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乳腺囊性增生病是以乳腺小叶小导管及末端导管高度扩张形成的囊肿为特征,伴有乳腺结构不良病变的疾病又称慢性囊性乳腺病、囊肿性脱皮性乳腺增生病纤维囊性乳腺病等.与单纯性乳腺增生相比较,该病乳腺增生与不典型增生共存,存在恶变的危险,是区别所在.应视为癌前病变.  相似文献   

2.
乳腺增生病名称不一,文献中对乳腺增生病名称多种,例如:乳腺增生症(mazoplasia)、乳腺囊性增生(cysticdisease)、乳腺结构不良(mammary displasia)、慢性囊性乳腺炎(chronic cystic mastitis)、良性乳腺病(benign breast diseas)等。近来研究将乳腺增生分为单纯性增生症(mazoplasia),[1]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低剂量碘化钾对大鼠乳腺纤维素囊性增生的防治作用和对血雌激素,孕激素分泌的影响。方法:采用SD雌大鼠复制乳腺纤维囊性增生模型,低剂量碘化钾灌胃或在造模同时预防性灌胃。放射免疫方法测定给药前后血雌激素,孕激素和黄体生成素水平;用分法评定用药前后鼠乳腺病理学改变,并与他莫昔芬的作用进行比较。结果:模型忿 给予碘化钾可减轻乳腺纤维囊性增生的病理改变,剂量依赖性地降低血雌二醇和雌二醇和雌三醇的水平,升高血孕酮和黄体生成素的水平,预防性给低剂量碘化钾一定程度抑制了乳腺纤维囊性增生。结论:低剂量碘化钾长期口服可能有预防和治疗乳腺纤维囊性增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罗坤 《吉林医学》2012,(10):2156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对乳腺囊性增生病的诊断价值。方法:用飞利浦飞凡型二维彩色超声多普勒诊断仪对89例乳腺囊性增生病患者进行超声检查,了解乳腺囊性增生病超声声像图的特点。结果:乳腺囊性增生病的声像图表现多种多样,主要表现形式是乳腺囊肿,其次是实质性低回声肿块。结论:囊性增生病的声像图特点具有多样性。  相似文献   

5.
乳房普查中乳腺疾病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田明华 《广州医药》2002,33(3):66-67
目的:通过乳腺普查资料的分析,探讨乳腺增生病的病因。方法:回顾分析我厂女工三次乳腺普查中乳腺增生病的病例。结果;三次普查资料显示,乳腺增生病,乳腺增生囊肿发病人数有增加趋势。结论:乳腺增生病好发于30-50岁的已育妇女,可能是卵巢功能失衡内分泌紊乱而致病。乳腺囊性增生期是癌前病变。  相似文献   

6.
郭蕾 《中原医刊》2007,34(19):90-91
目的 探讨乳腺增生症高频彩超与病理学的关系,旨在提高高频彩超对乳腺增生症的诊断符合率。方法 对108例乳腺增生症患者的高频彩超表现作详细的观察与记录,与病理学组织类型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乳腺增生症超声表现按病理学组织类型分为:乳腺囊性增生50例,腺病样增生36例,小叶增生13例,囊性增生合并腺病9例。本组诊断符合率为91.67%。结论 乳腺增生症高频彩超与病理学组织类型对照具有特征性表现,提高了超声对乳腺增生症的诊断符合率,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乳腺增生性疾病的声像图表现,以及其声像图特征与临床、病理的对照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超声诊断50例乳腺增生性疾病的声像图表现差异,将其分为两大表现类型,并与临床结合分析,寻找其共性与不同。结果乳腺增生性疾病的声像图表现,依其病理生理的不同,可划归两大类,一种以囊性增生为主的,一种以乳腺腺体增大、增厚为主。结论超声诊断乳腺增生性疾病,可依据其声像表现的不同,归类为乳腺囊性增生及乳腺腺体增生为主,以指导临床诊治,同时可避免常规漏诊、误诊。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乳腺增生性疾病的声像图表现,以及其声像图特征与临床、病理的对照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超声诊断50例乳腺增生性疾病的声像图表现差异,将其分为两大表现类型,并与临床结合分析,寻找其共性与不同。结果乳腺增生性疾病的声像图表现,依其病理生理的不同,可划归两大类,一种以囊性增生为主的,一种以乳腺腺体增大、增厚为主。结论超声诊断乳腺增生性疾病,可依据其声像表现的不同,归类为乳腺囊性增生及乳腺腺体增生为主,以指导临床诊治,同时可避免常规漏诊、误诊。  相似文献   

9.
乳腺囊性增生病系一种卵巢功能失调引起的,双侧乳房囊性增生囊状扩张的疾病.多见于30~40岁妇女.发病与月经周期密切相关.笔者2007年1月至2008年7月应用超声高频探头检查乳腺疾病,诊断64例乳腺囊性增生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乳腺囊性增生病概述 乳腺囊性增生病,又名乳腺结构不良症。近几年,乳腺增生症发病率上升较快,国内报道30-50岁的中年妇女发病率达到50%,严重影响妇女身心腱康,已成为城市女性的主要健康问题之一。乳腺结构不良症有一定程度的恶变存在,  相似文献   

