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 探讨急性胰腺炎(AP)患者早期实验室指标对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AP患者779例为研究对象.根据2012版亚特兰大分类标准将AP分为轻症急性胰腺炎(MAP)、中度重症急性胰腺炎(MSAP)、重症急性胰腺炎(SAP),MAP和MSAP患者为非S...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徐州地区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的病因和临床特征,为今后AP的诊治和预防提供一定的临床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徐州市中医院2018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收治的AP患者3125例,其中男1932例,女1193例;年龄16~95岁,平均(48.03±18.05)岁。详细调查患者的一般资料、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超敏C反应蛋白、血钙、血钾、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碳酸氢根等),按病因分成8组:胆源性AP组、酒精性AP组、高脂血症性AP组、胆源性合并酒精性AP组、胆源性合并高脂血症性AP组、高脂血症性合并酒精性AP组、特发性AP组、其他类型AP组。分析AP不同病因患者的性别、年龄、病史资料、严重程度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结果:3125例AP患者按年龄分组:青年组1258例,中年组1319例,老年组548例。依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症急性胰腺炎(MAP)271例、中度重症急性胰腺炎(MSAP)1888例、重症急性胰腺炎(SAP)966例。其中胆源性(1245例,39.84%)、酒精性(464例,14.85%)、高脂血症性(407例,13.02%)位居病因前3位。胆源性胰腺炎在男性和女性患者中均为最常见病因,酒精性为男性患者中为第二常见病因,高脂血症性为女性患者中第二常见病因。另外,男女患者的不同病因构成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25.41,P<0.05)。中、老年组以胆源性胰腺炎为主,青年组以胆源性、酒精性、高脂血症性和特发性胰腺炎为主,年龄在不同病因导致的AP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89.95,P<0.05)。胆源性胰腺炎、酒精性胰腺炎、高脂血症性胰腺炎、胆源性合并酒精性胰腺炎、高脂血症合并酒精性胰腺炎在MAP、MSAP、SAP中占比差异明显。其中胆源性胰腺炎在MSAP和SAP中的比例高于MAP,酒精性胰腺炎和高脂血症性胰腺炎在MAP和SAP中的比例均高于MSAP,特发性胰腺炎在MAP和MSAP中的比例高于SAP,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52.47,P<0.05)。MAP、MSAP和SAP组中糖尿病史、高血压病史、冠心病史、吸烟史、饮酒史等占比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AP、MSAP和SAP三组之间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超敏C反应蛋白、血钙、血钾、总胆固醇、碳酸氢根等指标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MSAP组比较,MAP组中白细胞计数、血钾、甘油三酯指标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徐州地区,胆源性、酒精性和高脂血症是导致AP的常见病因。男性更容易出现胆源性和酒精性胰腺炎,女性更容易出现胆源性和高脂血症性胰腺炎。中老年人及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病史患者,以及有吸烟、饮酒史患者更容易出现重症。另外早期实验室检查结果对于AP病情严重程度的预测具有很好的参照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回顾性分析我院急性胰腺炎(AP),特别是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和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HLAP)的概况。方法:选取我院2010-01-2016-12期间共1 345例AP患者的住院资料,重点分析2012-01-2016-03急诊科病房(留观及监护室)收治入院的341例AP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人口学特征、疾病严重程度等级、病因及实验室资料等。结果:1 345例AP患者平均发病年龄为(54.16±16.83)岁,男女比例为1.46∶1,病死率为1.56%。期间,急诊科的AP诊治比例自2010年的16%上升至2015年59%。其中2012-01-2016-03急诊科收治的341例AP住院患者,共有SAP 22例(死亡5例)、轻度急性胰腺炎(MAP)155例、中度急性胰腺炎(MSAP)164例。平均住院天数上,MAP组要少于MSAP组(P0.05)。其在病因分布上,依次为胆源性急性胰腺炎(BAP)74例,酒精性急性胰腺炎(AAP)36例、HLAP14例。在HLAP组中,SAP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其在BAP组以及AAP组(P0.05)。其中,118例AP伴有高甘油三酯血症(HTG),其复发率远高于223例不伴HTG的AP(P0.05)。结论:AP在急诊科的诊治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急诊科已成为承担AP诊治工作的主要科室。另外,高脂血症性AP有年轻化趋势,好发于男性,病情更重。而伴随HTG的AP患者更易复发。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尿胰蛋白酶原-2(TPS-2)在急性胰腺炎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6月至2017年11月在该院急诊科就诊的急腹症患者,其中61例为急性胰腺炎患者(AP组),112例为非急性胰腺炎急腹症患者(非AP组),同时选取6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AP组又按2012年AP新分型标准,分为轻度急性胰腺炎(MAP)组、中度急性胰腺炎(MSAP)组、重度急性胰腺炎(SAP)组,其中MAP组36例、MSAP组19例、SAP组6例。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SAA、hs-CRP,酶法检测AMS与LPS,免疫荧光法测定PCT和免疫层析法检测TPS-2。结果 AP组的SAA、PCT、hs-CRP和TPS-2阳性率与非AP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AP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PS-2在各型AP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AP组SAA、PCT、hs-CRP水平显著高于MAP组和MS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检测SAA、PCT、hs-CRP、TPS-2可为急腹症与急性胰腺炎的鉴别诊断及严重程度划分提供可靠依据,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徐水亮  刘佳栋 《检验医学与临床》2024,(9):1268-1271+1277
