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9 毫秒
1.
目的 探讨64层螺旋CT在肝内胆管细胞癌(ICC)术前分期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42例经术后病理或穿刺活检证实的肝内胆管细胞癌临床、病理及CT资料.应用一致性检验分析肝内胆管细胞癌64层螺旋CT分期与临床病理分期吻合程度.结果 42例中,CT分期Ⅰ期8例,Ⅱ期7例,Ⅳa期10例,Ⅳb期17例;临床病理分期Ⅰ期12例,Ⅱ期6例,Ⅳa期11例,Ⅳb期13例.CT对T、N、M分期及对血管侵犯的阳性预测值、正确率分别为T (T1 89%、T2 75%、T3 100%、T4 100%)、86% (36/42),N 81%、88% (37/42),M 76%、90% (38/42),血管85%、95% (40/42).对比肝内胆管细胞癌临床病理分期,CT对T、N、M分期及对血管侵犯判断的Kappa值分别为0.780、0.759、0.795、0.884.结论 肝内胆管细胞癌64层螺旋CT分期与临床病理分期具有很好的一致性,术前CT分期有利于肝内胆管细胞癌的诊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肝内胆管细胞癌(ICC)与不典型肝脓肿(AHA)的CT和MRI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7例ICC患者及35例AHA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CT和MRI检查,以手术病理临床治愈为金标准,评价CT和MRI影像特征。结果两组CT征象对比,除异常灌注无差异外,病灶形态、边缘强化环形态、病灶积气、肝包膜凹陷征、分隔状强化、靶征、肝内胆管扩张、向心性延迟强化等,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MRI征象对比,向中央填充强化、平衡期均匀强化、门静脉期不均匀强化、动脉期强化表现、动脉期环状强化特征等,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和MRI均对肝内胆管细胞癌与不典型肝脓肿具有一定的鉴别诊断价值,两种检查方法结合能提高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MRI常规序列结合DWI对盆腔内结直肠癌术前T-N分期的价值。方法 :53例经病理证实结直肠癌患者,术前对其行MRI常规序列及DWI检查。并根据AJCC 2010版癌症分期手册制订影像学分期标准,进行术前T分期和局部N分期,与术后病理T分期(pathological T stages,p T)和局部的N分期(pathological N stages,p N)比较。结果:MRI对p T1~2期的诊断准确率88.7%,p T3期83.0%,p T4期94.3%,对T分期总诊断准确率83.0%,与病理分期一致性好(K=0.582,P0.01)。MRI对N分期诊断准确率81.1%,特异性89.2%,敏感性62.5%,阳性预测值71.4%,阴性预测值84.6%,与病理分期一致性好(K=0.536,P0.001)。结论:MRI常规序列结合DWI对盆腔内结直肠癌术前T-N分期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肝外胆管细胞癌的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肝外胆管细胞癌的CT表现,探讨其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23例病理证实的肝外胆管癌均行螺旋CT动态增强检查和ERCP检查,分析其影像表现和诊断准确性。结果:CT诊断符合率78.3%(18/23),均表现为特征软组织肿块(直接征象)和肝内胆管及胆总管扩张(间接征象)。CT同时提供了较好的肿瘤分期诊断。ERCP诊断符合率91.3%(21/23),表现为肝内胆管均呈不同程度的扩张,肝外胆管狭窄、截断。CT结合ERCP后全部诊断正确,并提供详细信息。结论:肝外胆管细胞癌的螺旋CT检查有较好的诊断,结合ERCP可以获得更高的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检查对膀胱癌的术前分期价值。方法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膀胱癌患者48例,男34例,女14例,均行术前多层螺旋CT检查,将肿瘤CT征象与手术病理分期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CT检查对膀胱癌的总准确率为76.79%。对于膀胱壁内癌灶(≤T2b期)分期的准确率为79.49%,对于膀胱癌侵犯壁外结构的癌灶(≥T3期)分期准确率为70.59%。结论螺旋CT检查对膀胱癌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作为膀胱癌术前常规和主要的检查项目。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MRI对十二指肠乳头腺癌患者术前TNM分期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经手术病理证实为十二指肠乳头腺癌的48例患者术前进行TNM分期,并与术后病理结果相对照。结果 48例十二指肠乳头腺癌患者,MRI对肿瘤浸润深度T分期的总体诊断准确率为83.3%;对淋巴结转移情况N分期的总体诊断准确率为81.3%;对远处转移M分期的总体诊断准确率为95.8%。MRI对十二指肠乳头腺癌术前T、N分期与术后病理分期一致性较好(K=0.731,K=0.650),MRI对M分期与术后病理分期一致性很好(K=0.850)。结论 MRI检查可以较准确的判断肿瘤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情况,对于十二指肠乳头腺癌术前TNM分期具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直肠癌术前行小视野、薄层T2WI检查的MRI征象与病理结果的对比研究价值。方法 86例经肠镜病理证实的直肠癌患者,术前行MRI检查;对直肠癌进行MRI T分期以及判断有无直肠周围系膜淋巴结转移,并与术后病理T分期及系膜内淋巴结转移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MRI T分期总的诊断准确率为87.21%(74/86),与病理分期结果一致性很高(Kappa值=0.7955,95%CI:0.68~0.91);MRI判断淋巴结转移总的诊断准确率为61.63%(53/86),与病理结果一致性偏低(Kappa值=0.2400,95%CI:0.04~0.44)。结论小视野、薄层T2WI对于直肠癌术前T分期有较高的价值,但对于术前淋巴结评判结果价值不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磁共振DWI联合T2WI对T2和T3期直肠癌的术前分期价值。方法:将在本院初诊、术前未进行放化疗且有完整的病理资料和明确的TNM分期诊断结果的213例直肠癌患者纳入本研究。所有患者在术前行直肠标准方案MRI检查(T1WI、高分辨小视野非抑脂FSE-T2WI、DWI及增强扫描)。