11.
林艇  江希可 《河北医学》2010,16(11):1363-1365
目的:总结乳腺囊性增生病的手术治疗经验。方法:分析182例经手术治疗的囊性增生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182例中痊愈173例,其中非典型增生病例80例,原位癌8例;复发9例。结论:乳腺囊性增生病较为常见,可以恶变,应该高度重视,不可长期保守治疗,应扩大手术治疗指征,手术治疗治愈率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超声诊断,分析乳腺囊性增生病与乳腺癌的相互关系。[方法]从2006年1月至2010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乳腺病患者中,随机抽取200例乳腺囊性增生病及200例单纯性乳腺小叶增生病病例,通过超声诊断观察病变部位的二维声像特征、血流特点及血流阻力指数,以此作为判断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依据,病例诊断经手术病理检查或细胞学穿刺活检证实,对比分析两者出现乳腺癌的几率,以此判断乳腺囊性增生病是否为诱发乳腺癌的高危因素。[结果]200例乳腺囊性增生病患者中检出乳腺癌11例,占5.5%(11/200);200例单纯性乳腺小叶增生病患者中检出乳腺癌2例,占1%(2/200);两组经统计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乳腺囊性增生病患者比单纯性乳腺小叶增生病患者发生乳腺癌的几率高,前者是诱发乳腺癌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13.
乳腺增生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聪 《医学综述》2012,18(5):704-706
乳腺增生病(HDBA)为女性常见的以周期性乳房疼痛为主要特征的非炎症、非肿瘤的慢性乳房疾病。目前认为雌激素与孕激素的比例失调为HDBA主要病因,乳腺中的胆固醇及其氧化产物胆固醇环氧化物等均可诱发乳腺上皮细胞增生;催乳素亦与乳腺增生的发生、发展有关;一些特异性基因在乳腺增生病中也有不同程度的表达,最终导致乳房纤维组织增生、纤维囊性增生和纤维腺瘤的形成等一系列病理改变。  相似文献   

14.
保定市妇女乳腺疾病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妇女乳腺常见疾病的发病情况,探讨影响乳腺疾病发病率及乳腺癌病死率的因素。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3年2月在河北大学附属医院进行体检的6769例妇女,采用手诊结合IBS800红外乳腺检查仪(台车式)进行乳房透照,可疑乳腺病变者进一步行乳腺B超、乳腺钼靶X线摄片及乳腺核磁共振检查,以确诊乳腺增生病、乳腺良性肿瘤或乳腺癌。结果患乳腺疾病人数为4370例,患病率为64.56%;乳腺增生病人数为3827例,发病率为56.54%,发病率居乳腺疾病的首位,多发于3049岁;副乳腺229例,发病率为3.38%,仅次于乳腺增生病;乳腺癌19例,发病率281/10万。结论乳腺增生病是妇女乳腺疾病中最常见的疾病,倡导妇女定期到专业医疗单位体检,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乳腺疾病,通过体检筛查降低乳腺癌的病死率,提高妇女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5.
512例乳腺增生病的病理形态及分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乳腺增生病病理形态学特点,并探讨分类的可行性及其与乳腺癌的关系。方法:复习512例乳腺增生病的病理切片,观察并分析各种病变出现的频率。结果:该病以轻度一般性增生为主,出现率约81.7%;多种病变组合,以2-3种病变者居多占74.3%,多者达到6种,平均2.7种。乳腺增生病发病年龄以纤维腺瘤变病人最年轻(20-30岁),一般性增生病变年龄高峰在25-40岁之间,而非典型增生病患者则多在40-60岁之间。结论:将乳腺增生病分为单纯性及非典型增生两大类是可行的,其形态学特征易于掌握,非典型增生与乳腺癌的发生密切相关,值得注意。  相似文献   

16.
乳腺纤维腺瘤样增生124例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并分析乳腺纤维腺瘤样增生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治疗方法。方法回顺分析2003年1月~2006年12月间的124例乳腺纤维腺瘤样增生的临床资料以及声像图特衙、病理学组织类型特点。结果96例经手术治疗,病理证实为乳腺纤维腺瘤样增生,效果满意;28例非手术治疗,效果一般。结论乳腺纤维腺瘤样增生临床特点较突出,超声显像对其具有较大的诊断价值,注意与乳腺纤维腺瘤等作鉴别,手术治疗是值得推荐的。  相似文献   

17.
乳腺囊性增生病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苯氧胺阻断了雌激素对乳腺导管上皮和纤维组织持续有害的刺激,而乳痛消结汤则起到乳腺增生消退、除瘤复原的作用,两者联合用药是极为安全和有效的,是迄今为止治疗乳腺腺病的最佳选择和组合。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检测c-erbB-2蛋白在乳腺增生病和乳腺癌中的表达,研究乳腺增生病与乳腺癌的关系,探讨c-erbB-2与乳腺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对108例不同增生程度的乳腺增生病与36例乳腺癌组织中c-erbB-2蛋白表达进行检测。结果 导管上皮不典型增生组和乳腺癌组c-erbB-2表达均高于轻度和中重度增生组(P<0.05)。乳腺癌组织c-erbB-2表达水平与肿瘤病理分级、转移、术后生存期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导管上皮不典型增生与乳腺癌的关系密切。乳腺癌中c-erbB-2阳性反应程度与临床病理参数密切相关,可能对判定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乳腺囊性增生病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苯氧胺阻断了雌激素对乳腺导管上皮和纤维组织持续有害的刺激,而乳痛消结汤则起到乳腺增生消退、除瘤复原的作用,两者联合用药是极为安全和有效的,是迄今为止治疗乳腺腺病的最佳选择和组合。  相似文献   

20.
柴胡疏肝合剂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我院自行研制的柴胡疏肝合剂组方:柴胡、丹参、郁金、青皮、枳壳、赤芍、当归、白术、栀子、王不留行、瓦楞子、白花蛇舌草等配伍在乳腺增生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510例女性患者,治疗组270例,应用柴胡疏肝合剂;对照组240例,应用乳癖消联合维生素E。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2%,对照组为82.1%,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应用柴胡疏肝合剂治疗乳腺增生病具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