目的 探讨外周血肝素结合蛋白(HBP)、淀粉样蛋白A(SAA)和未成熟粒细胞百分率(IG%)在急性胰腺炎(AP)中的诊断价值,以期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8月该院收治的121例A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AP的分级标准将其分为轻症AP组(MAP组,63例)、中重症AP组(MSAP组,36例)和重症AP组(SAP组,22例);另选取同期在该院体检的8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各组研究对象临床资料及外周血HBP、SAA水平和IG%。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HBP、SAA水平和IG%与AP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外周血HBP、SAA和IG%对AP的诊断价值。结果 4组性别、年龄、发病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HBP、SAA水平为SAP组>MSAP组>MAP组>对照组,且任意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AP组和MSAP组IG%高于MAP组和对照组,且SAP组IG%高于MSA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MAP组与对照组IG...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单核细胞对急性胰腺炎(AP)诊断和分型鉴别价值。方法收集2014年5月-2017年5月天津市南开医院住院的急性胰腺炎患者521例,按疾病严重程度分为轻型(MAP)组、中重型(MSAP)组和重型(SAP)组,纳入同期非急性胰腺炎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和Mon%及Mon#,以经典指标"血糖"和"血钙"为对比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①急性胰腺炎组与对照组之间Mon%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Mon#、血钙(Ca)和血糖(Glu)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SAP患者的Mon#低于MAP患者,Ca明显低于MAP及MSAP患者,Glu明显高于MAP及MSAP患者,Mon#(P0.05)、Ca(P0.01)、Glu(P0.01);MSAP-1组患者的Mon#和Glu低于MSAP-2患者(P0.05);③ROC曲线预测SAP曲线下面积为Ca(0.66/0.69)Mon#(0.60/0.55)Glu(0.59/0.66);ROC曲线预测MSAP亚类曲线下面积为Mon#(0.66)Glu(0.62)Ca(0.55)。结论 Mon#可能是可以辅助鉴别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和亚类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D-二聚体(D-dimer)联合相关指标预测急性胰腺炎(AP)严重程度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AP病例343例,根据其严重程度分为轻症急性胰腺炎(MAP)组、中重症急性胰腺炎(MSAP)组和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组,比较3组患者的人口学及临床特征;比较SAP组与非SAP组(MAP组+MSAP组)患者的实验室指标及预后情况;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D-dimer联合其他参数在预测SAP方面的价值。结果:①3组之间病因和BM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SAP组与非SAP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D-dimer、APACHEⅡ、SIRS评分、血细胞比容(HCT)和尿素氮(BUN)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90 d病死率等治疗及预后指标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D-dimer和D-dimer+APACHEⅡ+BUN联合预测SAP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48(95%CI:0.917~0.979)、0.977(95%CI:0.958~0.995)。结论:D-dimer在SAP的预测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尤其,当其联合其他参数(APACHEⅡ、BUN)时预测效能进一步增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浆胰蛋白酶原激活肽(TAP)和C反应蛋白(CRP)在急性胰腺炎(AP)早期诊断与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选取AP患者79例(58例重症患者和21例轻型患者),非急性胰腺炎患者42例作为对照。所有患者于在入院后1、24h、3d抽血测试TAP,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组和轻症急性胰腺炎(MAP)组于1、24h、3、5、7d抽血测试CRP,并对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胰腺炎组与非胰腺炎组相比,TAP明显升高,且SAP组和MAP组之间TA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AP组与MAP组入院1周内各时测点CRP浓度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AP能够早期准确诊断AP,其和CRP动态检测可作为AP患者严重度区分的指标,对AP预后具有良好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急性生理功能和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评分与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床边指数(BISAP)评分在急性胰腺炎中的临床价值,并对这两种评分系统进行比较。