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胰腺癌发病率仅占所有肿瘤发病率的2%,但其每年死亡率却占到肿瘤死亡率的6%[ 2].在无法行根治性切除的患者中,平均生存期不到一年[1-2].除传统姑息手术治疗外,采用碘-125( 125Ⅰ)粒子的内照射治疗正用于临床晚期胰腺癌中.本研究回顾性分析胰腺癌瘤体内种植125Ⅰ粒子的疗效[3-5].  相似文献   

2.
胰腺癌是一种恶性程度很高的肿瘤,5年总生存率<5%[1].根治性手术是胰腺癌惟一可能获得长期生存的治疗方法,但由于胰腺癌早期诊断困难及早期发生转移使胰腺癌的手术切除率<20%,且即使患者幸运地获得手术切除,其5年生存率仍<24%[2].由此可见,早期诊断是改善预后的关键.本文就近几年来胰腺癌早期诊断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胰腺癌是一种恶性程度很高的肿瘤,5年总生存率<5%[1].根治性手术是胰腺癌惟一可能获得长期生存的治疗方法,但由于胰腺癌早期诊断困难及早期发生转移使胰腺癌的手术切除率<20%,且即使患者幸运地获得手术切除,其5年生存率仍<24%[2].由此可见,早期诊断是改善预后的关键.本文就近几年来胰腺癌早期诊断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胰腺癌早期发现困难、预后极差,是实体癌中生存率最低的恶性肿瘤,手术切除率仅为10%~15%,在可切除的胰腺癌中早期胰腺癌仅占15%[1].血清糖类抗原(CA)19-9为目前常用的胰腺癌诊断标志物,但在可切除胰腺癌中只有65%的患者有血清CA19-9升高,而且约有40%的慢性胰腺炎有CA19-9升高.因此血清CA19-9并不能很好地鉴别胰腺癌与慢性胰腺炎,CA19-9在胰腺癌诊断中的敏感性为70%~80%[2],而特异性甚至不到50%[3],这就需要发现新的胰腺癌肿瘤标志物.目前的研究结果表明微小核糖核酸(miRNA)参与了肿瘤进展的分子调控,并在胰腺癌组织中显著高表达,而且与胰腺癌的预后相关[4].本研究拟对胰腺癌患者血浆miRNA联合检测并评价其对胰腺癌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5.
由于胰腺癌临床表现隐匿,早期症状不明显、不特异,大多数患者就诊时已经侵袭或转移到胰腺外器官而无法切除,手术切除率仅为10%~ 20%.目前仍未发现对胰腺癌敏感性高的药物,化疗临床疗效仍不能令人满意[1],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治疗胰腺癌的客观有效率也仅为18.2%[2].伽玛刀治疗胰腺癌总有效率可达70%以上,为临床肿瘤医师提供了一个新的非常有效的治疗手段[3].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pidermis growth factor,VEGF)被认为是重要的肿瘤细胞恶性增殖因子之一[4],CA19-9是胰腺癌的标志物.本研究检测胰腺癌患者经伽玛刀治疗前后血清VEGF及CA19-9含量,探讨其评价伽玛刀治疗胰腺癌疗效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马宁  葛春林 《山东医药》2008,48(24):111-112
胰腺癌是一种高度恶性肿瘤,目前其发病率在国内外均呈上升趋势,而且病死率极高,严重威胁人类健康[1].研究表明,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是有效治疗胰腺癌,提高手术后生存率以及改善预后的关键[2,3].肿瘤发生早期,其蛋白质表达上会出现细微但重要的组合改变[4].  相似文献   

7.
化疗在晚期胰腺癌治疗中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目前,胰腺癌患者较为常用的化疗药物有吉西他滨、5-氟尿嘧啶(5-FU)、紫杉醇类等[1].82个研究中心的3023例晚期胰腺癌患者的Ⅲ期临床试验结果显示,吉西他滨较5-FU能更好的改善患者的预后[2].但是,目前现有的胰腺癌相关标志物,如血清CA19-9、CEA水平及影像手段如CT、MRI等对胰腺癌化疗效果的评估及监测效力却依然低下.因此,建立一种高敏感、高特异的,对化疗效果及预后有着监测能力的新型的评估方法对改善患者的预后及指导治疗有着极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前胰腺癌发病率逐年上升,根据WHO资料显示,全球每年新发胰腺癌患者近28万,美国每年有3.7万人死于胰腺癌,在所有肿瘤所致病死率中排第4位[1].近年来,我国胰腺癌的发病逐步攀升,发病率居世界中等水平.在过去的十余年间,胰腺癌病死率一直居高不下,资料显示胰腺癌的平均生存期为5个月左右,5年生存率仅为5%~10%,临床预后极差[2].  相似文献   

