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辐射防护验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军军  苟于强  吴敏  张继军  李群 《职业与健康》2010,26(15):1698-1701
目的通过对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辐射防护验收,观察其是否达到有关辐射防护法规标准要求,从而保护患者和公众的安全。方法按照国家和军队相关标准法规规定的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验收程序、方法对某医院实施验收。结果检查项目:对控制台显示、安全联锁系统、防护设施、剂量测量系统、操作规程与管理规定、防护监测与健康管理、安全操作要求等检查项目进行现场检查,均符合相关规定要求;检测项目:①防护设施,治疗室门外辐射水平3.6~5.53μSv/h,控制室辐射水平0.4~4.3μSv/h,治疗室墙外辐射水平4.4~5.5μSv/h(照射主防护墙时)和0.1μSv/h(其他照射情况);②监测系统示值校准的相对偏差均小于±3%,X射线能量在6、10和15MV时分别测量10次重复性均不超过0.7%,X射线能量在6、10和15MV均满足线性的最大偏差不超过±2%。③辐射质与厂家给出的结果的偏差不超过±3%,辐射野的均整度测量结果为1.04(6MV),辐射野的对称性测量结果为1.02(6MV),透过限束装置X射线漏射线吸收剂量与有用线束中心轴最大吸收剂量之比为0.02%,透过限束装置X射线最大漏射线和平均漏射线吸收剂量分别占最大吸收剂量的0.0012%和0.000 63%;④机架旋转中心偏差、准直器旋转中心偏差和治疗床旋转中心偏差均小于1mm。结论通过对该医院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技术性能、防护性能、治疗室防护设施、放射防护监测、放射防护管理等方面的全面验收,均达到相关标准要求,可以开展放射治疗工作。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加速器剂量监测系统进行检测及评价。方法:常规标定条件下,SSD=100 cm,照射野10 cm×10 cm,在最大剂量点Dm处,将加速器剂量仪调整到1 cGy=1 MU。对加速器剂量监测系统进行了重复性、积分剂量线性、积分剂量率线性、稳定性以及准直器光栏形成的照射野对剂量监测系统读数影响的验证和检定。结果:经对加速器剂量监测系统的重复性检测的计算,6 MV光子线和9 MeV电子线单次测量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0.22%和0.13%,积分剂量线性最大相对偏差分别为0.03%和0.19%,剂量率线性最大相对偏差分别为0.84%和0.12%。结论:加速器剂量监测系统的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机器安装验收时的标准值,符合国家标准及国际通用标准。  相似文献   

3.
张会敏  陈掌凡  赵新春 《职业与健康》2011,27(22):2543-2545
目的了解医用电子加速器的技术指标和防护状况是否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要求,以保护患者、放射工作人员和周围公众的健康。方法依据国家放射卫生防护相关的标准及规定的方法进行检测与评价。结果等中心偏差、光野和射野的重合性、重复性、线性、短期稳定性、均整度、对称性、辐射质、有用线束内杂散辐射限制、X射线有用线束外的泄露辐射、X射线最大有用线束外的中子泄漏辐射、感生放射性、加速器工作场所和周围区域的辐射水平的检测结果均符合相关的国家标准。结论该加速器的验收检测结果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广西医用电子加速器验收检测泄漏辐射水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验收、检测广西地区医用电子加速器,分析其泄漏辐射水平,为估算放射职业人员、患者辐射防护剂量水平和制定放射防护控制策略提供依据,为医院的放射治疗质量控制提供指导。方法:对广西29台医用电子加速器进行验收、检测。使用热释光剂量计(TLD)测量加速器的泄漏辐射水平;使用中子测量仪测量中子的泄漏辐射水平,结合国家标准对其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加速器透过限束装置的辐射泄漏率最大值≤1.2%,平均值≤0.65%;距电子轨道1 m处辐射泄漏率最大值≤0.46%,有用线束中心轴2 m圆平面内辐射泄漏率最大值≤0.19%,平均值≤0.09%;标称能量≥10 MV的加速器,其电子轨道1 m处中子的辐射泄漏率最大值≤0.032%,有用线束中心轴2 m圆平面内中子的辐射泄漏率最大值≤0.028%,平均值≤0.014%。结论:所检测设备的泄漏辐射水平均在国家标准控制范围内,医用加速器的泄漏辐射水平是设备防护性能的重要指标,在其投入使用前必须通过验收,以确保医疗质量和安全。  相似文献   

5.