方法对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66例被确诊的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按严重程度分为轻症急性胰腺炎组(MAP组)29例,中度重症急性胰腺炎(MSAP)组17例,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组20例;根据患者出院时的结局,分为生存组54例和死亡组12例,对两组患者的APACHEⅡ评分和BISAP评分进行比较,并计算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及曲线下面积。结果 (1)APACHEⅡ评分在MAP、MSAP和SAP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生存组和死亡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BISAP评分在MAP、MSAP和SAP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生存组和死亡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评价疾病严重度的BISAP、APACHEⅡ评分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49(95%CI:0.753~0.912)、0.773(95%CI:0.673~0.873);评价预后方面的BISAP评分和APACHEⅡ评分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32(95%CI:0.753~0.912),0.720(95%CI:0.615~0.8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ISAP评分用于评估急性胰腺炎患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准确性高于APACHEⅡ评分系统,并且简单易行,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超声造影评估急性胰腺炎坏死程度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EUS)在急性胰腺炎(AP)诊断及评价胰腺血流灌注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4例AP病例的CEUS图像进行分析总结,以Balthazar CT平扫分级为标准对其进行分型,并与增强CT(CECT)结果相对比。结果:34例胰腺炎病例,CEUS诊断轻症急性胰腺炎(MAP)9例,重症急性胰腺炎(SAP)25例,其中AP伴散在小灶状坏死12例,AP伴片状坏死灶13例。CECT诊断MAP11例,SAP23例。CEUS与CECT相比在诊断AP分型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95,χ2=0.283)。结论:CEUS既可诊断AP,又可评价胰腺血流灌注情况,在临床应用中有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及乳酸脱氢酶(LDH)对急性胰腺炎(AP)严重程度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7月-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63例,按照病情程度分为轻型胰腺炎(MAP)组22例,中重症急性胰腺炎(MSAP)和重症胰腺炎(SAP)共41例,共同作为SAP组。检测患者入院24h内的血清CRP及LDH水平,绘制ROC曲线,以曲线下面积(AUC)评价CRP和LDH对AP严重程度的诊断价值。结果MAP组的血清CRP及LDH水平明显低于SAP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028,P<0.05);CRP、LDH及两者联合检测均对AP严重程度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ACU=0.754、0.917、0.912);CRP诊断SAP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73.95%、82.84%、78.12%,最佳阈值为135.23mg/L;LDH诊断SAP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81.23%、100.0%、91.35%,最佳阈值为301.64U/L;两者联合检测诊断SAP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86.28%、88.41%、87.72%。结论入院24h内的CRP和LDH水平是判断AP患者严重程度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2.
李雅洁  黄智铭  陶利萍  洪万东 《新医学》2009,40(11):716-718
目的:比较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 Ⅱ,APACHE Ⅱ)评分、Ranson评分及腹部CT胰腺外炎症(extrapancreatic inflammation on abdominal computed tomography,EPIC)评分预测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预后的价值。方法:临床资料完整的AP患者198例,其中确诊为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60例,轻症急性胰腺炎(mild acute pancreatitis,MAP)138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分析APACHE Ⅱ评分、Ranson评分、EPIC评分预测AP的病情严重程度、并发症的价值。结果:198例患者中,SAP和MAP患者APACHE Ⅱ评分、Ranson评分、EPIC评分分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EPIC评分标准判断SAP的敏感度、特异度最高,曲线下面积最大,且其预测局部并发症的曲线下面积最大,而APACHE Ⅱ评分预测全身并发症的曲线下面积最大。结论:对入院24h内的AP患者,EPIC评分结合APACHE Ⅱ评分能有效预测其预后,而Ranson评分不具优势。  相似文献   

13.
