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三维适形放疗(3-DCRT)、同步化疗加热疗治疗中晚期胰腺癌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50例中晚期胰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放化疗加热疗,对照组采用放化疗,两组放化疗方法相同。放疗结束1个月后,比较两组近期临床疗效、疼痛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疼痛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近期临床疗效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不良反应相似,患者均能耐受。结论3-DCRT、同步化疗加热疗治疗中晚期胰腺癌疗效较好,热疗对放、化疗有增敏作用,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且不良反应患者能耐受,是治疗中晚期胰腺癌较好的姑息疗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对胰腺癌细胞放疗敏感性的增强作用.方法 构建针对EGFR基因序列特异性shRNA的表达载体,用脂质体转染胰腺癌PANC-1细胞,G418筛选建立稳定克隆,采用RT-PCR、Western印迹检测EGFR基因的抑制情况.采用不同剂量X线照射瘤细胞后,用MTT法检测细胞凋亡率,集落形成实验检测细胞集落形成能力,观察胰腺癌细胞对放疗的敏感性.结果 靶向EGFR的序列特异性shRNA可明显抑制EGFR基因的表达,EGFR mRNA和蛋白的抑制率分别为76.3%和71.4%;细胞凋亡增加(P<0.01),克隆形成率减少(P<0.01).结论 体外实验证实靶向EGFR的序列特异性shRNA可明显提高胰腺癌的放疗敏感性.  相似文献   

3.
胰腺癌是一病情凶险、治愈率低、预后极差的消化道恶性肿瘤,5年生存率仅为5.0%或更低[1].放疗是治疗胰腺癌的重要手段之一.但由于胰腺癌对放射线的敏感性较低,而周边的胃、十二指肠、大小肠、肝、肾及脊髓对放射线耐受性较低,故传统的体外放疗极易造成副损伤.因此,许多学者对胰腺癌局部放疗产生了兴趣.胰腺癌局部放疗主要集中在立体定向照射、术中局部放疗、组织间近距离治疗等.现介绍组织间近距离治疗及其对胰腺癌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外放射对中晚期食管癌支架治疗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探讨外放射对中晚期食管癌支架治疗的影响。方法 73例不能切除或拒绝手术治疗的中晚期食客癌合并严重狭窄患者分为两组,A组患者先行内镜支架扩张,术后辅以腔内放疗和热疗,B组患者先接受6000-7000rad的外放射治疗,3-6个月后行内镜下的支架扩张与腔内放射和热疗。结果 A组42例,支架均一次顺利成功置入,成功率为100%,术后并发症少。B组31例支架置入成功率为29%。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包括术后大出血,持续严重胸痛,食管气管漏,支架扩张不良和支架移位再狭窄。结论 外放射治疗明显降低食管癌患者支架置入的成功率,术后并发症更多见更严重。  相似文献   

5.
6.
文献报道[1,2],PUMA基因转染可促进体外肺癌和食管癌细胞凋亡,并能增强它们对放化疗的敏感性.我们曾将野生型PUMA转染胰腺癌Aspc-1细胞,发现Aspc-1细胞的生长明显被抑制[3].本实验旨在研究转染野生型PUMA基因的胰腺癌Aspc-1细胞是否增强其对放疗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7.
文献报道[1,2],PUMA基因转染可促进体外肺癌和食管癌细胞凋亡,并能增强它们对放化疗的敏感性。我们曾将野生型PUMA转染胰腺癌Aspc-1细胞,发现Aspc-1细胞的生长明显被抑制[3]。本实验旨在研究转染野生型PUMA基因的胰腺癌Aspc-1细胞是否增强其对放疗的敏感性。材料与方法一、细胞株和分组胰腺癌细胞系Aspc-1购自中科院上海细胞所,用含10%胎牛血清的1640培养基常规培养。Ad-PUMA由北京正阳基因技术公司和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普外科实验室共同构建[4]。在293细胞内扩增使病毒滴度达到1×109~1×1010PFU/ml,同样扩增等滴度的Ad-CMV…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环氧合酶-2选择性抑制剂塞来昔布联合放射治疗对胰腺癌的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克隆形成实验和裸鼠移植瘤模型观察塞来昔布、放疗和两者联合对胰腺癌细胞SW1990体内外增殖的影响。Western印迹法检测细胞增殖相关蛋白表达。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研究胰腺癌细胞凋亡。RT-PCR检测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变化。体外血管生成和体外侵袭力测定方法检测塞来昔布、放疗及两者联合对胰腺癌细胞新生血管生成和细胞侵袭力的影响,RT-PCR、明胶酶谱和反式酶谱方法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及其组织抑制剂(TIMP)-1、TIMP-2的表达。结果塞来昔布在体内外均有放射增敏作用。胰腺癌细胞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蛋白表达水平在塞来昔布组和联合放疗组均降低,联合组较塞来昔布组有进一步降低。塞来昔布诱导胰腺癌细胞凋亡,单独放疗并不能诱导SW1990细胞发生凋亡,两者联合凋亡细胞数明显增加。塞来昔布下调bel-2 mRNA表达,而放疗诱导bel-2 mRNA表达上调,联合组bel-2的表达最低。单剂量放疗时,裸鼠胰腺癌移植瘤的生长延迟时间为22d,联合塞来昔布为38d。单独放疗并不能抑制体外胰腺癌细胞的新生血管生成和侵袭,塞来昔布在体外抑制胰腺癌新生血管形成和侵袭,塞来昔布与放疗联合其抑制作用较单用塞来昔布无明显增强。塞来昔布抑制胰腺癌细胞合成、分泌和激活MMP-2、MMP-9,但对TIMP-1、TIMP-2的合成、分泌和激活无明显影响。