对DWI联合T2WI及单独使用T2WI对T2和T3期直肠癌的诊断效能(符合率、特异度、敏感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进行分析和比较,并对两位阅片者诊断结果的一致性进行分析。结果:DWI联合T2WI和单独使用T2WI对T2期直肠癌的诊断符合率、敏感度、特异度、PPV和NPV分别为92.5%vs.84.0%、93.8%vs.56.9%、91.9%vs.95.9%、83.6%vs.86.0%和97.1%vs.83.5%;而在诊断T3期直肠癌时相应诊断结果分别为91.1%vs.79.3%、89.3%vs.85.5%、93.9%vs.69.5%、95.9%vs.81.8%和84.6%vs.75.0%。单独使用T2WI对直肠癌术前T分期的诊断符合率为76.5%,而DWI联合T2WI为89.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位研究者分别基于DWI联合T2WI及单独T2WI进行术前分期时均获得了较好的组间一致性,Kappa值均为0.848。结论:DWI联合T2WI对T2和T3期直肠癌的术前分期诊断效能要优于单独使用T2WI。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双源CT(DSCT)心血管成像对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术前评估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140例经手术证实的先心病患者,术前均行DSCT及超声心动图(Echo)检查,男61例,女79例,平均年龄(6.7±5.5)岁.使用西门子公司的双源CT扫描机扫描,将术前DSCT及Echo的检查结果对照并分别与手术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评价DSCT、Echo及两者联合的诊断准确率差异.结果 140例患者共发现心血管异常675处,其中心内结构异常371处, DSCT、Echo及两者联合诊断的准确率分别为82.2%、86.5%、90.3%,DSCT与Echo、Echo与二者联合诊断准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诊断的准确率高于DSCT(χ2=10.230,P<0.05);心外结构异常304处,DSCT、Echo及两者联合诊断的准确率分别为96.7%、78.9%、97.7%,DSCT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Echo (χ2=22.321,P<0.05),而DSCT与两者联合诊断的准确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χ2=1.861,P>0.05).DSCT、Echo及两者联合诊断对先心病心、内外结构异常诊断的总准确率分别为88.7%、83.1%、93.9%,DSCT、Echo两者总准确率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χ2=2.347,P>0.05),而两者联合诊断总准确率明显高于DSCT或Echo(P<0.001).结论 DSCT对先心病特别是复杂型先心病的手术方案制订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凡士林灌注直肠行磁共振检查对直肠癌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 34例直肠癌患者行直肠内灌注凡士林前、后磁共振检查,对影像诊断结果与手术后病理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凡士林灌注后,MRI可清晰显示肿瘤位置、形态、病变范围、肠腔狭窄程度、周围脂肪的浸润及直肠系膜筋膜受累情况;MRI对术前T分期准确率为89.3%,对T1~2期、T3期和T4期诊断准确率分别为89.7%、93.5%和100%,与病理分期结果的一致性较好(kappa值为0.78,P0.01)。结论直肠灌注凡士林后,MRI在直肠癌形态学分析及T分期判断方面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比较18F-氟脱氧葡萄糖(FDG)PET/MRI与MRI在食管癌患者术前T、N分期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行食管癌根治术的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与影像学资料,其中男性25例、女性5例,年龄42~77(62.9±8.0)岁。患者均在术前2周内行18F-FDG PET/MRI检查,以术后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为分期的“金标准”。采用Kappa检验评估18F-FDG PET/MRI和MRI对食管癌患者术前T、N分期与术后组织病理学分期的一致性;18F-FDG PET/MRI与MRI对食管癌患者术前T、N分期准确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转移性淋巴结与良性淋巴结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平均标准化摄取值(SUVmean)、表观扩散系数最小值(ADCmin)、表观扩散系数平均值(ADCmean)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 结果 18F-FDG PET/MRI与MRI对食管癌患者术前T分期和术后组织病理学分期的一致性均较强(Kappa值=0.757、0.698,均P<0.001);18F-FDG PET/MRI和MRI对食管癌患者术前T分期诊断的准确率分别为83.3%(25/30)、80.0%(24/3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10,P>0.05)。18F-FDG PET/MRI对食管癌患者术前N分期的诊断准确率高于MRI [76.7%(23/30)对66.7%(20/30)],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273,P<0.01)。转移性淋巴结的SUVmax和SUVmean均明显高于良性淋巴结(5.77±2.66对2.79±1.29,3.16±1.28对1.78±1.01),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39、5.96,均P<0.001);转移性淋巴结的ADCmin较良性淋巴结低(1.02±0.33对1.20±0.24),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1,P<0.001);两者ADCmean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2,P>0.05)。 结论 18F-FDG PET/MRI在食管癌患者术前T分期中的价值与MRI相当,且其对食管癌患者术前N分期的诊断效能优于MRI,故可成为食管癌患者术前分期优选的无创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2.