急性胰腺炎是全球范围内三大消化道疾病之一,根据其严重程度可分为轻度急性胰腺炎、中度重症急性胰腺炎、重度急性胰腺炎。中、重度急性胰腺炎病情重、进展迅速、病死率高。早期识别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并尽早加强护理与治疗,可改变患者病程、住院时间及病死率。生物标志物具有标本容易获取、检测重复性好、稳定性高等优点,寻找有效的早期评估急性胰腺炎病情的生物标志物有助于胰腺炎的诊疗。本文就生物标志物对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的早期预测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动态血小板及凝血相关指标在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患者中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外科的患者,根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对AP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2019,沈阳)》将其分为重症急性胰腺炎组(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组)和非重症急性胰腺炎组(非SAP组),其中非SAP包括轻型急性胰腺炎(mild acute pancreatitis,MAP)和中度重型急性胰腺炎(moderate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MSAP)。呈正态分布的动态血小板(花生四烯酸)最大聚集率和平均聚集率、血小板压积(plateletcrit,PCT)、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床边指数(bedside index for severity in acute pancreatitis,BISAP)评分等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 t检验;不服从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D-二聚体等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因等计数资料采用χ 2检验,进一步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各指标对SAP的预测价值。 结果:共纳入146例AP患者,其中SAP组50例,非SAP组96例。SAP组的动态血小板(花生四烯酸)最大聚集率(71.76±17.62)%和平均聚集率(67.91±18.10)%、PT(12.02±1.33)s、FIB(4.76±2.08)g/L、D-二聚体(3.75±6.04)μg/L、PCT(0.23±0.08)%、BISAP评分(1.42±1.18)均高于非SAP组[动态血小板(花生四烯酸)最大聚集率(46.65±20.11)%和平均聚集率(42.50±20.71)%、PT(11.50±1.51)s、FIB(3.91±1.48)g/L、D-二聚体(1.00±1.37)μg/L、PCT(0.19±0.06)%、BISAP评分(0.45±0.6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ROC曲线下面积显示,SAP组患者血清中动态血小板(花生四烯酸)最大聚集率和平均聚集率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3、0.82,灵敏度分别为0.56、0.68,特异度分别为0.99、0.81,其预测急性胰腺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价值优于PT、FIB、D-二聚体、PCT、BISAP评分等相关指标。 结论:动态血小板(花生四烯酸)最大聚集率和平均聚集率、PT、FIB、D-二聚体、PCT和BISAP评分可作为预测AP严重程度的指标,其中动态血小板(花生四烯酸)最大聚集率和平均聚集率的预测价值最佳。  相似文献   

15.
SIRS评分与急性胰腺炎病情严重度的相关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研究SIRS评分系统评估急性胰腺炎(AP)病情严重度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SIRS评分和Ranson评分系统对北京大学人民医院2005-01~2008-12期问收治的207例AP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按2004年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会制定的诊断标准将其分为轻症胰腺炎(MAP)组154例,重症胰腺炎(SAP)组53例,比较两组SIRS评分指标[体温、心率、呼吸频率、外周血白细胞计数(WBC)].比较两组SIRS发生率,并进行SIRS评分与Ranson评分的相关关系研究.结果 SAP组四项SIRS评分指标(体温、心率、呼吸频率、外周血WBC)与MAP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AP组SIRS发生率高于MAP组.相关分析表明,SIRS评分与Ranson评分有一定相关性(r=0.302,P=0.015).结论 SIRS评分为人院24h预测AP病情严重度的指标,可用于评估SAP患者的预后,并可作为Ranson评分的有益补充.且SIRS评分与Ranson评分相关,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重症急性胰腺炎早期判定指标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评估早期急性胰腺炎(AP)判定指标的准确性,从而寻找到最佳指标。方法随机选择39例AP患者,其中重症急性胰腺炎(SAP)20例,轻症急性胰腺炎(MAP)19例。分别检测血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PMN—E)、磷脂酶A2(PLA2)活性、胰源性PLA2(Pan—PLA2)、PLA2催化活性(CA—PLA2)、C-反应蛋白(CRP)、淀粉酶等指标,进行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并计算各指标的敏感性、特异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计算总准确率。结果SAP组患者血中PMN—E、CA—PLA2、CRP水平明显高于MAP组(P均〈0.01)。AP患者中Pan—PLA2、淀粉酶仅在发病时一过性升高,SAP组与MAP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MN—E预测SAP的敏感性为94.5%、特异性为99.4%、阳性预测值为97.8%、阴性预测值为99.4%,总准确率为98.7%,明显高于其他各指标。CRP预测SAP的总准确率也高达84.0%。结论PMN—E、CA—PLA2、CRP、APACHEⅡ均为判定SAP的指标,PMN—E是最准确的指标,而CRP是最简便、快速的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预测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的意义。