9.
胰腺癌(pancreatic cancer,PC)是一种恶性程度极高的消化道肿瘤.在美国,2010年新诊断胰腺癌患者43 140例,死亡36 800例[1].胰腺癌明确诊断时多属晚期,手术切除率低,并且对化疗药物不敏感,5年总生存率<5%,40年来总生存率无明显变化[2].一项对24例胰腺导管腺癌(PDAC)组织的全基因组分析结果显示,12条细胞信号通路与胰腺癌的发生密切相关,包括Wnt/Notch、Hedgehog、TGF-β及K-ras等信号通路[3].本文就Notch信号通路与胰腺癌的相关性研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冷冻消融作为近年兴起的肿瘤消融治疗的手段之一,目前已应用于治疗不能手术切除的胰腺肿瘤[1-4].近年有报道指出,经皮冷冻联合125Ⅰ粒子植入治疗是一种可降低肿瘤负荷、消除残存肿瘤组织、有效延长患者生存期的微创联合治疗方法[5-6].癌胚抗原相关细胞附着分子6(carcinoembryonic antigen-related cell adhesion molecule 6,CEACAM6)属于CEA家族中一种具有癌基因功能的黏附分子蛋白,在胰腺癌发生的早期即表达,被认为是一种新的胰腺癌标记物.Duxbury等[7]报道,92%的胰腺癌组织表达CEACAM6,且其表达水平与癌分化程度有密切关系.本研究观察冷冻联合125Ⅰ粒子植入治疗胰腺癌后,癌组织CEACAM6表达的变化,评估该联合疗法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吸烟是目前公认的胰腺癌危险因素之一,但其致病机制仍不清楚[1].近年来多项研究表明[2-3],吸烟与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的交互作用可以改变胰腺癌的发病风险.本文就此方面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胰腺癌是一种预后很差的恶性肿瘤,20世纪90年代上海市区全人群男女性胰腺癌5年观察生存率分别仅为5.8%和4.3%,5年相对生存率为6.9%和5.1%[1].目前,胰腺癌尚无有效的筛查或早期诊断方法,确诊时往往已有转移,以手术为主的治疗手段在过去几十年中对预后影响不显著[2],因此,胰腺癌的死亡率较高,接近其发病率.进行胰腺癌的病因学探索从而对相关危险因素的干预控制对预防胰腺癌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3.
尽管胰腺癌影像学诊断水平明显提高,但是早期患者往往缺乏临床症状而没有进行影像学检查.目前常用的肿瘤标志物CA19-9在胰腺癌的筛查中敏感性和特异性不高,尤其对于早期胰腺癌诊断价值不大[1-2],所以胰腺癌的早期诊断仍然是个难题.随着分子牛物学技术迅猛发展,蛋白质组学应运而生.本文应用SELDI-TOF-MS技术探测胰腺癌患者血清蛋白质组学的变化,以期发现特异的蛋白类肿瘤标志物,从而实现胰腺癌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4.
塔娜  郑建明 《胰腺病学》2013,(6):424-426
胰腺上皮内瘤变(pancreatic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PanIN)是指胰腺中小导管上皮细胞从不典型增生至原位癌这一系列病变的连续过程,根据其组织学异型性可分为3期,其中PanIN-1、2期为低级别,PanIN-3期为高级别[1-3].目前已经证实PanIN-3期是胰腺癌最直接的癌前病变[4].如果能在该期作出诊断,及时进行干预和治疗,是完全可以治愈胰腺癌的.因此寻找此期的特异性标志物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近年研究表明,miRNA不仅在肿瘤组织和细胞中的表达具有显著的肿瘤相关性、组织特异性和表达稳定性[5],而且在外周血中的表达同样具有肿瘤相关性和组织特异性,与RNA比较,其表达稳定性更为显著,因此认为外周血miRNA可能是一种理想的肿瘤分子标志物.同样,胰液中miRNAs检测也是早期诊断胰腺疾病的重要途径[6].因此,筛查和鉴定PanIN-3期组织和血或胰液中特异表达的miRNAs,探讨其作为胰腺癌早期诊断分子标志物的潜在可能性,对于提高胰腺癌的早期诊断率,改善其预后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胰腺癌发病率逐年升高,目前居我国肿瘤发病率的第6位[1],被发现时通常处于晚期.国内外报道5年生存率均在5%以下.国外报道胰腺癌完全切除患者5年生存率可升至20%以上[2].因此,对胰腺癌进行正确的分期,对患者的术前评估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国外常用腹腔镜进行胰腺癌的术前评估,然而由于其有创性和费用较高,在我国难以广泛开展.  相似文献   

