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射频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发性肝癌是目前医疗界的难题之一。肿瘤局限于肝脏并非都适合手术切除。原发性肝癌多中心起源的特性,使肝癌切除后肿瘤复发率远高于其它肿瘤^[1]。另外,肿瘤邻近大的血管及胆管,并存的肝硬化而致的肝功能不全均不能保证根治性切除。为解决这一问题各国学者一直在探寻新的治疗方法。现在应用较多的是局部射频消融技术。  相似文献   

2.
正肝门部胆管癌(hilarcholangiocarcinoma,HCCA)是在肝总管分叉处由胆管上皮引起的恶性肿瘤,占所有胆管癌的50%~60%[1-2]。目前,国内外唯一被公认的临床方法是根治性手术切除[3-4]。BismuthⅣ型被定义为肿瘤累及左右两侧肝管,长期以来被认为是无法手术根治性切除的肿瘤[5]。但在过去的几十年中,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手术切除被认为是BismuthⅣ型胆管癌治疗的主要方式[6-7],但具体的手术方式尚未达成共识。本研究将肝切除术作为BismuthⅣ型胆管癌根治性切除的  相似文献   

3.
冷冻消融作为近年兴起的肿瘤消融治疗的手段之一,目前已应用于治疗不能手术切除的胰腺肿瘤[1-4].近年有报道指出,经皮冷冻联合125Ⅰ粒子植入治疗是一种可降低肿瘤负荷、消除残存肿瘤组织、有效延长患者生存期的微创联合治疗方法[5-6].癌胚抗原相关细胞附着分子6(carcinoembryonic antigen-related cell adhesion molecule 6,CEACAM6)属于CEA家族中一种具有癌基因功能的黏附分子蛋白,在胰腺癌发生的早期即表达,被认为是一种新的胰腺癌标记物.Duxbury等[7]报道,92%的胰腺癌组织表达CEACAM6,且其表达水平与癌分化程度有密切关系.本研究观察冷冻联合125Ⅰ粒子植入治疗胰腺癌后,癌组织CEACAM6表达的变化,评估该联合疗法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颅底肿瘤的治疗主要是手术切除,但由于其解剖关系复杂,导致肿瘤定位、入路选择及肿瘤的全切除具有一定的难度[1],尤其老年人多合并一些慢性疾病,使手术风险及术后并发症明显增加[2].近年来迅速发展的神经导航在颅底肿瘤手术中可以充分显示其优势,使颅底肿瘤手术成功率提高,并发症发生率降低[3].神经导航能够从多个方向透视病灶周围的结构,选择最佳的手术入路;实时了解手术操作部位与周围重要结构的关系;引导肿瘤全切除;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微创.我院应用神经导航系统结合显微外科技术切除老年颅底肿瘤13例,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内镜智能分光比色技术(FICE)定位下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EMR)及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asal dissection,ESD)治疗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LST)的效果。[方法]63例LST患者在FICE定位下分别行EMR(38例)及ESD(25例)治疗,对比分析EMR和ESD两种方法的切除效果、手术时间及并发症。[结果]对于最大径≤20mm的肿瘤,EMR和ESD两种方法均能整块切除,且无肿瘤残留(P0.05);对于最大径20mm的肿瘤,ESD能整块切除,EMR需分次切除(P0.05),且ESD术后肿瘤残留明显少于EMR(P0.05)。ESD手术时间明显长于EMR(P0.05),但术后出血率和穿孔率,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SD治疗LST安全有效,而EMR操作简便,用时较短,对于≤20mm的LST仍然是一种较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6.
原发性肝癌     
《传染病网络动态》2006,(8):124-128
不能手术切除原发性肝癌的综合治疗(附254例报告);肝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临床疗效评价;介入治疗结合分次立体定向适形放疗交替治疗肝癌的疗效评价;阻断肿瘤血供后微波凝固治疗肝癌的临床研究(附120例临床分析);胸腺肽α1对原发性肝癌围手术期免疫功能的影响[编按]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38例复发垂体腺瘤诊断和治疗的临床资料,探讨其复发的因素及再治疗的选择问题.方法 对38例复发垂体腺瘤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资料、治疗方法选择及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31例再次手术,γ-刀治疗4例,PRL腺瘤药物治疗2例,未治疗PRL腺瘤1例.结果 31例再次手术中全切除21例,次全切除7例,大部分切除3例;药物治疗PRL腺瘤2例中PRL下降至正常,肿瘤缩小;γ-刀治疗4例中3例肿瘤缩小,1例肿瘤大小无变化;未治疗的PRL腺瘤1例,6年复查CT/MRI大小无变化,PRL检测在稍高水平,仍在观察中.结论 手术治疗是复发垂体腺瘤主要的有效治疗方法;药物治疗是复发垂体腺瘤的辅助疗法,它能减小腺瘤的体积使激素水平恢复;放疗可使肿瘤组织坏死、体积缩小、激素水平下降.对再次手术不能全切除者,应对视神经、视交叉周围的肿瘤尽量切除,视神经与肿瘤的距离应>5 mm,以便提高放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正>介入治疗作为治疗中晚期肝癌的主要手段[1],可分为经血管介入技术和非血管介入技术。1经血管介入技术1.1经肝动脉介入技术可分为选择性肝动脉灌注(TAI)、选择性肝动脉栓塞(TAE)、选择性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目前,临床应用以TACE为主,在治疗不能手术切除和术后复发的肝癌患者中已被公认为首选疗法,其治疗原发性和转移性肝癌,尤其是局限性肝癌可获得较好的疗效[2]。传统观念认为,TACE可应用于外科手术前和术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隧道技术治疗食管固有肌层病变的安全性、有效性进行评估.[方法]选取成都军区总医院2011年12月~2013年12月实行隧道技术的病例19例,其中15例行经口内镜下食管下段环形肌切开术(POEM)治疗,4例行内镜黏膜下隧道肿瘤切除术(STER)治疗,对其安全性及有效性进行评估.[结果]15例POEM全部顺利完成,手术时间85~155 min,平均115.5 min,术中出血较少,症状缓解率93.3%(14/15),术后6个月症状缓解率100%(13/13);4例STER全部顺利完成,手术时间55~115min,平均78.75 min,术中出血少,无穿孔,切除的肿瘤直径8~13 mm,平均10.75mm.全瘤切除送检.[结论]隧道技术治疗食管固有肌层病变安全性及有效性较高.  相似文献   