方法采集6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外周血标本,将其分为轻症型急性胰腺炎(MAP)组和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组。检测各组患者外周血中WBC,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及NLR水平。评估其与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结果 SAP组与MAP组患者WBC、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及NLR水平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WBC及NLR预测SAP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均不低于0.7。NLR较WBC预测SAP的诊断临界(CO)值、敏感性、特异性、AUC具有更大的价值,而中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在SAP的早期诊断中意义不大。结论 NLR在预测急性胰腺炎的不良预后中优于WBC。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估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联合血小板/淋巴细胞比率(platelet to lymphocyteratio,PLR)检测(NLR-PLR)对于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早期预测价值。方法:连续性收集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急诊科符合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 AP)诊断标准的216例患者。按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症急性胰腺炎组(mild acute pancreatitis,MAP)(86例)、中度重症急性胰腺炎组(moderately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MSAP)(40例)及SAP组(90例)三组。所有患者均于发病48 h内采集外周血样进行分析,检测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计数(NEUT)、淋巴细胞计数(LYM)、血红蛋白(HGB)、血小板计数(PLT)、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血清肌酐(CR)、血糖(GLU)等实验室指标,同时完善CT影像学等检查,分别计算NLR和PLR,比较NLR和PLR在三组中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比较NLR、PLR和APACHEⅡ评分及Ranson评分的相关性。同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计算NLR和PLR的最佳阈值,分别依据NLR和PLR的最佳阈值,计算NLR-PLR,同时绘制ROC曲线研究NLR-PLR对于SAP的预测价值。结果:NLR [OR=1.071,95% CI(1.025,1.120), P=0.002]和PLR[OR=1.003,95% CI(1.000,1.244), P=0.044]是早期重症胰腺炎的危险因素。NLR与Ranson评分呈正相关(r=0.0342, P<0.05);NLR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r=0.0210, P=0.003);PLR与Ranson评分呈正相关(r=0.0218, P=0.002);PLR与APACHEⅡ评分呈无相关性( P=0.157)。NLR和PLR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94和0.728。NLR的最佳阈值为6.105,敏感度为92.9%,特异度为76.1%,PLR的最佳阈值为154.358,敏感度为78.2%,特异度为73.2%。依据最佳阈值,计算NLR-PLR(NLR≥6.105且PLR≥154.358),比较NLR-PLR、NLR(≥6.105)和PLR(≥154.358)的ROC曲线下面积,其中NLR-PLR曲线下面积最大,为0.864。 结论:NLR和PLR在AP发病48 h内对SAP患者病情的具有预测价值,NLR-PLR联合检测对于SAP具有早期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常规相关指标在急性胰腺炎(AP)分期和病情评估中的作用及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10月至2020年3月该院收治的AP患者115例,其中重度急性胰腺炎(SAP)55例(SAP组)、轻度急性胰腺炎(MAP)60例(MAP组),并随机选取同期在该院体检的健康体检者40例(对照组)。从55例SAP患者中筛选出35例治愈出院患者,标注入院第1、3、7天为SAP1、SAP3、SAP7。收集所有研究对象血常规相关指标,并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各指标鉴别MAP与SAP的效能。结果 MAP组和SAP组分别与对照组相比有较多数值有差异;SAP组与MAP组比较,红细胞分布宽度(RDW-S)、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和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更高,淋巴细胞(LY)水平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绘制ROC曲线可知,RDW-S、NLR和PLR对SAP和MAP鉴别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31、0.668和0.616,此三项联合鉴别诊断的AUC为0.714;预后良好的SAP患者在入院第1、3、7天的血常规指标中NLR、PLR、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呈逐渐下降的趋势,且第1天与第7天的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Y在第7天水平明显升高,分别与第1天和第3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RDW-S、NLR和PLR可以作为鉴别MAP与SAP的指标,且三项联合鉴别诊断的AUC优于单项诊断;(2)在SAP病情恢复期间,NLR、PLR、PDW、LY可以作为判断病情的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血浆内皮素(ET)和D-二聚体(D-D)对急性胰腺炎(AP)严重程度的诊断价值。方法将90例确诊AP患者分为重症AP(SAP)组42例和轻症AP(MAP)组48例,另将40例健康者纳入对照组,检测并比较血浆ET、D-D浓度。结果 SAP组ET、D-D浓度高于MAP组和对照组(P<0.05),且随着APACHEⅡ评分升高,ET、D-D浓度升高。结论血浆ET和D-D检测对AP病情严重程度有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