王耀彬  温友信  陈艳琼  陈海英 《武警医学》2019,30(12):1029-1031
 目的 比较MRI增强与直肠双重超声造影在直肠癌术前TN分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03至2018-03医院接受治疗的84例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于术前一周接受MRI和双重超声造影检查并知情同意。对MRI检查患者均采取常规高分辨率冠状T2WI、轴位T1WI扫描,扩散加权成像和加强扫描;对直肠双重超声造影(double contrast-enhanced ultrasonography ,DCEUS)采取定量对比谐波成像技术示踪微泡造影显像检查。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影像学诊断结果与病理进行一致性分析,用χ2检验对两组进行比较,对比两组在直肠癌术前TN分期中的诊断效果。结果 MRI对直肠癌T分期的诊断准确率为80.95%(68/84),DCEUS对直肠癌T分期的诊断准确率为86.90%(73/84),MRI和DCEUS评估直肠癌术前T分期与术后病理组织学一致性均较好(Kappa=0.518;Kappa=0.611)。MRI对N期的诊断精准率为73.81%(62/84),DCEUS对N分期的诊断精准率为63.10%(53/84),MRI评估N分期与病理组织学分期一致性好(Kappa=0.802),DUES评估N分期与病理组织学分期一致性较好(Kappa=0.694)。二者对TN分期精确度无明显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T期χ2=2.12,N期χ2=1.37)。结论 MRI多系列成像技术和多方位观察更有利于病变部位的显示,能够更好指导直肠癌的手术形式和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3.
多排螺旋CT在胃癌术前TN分期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利用多层螺旋CT(MDCT),前瞻性的对胃癌进行术前TN分期,并与术后病理结果对照,评估其分期的准确性及临床价值。方法:对经胃镜证实的48例胃癌患者,于术前进行MDCT三期动态增强扫描。分别利用CT轴位图像和轴位结合多层面重组(MPR)图像对胃癌进行TN分期,并将CT分期结果与术后病理结果相对照,分期的准确性比较采用McNemar检验,取P<0.05为检验标准。结果:轴位和轴位结合MPR对胃癌病灶的检出率分别为91.6%(44/48)、97.9%(47/48)。轴位和轴位结合MPR对所有患者胃癌胃壁浸润深度(T分期)评估的准确率的分别为72.9%(35/48)、89.5%(43/48),两者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1)。轴位和轴位结合MPR对所有患者转移淋巴结(N分期)评估的准确率的分别为72.9%(35/48)、77.1%(37/48),两者之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113)。结论:MDCT能对胃癌术前TN分期做出较准确的评估。MPR能显著改善胃癌T分期的准确率,但不能明显提高N分期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常规超声联合超声造影检查(CEUS)在诊断宫颈癌及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6例临床诊断为宫颈癌的患者,在术前进行超声及CEUS根据肿块部位、大小、对周围组织的侵犯情况进行分期,并与手术病理分期对照,分析其诊断宫颈癌分期的准确性。结果常规超声联合CEUS诊断宫颈癌Ⅰb、Ⅱ、Ⅲ、Ⅳ期准确率分别为100.0%(4/4)、75.0%(9/12)、92.9%(13/14)和100.0%(6/6),总准确率达88.9%(32/36),两者检查结果高度一致(Kappa值=0.866)。结论超声联合CEUS诊断宫颈癌分期的准确率较高,可以作为主要影像学检查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钆塞酸二钠(Gd-EOB-DTPA) 增强 MRI对最大径≤3 cm的不典型肝细胞癌(HCC)及肝内胆管细胞癌(ICC)的鉴别诊断价值。 方法 回顾性纳入经病理证实的最大径≤3 cm的不典型HCC 26例[男17例,女9例,平均年龄(56.9±11.3)岁;HCC组]及ICC 21例[男16例,女5例,平均年龄(58.2±11.6)岁;ICC组]的临床及影像资料。评估2种肿瘤平扫及Gd-EOB-DTPA动态增强MRI上影像特征,包括肿瘤最大径、病灶边缘、病灶包膜、伴远端胆管扩张情况、病灶信号是否均匀、瘤体ADC值、动脉期强化特征、瘤周血流灌注是否异常、动态强化方式及肝胆期信号特征。采用t检验及χ 2检验分析2组的临床特征和常规平扫序列、增强MRI表现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鉴别两者的预测因素。2名影像医师对2种肿瘤的平扫及增强影像诊断结果的一致性分析采用kappa检验。 