10.
肝癌综合介入治疗的现状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原发性肝癌恶性程度很高,大多数患者就诊时已无外科手术指征,即使能进行外科手术切除,术后肿瘤复发率亦较高。采用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方法(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亦称介入疗法,治疗不能手术切除的肝癌和术后复发的肝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介入疗法已被公认为治疗不能手术切除和术后复发肝癌的首选方法,但肝癌介入治疗后复发、转移问题仍未解决,影响了其远期生存率。越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到对肝癌采用综合介入治疗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11.
<正>消化系统肿瘤包含结直肠癌、胃癌、肝癌、食管癌和胰腺癌,近几年来其发生率和死亡率呈上升趋势,是全球癌症致死的常见恶性肿瘤[1]。即使在诊断和治疗上获得了进展,消化系统肿瘤最好的治疗方式还是手术切除。另外,初期诊断困难与肿瘤的高复发率常常造成患者预后差[2]。1998年,柯林斯  相似文献   

12.
鼻腔和鼻窦恶性肿瘤占耳鼻喉科恶性肿瘤的21.7%~49.2%,以上颌窦癌多见,达60~80%,其中又以鳞状细胞癌多见,约占70%~80%[1].良性肿瘤主要有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NIP)、骨瘤和血管瘤.鼻腔和鼻窦肿瘤治疗主要以手术为主,传统根治性手术创伤大、出血多、手术时间长,老年人术前并存疾病多,不能耐受此种术式常放弃手术治疗.随着鼻内镜外科技术的广泛开展,传统术式的应用呈明显下降趋势[2].2000年6月至2007年12月我院收治经病理证实的鼻腔和鼻窦肿瘤老年患者62例,现将在鼻内镜辅助下鼻腔和鼻窦肿瘤切除手术与传统根治性手术进行对比分析并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卢少峰  刘斌 《肝脏》2013,(12):859-860
超声引导经皮微波固化疗法(PMCT)是近年来一种新的肝癌治疗手段,主要适用于不适合手术治疗包括不能手术切除、手术切除困难或不能耐受手术的早期肝癌患者,肝内肿瘤不超过3个,肿瘤直径≤5cm,且无血管内或远处转移灶,肝功能为 Child A 级或 B 级。对于中晚期肝癌患者,微波也可作为一种有效减小肿瘤的手段,以达到减轻痛苦、延缓发展,延长生存时间的目的。近年来,微波固化已成为继手术、放化疗、生物治疗及射频消融后又一种有效治疗肝癌的治疗方法。近年来研究表明,微波固化以其创伤小、简便可靠、疗效显著等优势在肿瘤临床治疗中得到了普遍的推广。现就微波固化在肝癌治疗方面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磁共振导引下氩氦刀靶向冷冻消融术是近年开展的冷冻治疗新技术,利用局部超低温冷冻的方法损毁肿瘤组织,避免了因开刀手术导致过量肝组织被切除使肝脏功能受到影响,因而使一些无法耐受肝脏手术的老年肿瘤病人可以接受该治疗[1].本文通过对经皮穿刺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老年肝癌进行临床总结,探讨此疗法治疗肝癌的适应证、疗效及安全性和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结直肠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临床及病理特征,探讨外科治疗原则和策略。[方法]45例结直肠肿瘤患者术前经内镜病理活检均诊断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者,其中1例行腹腔镜探查,2例扩肛肿瘤局部切除,1例扩肛局部切除后补充行Miles术,2例行姑息性肿瘤手术,余39例行根治性结直肠癌手术,并将手术标本与术前病理作比较。[结果]术后病理活检示45例中有3例仍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42例证实为腺癌,其中1例伴有肝转移,24例有淋巴结转移,17例无淋巴结转移。[结论]术前病理活检确诊的结直肠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肿瘤与术后病理活检结果一致性较差,对于这类患者应予积极的外科处理。  相似文献   

