率分别为89.8%、75.4%和70.7%,光固化流体树脂的完全保留率高于光固化复合树脂组和窝沟封闭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光固化流体树脂是一种较好的年轻恒牙早期窝沟龋充填材料,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