16.
胰腺癌目前高居癌症死因的第4位[1],诊断后中位生存期不到6个月,1年存活率约为12%,5年存活率<5%[2].胰腺癌确诊时多属晚期,已失去手术机会,因此,针对胰腺癌的药物研究是目前的热点之一.沙利度胺(thalidomide,THD)又名反应停,是谷氨酸的衍生物,具有抗实体肿瘤作用.体外实验研究证实[3],沙利度胺可以抑制胰腺癌SW1990细胞的增殖,促进其凋亡.本研究采用腹腔内注射沙利度胺的方法治疗人胰腺癌SW1990细胞的裸鼠移植瘤,观察其对肿瘤生长及其对血管形成的作用,探讨其机制.  相似文献   

17.
2型糖尿病(T2DM)患者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增高,以消化系统肿瘤占第1位,且胰腺癌患病率增高[1].糖链抗原(CA)19-9是一种肿瘤相关抗原,为胰腺癌、胆管癌等恶性肿瘤的辅助诊断,其中对胰腺癌的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最高[2].何双涛等[3]研究表明,与年龄、性别相匹配的正常糖耐量个体相比,CA19-9明显升高,降糖治疗后CA19-9水平有不同程度下降.我们旨在探讨CA19-9与血糖控制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硅肺病(又称硅沉着病,旧称矽肺)是吸入硅(石英)粉尘所致的永久性肺组织瘢痕形成[1].硅肺病和肺结核是两种不同的肺部疾病,但二者关系密切,硅肺病患者是肺结核病的易患人群[2-4].硅肺病合并肺结核后,患者体内的硅尘与MTB协同作用引起的组织反应非常复杂,其病理改变、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征既不同于单纯硅肺病,也不同于单纯肺结核,是两种疾病相互共存的一种特殊类型,临床上将其单列为硅肺结核(旧称矽肺结核)[5-7].由于硅肺结核是两种疾病合并存在,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病情进展较快,临床表现复杂,诊断与治疗均较为困难,预后也较差[5-7].  相似文献   

19.
放疗是中晚期胰腺癌患者的有效治疗手段,但其对胃肠黏膜和造血免疫等功能的损害常给患者的预后带来不利影响.低氧放疗(hypoxia radiotherapy,HRT)具有放射防护作用,目前已得到较多的基础实验及临床试验支持[1-8].研究还证实,HRT能提高肿瘤患者的远期生存率,这与放疗时保护了正常组织,改善了患者的免疫功能有关[3-8].但HRT对中晚期胰腺癌的放射防护作用目前报道较少.本研究采用HRT治疗中晚期胰腺癌,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胰腺癌是消化道常见肿瘤之一,其发病率有上升趋势,胰腺癌已从过去恶性肿瘤发病率的第20位上升到第8位.胰腺癌早期诊断困难,一旦确诊多属晚期.目前手术切除率仅5%~15%,5年生存率不足5%[1].胰腺癌临床表现复杂,症状不典型,缺乏特异性,极易忽视或误诊,误诊率高.我院2001年10月~ 2011年10月经实验室及影像学、手术后病理检查确诊胰腺癌66例,其中误诊37例.现对66例胰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