结论COX-2选择性抑制剂塞来昔布对胰腺癌放疗有增敏作用,其机制涉及诱导细胞凋亡,并通过抑制胰腺癌细胞新生血管生成和细胞侵袭,间接对胰腺癌的放疗起增敏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分析对中晚期肝癌患者使用放射介入治疗的效果.方法 在2018年1月-2019年12月两年内,选66例我院收治的中晚期肝癌患者,用数字法进行随机的抽取,各抽33例,设为研究和对照两组.研究组用放射介入治疗,对照组用常规治疗,分析两组的肝功能指标和生活质量.结果 研究组的手肝功能指标比对照组优(P<0.05),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中晚期肝癌患者使用放射介入治疗,治疗效果明显,有效改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可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胰腺癌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但是针对其的有效治疗方法依然非常有限.本文概述了国内全身伽玛刀治疗中晚期胰腺癌的原理和疗效等,简要描述了国外类似的体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tereotactic body radiation therapy,SBRT)中晚期胰腺癌的情况.总之,国内用全身伽玛刀治疗胰腺癌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不良反应小,对肿瘤进展有较好的控制,这主要是根据伽玛刀的原理提高了病灶区的吸收剂量.尽管国外对与全身伽玛刀作用类似的SBRT治疗的优势仍存在争议,但是他们也逐渐认识到了使用SBRT治疗胰腺癌的一些优点.  相似文献   

11.
胰腺癌恶性程度高,预后差。放射治疗是胰腺癌的重要治疗手段,但常规剂量模式延长患者生存时间的疗效受到质疑。通过改变胰腺癌放疗剂量模式,国内外文献报道采用高剂量少分次模式可提高肿瘤局部控制率、缓解癌痛,并有进一步延长患者生存时间的趋势。尽管如此,在高剂量少分次放疗中剂量模式的选取、危及器官的保护、以及如何与手术联合等方面仍有待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2.
2011年发表的全球癌症数据显示:在发展中国家,胰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在男性分别为2.7/10万人和2.5/10万人,女性分别为2.1/10万人和2.0/10万人,两者非常接近。5年总生存率仅约5%,而诊断后能切除者仅占20%,术后局部复发率高达50%~80%,5年生存率仅为20%。在40%不可切除的局部晚期和伴有远处转移者,预期寿命仅为6~10个月。然而,其标准综合治疗仍没有达成完全共识。但提高局部控制率和减少治疗毒副反应是治疗的趋势。术中放疗有剂量学优势和直视下进行治疗的优势,已越来越多的应用于胰腺癌的治疗,成为综合治疗中的重要一部分。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吉西他滨对人胰腺癌细胞系BXPC-3的细胞毒性作用和放射增敏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吉西他滨处理BXPC-3细胞(加药组)、0.04μg/ml吉西他滨作用24 h后用不同剂量X线照射(药物+照射组),另设单纯照射组。采用MTT法测定吉西他滨对BXPC-3细胞生长的药物敏感性,采用MTT法检测吉西他滨10%细胞抑制浓度(IC10),以IC10作为研究放射增敏效应的浓度进行放射增敏试验;集落形成法观察吉西他滨的放射增敏作用;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周期及凋亡变化;免疫细胞化学染色观察Bcl-2,Bax蛋白表达变化。结果随吉西他滨浓度增加,细胞毒性更显著,吉西他滨对人胰腺癌细胞系BXPC-3的IC10为0.04μg/ml。单纯照射组平均致死剂量、外推数均高于药物+照射组。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提示,与空白组比较,加药组细胞S期比例增高,细胞Bax表达增加,Bcl-2表达下降。结论吉西他滨对人胰腺癌细胞系BXPC-3有明显的细胞毒性作用和一定的放射增敏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吉西他滨引起S期阻滞和调节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三维X线适型放疗联合吉西他滨(GEM)化疗治疗中、晚期胰腺癌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确诊为中、晚期胰腺癌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患者每周第1d给予GEM 1000mg/m^2,第1~5d给予5-氟尿嘧啶(5-Fu)500mg/m^2+四氢叶酸钙(CF)200mg/m^2静脉滴注,每3周为1个周期,给药3个周期。观察组化疗第1d即开始行三维适型放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生存率。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疗效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两组患者疼痛完全缓解率、镇痛药物停用率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12个月生存率及中位生存期间差异亦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患者白细胞计数下降、血小板计数(PLT)下降、腹泻、恶心呕吐、神经毒性及发热等不良反应发生率间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三维X线适型放疗联合GEM化疗治疗中、晚期胰腺癌,能控制肿瘤生长,缓解疼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肿瘤综合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5.