目的:测量与分析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的泄漏辐射水平,探讨使用剂量分布仪等剂量扫描装置检测加速器泄漏辐射水平。方法:依据国家标准“电子加速器放射治疗放射防护要求”中提供的方法,以一台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为对象,使用IBA公司生产的Startrack型剂量分布仪对该加速器M区域内X射线泄漏辐射进行检测分析。结果:M区域内X射线泄漏辐射与最大吸收剂量点比值为0.07%,平均吸收剂量与最大吸收剂量比值为0.04%。结论:研究探讨使用剂量分布仪等剂量扫描装置进行加速器的X射线泄漏辐射检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分析照射野剂量参数的日常质量保证数据,探讨直线加速器照射野日检方法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方法:每天放射治疗前,用平行板电离室矩阵QA BeamChecker Plus (QABC+)测量加速器照射野相关参数与基准值的偏差,并对数据进行系统性分析,辅以二维电离室矩阵MatriXX进行平坦度和对称性的二次验证,评价指标包括中心轴剂量、平坦度、对称性.评价标准如下:剂量输出偏差≤±2%,平坦度偏差≤1%,对称性偏差≤±1%.结果:5个月的QABC+日常质量保证结果显示,6MV-X线的剂量输出稳定性合格率为99%,射野平坦度和轴向对称性基本保持不变;横向对称性偏差合格率为85.3%,与MatriXX测量结果一致.结论:基于质控设备QABC+的照射野日检方法是有效和可行的,它在保证每日放疗精确执行的同时,也为加速器的长期质量保证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寻求简易可靠的方法优化核算医用加速器机房防护门口处辐射屏蔽的厚度。方法 采用简易法和IAEA 47号报告对某15 MV医用加速器机房门的屏蔽厚度进行核算。结果 按照国家标准规定的剂量限值,采用IAEA 47报告核算机房门屏蔽厚度,对于标称能量 ≥ 10 MV的加速器,γ射线与散漏射线的总屏蔽厚度值都要大于简易法的核算值,中子屏蔽厚度值不一定要大;对于标称能量< 10 MV的加速器(不需屏蔽中子),IAEA 47报告核算的屏蔽厚度值不一定要大。结论 IAEA 47报告计算繁琐复杂,所需利用的参数和需利用难以准确的数据较多,计算繁冗容易出现纰漏。因此,我们选取两种方法核算,选取较大值进行设计,在随后加速器工作场所防护验收检测中,辐射屏蔽都可行,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加速器放射治疗时,X射线能量和照射野大小对靶区外非邻近组织器官剂量的影响,为改善患者的放射防护提供依据。方法 按照6 MV、15 MV X射线能量和5 cm×5 cm、10 cm×10 cm和15 cm×15 cm照射野进行分组,使用国产仿真人体模型,在靶区外非邻近组织器官使用TLD测量每组放射治疗条件下的体模器官剂量,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每100 cGy靶区剂量,靶区外非邻近组织器官剂量6 MV X射线组,5 cm×5 cm野为0.79 mSv,10cm×10 cm野为2.93 mSv,15 cm×15 cm野为8.71 mSv;15 MV X射线组,5 cm×5 cm野为9.05 mSv,10 cm×10 cm野为4.67 mSv,15 cm×15 cm野为8.61 mSv。照射野较小时,15 MV X射线组靶区外非邻近组织器官剂量大于6 MV X射线组,大野时小于6 MV X射线组。结论 从靶区外非邻近组织器官剂量而言,当靶区较小时,宜选择6 MV X射线能量进行治疗;当靶区较大时,使用15MV X射线能量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国产玻璃镜片替代进口加速器反光镜后,对射野等中心、对称性、均整性、重合性及MV级X射线百分深度剂量的影响。方法在不同厚度和材质的镜片及机头不同角度条件下,使用胶片法及三维水箱OAR、PDD测量法进行数据采集,分析比较不同镜片的影响情况。结果普通玻璃4mm镜片对射野PDD影响误差最大为6%;经8MVX线720Gy剂量照射后,灯光野出现双影十字线,亮度变暗。石英玻璃1.5mm镜片对射野PDD、OAR、等中心无明显影响,PDD误差<1%。接受同等剂量,灯光野无明显变化。结论普通4mm玻璃镜片不宜作MV级X线医用加速器的反光镜。采用薄型石英玻璃替代进口加速器反光镜较佳,PDD误差小。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了保证吸收剂量的准确,基于IAEA277号报告对Versa HD直线加速器的输出剂量进行标定。方法采用IAEA TRS277号报告推荐的电离室测定方法,对Versa HD直线加速器的6 MV,6 FFF,10 M,10 FFF四档光子线以及五档能量的电子线进行吸收剂量校准,确保在源皮距100 cm,10 cm×10 cm辐射野条件下加速器光子线和电子线出束100 MU,水下最大剂量点处的吸收剂量为100 c Gy。结果光子线吸收剂量在标定前高于标准剂量,电子线在标定前低于标准剂量;光子线在经过均整器后射线质有所增加;经过调整加速器的电位后最大剂量点吸收剂量在(100±1)c Gy范围内。结论吸收剂量标定是放疗的关键环节,也是物理师的职责所在,准确的剂量标定是确保辐射安全的前提。  相似文献   

11.