结果 HCC组病人相比ICC组多有肝炎及肝硬化病史,血清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AFP)高于ICC组,而ICC组的糖类抗原199(CA-199)水平更高;常规平扫序列MRI上HCC组病灶常有包膜,而ICC组常伴远端胆管扩张且ADC值更高;增强后ICC组更多表现为动脉期边缘强化、中央逐渐强化,更易出现肝胆期靶征改变(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增强动脉期边缘强化及肝胆期靶征为鉴别诊断HCC和ICC的重要预测征象。2名影像医师诊断一致性良好(κ=0.837,P<0.001)。 结论 Gd-EOB-DTPA 增强MRI肝胆期靶征和动脉期边缘强化对最大径≤3 cm的不典型HCC及ICC有重要鉴别诊断价值,可为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廖涛  龚金玲  付赤学 《武警医学》2022,33(9):751-754
 目的 探讨经阴道超声造影 (transvaginal sonography contrast-enhanced ultrasonography,TVS-CEUS)诊断早期子宫内膜癌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016-03至2021-10经病理确诊的96例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前均行经阴道超声( transvaginal sonography,TVS)、TVS-CEUS、核磁共振增强(CEMRI)检查。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对比分析三种方法诊断Ia期子宫内膜癌的价值,并考察三种检查方法对Ia期子宫内膜癌分期与病理结果的一致性。结果 TVS-CEUS诊断Ia期子宫内膜癌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各项指标均显著高于TV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EMRI与TVS-CEU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Kappa检验显示:TVS与病理的一致性不佳(Kappa=0.137,P=0.152 ),TVS-CEUS及MRI的Kappa值分别为0.737及0.8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TVS-CEUS 鉴别诊断Ia 期子宫内膜癌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3.0TMR关节造影在肩关节前下盂唇变异型损伤诊断及分型价值.方法:搜集2016年1月-2019年12月疑似肩关节前下盂唇损伤患者79例,以关节镜或开放术后诊断为标准,回顾性对比分析其术前常规MR检查及MR关节造影检查资料,利用统计学计算两种检查术前诊断及分型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使用McNemar检验分...  相似文献   

18.
双源CT双能量肺灌注成像诊断急性肺栓塞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评价双源CT(DSCT)双能量肺灌注成像(DEPI)的可行件及其诊断急性实验性肺栓塞的价值.方法 对8只新两兰白兔制备成急性肺栓塞模型的前、后行DSCT平妇及双能量增强扣描,并进行数据后处理,分别得到CT解剖图像(CTPA)、DEPI及两者融合图像,观察肺动脉内有无栓子,分析栓塞前、后的肺灌注影像表现;进行家兔肺大体病理解剖和镜下观察.计算CTPA、DEPI及融合图像的诊断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PPV)、阴性预测值(NPV).应用Kappa系数评价两种检查结果的一致性.结果 7只兔模型制作成功,1只因肺内导管头影响图像评价而排除;6只兔30个肺时数据可用于分析.病理共发现18个肺叶栓塞阳件,12个阴性.与正常肺组织相比,肺柃塞区域DEPI表现为灌注不良或缺损,CTPA表现为相应肺动脉中断或充盈缺损.CTPA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PPV、NPV分别为66.7%(12/18)、100.0%(12/12)、100.0%(12/12)、66.7%(12/18),与病理结果吻合度一般(Kappa=0.651);DEPI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PPV、NPV分别为88.9%(16/18)、91.7%(11/12)、94.1%(16/17)、84.6%(11/13),与病理结果吻合度较强(Kappa=0.795).融合图像结果与DEPI一致.结论 DSCT的DEPI能够反映兔肺部『『fL流分布情况,对肺栓塞的诊断有较高的敏感度,并与病理结果有较强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