回顾分析47例经活检病理确诊、临床分期为Ⅱ-Ⅲ期、放疗后转移的胸中段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低、中分化鳞癌35例(35/47),小细胞癌2例(2/47),高分化鳞癌10例(10/47)。放疗后18个月内发生淋巴结转移38例(38/47),血循转移11例(11/47),有2例同时或先后发生淋巴结和血循转移,5例合并局部复发(5/47)。认为对Ⅱ-Ⅲ期胸中段食管癌伴有胸背痛(疑有外侵症状)者放疗范围应包括食管病变局部并左、右锁骨上区照射,以降低淋巴结转移和血循转移,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稳定表达的siRNA抑制DNA-PKcs基因表达对胰腺癌细胞BxPC-3放射敏感性的影响。方法以人胰腺癌细胞BxPC-3为研究对象,将预先设计的siRNA与质粒连接。构建质粒与阴性对照质粒分别转化大肠杆菌,经克隆、扩增、纯化后转染BxPC-3细胞,潮霉素筛选,以半定量Westernblot检测靶蛋白表达变化,用细胞克隆计数实验检测放射敏感性变化。结果成功构建以DNA-PKcs基因mRNA为靶序列的pSilencer2.1质粒,经潮霉素筛选出稳定的整合目的质粒的BxPC-3细胞,DNA-PKcs蛋白被抑制最大达到83%,实验组D0、Dq及SF2(1.284±0.017、4.006±0.023和0.567±0.045)均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1.458±0.026、4.840±0.019和0.833±0.076)(P<0.001)。SER为1.47。结论针对DNA-PKcs基因的siRNA表达载体稳定转染人胰腺癌细胞BxPC-3,能够引发DNA-PKcs表达抑制,进而产生放射增敏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稳定表达的siRNA抑制DNA-PKcs基因表达对胰腺癌细胞BxPC-3放射敏感性的影响.方法以人胰腺癌细胞BxPC-3为研究对象,将预先设计的siRNA与质粒连接.构建质粒与阴性对照质粒分别转化大肠杆菌,经克隆、扩增、纯化后转染BxPC-3细胞,潮霉素筛选,以半定量Western blot检测靶蛋白表达变化,用细胞克隆计数实验检测放射敏感性变化.结果成功构建以DNA-PKcs基因mRNA为靶序列的pSilencer2.1质粒,经潮霉素筛选出稳定的整合目的质粒的BxPC-3细胞,DNA-PKcs蛋白被抑制最大达到83%,实验组D0、Dq及SF2(1.284 ± 0.017、4.006 ± 0.023和0.567 ± 0.045)均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1.458 ± 0.026、4.840 ± 0.019和0.833 ± 0.076)(P < 0.001).SER为1.47.结论针对DNA-PKcs基因的siRNA表达载体稳定转染人胰腺癌细胞BxPC-3,能够引发DNA-PKcs表达抑制,进而产生放射增敏作用.  相似文献   

18.
经内镜内支架置入术治疗中晚期胰腺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介绍了胆、胰、十二指肠内镜支架治疗技术及其在胰腺癌治疗中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和延长生存期的作用,对临床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内镜超声(endoscopic ultrasound,EUS)相关新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中晚期胰腺癌的诊断和治疗,本文就EUS相关新技术在胰腺癌诊断、治疗以及胰腺癌合并症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以期提高临床医师对EUS相关新技术诊治中晚期胰腺癌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射频导管消融是目前治疗心律失常的重要手段,传统的射频导管消融术需在透视引导下进行导管位置确认,手术中的X射线暴露对术者及患者的长期健康有明显影响,随着放射防护意识的逐步提高,减少手术中放射暴露成为全世界所关注及研究的问题。近年来,随着绿色三维电生理、超声技术等的倡导与发展,射频导管消融的放射量从减少逐步实现消除,各种减少放射的技术方法、设备取得长足进步。现就目前心律失常射频导管消融的放射防护发展情况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