医用电子加速器性能检测评价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近几年我省电子加速器装备增加较快 ,本文介绍我省最近装备的加速器验收检测结果。1 检测方法及仪器按照国家标准规定的指标和方法验收检测。使用仪器为FARMER2 5 70A型剂量仪及 2 5 71型 0 6C C 电离室 ,2 5 45 /3A水箱 ,TCS— 12 1型剂量率仪 ,FJ— 3 77型热释光剂量仪。2 技术性能指标检测结果与讨论2 1 剂量监测系统技术性能检测结果列于表 1。表 1 加速器剂量监测系统技术性能检测 ( % )加速器准 重 复 性  线  性  稳  定  性 随辐射野随设备不同随机架确X射线束电子束X射线束电子束短期高剂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并研究瓦里安公司新型直线加速器TrueBeam型号光子束的长期稳定性。方法:采用Standard Imaging公司的QA BeamChecker Plus采集TrueBeam系统6 MV光子线长期日检数据,并进行系统性分析,评价参数包括中心轴剂量、平坦度及对称性。结果:18个月的日检数据分析结果显示,6 MV的X射线中心轴剂量偏差为(0.0%±0.7%),仅1次检测结果〉2%;平坦度稳定性好,偏差为(0.1%±0.1%);轴向对称性偏差和横向对称性偏差测量结果均在±1%以内。结论:TrueBeam医用加速器系统的6 MV光子束具有非常稳定的剂量输出特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目前山东省放射治疗设备质量控制现状,提高放射治疗质量保证水平。方法 依据相关国家标准和卫生行业标准连续两年对山东省部分医用直线加速器、60Co远距离治疗机、头部γ刀、后装治疗机进行质量控制检测,依据状态检测要求评价。结果 共检测15台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25个X射线能量档,10个电子线能量档,X射线档辐射野的对称性和剂量示值误差合格率2012年分别为96%和50%,2013年分别为96%和80%;电子线档剂量示值误差合格率2012年和2013年分别为50%和80%。5台60Co远距离治疗机,2012年不合格项目有灯光野与照射野重合、辐射野对称性、输出剂量线性和吸收剂量偏差,2013年不合格项目有灯光野与照射野重合、半影区宽度和输出剂量线性。3台头部γ刀,2012年各项指标均合格,2013年1台设备辐射野半影宽度和辐射野尺寸与标称值偏差不合格。4台后装治疗机2012年和2013年质控检测结果均合格。结论 所检测的放射治疗设备初检时性能状态不容乐观,进行调试后合格率明显提高,这说明定期适时开展设备的状态检测和稳定性检测是非常必要的,可以为放射治疗的质量与安全提供可靠保障。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调查医用电子加速器辐射野的半影状况,探讨提高放射治疗质量的措施。方法 使用GAFCHROMIC® EBT3型免冲洗胶片和固体水模对27台医用电子加速器的36个X射线辐射野及16个电子线辐射野进行半影检测。结果 X射线辐射野半影范围2.76 mm~5.95 mm;电子线辐射野半影范围8.70 mm~12.73 mm。医科达公司加速器X射线辐射野AB方向上半影大于GT方向上半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瓦里安公司和西门子公司加速器X射线辐射野AB方向上半影小于GT方向上半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对医用电子加速器辐射野的半影应提出限值要求。不同厂家生产的加速器X射线辐射野的半影存在方向上的差别,了解这种差别有助于优化放疗计划,从而更好的保护靶区周围的组织器官。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上海市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质量控制和防护水平情况。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方法,覆盖三级、二级及未定级医院,选取上海市15家医院的30台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相关质量控制标准和防护检测标准对加速器进行质量控制检测和防护水平检测。结果 质量控制检测的30台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有5台不合格,总体初检合格率83.3%,复检合格率100%;(5 cm×5 cm)~(30 cm×30 cm)的X射线方形照射野的均整度合格率为83.3%,X射线方形照射野的对称性合格率为96.7%,其余指标均合格;30台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的机房防护检测均合格。结论 上海市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机房防护满足国家标准的要求,部分性能指标初检结果不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应进一步加强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的质量控制,保障患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利用带有电子射野影像装置(Electronic Portal Imagine Device,EPIDs)的Elekta-iViewGT系统对灯光野与射线野的一致性进行验证,以替代传统的手段,更可以达到节省人力物力和时间。方法:在加速器的能量为4MV,8MV,15MV光子线,在治疗模式卜,剂量为40MU;分别以Elekta-iViewCTTM系统和剂量胶片法跟踪测量每个实验点的光野和射野重合度的改变。记录每个测量点的数据,分析灯光野与射线野的一致性的变化和比较两种力法之间的误差程度。结果:Elekta-iViewGTTM系统得出的数据和剂量胶片法分析取得的灯光野与射线野的一致性的参数之间误差比较不大于0.20mm。结论:可以利用Elekta-iViewGT系统对设备的灯光野与射线野的一致性验证,而且是较准确、有效、可靠和操作简单快捷以及数字化图像质量高、直观,替代传统的测验手段。  相似文献   

17.