16.
程亮 《山东医药》2008,48(21):114-115
脑胶质瘤是颅内最多见的肿瘤,占40%~50%,其有效的治疗方法是手术切除[1].手术治疗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切除肿瘤而控制肿瘤的生长和复发,同时保留正常的神经功能以改善患者生存质量.然而,仅凭术者经验或手术中单纯依靠组织的颜色、质地和连续性等不易区分肿瘤与正常脑组织.  相似文献   

17.
<正>随着影像诊断技术的不断发展,胰腺良性肿瘤不断被鉴别诊断,其中绝大多数需要及时的外科手术干预。因肿瘤部位不同,其手术术式选择各异。包括胰腺肿瘤剜除、胰腺中段切除、远端胰腺切除、胰十二指肠切除等[1]。其中,肿瘤剜除术主要适用于凸出于胰腺实质表面,且与主胰管间有一定安全距离的良性肿瘤,如胰岛素瘤[2]。当肿瘤位置较深或紧贴主胰管时,若单纯行肿瘤剜除术,极易损伤主胰管,造成术后胰漏。本团队针对1例胰腺颈部良性肿瘤患者,采用经内镜胰管支架置入联合胰腺肿瘤剜除术的治疗方式,在预防术后胰漏方面获得了  相似文献   

18.
肝癌的冷冻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冻疗法已成为治疗不能手术切除肝癌的重要手段.冷冻方法可选择手术中冷冻,切除或不切除肿瘤、腹腔镜下冷冻,或在超声、cT或MRI监测下,经皮冷冻.作为一局部治疗,冷冻具有超越其他治疗方法的若干优点:仅消融肝内肿瘤组织,而少伤及正常组织;由于大血管流动血流的温热作用,冷冻可安全地治疗临近大血管的肝肿瘤:冷冻比之手术更适宜治疗肝多发性肿瘤.冷冻联合肝动脉化学栓塞(TACE)、酒精注射或125碘粒子植入,有相辅相成的作用.对于冷冻在肝癌治疗中应用,可归结如下:(1)小于5 cm,尤其小于3 cm的肝癌,数目不超过3个,可以手术中冷冻或经皮冷冻.(2)大于5 cm的肝癌,先作TACE,再给予经皮冷冻.(3)大于5 cm,边缘不整,预计冷冻不完全的肝癌,可予手术中或经皮冷冻,同时在冷冻区周边部注射酒精或植入125碘粒子.  相似文献   

19.
肝癌,包括原发性和转移性肝癌,获得明确诊断时,多数已不适宜手术切除.近年来,一些试图代替手术的经皮消融疗法应运而生(表).这些方法的共同特点是:微创,对小的肿瘤可予以根治,与手术切除相媲美;对大的或多发性肿瘤,可减少瘤负荷,为进一步综合治疗创造条件,以达到改善生活质量和生存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常规外科切除术与内镜黏膜下剥离(ESD)术对消化道早期肿瘤患者围手术期临床指标、肿物切除效果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入选消化道早期肿瘤患者共120例,按照患者意愿分为A组、B组,每组60例,分别采用常规外科切除术、ESD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围手术期临床指标、肿物整块切除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B组患者手术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及治疗费用均显著优于A组(P0.05);2组患者肿物治愈性切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肿物切缘阴性率显著低于A组(P0.05);同时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外科切除术与ESD术用于消化道早期肿瘤患者治疗在肿物切除效果和并发症方面基本接近;但ESD术应用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促进术后机体康复进程,并有助于减轻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