用FARMER剂量仪和FJ347A X、γ剂量仪对8种型号的发射主射束X射线能量分别为4,6,8,10,15和18 MV的10台医用电子加速器治疗室内非主射束X射线辐射水平进行了测量。结果表明,在病人平面内,随等中心主射束X射线剂量率的增加和照射野的增大,非主射束X射线辐射剂量率增加;随考查点到等中心距离的增加,非主射束X射线辐射剂量率缓慢减少。可用f=4.6×10-5F1/2Z-3/2关系估算辐射比。估算值与实测值符合较好,一般在30%范围内。  相似文献   

18.
首先,调校好加速器等中心、射野准直器对称性等物理参数,然后将机架与准直器均置于0°.设置好各测量条件(光野:10cm×10cm:SSD=100cm:电离室位置:水下10cm:加速器光子能量:8MV).用三位水箱对加速器的均整性、对称性、重合性等指标进行校验。首先测量小机头0°时A—B方向平坦度曲线.如图1所示。发现A—B方向光野和射野重合性已超出标准2mm允许范围;再测量小机头0°时G-T方向平坦度曲线.如图2所示,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不同的校准深度对直线加速器高能电子束吸收剂量校准的影响。方法:采用卫生部放射卫生防护监督监测所生产的RTS-300型放疗三维自动扫描水箱及射线束分析系统、RT-100剂量仪及所配的RT101电离室、30 cm×30 cm×30 cm水箱,按JJG589-2001规程将电离室的有效测量点分别置于最大剂量深度和根据高能电子束在水模体表面的平均能量指定的水下特定深度,对西门子公司M evatron7440型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产生的5、8、10、12M eV高能电子束进行吸收剂量测量。结果:最大剂量深度均比对应能量档的水下特定深度要大,相差为2-8mm;不同能量的电子束在不同校准深度处的水对空气的平均阻止本领比Sw.air的百分偏差值在0.7%~2.5%;电子束吸收剂量在最大剂量深度处均比在水下特定深度处要大,5-12M eV的4档电子束的百分相对偏差值为0.5%~8.9%。结论:水对空气的平均阻止本领比Sw.air和电子束扰动因子Pu是影响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电子束吸收剂量测算的两个重要参数,它们的取值均与电离室在水模体中的校准深度有关;吸收剂量校准的准确程度直接影响临床治疗中的处方剂量,ICRU第29号报告及其修订本第50号报告中推荐:单野照射时,靶剂量规定点应选在射野中心轴上最大剂量点处。由于剂量建成区内剂量变化较大,剂量不易控制。因此,对高能电子束,测量吸收剂量的校准深度应位于最大剂量深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北京市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设备性能的状况,推进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的质量控制检测,提高放射治疗质量。方法选取16台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为研究对象,根据2011年度卫生行业科研专项的实施方案确定性能指标,并按照国家标准和国际电工委员会的相关标准对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的性能进行检测与分析。结果 16台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初检的合格率为75%,经调试后复检合格率为100%;主要不合指标均为加速器X射线的性能指标,分别为X射线辐射野均整度和对称性,X射线辐射剂量示值的误差;调查结果反映了该地区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的质量控制状况。结论加强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的质量控制,配备相应的质量控制设备,定期查验设备性能状况以保证放射治疗的精确执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